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822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嗯,他决定去江南,商船还在揽客,所以还没走。”

  周四郎还在别院里酣睡,并不知白善和周立威来了又走。

  龙池码头的大多数人都没察觉,天将亮未亮时,钟声响了,听到钟声的长工们陆续起床,和他们一样要出早工的人也都赶紧起身,整个龙池都活了过来。

  崔大人听到仆从上楼的声音,将目光从海上收了回来,转身回去穿衣裳。

  仆从敲了敲门,得到许可后便端了水进来,服侍他洗漱过才道:“老爷,后半夜码头那里有些动静,小的远远的看着,倒像是官兵们正往官船上搬什么东西,刚小的去码头那里看了一眼,停在外面的官船好像走了两艘。”

  崔大人将手擦干净,把帕子交给他,面无表情的问,“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仆从皱眉道:“小的这不是担心有人胡作非为连累老爷吗?”

  崔大人道:“整个龙池都在白善的掌控之下,不必我们去费这个心,我们只要做好建码头的事就成。”

  他截断仆从的话,道:“去备马,一会儿我要去检查新到的石料。”

  仆从便咽下了到嘴边的话,应了一声后躬身退下。

  其他人却没有崔大人这份淡然,尤其是还停留在龙池没有离开的各商旅,“你听真切了,真有动静?”

  “是,老爷是知道我耳朵的,最灵通不过了,当时来的车马和人都不少。”

  “码头上少船了?”

  “少了两条官船。”

  “我老早就在疑惑,那官船是打仗用的,怎么这时节停在这里?还以为是海上有盗匪,白大人用关系请了他们来给商船保驾护航,可现在看来不是啊。”

  有察觉到的人都私下疑惑,“那是运的什么东西?竟然这么悄悄的?”

  周四郎本来对此一无所知,他是带着石大爷和三柱几个下来吃早食,正吃包子的时候听到有人来问摊主,“今天龙池可有陌生人过来?这包子够卖吗?”

  摊主笑道:“看客官说的,在龙池的,除了长工和我们两个村子里的人,来的商旅这么多,小的哪里认得过来?”

  “我问的是今天一早可有突然多出很多眼生的人?”

  “没有。”摊主想了想道:“昨天好像就来了两个小商队。”

  对方便道:“来五个包子,带走的。”

  等人走了,周四郎这才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离开的人,扭头问石大爷,“觉得怪吗?”

  石大爷想了想道:“像是打探消息的。”

  三柱喝了一口汤,不在意的道:“不就是说两句闲话吗?”

  周四郎拿起包子塞进他嘴里,“你少说话。”

  他和石大爷道:“快吃,吃完了我们去找刘贵,这龙池是白善好容易建起来的,可不能让人捣乱。”

  刘贵也不知道白善他们昨晚来过,白善素来公私分明,这是公事,所以他只告诉了方县丞。

  “四舅爷放心,我一会儿就去找方县丞禀告,”刘贵并不是很担心这事儿,笑道:“这里的人都是我们郎主的人,衙役、官吏都是我们郎主亲自挑选派到这儿来的,长工也是郎主招的,虽然这里商旅多,人员复杂,但整个龙池都在郎主掌控下的。”

  周四郎:“那我就放心了。”

  刘贵问,“四舅爷,您的商船什么时候走?”

  周四郎撇撇嘴道:“说是要选个黄道吉日启程,哼,我看就是他们还有空位,所以要等人。”

  刘贵就笑道:“的确也要选日子的,要水手看过天气,最好顺风顺水时出发,那样安全,速度快。”

  他们这边才说,商船的伙计立即找了上来,通知他们,“明日就是好日子,可以启程。”

  其实是,昨天到的两个商队都被他们商号拉到了,船上已经满,明天日子也不错,所以他们就决定明天启程了。

  周四郎一听,又紧张又高兴,扭头和刘贵道:“那我们回去准备了,回头你告诉满宝他们一声,我出海去了。”

  “是。”

第3139章 卖盐

  周四郎回去就让人收拾好东西,第二天便在约定时间里到达码头,有苦力上前来拉工。

  周四郎选了几个人帮忙一起扛东西。

  因为是第一次出海,周四郎虽然带的东西不多,但人却是一个都没落下,不似其他商队,到了这里后会留下一些伙计,只带几个上船。

  三柱他们也很紧张,等把东西都扛上去,将车马交给刘贵带回去,这才小声问道:“四……四叔,我们都去?”

  周四郎:“你不想去啊?”

  “不是,我看其他商队带的人都少,我们带这么多人,看着好凶,像要打架。”

  周四郎横了他一眼道:“这不是很好吗,看着就不好欺负,正好没人敢欺负我们。”

  船上的人一看他们这么多人带这么点儿货物便猜测他们是第一次出海,再仔细一看,果然,什么都不懂,为首的那个还拿着个小册子在找船舱,便忍不住笑起来,还真是第一次出海啊。

  不过周四郎也不怂,拿着他记录下来的海船注意事项看了看后便道:“先找个船工问问我们的船舱在何处。”

  周四郎说的不错,虽然他们人多看着就像是第一次出海的,但也因为他们人多,没人敢欺负他们。

  他进了自己的船舱,给石大爷倒了一杯茶后道:“我们人少,人家就看不出我们是第一次出海了?所以还是得人多。”

  石大爷一口喝了,道:“你有钱高兴就好。”

  周四郎就摸了摸绑在手臂上的一个袋子,那是周满给他的,里面是黄金,还有他从京城带来的一些钱,到了江南,要是碰见好东西可以多进一些货,一来一回就赚回来了。

  这么一想,周四郎放心心来,不是那么心疼了。

  白善和周立威带着人回到大家洼,整理了一下剩下的盐,白善把路引交给聂参军,“着人送出去吧。”

  聂参军应下,挑了五十个士兵带了剩下的盐走陆路离开。

  他们是要将盐送往中原的,如此一来,海陆分开,凡是需要仰仗江南官盐的地方都可以得到补充。

  各地官衙采购的人还留在江南,努力的想要买到一些盐,但他们虽然松口了,开的价钱却很高。

  这钱也不是他们的,采购的官吏犹豫了一下没答应,先写信让人送回去,问过上司再做打算。

  这么贵的盐,就算不赚钱,平价给百姓,百姓们也吃不起啊,最后这个责任是谁的?

  所以他们都没敢下订单。

  他们的信是从江南往回送,虽然路途遥远,但送信的速度可比押运官盐要快,就在各地官衙都气愤的私下咒骂江南的官吏世家时,有人来报,“大人,有青州盐运司的人过来,说是奉朝廷的命令来交易官盐。”

  脸色铁青的刺史立即起身,“果真?人在何处?”

  “才进城,此时正住在驿站里。”

  “走,我们去看看,”刺史走了两步觉得不对,又停下,“去将人请来,仔细看一看他们带了多少盐来。”

  整整十五车!

  刺史非常高兴的在大厅里见了人,看过对方的路引和官帖后,刺史便知道他们的来历了。

  青州北海县啊,白善。

  刺史嘴角微翘,脸上闪过讥笑,天下谁不知白善是太子伴读,和他夫人一样是太子的心腹。

  哼,江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想要拿他们做刀,却不知他们早已是案板上的肉,太子的刀早就准备好了。

  不过,这么多盐白善是怎么来的?

  刺史只是略一想便决定不管了,和押运官盐的士兵道:“这官盐作价几何?”

  士兵报了一个数,这个价格是白善定下的,不能修改。

  刺史就摇头道:“这不行,太贵了,得便宜些。”

  士兵:“……大人,此是我们大人定下的价格,大人要是觉得贵,那我们只能离开去往下一州了。”

  他道:“来前我们大人就叮嘱过,价格不能多一文,也不能少一文。”

  又道:“我们大人还说了,要是有大人觉得价格过高,下一季度可以自己派人去青州北海县取官盐,价格比现在的一斗要便宜十文钱。”

  刺史:“……下一季度?”

  “是,”士兵老实的道:“我们大人说了,现在送来的只是这一季度的,所以一州最多只能买三车盐,下一季度,若是让我们送盐,每一斗要比现在多增加五文。要不是太子殿下有命,我们大人是不会送的,现在我们北海县正缺人呢。”

  在选人之前,白善叮嘱过聂参军,选的领队一定要老实、忠诚,最好一板一眼,上头吩咐什么,他便坚决执行。

  但白善没想到他能这么老实,直接把他私下叮嘱他们的话也给说出来了。

  刺史拉着人磨了半天,最后还是没能多买下一车盐,更不要说价格了,可真是一文不多,一文不少。

  他只能买下三车盐,无奈的目送他离开。

  有人很不服气,“大人,我们直接把盐车扣下又怎么了?”

  这种事他们又不是没干过,东西已经扣了用了,谁能把他们怎么样?他们又不是没付钱。

  刺史横了对方一眼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官盐,你当是以前呢?”

  “我尝过了,这盐虽然比江南给的略好一点点,但还是盐啊,有什么不一般的?”

  “这盐上带着毒呢,”刺史道:“朝廷和江南搏斗的毒,这时候我们不离得远远的,你还上赶着找麻烦,找的还是陛下太子和朝廷的麻烦,嫌命活得太长了?”

  “那这盐……”

  “把我们的人叫回来,别在江南耗着了,既然青州有盐,那就从青州拿,离得还近些,也比江南的便宜,哼,我倒要看看,我们都走了,谁还会要江南的盐巴。”

  “不过,”刺史摸了摸下巴,很是不解,“青州哪里来这么多官盐?我记得他们那儿只有一个盐场,大部分只够供需本州的。”

  有一人道:“大人,年前不是有一则似是而非的消息说海边出了一个新的制盐法,说是可以放在田里,和种庄稼一样种出盐来。”

  刺史:“……这样的胡话你信吗?”

第3140章 忌惮

  “……下官不信。”那您说青州到底哪来的这么多盐?

  “算了,别想了,让县令们来买盐吧,按以前的量给他们分下去,下一季让人提前一个月去青州,打探打探消息,要是有最好,没有就去江南,到时候正是夏收的时节,很耗费力气,盐必须要充足。”

  “是。”

  从青州往西去的冀州、相州,以及往南去的郑州、滑州等地都收到了白善送去的大礼车,士兵们在相州南下,到了郑州后往东回,经滑州、兖州和郓州后回到青州,因为他们带的盐不够多,兖州分了最后三车盐巴,所以到郓州时他们便空车进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8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2/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