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757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三人就一起扭头朝他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群人正拿着锄头在挖一条沟壑,他道:“手脚慢的都被拉到那儿去挖沟渠了,他们的工钱是十五文一天,我先给你们说好规矩,这也是县衙定下的,虽说县衙缺人,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有才能的,识字、计算、木工这些都算,他们做另外的工作,工钱也和我们不一样,”读书识字加上身有才艺,这是他们羡慕也羡慕不来的,“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二十文一天,手脚快的,要是得了贵人的眼,那也能调去做别的活儿,工钱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不说勤快的,就说那些拖拖拉拉,懒人屎尿多的那一拨人,先降了工钱去挖沟渠,要是还做不好,那就再换,这里头工钱最低的是十文一天,要是不相干了,那就得把发的衣服和药皂钱全部还回来,”他伸出三根手指在三人跟前晃了晃,大声道:“总共是三十文!”

  青年瞪大了眼睛,“这么贵?”

  领着他们的人也觉得贵,但他照搬了方县丞的话,“仔细想想也就一天半的工钱,放在以前,谁一天半的工钱能买一套衣裳鞋袜,还能得一块药皂布巾的?”

  朱三郎一想还真是,于是压下了心中的不舍的,他更关心的是,“真的发工钱吗?”

  领着他们的人对这个问题见怪不怪了,他刚来时也是这么怀疑的,但他在这里干了十天了,的确是每隔三天就发一次工钱的,所以他点头,“你们运气好,昨天刚发完一次,再过两天就又是发工钱的时候,到时候你们也能领到。”

  朱三郎目光微闪,“不够三天也可以领?”

  “这三天是依照这儿开始建立的那天开始的,不是你们进来的日子开始的,不然每天都有人进来,岂不是每天都要发工钱了?也太混乱了。诺,到了,这就是澡堂子,我们自己搭的,大家都将就着用,去那儿领一个木桶和一块布巾,那边是烧热水的地方,去打水来洗澡吧,脱下来的衣服丢在那里,谁也不准拿到屋里去,一旦发现,那是要被罚钱的。”

  “周大人说了,那衣服上面有很多虫子,既然有了新衣裳,那就要烧了的。”

  朱三郎:“才一套……”

  “所以发了工钱你可以和县衙再买一套,也不贵,二十文,就一天的工钱。”

  朱三郎:“……”

  所以白善他们招来这么多妇人干什么呢?那除了种地种菜之外,当然是织布做衣裳了。

  有的人不会做,白善干脆还派人去青州城里请了几个织娘和绣娘教她们做衣服。

  为此他可是跟人签了合约,以后是要给她们养老的,不然她们怎么可能将吃饭的本事教给别人,还是这么多人。

  那简直是抢饭碗啊。

  白善现在不缺钱,所以开始让人从其他县收购麻线麻布等物,连在山里避暑的殷或都被他三催四请的叫下山来,开始晃晃悠悠的帮他到处收东西。

  白二郎刚从青州回来,一进城他就先看到坐在墙根底下的一帮衣衫褴褛的人,看着像乞丐,但一看他们的年纪便知道是流民。

  他忍不住看了好几眼,就扭头去和殷或道:“好奇怪,县城里竟然还有流民,还以为都叫白善搜刮干净了呢。”

  殷或便微微倾身往窗外看了一眼,收回目光道:“刚到的吧?”

  白二郎便叹气,“真可怜,用不了两天他们就消失了。”

  殷或:“……你这话若叫不知情的听了,还以为他是个恶官,掳了人要干什么去呢。”

  “他们或许没被掳,但我们两个是被掳了,我是来避暑休假的,为何要这样来回的奔波?”

  相比之下白善还能固定在北海县呢,看着可比他自在多了。

  俩人直接到的北海县衙,他们这次从外头给白善拉回来好几车的布料,还给他谈妥了几门生意,“我们和青州城那边的铺子谈好了,一共五百个木桶,做好了由他们自己送过来。”

  殷或则道:“农具也在青州城、临淄、千乘三个县定了一批,用的全是你给的样子,我也都看过,他们可以做出来,因为量大,他们也愿意送货。”

  白二郎挠了挠脑袋道:“倒是粮食我们没买多少,我们去各地粮铺看了看,虽说秋收了,粮价稍显下降,但依旧贵得很,还不如直接下乡买呢。”

  他好歹是做粮食发家的,先到地头田间问一下价格,再到铺子里问,发现这价格差得有点儿多。

  白善问:“今年青州的收成如何?”

  白二郎道:“风调雨顺,除了千乘县有些地方在灌浆时有些小旱,其他人都说今年收成比去年好。”

  “那就再等几日,我们直接到地里去收。”

  白二郎问:“你要买多少?”

  “先来个五千石吧。”

  白二郎瞪大了眼睛:“……你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白善道:“有备无患,我现在手底下光将士就养了七百多人,还不算县衙的差役衙役和外头的帮闲,满打满算有小一千人了。现在又有这么多长工,在明年夏收之前,他们吃的全都要从外头买,五千石看着多,但其实不太多。”

  白二郎信他才怪,一个人每天吃多少粮食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他还是“先来”,说明他后头还要再买的。

  他心思还没开展,殷或已经问,“你怕盐场的事闹大,有人拦着粮食进北海县?”

  白善微微笑了笑,“有备无患嘛,虽说我现在也在结盟,但利益动人心。”

  谁知道他现在谈好的盟友会不会转身投向别人的怀抱呢,先生说过,做人要诚实,但也要知道,为官之道,少不得“奸诈”二字,我们可以不奸诈,却得防着别人奸诈。

第3024章 信任

  已经隐隐察觉情势不太对的路县令在知道有人甚至丢下正在秋收的稻子而去北海县打工后便暗骂了白善一声“奸诈”,却不好出手阻拦。

  想了想,到底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

  但为了不让白善从他这里抢走太多的人,他也让衙役多排查过路的流民,“指引他们往北海县去。”

  这些流民他目前没有能力安置,不如给白善,他有了足够的人,应该就不会再从他手里抢现成的人了吧?

  路县令却没料到,小小一个北海县就跟鲸吞一样的吸收着这些外来的人口。

  他们会最先在城外的官田里安置,那是历代县令的官田,也是现在白善的职田。

  或许是为少一些纷争,或许是给一县父母官的优待,那一片除了县令的职田外便是大片的荒地和露地。

  前任路县令不忍这些地荒废,所以让人多种了一些荒地,即便他后来高升离开了,这一块官田也是有人耕作的。

  白善来了以后就便宜了他。

  可惜佃户们似乎不太用心,产量不是很高。

  白善也能理解,给官府做佃户实在不是一件多高兴的事,所以他收了夏收回来的麦子和秋收的稻谷后,留下足够他们三家吃的,剩下的转身又卖给了县衙。

  价格公道,既没有占县衙的便宜,也没有让县衙占自己的便宜。

  正想趁机贿赂一下白善的宋主簿:……

  这是送上门的钱都不要啊。

  现在那块地附近到处都是人,白善让人在露地上建了不少茅草屋给人居住,然后让他们开垦他职田附近的荒地,以做官田。

  至于他的职田,现在则是分成了一块一块的,或要种植冬小麦,或要挖池塘养鱼,或者要种桑种麻,还有一些比较好的田则被开出来,洒下了菜种种菜。

  这样公器私用,县衙里暂时没有反对的意见。

  但被招进去的长工们在做一段时间后就会被筛选出来一组一组的分派到各个村子的官田上劳作。

  朱三郎他们在第三天的傍晚领到了工钱,整整四十文。

  他们三个依旧很瘦,但精神和之前大不一样,因为他们进来前是流民,又有医署的条子,所以虽然被分在种地这一行列里,却被分派了相对较轻的活计。

  用带着他们的人的话说就是,“先养好身体,后面才好用,不然一上来就弄坏了身体,以后谁给县衙干活儿?”

  他道:“这话也不是我说的,是县衙里传出来,说是县太爷说的。”

  因为白善时不时的过来查看询问,因此工人们之间不敢互相倾轧,连衙役们都不敢对他们太凶,生怕给白县令留下不好的印象。

  虽然这位白县令的手段也厉害,但从他做的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来看,谁都知道他爱护百姓,尤其是自己治下的人,所以便是心有戾气的衙役也不敢做什么。

  更不要说董县尉一再的三令五申,没人敢违抗。

  朱三郎领了四十文的工钱,立即往怀里一揣,跑去找管理他们的书记员请假。

  “进城?”书记员抬头看他,再看向他身后的两个青年,挤出笑容道:“是进城买东西吗?要买什么?我们这里有啊,衣服鞋袜应有尽有,你别嫌弃它们针脚不细密,但它便宜啊,你上县城里打听打听,哪家铺子的成衣才卖二十文?布料都是好布料,以后线要是崩了,自己买线回来缝一缝就能穿了。”

  朱三郎:……谁买衣服不是一买能穿三五年的,谁会冲着崩线去买?

  他总算是知道为啥县衙的衣裳这么便宜了。

  他连忙道:“我不是买东西,是出去看看亲人,他们跟我一起来了北海县,现在不知如何了,所以我想去看看。”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我想让他们也进县衙打工,只是其中有几个带着孩子,不知大人们可要。”

  书记员立即道:“孩子没工钱。”

  朱三郎:“……小的不是这意思,孩子自然是不要工钱的,那大人做工了,孩子能跟着吗?放心,他们不吃县衙的东西,我们自己省下口粮来给他们。”

  书记员:“你们吃的不还是县衙给的吗?你们都是流民吧,县衙那边有现成的规章,你们带着人去就行,可以带孩子。”

  他扭头去看了一眼沙漏,道:“时间不早了,这会儿县衙应该下衙了,不过赵吏一般会比别人晚下衙,你们要是去得早,说不定今天还能住进来。”

  朱三郎一听,领了条子后便带着两个小伙伴飞奔进城,在城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找到了两个人,“其他人呢,赶紧把他们叫回来,我们一起去县衙登记去。”

  那俩人看着大变样的朱三郎三人,惊诧得不行,“这是新衣服?还有新鞋子,三郎,你们发达了?”

  朱三郎拍掉他们的脏手,“别乱摸,你们也会有的,赶紧把大家都叫回来。”

  俩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问道:“去县衙的事靠谱?”

  “靠谱,”朱三郎将怀里还没焐热的铜钱拿出来在他们眼前一晃后就珍而重之的收起来,道:“三天结算一次工钱,我们去了两天就正好碰上发工钱,我们三个都有了。”

  俩人听着羡慕不已,然后立刻出去找人,他们也不一条一条巷子的找,直接沿着大街往下,用家乡话一路跑一路喊,“回来咧,三郎回来了,快回来咧——”

  正蹲在后巷里扒拉饭馆泔水的几人听见,立即把才翻出来的小半块馒头塞嘴里,转身就往外跑……

  街边正伸着手和路过的人说吉利话的孩子也听到了,头一扭看向各自的亲人,他们也立即上前,夹起孩子就往城门口那块跑。

  两刻钟后,一群脏兮兮,气喘吁吁的人在县衙门口堵住了要下衙回家的赵明。

  赵明:……

  他看了看天上已经坠西的太阳,又看了看眼巴巴望着他的这群人,到底还是转身领了他们进县衙。

  加上孩子,一共十八个人,不少了。

  因为人多,且又都是流民,所以在给他们登记完以后赵明亲自带他们出门,却没有去医署,而是去了县衙后院的侧门敲门。

  不一会儿,穿着家常衣裳的白善便和周满一起出来看。

第3025章 不会掉馅饼

  俩人正在用饭,看到他们,周满第一句问的就是,“吃饭了吗?”

  大人们有些拘谨的站着,倒是站在最前面的四个孩子特别老实的摇了摇头,因为瘦,眼睛就显得特别的大,有个小姑娘抬起头来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周满,那眼睛几乎占了脸的一半。

  周满便伸手牵起她的手,转身进门,“那先吃饭再说吧。”

  白善便也侧身让他们进门,顺便叫上赵明,“你一起进来吃点儿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7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7/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