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810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白善才随口提起盐场时,周满就叫道:“说好了今日不谈公事的。”

  她觉得白善要是谈公事,她也会忍不住的。

  白善便憋了回去,转而换了一个话题,“不知道我们的年货送回到京城没?”

  殷或算了一下时间后道:“应该到了。”

  因为太忙了,虽然家中的管事早早提醒,但他们要准备年货还是慢了一点儿,所以送出去的也晚。

  尤其是殷或,殷家从进入腊月以后就不断的来信催促他回京,只是他一直不愿意回去,为了不让家里烦他,他连送年货都特意晚几天送回去。

  白善他们送的年货并不贵重,都是青州的一些特产。

  周家就不讲究这些,他们觉得千里迢迢给青州送年货的行为显得很傻缺。一来一回,又是压货,那得浪费多少钱啊?

  所以他们决定送钱!

  有护卫或者侍卫回去送信,老周头和钱氏就收了一盒子的银子给人带上,写信给周满,“缺什么就买,可别饿着肚子里的孩子,要多休息,别累着自己。”

  打算给白善他们收拾年货的刘老夫人就忍不住迟疑了一下,最后也学着老周家送了钱过去,她倒是不怕两个孩子饿着,而是和白善道:“我知道你们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若是不凑手便和家里说,虽说要公私分开,但码头建造实在找不到钱,家中先补贴一二也是可以的。”

  刘老夫人给的钱,那就不是一个护卫或者侍卫就可以带过来的,所以最后还是多派了几个家丁随从,直接拉了一车的钱过来。

  也因为有刘老夫人给的钱,白善这才有底气和程九郎说占一半的成本。

  京城各家的确是今天收到青州的年货的。

  公主府的侍卫直接进宫去,把公主和驸马准备给各人的礼物奉上,得了消息后才高兴的各回各家过年。

  白善和周满自觉的给皇帝和太子等人准备了礼物,就和明达的一起送进宫去,的确是土特产,没有很费钱。

  其实要不是明达和白二在青州,他们要往宫里送年货,他们是不想给皇室随礼的。

  周满今年就没给萧院正送礼,只让人给亲戚们带了。

  老周头很好奇的拆开箱子,从里面抱出一面铜镜,半晌无言。

  送年货回来的护卫道:“青州的铜镜做得好,又便宜,娘子用了觉得很好,便给家里每一位娘子都买了一面大铜镜。”

  不仅可以把头脸照进去,镶嵌好了,能把半身都收进去,看得很清晰,是试衣服和首饰的大利器。

  护卫笑眯眯的道:“娘子和公主都喜欢,想着小娘子们肯定也都会喜欢的,所以小的也给家里买了两面,嘿嘿嘿……”

  老周头默默地将镜子放下,去翻其他东西,终于翻到了他喜欢的东西,“这是酒?”

  “是,这是郎主亲自挑选的,说是青州出名的酒,可以给舅老爷们尝尝。”

  舅老爷之一周四郎表示很有兴趣,凑上来闻了闻后道:“香啊,应该是好酒,爹,晚上我们吃饭就喝这个吧?”

  老周头也高兴了些,点点头。

  于是老周家的人高兴的上前分了年货,老周头一边看着他们分东西一边嘀咕,“送来送去的,也太费钱了,这些东西在京城又不是没有。”

  钱氏道:“都送回来了,你少抱怨两句,这也是孩子们的心意,对了,亲家那边也在收拾年货吧?三娘,一会儿你随我去请亲家,今天过年,善宝和满宝都不在家,可不能让亲家一个人过年。”

  老周头:“这是自然。”

  刘三娘也笑着应下。

  周家人也不齐,周立学和周立固外放,连周立重都回老家去了。

  他明年要考县衙,为了更好的适应,也免得开春后赶路生病,所以提早回家去了。

  庄先生给写了推荐信,让他去县学里旁听学习。

  县学里除了考进去的学生外,的确还有旁听名额,不过束脩不便宜就是了。

  像周立重这样不在开学时间进去的,不仅束脩高,还需要有特别的人举荐才行。

  不然关系不硬的,一般还进不去。

  庄先生现在罗江县名声不小,加上周家如今也不同往昔,所以他拿着举荐信去,县令直接就同意了。

  得知周立重的目标是考县衙的小吏,县令很想说,我可以在别处给你挤出一个名额来。

  不过看周家的样子,似乎不太想走他的后门,他便暂时按下不提。

  周家的确不想走他的后门,用周三郎的话说是,“县衙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走他的路子,那势必会挤掉别人,谁又为啥凭白给你挤掉呢?”

  周立重觉得三叔说得对,于是虽然痛苦,但依旧每天捧着书背,坚持练字,想要靠自己的本事考进去。

  过年,关里正到七里村巡视时特意去亲家家里坐了坐,看到他捧着书,大冷的天竟然蹲在门外背书,不由问道:“怎么不进屋读书,好歹暖和些?”

  周二郎一边给关里正泡茶,一边笑道:“暖和了就想睡觉,冷一点儿好,精神。”

  关里正都忍不住在心里赞叹周家的家风和子弟的勤勉。

  周满现在今非昔比,周家也算出头了,但他们家不见得势的嚣张,反而比穷困的人更勤勉。

  他忍不住道:“实在不行,我手上有个衙役的名额。”

  关里正对周二郎笑了笑,道:“你们要是有需要,可以去找我,到时候我带着立重到县衙里走一趟就行。”

  这个名额是县衙给关里正的奖赏,他当里正的年限不短了,又一直勤勉,所以三年前才得了这个名额,他一直留着没有用。

第3118章 报名

  周二郎和周三郎闻言很是感动,却不敢轻易接受,道:“这怎么好?”

  关里正就笑道:“有什么不好的,我们两家是什么关系?咏儿写信回来也说,他能考中,多亏了你们家帮忙,现在他们夫妻两个在京城也得你们多照料,亲家,亲家,本就是要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

  周二郎和周三郎对视一眼,没再拒绝,不过也没有立即应下,而是道:“这事儿得问过大哥和立信。”

  不过却是放松了许多,又对周立重道:“虽然有了后路,但你也得好好学,自己考上总是更好的。”

  周立重应下,他看过县衙这两年考的题目,考小吏的题目并不是很难,只是读书识字的人少,所以才显得不好考。

  他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

  关里正见他自信,不由笑眯了眼,孙媳的娘家越厉害,将来孙子得到的助力越大,幸亏这门亲事定下得早,不然到现在他们肯定娶不到这样家世的孙媳妇了。

  翻过年,二月一过,县衙就陆续张榜要招募吏员,召集了学子考试。

  周立重兴冲冲的去报名了。

  报名的人挺多,但县学里只有三个学生去报名,加上周立重这个旁听的学生一共是四个。

  其他学生都并不考吏员,他们会在六月考试,争取拿到名额后进京去参加进士考或第二年的明经考试。

  今年就有六个学生上京去了,就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考上。

  会和周立重一起去考县衙的,多半是成绩不好或者家境不好的。

  其中有两个就是家境不好,他们比周立重还要小两三岁,报了名以后就拉着周立重去饭馆里吃饭,叹气道:“我要成亲了,我爹娘说了,我连去府学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进京去考县学了,再学上两年,就算能去京城考试,恐怕也考不中,白费盘缠。”

  “还不如现在就去考县吏,趁着年轻多熬几年,说不定将来能当个主簿、县尉或者县丞呢?”

  一般主簿、县尉和县丞都是从本县吏员中提拔上来的,只有一些上县和中县才会有偶尔会有上面委派下来的副手。

  说话的人就不由看向周立重,压低了声音问,“周兄弟是怎么打算的,可走了县令的路子?”

  现在周家在罗江县可是有名得很呐,因为罗江县内官最大的出自他家,官最多的还是在他家,哦,现在也就白家在他们家上头了,像以前的老地主罗家和石家,现在对上周家都要退一步。

  只不过周家很低调,县里有什么活动他们都很少参加,偶尔需要捐钱的时候周家的二爷才会出来捐一点儿东西,剩余的时候都在七里村里种地。

  家风很淳朴。

  但周家低调,他们却不能小看了周家,觉得县令也不会,所以周立重有没有和县令打招呼?

  周立重脸色微红道:“县令大人已经推荐我去县学旁听了。”

  他道:“至于考试,以县令大人的公正,自然是让我们公平相争。”

  一人目光闪了闪,笑问:“那周兄可想过考不中后要去做什么?”

  周立重认真的想了想后便诚实的道:“大概会恩荫去当衙役吧。”

  另外三人:……

  “……你有恩荫的名额,怎么还要来考试?”

  周立重就不好意思的道:“那并不是我家里的,是我大妹夫家的名额,我不好白占,所以还是想凭自己的本事考一考,实在考不中再恩荫吧。”

  “你大妹夫家……”

  “是我们里正,关家管理地方多年,有许多功劳,所以三年前得了一个奖励的恩荫名额。”

  这倒也是常事,县衙给里正的工钱可以忽略不计,而里正会这么勤勤恳恳的干活儿,一是为名,二就是为利了。

  名嘛,自不必说,哪一个能当里正的不是德高望重,有威望的人?

  礼,除了和县衙的官吏更近一步外就是这种恩荫名额了。

  治下有德有才有财,都可算做里正的功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有这样的奖励了。

  也不是谁都能得到这样的奖励的,是个里正里能有一个就算不错了。

  之所以是关里正,其实和周家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是三年前周满从西域回来,带回种痘法;二是周家发展不错,连带的七里村都富有了许多,三就是关里正管理多年,多重功劳一爆发,县衙就给了他一个名额。

  周家不太了解,关里正心里却是有数的,所以他一直压着没把这个名额拿来用。

  他就是想着关咏要是考不上,那就回来用这个名额;考上了,那将来在仕途上肯定还需要周家的帮扶,所以这个名额可以给周家……

  周立重肯说出恩荫名额的事,三人便自觉和他更近一步了,因此说话更放松,一个道:“现在周大人也是朝廷的四品官员,按说应当是有恩荫名额的,你怎么不用?”

  周立重道:“未曾试过,焉知我不能凭着自己的本事考出来呢?而且我小姑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儿女,恩荫的名额有限,我们这些人老大不小了,怎么能去占他们的名额呢?”

  三人半晌说不出话来,其中一人叹息道:“是我们短视了,也是,能够凭自己本事考出来,何必求恩荫呢?”

  只不过他们自问是做不到的,他们要是能有恩荫的名额,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的读书?

  直接躺赢不好吗?

  三人自己都没察觉他们正以一种钦佩的目光看着周立重。

  罗江县在准备县考取吏员,北海县也在准备县考取吏员。

  白善在北海县的动静太大,从盐场到官田,再到码头,又有医署,需要的人才数量特别多。

  倒也不需要他们多饱读诗书,但最基本的诗书,还有算术做账是必定要会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8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0/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