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1846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魏知见他发现了,便拱手弯腰道:“陛下,这是周家花费六年时间培育出来的新稻种,现在青州北海县和绵州罗江县的亩产都有六石。”

  皇帝惊得一下从座椅上站起来,眼前眩了一下才稳下神,他抬头揉了揉额头,激动的问:“果真?”

  魏知低着头,没有看见,低头高声道:“陛下,白善不会在此事上作假,他的折子上写得一清二楚。”

  皇帝便连忙拿起折子来看。

  魏知这才抬起头来看向他,见他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红光满面,便一边等他看折子一边介绍道:“周大人有一侄子,现为绵州罗江县吏,种在罗江县的良种便是他带回去的,而且这六年来也是由他及其父培育此种,信寄出来时他们只收割一块地,称了生稻谷,亩产是六石半,若是晒干,大约能有五石出头。”

  皇帝已经一目十行的将白善的折子看完,这上面也详细记载了莆村试验田的试验过程。

  他后面已经听不到魏知在说什么了,眼睛就紧盯着折子上一份试验数据。

  魏知见皇帝半天不说话,看了一眼便知道他在看什么,于是道:“陛下,陛下——”

  皇帝掀起眼眸,暗暗嫌弃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低头看折子,“叫什么,朕听得见,说吧。”

  “陛下,白善折子上的试验数据虽然好看,但那是试验,据庄侍讲所言,他们对试验田会更关注一些,不仅给最好的肥料,总是保证足够的水,除草捉虫耗费去的精力是一般稻田的五倍不止,所以臣觉得试验田可以育种,但它的产量不能用作标准,至少得往下降一些才行。”

  皇帝道:“这上面的数据,晒干的稻谷能有七石还多出二十二斤,也就是说生稻谷可能达到了九石,就算一般的水田比不上试验田,也不该直接少去三石吧?三分之一呢。”

  想想就心疼。

  魏知就知道皇帝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是得陇望蜀呢。

  他道:“陛下,这个新稻种的产量可是比现在的高出一倍啊,也就是说,若它能在天下适种,那来年天下稻子的收成是现在的两倍……”

  想想就很激动好不好?

  皇帝攥紧了手中的折子,眼睛发亮,“若是继续培育良种,让种子更加优良,使普通农田的收成也能如现在试验田的数据,那就是现在的三倍……”

  魏知:“……倒也没错。”就是这个野心太大了,种子要是这么好培育,这么多年来稻谷的亩产不会还这样低。

  皇帝激动不已,只要想想粮食增产后各种结果,他就激动得坐不住,恨不得去西内苑里跑三趟马。

  他兴奋的起身,转了两圈后回头看向魏知,“看来周家人很有种地的天赋,朕隐约记得当年新麦种也是周家新种出来的。”

  魏知低头应道:“是。”

  当年杨和书还上书为周家请过功,不过当时情势复杂,朝廷只是赏了一些财物,并没有其他的封赏。

  因为杨和书是主要推广人,功劳主要落在了他身上。

  魏知想到进宫前庄先生的暗示,他顿了一下还是道:“听闻周家最擅长种地的,一是周家大郎,二是周家三郎,不过因他们不怎么识字,试验田主要是周大郎之子周立重在管理和试验,所有的试验数据皆出自他的手。”

  皇帝便忙问道:“也就是说周立重识字读书了?”

  “也是,朕记得周满有两个侄子,前两年还考中了明经,是他们当中的?”

  “不是,”魏知无言了一下,他就说刚才皇帝没听到他的话,他只能又说了一次,“周立重现在只是罗江县一吏员。”

  皇帝:“恩荫进去的?”

  周满做到了这个位置,恩荫侄子一个小吏还是能做到的。

  “不,他自己考进去的。”

  皇帝赞赏的点头,“倒有志气。”

  他顿了顿后道:“宣庄侍讲进来。”

  魏知便出门去找古忠。

  古忠很快将庄先生请了过来。

  皇帝兴致勃勃的问道:“既然试验田是在莆村,那现在应该还在吧?”

  庄先生含笑回道:“在。”

  “那莆村可有这一株新稻种?是全都收割完了,还是……”

  “已经开始收割,但并没有收割完。”庄先生道:“今年莆村庄子里的水田都种的这一株新稻种。”

  皇帝立即起身,“走,我们出宫去看看。”

  魏知一愣,“现在?”

  皇帝心急,“不现在去,等明天他们全割完了怎么办?朕要亲眼去看一看。”

  虽然皇帝不觉得白善会撒谎,但他还是想亲眼去看一看,主要是这稻种对他来说是突然出现,他有点儿不敢相信。

  魏知一想也是,他也想亲自去看一看。

  于是同意了,“陛下是要仪仗,还是……”

  “仪仗太麻烦,等他们准备好,朕都快马到莆村了,让殷礼准备,我们即刻出城。”

  庄先生垂眸思索片刻,还是抬手行礼道:“陛下,就是要微服,也不能私自出宫,皇后和宗室一处……”

  皇帝嫌弃的挥挥手,想要驳掉,魏知已经道:“庄侍讲说的对,宗室便罢了,皇后那里却不能不说。”

第3182章 超过

  皇帝只能将古忠叫进来,和他道:“派人去一趟大明宫,悄悄与皇后说,朕要出宫微服,快的话晚上就能回来,不快明天一早也必定能回。”

  他顿了顿后又道:“此事不小,也告诉太子一声,朕今晚要是没回来,让他守好大明宫。”

  现在太极宫这边只有皇帝和太子住,皇后和几个皇子女早在夏天刚起时就搬去了大明宫,皇帝偶尔乘船过去找皇后玩儿,其实也是今年江南的事牵制,太过繁杂,朝臣们来往大明宫不方便,不然皇帝和太子也要去大明宫避暑的。

  太极殿地处洼处,既潮湿又闷热,每年夏天皇帝呆在此处都心烦气躁,恨不得去行宫里居住算了。

  古忠应声而去。

  皇帝重新去换了一套方便出行的衣服,出来时,殷礼已经一身便服的带了侍卫们在等着了。

  “陛下,车马都已备好。”

  “不用车,我们快马加鞭,看日落时是否能回宫。”

  他是皇帝,时不时的溜出去玩一下还没什么,要是夜不归宿,那就让人害怕和担心了。

  殷礼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儿,对身后的下属点点头,一行人便纷纷上马。

  庄先生:……

  一脸病容的魏知也上了马,大家一起看向庄先生。

  从来都是坐马车、坐骡车、坐牛车,再不就是骑驴的庄先生默默地看着他们,算起来,他已有二十来年没骑过马了。

  庄先生还算顺利的爬上马,皇帝都看得担心,于是对殷礼道:“让人把马车再赶回来吧,魏大人身体不好,和庄侍讲一起坐马车前往。”

  魏知立即道:“臣并无不妥,可以骑马,不过庄侍讲年纪大了,倒的确应该坐马车。”

  庄先生道:“臣也可以骑马,陛下和大人们不用管臣,只管先行一步,我慢慢骑。”

  皇帝直接冲几个侍卫挥手,“请魏大人和庄侍讲去乘车。”

  几个侍卫立即下马请人,庄先生没有反抗的下马,魏知却据理力争了好一会儿,最后被侍卫们架到了马车上。

  皇帝满意了,打马就走,“你们保护魏大人和庄侍讲前行,我们先行一步。”

  魏知撩开窗帘看着皇帝带着殷礼几人一溜烟就跑了,忍不住捶胸顿足,“也不知道陛下是不是老实去莆村了。”

  庄先生迟疑道:“粮食一事如此重大,陛下应该不会懈怠,大人放心。”

  魏知才不放心呢。

  皇帝和殷礼快马跑出皇城,进了内城后人就开始多了,且也不能快马,于是一行人压着速度往前跑。

  跑着,跑着,皇帝压下了马速,和落后大半个马身的殷礼道:“朕记得上次出宫时吃的馄饨……”

  殷礼:“……就在前面。”

  皇帝立即道:“我们先去吃碗馄饨,朕,我中午还没用过午食呢,走。”

  殷礼默默地带人跟上。

  这家馄饨很好吃,因此摊位虽小,吃的人却很多,除了在摊子上吃的,还有外带的,摊子的位置不够多,有的人买了馄饨后就蹲在路边吃。

  殷礼付了钱,因为馄饨是提前包好的,他又有三口锅同时煮,速度并不慢,很快就端了上来,一脸抱歉的道:“客官,小的摊子小,暂时没位置了,您看……”

  一个侍卫掏出一块银子道:“让他们腾出一张桌子来。”

  “哎,”皇帝伸手拦住侍卫,笑道:“哪有你这么败家的,一碗馄饨才多少钱,你这块银子都能把人摊子买下来了。”

  吓了一跳的摊主也连连点头应是,忙推辞道:“可不敢收这么多钱。”

  皇帝端起他的馄饨,抽了一双筷子后笑道:“我们也在路边吃就好,赶紧吃,可别让魏知赶上来,要是让他知道我们在路上吃馄饨耽误赶路……”

  皇帝蹲在了路边,殷礼便也端了一碗面蹲在皇帝身边。

  俩人吃得津津有味,出了一身的汗,殷礼拿出帕子擦了擦嘴巴,又掏出一张帕子递给皇帝,近距离看到皇帝的脸色,他微微皱眉,“老爷身体不适吗?”

  皇帝吃得心满意足,将碗递给他后笑道:“天热,有些闷燥罢了,不是什么大事。”

  殷礼点点头,拿着碗去找店家打了一碗温水过来,“老爷喝些温水吧,周大人说夏秋季节应该多饮温水。”

  皇帝接过,一饮而尽,摇了摇头道:“看来殷卿也被她医嘱过呀,走吧,我们快去快回。”

  一行人上马离开。

  魏知早他们一步出了城,马车正在官道上驰骋,皇帝从后面赶上,目不斜视,只当看不见,一踢马肚子,带着人就快马超了过去。

  魏知本来正闭目在摇晃的马车中养神的,结果因为这快速的马蹄嘚嘚声,他没忍住往窗外看了一眼,正好看见皇帝和殷礼带着一众侍卫快马加鞭的从他的马车边超了过去。

  魏知:……

  护卫马车的侍卫们:……

  要不是他们平时训练严格,他们差点儿丢下马车跟着皇帝和殷礼跑了。

  两队人马一言不发,默契的的“汇合”又分开,护卫马车的侍卫们也只当没看见。

  皇帝他们快马,先一步到了莆村。

  此时已经申时,过了日头最毒的未时,不少农人都出门到了地里劳作,或是收割稻谷,或是绑扛稻谷,还有不少人挎着篮子在田里拾荒。

  皇帝压下了马速,让马小跑着往前,看着田里的金黄色,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看样子,这的确是丰收啊。”

  殷礼也笑开了,“恭喜陛下。”

  皇帝心情舒畅,也不觉得闷燥了,往前跑了一段后正巧路边稻田里就有人在收割,他便停下马下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18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6/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