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229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莫老师笑道:“依照记载,牛痘是比人痘要安全很多,可惜我找了许久都没找到过于详细的制作方法,不过我请教一些同事,他们都认为牛痘接种应该也是经过几代培育的,最少也得是第二代,这样毒性才会减弱很多。”

  满宝问道:“也和人痘的水苗法一样,是用痘痂研末做痘苗吗?”

  莫老师摇头,“我猜测是用痘浆,这样效果要快点儿,如果真如书上所描述的那样,牛痘比人痘安全这么多,那经过几代驯化的天花病毒就没多少毒性了,这时候接种,应该是直接种痘,可惜你们那里没有注射,或许可以像今天你这样直接扎破胳膊后用痘苗污染伤口?”

  满宝沉思道:“既然说不清楚,那就只能一个一个的试了。”

  莫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科学嘛,本来就是不断的试错。

第2107章 讨价

  等了三天,不论是二号还是三号都没有再发痘,三位太医松了一口气,将从他们身上收集到的痘痂用瓶子装好,然后写上标签封存起来。

  俩人依旧留在这栋房子里休养,满宝他们则去换洗后进宫去见皇帝。

  他们带上了这些日子记下来的笔记。

  皇帝不太懂医术,因此特意招了几位众臣跟着一起听,尤其是老唐大人,他刑案出身,对医术了解得更多些。

  萧院正作为代表详细的将这段时间的试验数据说了一遍。

  皇帝翻着桌子上的脉案,顺手交给古忠,让他给底下的大人们看。

  魏知先看了一下开始的时间,问道:“也就是说,从种痘到现在才十五天而已。”

  “是,”萧院正道:“但其实他们发痘的时间只有五天到九天,也在天花病人的发病时间内,但平均来说,发痘时间是略低于总体的发痘时间的。”

  满宝补充道:“也是我们试验的人数太少,因此这个数据可能不是很正确。”

  皇帝和几位大臣听出她的言下之意,这是想要更多的人做试验。

  皇帝敲了敲桌子,“也就是说,种痘果然有用,染过天花的人的确不会再染天花。”

  魏知则是思考了一下风险后给他泼了一桶冰水,“陛下,三人就死了一个,这个比例还是太大了,打仗都不一定会死这么多人,这种痘法还得再斟酌。”

  满宝立即道:“是,人痘还是不够安全,所以臣想往西域寻找牛痘之法,听说牛痘比人痘要安全许多,求陛下成全。”

  满宝深深的一揖。

  皇帝挥了挥手道:“此事再议,还不急,这才二月末呢。对了,这个三号看似安全许多,用他身上的痘子再试试?”

  满宝和萧院正对视一眼后道:“是,臣等也是这么认为的,再用二号的与之对比就可知道痘痂的毒性是不是越小越安全,我等将来也知道了如何筛选合适的痘浆来种植。”

  萧院正接话道:“只是刑部大牢里判斩刑的犯人没了,判绞刑的也没几个,所以……”

  皇帝就看向老唐大人和刑部尚书,道:“那不如问一下其他的重犯,若有敢应命者,减免他们的刑罚。”

  老唐大人皱眉,不同意这样的奖励规则,他道:“陛下,会判重罪的犯人莫不是穷凶极恶之人,若是放了他们,对民间又是一大危害,而且对受害者也不公。”

  所以他一直反对皇帝做善事就要大赦天下之类的提议。

  魏知也这么认为,同样表示反对。

  皇帝就道:“既要人家的命来做试验,总不能一点儿好处也不给,那样谁肯做?”

  “那也不能因此就放了他们,若他们出去后再为害乡邻,那些受苦受罪的人又与谁说理去?律法就是律法,不可过多更改。”

  皇帝有些生气,“种痘法若真能试验出来,那将是功在千秋的事儿,难道就因此放弃此法?”

  满宝眼见着他们要吵起来,连忙道:“陛下,重利之下必有勇夫,可重礼不一定就要放了他们,可以给他们其他的好处呀。”

  她道:“我看大牢里的伙食很难吃,可以给他们说,要是应征,那坐刑的包他们一二十年的三餐,每餐有鱼有肉有蛋;若是流刑,从两千里转到一千里,再给点儿钱;对了,要不之前给钱吧,那样他们是要花钱赎罪还是拿来吃吃喝喝都随他们的便。”

  皇帝立即道:“对,这个法子不错。”

  老唐大人和魏知也不说话了,一起看向刑部尚书,刑部尚书就摸着下巴道:“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给多少钱合适呢?”

  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睛去瞟刘尚书,道:“我们刑部今年的预算本来就少了,若是以重利许之,那还得户部拨款呀。”

  户部刘尚书没想到这火会烧到他这里来,他不就是来旁听的吗?

  听到刑部尚书这么说,忍不住道:“国库它也不能自己下金蛋,去年本就艰难了,今年各部都要钱,还有去年欠下的窟窿还得堵,哪还有多余的银子?”

  刑部尚书道:“若是连户部都拿不出银子,那我们刑部更拿不出来了。”

  老唐大人就帮刑部尚书,“总要拿出一些来,不然还真把人放了?到时候他们再犯事,刑部再出手抓人,一来二去花销也不少。”

  刑部官员出差也是有钱拿的,那也算在俸禄内,同样需要户部付钱。

  刘尚书便瞥了太医院三人一眼,哼哼道:“最多一百两,多的没有了。”

  好小气!

  只是满宝三个还是在心里算了算这一百两足够请多少个犯人,一个人不算生病,一个月要吃好喝好,不说顿顿有肉,隔一天吃一顿,那也得五百文左右,那一年就是五两左右,就算只算十年的伙食,那也得去五十两了,那他们岂不是才能请两个犯人?

  不行,不行,这肯定是不够的。

  她和萧院正卢太医私底下算过,接下来的第二次试验最少得需要十二个病人,三个年龄段,每一个年龄段四个人,一种痘痂要同时种在两个相同年龄段的人身上,这样才能对比出试验数据。

  其实还是太少了,要是人够多,应该扩大十倍才好。

  不过他们觉得就算是刑部大牢,恐怕也找不出这么多重犯来愿意做这个试验。

  但要让户部出六百两似乎是有些不太容易的样子,于是满宝道:“一百两太少了,最少得一千两。”

  刘尚书见她一翻翻了十倍,不由噎了一下,虽然朝堂上,大家总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可也不会一上来就喊超过十倍去呀。

  满宝就给他算了一笔账,得让犯人心甘情愿的给他们做实验,最起码得包对方十年的伙食吧?

  于是俩人说起现在的物价来。

  皇帝和众臣就看着俩人你来我往,已经说到今天的菜蔬是六文钱一斤,那个便道:“那是因为现在是开春,菜蔬稀少才会如此,你看夏秋之时,一斤菜蔬最多两文。”

第2108章 还价

  满宝也干脆:“那就照两文算,一个人一天总要吃上一两斤的菜蔬吧,还有肉,就算是隔天吃,现在一斤肉,哪怕是猪肉也得十二文一斤,鸡和牛羊又还要更贵,就算隔天只吃半斤肉……”

  “哪儿吃得这么多,二两肉就够了……”刘尚书道:“而且别以为我不知道,十二文一斤的猪肉是好肉,我们可以买一些不太好的肉嘛,猪头,一些比较柴的瘦肉,还有下水之类的,便宜的五六文,贵的七八文也得了。”

  皇帝和其他大臣目瞪口呆,原来外头的肉是这么卖的吗?

  等等,为什么他们会这么了解?

  刘尚书也就算了,他好歹是户部尚书,每日都会有部下送上物价单,但周满,你又不是户部的,又不用出去买菜,怎么也这么熟?

  满宝自然是从她爹那里知道的,他现在没事儿早上就和六哥或大哥大嫂一起去逛菜市,偶尔给家里买些钱,大部分时候是给饭馆采买。

  她这段时间为了方便看护皇庄的三个病人经常在宫外住,早上起早了就和她爹一起坐着吃早食,一边听他说起今天啥啥又涨了一文钱,哪哪又便宜了点儿……

  说得多了,满宝就记下了。

  俩人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加上萧院正和卢太医不时的在一旁帮忙,刘尚书估计也觉得一百两太少,于是勉为其难的提到了六百两。

  不过钱却不是直接给太医院的,甚至不直接给刑部,而是道:“到时候将菜单列出来,愿意接受这一条的,以每日三餐就在这些菜单中点或轮着,每到月底刑部与其他花销一起向我户部报上来就是。”

  还是不愿意直接给钱。

  “还有其他方法,比如减少流放的距离,年限这些则另外计算。”

  刑部尚书觉得这也忒麻烦了,于是表示还不如直接把钱一次性付清,国库不至于六百两都拿不出来吧?

  刘尚书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道:“没错,就是难以拿出,不然行不从他处挪一挪,今年你们刑部申请的外干资金就不少。”

  刑部尚书立即就不说话了。

  魏知道:“陛下,除此外还可以将一些重犯流放到边关,直接改了兵籍,他们回归民间或许会危害一方,但在军中,有军士看管,应该惹不出事来,说不定还能创一番功业。”

  皇帝就问老唐大人,“唐卿以为呢?”

  老唐大人皱眉思索。

  刑部大牢里的一些重犯过后都是要押送到矿场里干活儿,那是真的惨,比流放的还要惨一些,毕竟要被人当奴仆一样看过,大多数重犯都不能活着走出矿场,基本上过不了十年就死了。

  相比之下去军中就显得优容许多,虽然依旧是拿命来拼杀,却有可能积累功绩给自己抵罪。

  就算积累的功绩不足以抵罪,日子也会比在矿场里的好过许多。

  到底是要拿命去拼搏的,于是老唐大人不再有意见,点了点头。

  于是大家就暂定了这几种奖励方法,回头拿到刑部去给人选。

  皇帝对周满他们的试验结果还是很满意的,知道他们这两天忙坏了,于是让他们回去休息。

  满宝得了两天的假,是补的上次旬休的假,她拎着自己的药箱高高兴兴骑上马往家走时,萧院正的马车从后面赶上来,帘子撩开道:“周太医,大后日你先不忙着接其他的活儿,先去刑部找我,我们一起去挑人。”

  满宝点头应下。

  马车便赶在她前头先走了。

  她回到家,跳下马将赤骥交给下人,拎下药箱问:“白善他们在家吗?”

  “少爷和二堂少爷出门去状元楼了,还说满小姐回来要是闷可以去状元楼找他们玩儿。”

  “吏部的考试还没考完吗?”

  正月京城举行了明经考试,二月份放榜后就紧接着来了礼部的考试,很简单,进去让礼部的官员看一下脸长得周正,身高适宜,说话没什么毛病就可以通过,是最简单的一门考试。

  然后就是吏部的选官考试了。

  白善没打算选官,所以虽然考中了进士,但连礼部的考试都没去,但崇文馆和国子监依旧给学子们放假,让他们自由活动。

  易子阳去参加,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样了。

  满宝想了想,把药箱拎回房间后还是骑着马跑去状元楼找他们了。

  易子阳正在给他们默刑部的考题,他记性还好,不至于做完就忘题。

  而且状元楼里现在到处都是议论题目的,就算他一时忘记了,出去转一圈,听到他们议论他也就记起来了。

  白善看着考题,感叹道:“果然也不容易呀。”

  易子阳点头,“大部分是很基础的题,考的多是推官的题目,还有就是劝课农桑,要做完不难,倒要想写得尽善尽美却不一定,你看这两题,写的是公文的抬头和给陛下上折的抬头及结尾,说真的,我自己都懵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写得算不算对。”

  封宗平道:“这还有让给刑部写推案的例子,这个更难呢。”

  易子阳点头,“不过我听说明经科的选官考试要比进士科的简单很多,明算科主要考的就是户部的那一套,明法科则是刑部的那一套,再掺和一些他们会用到的其他部的知识而已,进士科却是比他们重了不少,这一次不知道要卡下去多少人。”

  白善道:“应该不会,进士科本来就人少,只要卷面不是很差应该都可以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2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9/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