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224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牛康坐在一旁愣愣的看着,要是以前他肯定嫌弃,但这几天他被区别对待,哪怕他爹有意照顾他,他吃的喝的也比同行的人差一些,这会儿别说是烤羊腿了,烤羊毛他可能都有些犯馋。

  满宝扫了他一眼,见他脸上留下了十几颗麻子,实在算不上好看,其实就是去掉那十几颗麻子他也算不上好看。

  她摇了摇头,吃了一片烤羊肉后含糊的问道:“大理寺这样带他进京,是陛下要问罪吗?”

  白善想了想后摇头道:“问他的罪不可能,他毕竟不是朝廷官员,说是强抢胡姬,但其实这事儿也没有实证,至于染上天花的事儿,他也不是故意,最多只能厌恶他,不过他不能问罪,他的罪过可能就落在了他爹身上,而且牛刺史过错更大。”

  他含糊的道:“就看封宗平他们小话传得怎么样了。”

第2098章 打听

  封宗平他们的小话传得非常的顺利,因为杨侯爷也在京城啊。

  牛刺史的家世和杨家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杨和书在夏州被人欺负,杨侯爷怎会坐视不管?

  所以在国子监生之间有了些小道消息之后杨侯爷便悄悄的推波助澜了一下。

  当然,他也没敢太用力,但留在京城的读书人都知道了夏州一事的前因后果,绝大多数人在被引导下站在了杨和书这边。

  风声慢慢就传入了朝中和宫中。

  这件事并没有闹大,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民间也有了些风声。

  太子听到这事儿时就和太子妃说,“这事儿有什么好议的,杨和书要是不封城,别说去年,今年我们都别想过个好年。出了夏州,人可以往南来京城,也可以往东再转下江南,到时候整个大晋都要完。”

  “他封了城,我们尚且忙得不行,要我说,他们就是想得太多,就他软禁了夏州刺史一事没什么好议的。”

  太子就柔声道:“殿下这样想,不代表陛下也这样想,便是陛下也这么想,那朝中还有这么多臣工呢,总有人想法不一,不然陛下也不会让杨大人和牛刺史亲自上京来自辩。”

  皇帝还真和太子一样的想法,他和皇后道:“魏知说事急从权,但又说他的确犯了律法,哼,说来说去,不管是要做坏人,还是开一个坏头都要朕来做就是。”

  皇后就笑问:“那陛下是要做坏人,还是要开一个坏头?”

  皇帝便皱眉道:“此事的确不好处理,朕倒是欣赏他当机立断,够魄力,可这种事儿可一不可再,不然没了规矩,天下要乱。”

  他斟酌了半响,最后还是叹息道:“难怪他们都将此事往朕上推,果然不是好事儿。先等他们进京吧,朕已经偏向他了,他又素来聪明,应该知道会怎么做。”

  皇后就知道皇帝还是更偏向杨和书,她微微一笑,看来皇帝并没有因为之前杨氏的事儿迁怒杨和书。

  满宝他们这一次足足在路上走了十天才到,还没进城门就感受到了热闹,周满便和几个年纪轻的学生们一起低低的欢呼起来。

  停下等候的卢太医目光就扫过来,威严的道:“周太医,你是先生,要注意仪态。”

  又对那些学生道:“进城后先回太医署报到,然后再回家去,你们有三日的休息时间,三日后回学里上课。”

  众学生立即敛手躬身应了一声是。

  大理寺的官差拿了通行文书和城门官沟通,不一会儿他们的车队便从另一个门进去,不必和其他的车队及行人挤在一起排队。

  进了城门大理寺的官差便先来和太医院的太医们告别,“我等就送大人们到这里了。”

  杨和书和牛刺史父子是他们要带的人,太医院和太医署的人就是顺便。

  卢太医也不想去大理寺,太晦气。

  于是笑眯眯的和人道别,满宝则和杨和书挥手,“杨学兄,我们改日再上门拜访。”

  杨和书冲她微微点头,和大理寺官员先往大理寺去了,他有可能还要立即面圣。

  卢太医还要带学生们回太医署,满宝和郑太医却偷懒,在城门口那里就和他们散了。

  卢太医只能吹胡子瞪眼的看着周满招呼上白善几个,然后带着大吉几个护卫走了。

  殷或和他们同路,也带着两个禁军一起走了。

  殷或问:“需要我父亲为杨大人求情吗?”

  白善想了想后摇头,“算了,殷大人的身份不便,而且也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意思,要求情,杨家那边应该有人脉的。”

  满宝道:“陛下的意思到下午应该就知道了。”

  白二郎惊讶:“御前打官司这么快?”

  “不是,”白善看了他一眼后道:“看陛下今日留谁说话就知道了,夏州的事儿又不是什么疑难案子,争议的地方也很清晰明了,所以只单纯看圣意。”

  圣意就是,皇帝他喜欢谁,不太喜欢谁。

  皇帝显然是不太喜欢牛刺史的,因为到大理寺办完手续后牛刺史就被送到了驿馆住下,但牛康却被扣在了大理寺,暂时住到了大理寺天牢里。

  而杨和书则被放归家了。

  到得下午,皇帝便召见了杨和书,第二天才一起见了杨和书和牛刺史,在大朝会上……

  满宝本可以先去太医院交差,然后再申请几天的假期的,但为了看热闹……不,是为了关心杨和书,她一早穿了官服进宫参加大朝会。

  周满来参加大朝会,看见她的人都忍不住仔细的看了看她,连魏知都忍不住笑着夸了一句勤勉,还温声问道:“你今日就搬进宫里来了?”

  满宝立即摇头,“不……”

  她脑子急转,弱弱的道:“我先前不是上了一封折子吗,想来听一听陛下和大人们的意思。”

  魏知更加和蔼,笑着点头道:“好,周大人辛苦了。”

  满宝就在他们的友爱目光下战战兢兢挪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然后看向后面,小声的问唐县令,“唐学兄,他们这是怎么了?”

  总觉得怪怪的。

  唐县令看了她一眼后道:“朝中现在都传遍了,说太医院的小神医周太医为了天下黎民自愿前往西域寻找防治天花的法子,包括陛下在内的人都感动极了。”

  满宝眼睛一亮,高兴的问:“真的?”

  唐县令点头,“真的。”

  一旁坐着的郭县令摸着胡子插话道:“下官也很钦佩周大人,只是很奇怪,唐县令似乎不怎么感动。”

  唐县令就似笑非笑的看着周满,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吗?

  这一二年她和白善总会时不时的和他打听起西域的事儿,还从他这里借走了好几本写到西域的游记。

  显然,这几人早想去西域了,跟天花关系不大。

  满宝对上唐县令的笑脸,嘿嘿一乐后坐直了身子,坐了一会儿,因为皇帝没来,她又没忍住回头去和唐县令说悄悄话,“唐学兄,你说陛下和太子会答应我去西域吗?”

  唐县令就道:“这是功在千秋的事儿,西域那边真的有这样的先例,陛下必定想得到,不过……”

  他上下扫视了一下她道:“你年纪太小了,恐怕陛下和朝中都不是很放心。”

  满宝就若有所思起来。

  周满太小了,她有此雄心壮志是好事儿,但显然西域危险,各种势力纠缠,皇帝是想要防治天花的方子,但终极目的是得到,而不是失去一个良臣,所以周满想成行,至少要带一个老练的人才行,至少得是皇帝和朝臣认为老练的人。

第2099章 问

  开春的事情不少,皇帝一一处理过后才叫了候在偏殿的牛刺史和杨和书觐见。

  满宝和唐县令同时坐直了身子,关切的看着前方。

  杨和书跟在牛刺史身后进来,跪下行礼。

  皇帝坐在上首,目光沉沉的看着俩人问:“夏州天花肆虐,你二人有何话说?”

  牛刺史顿了顿,在大理寺的官员亲自到夏州之前,他是想着拿住杨和书以下犯上的错处和他将罪责半斤八两的分了的;

  但大理寺官员亲自到夏州,说是调查,其实却是押送他们父子,他便隐约摸到了京城这边的态度。

  只怕杨家在朝堂上运作了。

  论人脉,论在陛下前的情谊,自然是杨氏更有面,所以一路上牛刺史都很安静,他能做到刺史这个位置就不至于笨到哪里去。

  只是他习惯了天高皇帝远,夏州荒凉,离京城也不近,却没想到遇到了一个有后台且较真的杨和书。

  此时跪在这里,想到还被关在大理寺的小儿子,他便知道避无可避,而且他对当今也有些了解,知道推卸责任只会让他更生气。

  于是牛刺史当机立断的磕头认罪,表示是自己没有管理好内宅,教育好儿子,以致天花在夏州肆虐。

  老唐大人听他避重就轻就忍不住冷哼一声,代皇帝问道:“牛刺史,牛康的妾侍胡姬是几时请的大夫?”

  他是刑案高手,懒得和他争论,直接询问关键点,将事情梳理出来,这大朝会上坐着的官员自会自己思考。

  牛刺史一顿,一时答不上来。

  老唐大人便又哼了一声,干脆起身走到堂中,问杨和书,“杨县令,你说。”

  杨和书回道:“九月十八请的大夫。”

  “那胡姬什么时候死的?”

  “九月二十夜。”

  老唐大人就问牛刺史,“牛刺史,你儿子是何时发烧出痘请的大夫,这个你知道吧?”

  牛刺史顿了顿后道:“九月二十二早。”

  “大夫何时怀疑这是天花?”

  牛刺史袖中的拳头紧了紧,回道:“当日。”

  “你知道大夫所言之后可有隔离你儿子,可有上报县衙,可有禁止他与人接触,清点约束家中接触过他的人?”

  牛刺史低着头沉默了一下后将头磕在地上,“臣有罪,臣不该怜惜幼子便怀侥幸心理……”

  “牛刺史,牛康在九月二十三酉时出门去春风楼,却到二十四的午时才回家,他整整在春风楼里与人厮混一夜加半日,你们牛家为何不派人去找人?”

  牛刺史脸色微白。

  皇帝气得一拍桌子,牛刺史立即道:“臣知错,请陛下降罪。”

  “罪是要降的,却也要让百官知道为何降罪,”魏知幽幽的插嘴道:“陛下,杨和书与太医院所言不差,事情发生后便应该总结教训,将来再有这样的事才不至于再犯这样的错,这样死去的两千二百八十九人才有那么一点点价值。”

  皇帝便看向老唐大人,“唐卿,你继续问。”

  老唐大人应了一声,继续逮着牛刺史和杨和书质问,从牛康发病,到大夫第一次认为这是天花,再到有大夫找上县衙告密,以及之后杨和书的一系列应对,事无巨细,他全都问过一遍。

  一旁还有御史台的其他官员查漏补缺,一番问话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最后皇帝和百官都没有直接给俩人定罪,而是先退朝。

  皇帝招了魏知、老唐大人等重臣接着去书房里议事,其他人退朝离开,杨和书和牛刺史依旧留在宫中听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2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4/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