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764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要皇帝说,自然是想建在哪里就建在哪里,大不了城里建一栋,海边建一栋,山里再建一栋,想去哪里住就去哪里住。

  明达和白二郎却不喜欢这样奢靡伤财,他们之前想在龙池建房子,也只是打算从本地请工匠的,从没想过陛下会千里迢迢的从京城给他们派建造房屋的工匠来。

  所以他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只在龙池建一栋房子。

  不过,既然工匠们都来了,那自然要建得好看一些才不辜负他们千里迢迢的过来。

  白二郎大手一挥道:“我回头再和白善买一块地,我们把房子建大一点儿。”

  明达没什么意见,只盯住,“别占了耕地就行。”

  “放心吧,我选的那块地就没有耕地,全是露地。”

  因为距离海边近,所以土质并不好,要不是再往前一些便有可能被涨潮淹没的风险,其实他想把房屋再往前建一些的。

  建房子这种事不用他们操心,白二郎只要给足了钱就行,剩下的工匠们去干,连请人也自有管事们去做。

  皇帝派来的人也很能干,用不着他们干什么,只要看看图纸,再提一些药材就行,省心得不行。

  白二郎就懒散的坐在躺椅上和白善道:“干脆我们选了地方,将造纸坊也交给他们来建好了。”

  白善没意见,“好啊。”

  周满也懒散的靠在躺椅上,和明达靠坐在一起,一起在一旁捏了蜜枣吃。

  这是小钱氏根据郑氏给出的方子蜜制的,甜滋滋的,特别好吃,用的红糖来蜜制,还补气益血。

  连郑氏都喜欢吃。

  白善也只坐了一会儿便有人来请他,“郎主,崔先生和方县丞从乡下回来了。”

  白善便晃悠悠的起身,一扭头见他们四个都在树下躲荫凉,便摇了摇头后离开。

  白善发的役令已经开始执行,今天崔先生便和方县丞巡视回来,顺便回来和白善禀报。

  “各地都按照县令的要求保证役丁的饮食,按照您的吩咐,粮食三日一添,保证供给……”

  白善微微点头,正要说话,一个护卫突然从外头飞跑进来,正在大堂里说话的白善三人抬头看去,见他神色惊惶便问道:“怎么了?”

  护卫却忍住没说,而是道:“郎主,您快回去吧,娘子有急事找您。”

  看到他眼中的着急,白善便对方县丞和崔先生点点头,“时间不早了,你们也下衙回去休息吧。”

  方县丞和崔先生连忙应是。

  白善和护卫离开,等过了小门才问,“什么事?”

  “是刘贵回来了,还有公主殿下的侍卫,说是外头……天变了。”

  白善瞳孔一缩,什么叫“天变了”,难道是陛下他……

  白善连忙跑到正院去,正院里伺候的下人大多都退了下去,留下的都是心腹。

  周满正蹲在明达身侧,手指在她几个穴道上按着,安抚她道:“这一定是流言,你不要相信。”

  白善疾步进来,见殷或一脸严肃,而白二郎在一旁急得团团转,问道:“怎么了?”

  白二郎看见他,立即压低了声音道:“外面传说太子起兵谋反了!”

  白善:!!!

  他下意识的反驳,“不可能,他图什么?”

  这会儿他地位稳固,去年才监国,得到了满朝文武和皇帝赞赏,也有了儿子,他为什么要造反?

  而且造反去年不是更好的时机吗?

  皇帝在外面的时候他都没造反,现在皇帝稳坐京城,他造反是奔着找死去的吗?

第3036章 进京一

  院子里的人,就是殷或都不相信太子会谋反,因为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此时谋反得不偿失。

  但外头的确是这么传说的。

  白善问道:“民间尽知吗?”

  “不,”侍卫回禀道:“是京城和河南道来的消息,说是太子领着大军往京城去,京城有人上书陛下,说太子无诏集结大军,意图谋反。”

  他看向明达公主,微微躬身道:“朝中此时有些混乱,郭詹事来信求公主回京。”

  白善松了一口气,“所以民间并不得闻?”

  “是。”

  白善便和明达公主道:“此事还不知真假,便是太子真带着大军往京城去,只怕也是因为别的事情,而不是为了谋反,公主大可不必有心。”

  他道:“我们能猜得出来,陛下应该也能猜出来才对。”

  明达也缓过神来了,只是依旧心中惶惶,“可太子哥哥能有什么事需要带着大军进京呢?”

  她不觉得这事是假的,朝廷有驿站,有通报的令兵,有没有大军进京,难道朝廷诸公还查不出来吗?

  她忧虑的是太子有苦衷而不能言说,若是朝中反对声高,父皇疑他就不好了。

  周满想了想后道:“为了安全?”

  大家一起看向周满。

  周满理所当然的道:“带着大军进京,不是为谋反,总不能是勤王吧?所以只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了,难道有人想在路上杀太子,太子的人手不够,于是和驻军要人?”

  勤王是不可能是勤王的,殷礼在京城了,禁军都在皇帝手里,除非殷礼自己造反了,不然用不着调兵从外头勤王。

  太子心中就有不好的预感,“不对呀,太子殿下早来信说他返京了,按照他们的脚程,再慢此时也该在京城了,怎么还在外面?”

  明达精神一振,“对,太子哥哥一定是遇险了!”

  她立即动起脑筋来,道:“快来人,我要给父皇上折。”

  侍卫说的没错,此事并没有传开,不仅外面一片安详,连青州刺史也一无所知,他正看着白善递上来的公文沉思呢。

  “北海县最近动作很大啊,看白善给役丁的待遇,加上他近来招募的长工,他那盐场是赚了多少钱?”

  “大人,要不要派人去查查账?”

  盐场虽是北海县的,但买卖也是要交税的,俗称盐税。

  只不过盐税也是北海县收,到年底时汇账,留够自己县的花销后便要上交给刺史府。

  郭刺史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小子够机灵的呀,他这是打算把盐税一块儿花光,不给我上交一文吗?”

  心腹瞪大了眼睛,“不至于吧,这,这岂不是太过分了?”

  郭刺史皱着眉头想了半晌,还是决定暂时观望,“也没多久了,等到十月他报上账来再说。”

  十月县衙要把一定税收上交给刺史府,刺史府统计过后还要上交给国库,一般为了过好年,各州刺史府会在十一月递前将账目和东西全部交给国库。

  户部再核算,可以说年底是各级衙门最忙的时候。

  而现在秋收已经结束,连秋税都大部分结束了,离十月也就不远了。

  地方上是一片安详,连拱卫在太子身侧,跟着太子一起进京的两千兖州军也和和睦睦的,根本没有听到什么流言。

  他们这些人都是从兖州驻军里挑选出来的精锐,功夫和打仗那都是一等一的好,就算在行军路上偶尔有混杂在军士中的人突然朝太子的车架发起攻击,但往往也近不了身。

  此次带军跟随太子进京的是温将军的嫡长子温小将军。

  他大概也害怕有刺客混在大军中,所以围在太子车架边上的士兵全是他和温家信得过的心腹,他们是绝对不会背叛的人。

  在经过两次刺杀之后,队伍中安静了许多,看着风平浪静,似乎对方已经黔驴技穷。

  但不管是太子一行人,还是温小将军,他们都没有放松警惕。

  温小将军不知道是谁要杀太子,也不想知道,正如他爹说的,他们只要知道这是太子,而太子手上有兵符,那他们就只要听命行事就可以。

  其他的事一概都不要管。

  他们一路上还算顺利,朝中的纷争并没有影响到地方,看到有大军拱卫太子进京,他们也没多想。

  两千人而已,太子的排面应有的。

  所以他们一路和路过的县衙州府征集粮草,倒是顺利的往京城去了。

  就是人多,所以速度有些慢。

  但京城就没地方上这么安静了,五天前,地方上突然有驿报,说太子领着两万大军往京城来了。

  朝中一片哗然,相信的人有,但质疑的人也不少,于是大家提议派人去查看。

  但派出去的人一直没有消息回来,似乎是消失了。

  于是朝中议论声更大了,太子领兵进京逼宫的传言甚嚣尘上。

  连一直沉默的魏知都忍不住进宫去觐见皇帝,但皇帝没见他,也没给出处理意见,只是听说太极殿里砸碎了几套杯盏。

  到今天,终于有人明着上书质疑太子领兵进京的意图,他的建议是从河北道调派大军将太子拒在河北道外,不能让他进关陇。

  皇帝没答应,而是放声怒道:“让他来,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然后拂袖而去。

  回到太极殿后的寝宫,皇帝怒气冲冲的抄起一个杯子,抬手要砸时看了一眼,古忠立即躬身小声道:“便宜的,这两日都换了便宜的。”

  皇帝就面无表情的往外砸,“啪叽”一声清脆声,别说,听着还是挺舒服的,砸的要不是自己的杯子就更舒服了。

  古忠将殿里殿外伺候的人都遣下去了,不多时殷礼进殿来,回禀道:“陛下,秦书已经带着禁军候在了郑州,太子一到就能接应。”

  皇帝问:“洛州如何了?”

  “洛州没有异动。”

  皇帝就松了一口气,和殷礼道:“你去别宫里将恭王一家接回来,就说朕想他了,重阳将之,朕要和他一起过重阳。”

  恭王今年开春进京减重养身体后就一直留在京城,除了别宫,偶尔还会进宫来看我帝后,一家子其乐融融。

第3037章 进京二

  腿瘸后,恭王基本不过问朝政了,所以别宫突然门庭若市起来,他还是挺惊讶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7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4/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