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于是,村民们翻山的翻山,下河捞人的下河,闹哄哄了半天,却没想到两个孩子是跟周家的人在一起。

  白二郎最后还是被白老爷抓来揍了一顿,只是因为他追了好一会儿,怒气发泄了一些,理智也回笼了不少,下手很有分寸,与他表现出来的狰狞严重不符。

  然后白老爷把五人都带回了白家问话。

  于是满宝他们做的笔记也被白老爷收了上去。

  白老爷仔细的翻看笔记,看着那些稚嫩的字,半响,他将册子交给刘氏。

  刘氏也仔细的看了看,问三个孩子,“这些问题都是谁想的?”

  白二郎偷眼看向白善宝和满宝。

  两个孩子也诚实,一起举手。

  白老爷看着面露得色的儿子,手抽了抽,到底没打下去,他泄了一口气,挥手道:“行了,以后你们再要出院门一定要告诉家里大人一声,什么是远门?那就是出了村口就是远门,听到了吗?”

  这样雷声大雨点小,连站在一旁的周五郎都忍不住暗暗鄙视白老爷。

  白老爷教训完自家的两个孩子,就对周五郎和周六郎微笑,“孩子们不懂事,有劳你们两个帮忙了。”

  周五郎立即低头道:“白老爷见谅,我们并不知道小公子没告诉家里,他们说是先生布置的课业,我们就以为他们是告诉了家里的,所以……”

  白老爷表示明白,毕竟人家小姑娘可是告诉了家中兄长的,就是两个臭小子没告诉家里。

  白老爷一再表示感谢,毕竟是人家把他们家俩孩子背回来的,连最小的满宝都是自己走路回来的。

  对此,白二郎事后叫屈,表示一路上他就被背了两次,而满宝大部分时间是背着的,只走了那么一会儿。

  不过白老爷信不信就不一定了。

  周五郎把满宝领回周家,钱氏已经得到了消息,看到两个儿子领着小闺女蹑手蹑脚的溜进来,她就在门口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周五郎脊背一寒,低下头老老实实的领着两个小的去请罪。

  钱氏并不是很生气,毕竟和白家不同,满宝是叫上了两个哥哥的,周五郎都快能娶亲了,在钱氏的眼里已经是个小大人了,所以这个错误在她眼里不是很大。

  只是她依然要严厉,盯着他们问了好一会儿,这才看向满宝,“真是庄先生布置的课业?”

  满宝狠狠地点头,“先生让我们写出一篇闻名天下的文章。”

  庄先生:……我没有,我冤枉!

  钱氏觉得小闺女说的话得把修饰词和形容词都去掉,因为这孩子经常这样,所以掐掉中间,她得出的结论就是,庄先生让满宝写文章,而文章跟服役有关,所以三孩子才跑去看人修路。

  钱氏理顺了顺序,挥手打断闺女要滔滔不绝的话,问道:“那你去这一趟写出来了吗?”

  “快了,快了,我们还没问完人呢,再去一次就差不多了,不过娘,明天我们再去能不能把家里的瓦罐带上?”

  钱氏问,“带上干什么?”

  “给三哥熬汤呀,娘,你不知道,三哥他们好可怜的,吃的馍是冷的,喝的水也是冷的。”

第91章 姜和肉

  钱氏一怔,良久都不说话。

  满宝就扑进她怀里,抬起小脑袋,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我还要五哥去买肉回来,到时候剁碎了给三哥熬汤,配着馍正好吃。”

  忧心忡忡的钱氏都忍不住乐了,摸着她的小脑袋道:“你要真这么做,还不如直接拿出钱来给你三哥顶役呢,每天都吃肉,还要再费一个劳力过去熬煮,不说这花销,单一同服役的劳丁便不服,到时候孤立起你三哥来,得不偿失。”

  可到底是自个儿子,钱氏怎么可能不心疼?

  反正闺女要写文章也要过去,钱氏想了想道:“现在天冷了,再滚烫的水,带到那边也冷了,明日让你大嫂给你烙两张大饼带上,把罐子带去,别想着买肉了,就给他们煮点水,也别单给你三哥,分给同村的,同乡的劳丁。”

  想了想,一罐水也没多少,钱氏便道:“把家里一只木桶带上,烧好了水倒进去,用布将盖子捂严实了,烧好一罐子就倒一罐子,最后烧好的开水就算不烫,也不至于冰冷,勉强暖暖肠胃吧。”

  满宝却听得一愣一愣的,比了比手指问,“娘,你有没有给三哥钱?”

  钱氏怀疑的看着她,不知道话题怎么转到这儿来了,她点了点头道:“穷家富路,我给了他一百文,就想着他要是饿了,或是病了,也能花钱买点吃的或是买个平安,怎么了?”

  满宝就眼睛亮晶晶的道:“既然娘给三哥带了钱,那别人家肯定也给劳丁带了钱,娘,我们去赚他们的钱吧。”

  钱氏就靠在椅子上问,“你打算怎么挣他们的钱?”

  满宝道:“我卖他们肉汤啊,一文钱一碗!”

  钱氏就觉得这孩子不仅对自个家人败家,对外面的人也败家,她问,“你知道一斤肉多少钱吗?熬这么多人的肉汤得要多少肉?而且,熬肉汤和煮开水不一样,瓦罐肯定不行,你得把家里的釜搬去,那么大的釜,你就又得去借板车,来来回回费这么大的事,不赚钱也就算了,还有可能亏钱。”

  满宝就挠了挠脑袋,不确定的问科科,“会亏钱吗?”

  系统计算了一下成本后问,“宿主觉得一锅汤要多少斤肉合适?”

  满宝,满宝怎么知道?

  她钻到厨房里去看她家的锅,哦,科科叫锅,但其实它不叫锅,它叫釜,还挺大的,家里烧水,熬汤时都是用它。

  因为他们家人多,还准备了两个呢。

  至于科科说的锅,满宝只在科科的图像里看到过,至少她长这么大就没见过锅,尤其是科科说的铁锅。

  满宝蹲在她家的大釜前一筹莫展,对于熬汤煮饭这样的事她不懂的,于是去问小钱氏,“大嫂,我要是熬一釜的肉汤,那得多少肉呀?”

  小钱氏问:“小姑,你发大财了?”

  满宝摸着小肚子尴尬的笑。

  小钱氏就道:“那得看你要怎么吃了,一釜水,你放一颗肉下去是肉汤,放一斤肉进去也是肉汤,放两斤三斤它也能放,汤嘛,喝的就是一个味道和油水,盐放足,这么一釜水,有个半斤八两的就差不多了。”

  对哦,好像还得放盐呢。

  满宝看向他们家的盐罐,忧伤起来。

  科科也不说话了,满宝耷拉着小脑袋回屋思考,什么汤可以少盐少肉,又能驱寒呢?

  科科想也不想的道:“姜汤。”

  满宝就问,“姜是什么?”

  科科找了找,将姜的词条找出来给她,顺便给她看一眼图像。

  满宝一看就认出来了,“这个我见过,过年的时候我们家有买。”

  科科道:“姜有驱寒暖身的功效,宿主如果舍不得买肉,买姜也是可以的,这个应该不贵。”

  满宝高兴,将她的钱都取出来数了数,决定第二天一大早先去集市里买姜,再去找三哥。

  当然,满宝有了主意不会憋在心里,她最先告诉了五哥,因为熬汤这种事她是不会做的,但五哥会呀。

  周五郎高兴起来,对于妹妹出的主意,他特别信任,“满宝,你真厉害,走一趟就想出挣钱的法子了,那以后你天天出去走,岂不是天天都有一个主意?”

  满宝觉得他说得有理,也乐了,“没办法,我就是这么聪明。”

  周五郎和周六郎看着她也傻乐。

  周四郎已经吃饱了饭躺床上了,他还在给白家建房子,每天都累得不行,他把被子拉到身上,打了一个哈欠道:“别傻乐了,姜块可比肉还贵呢,三个小傻子。”

  满宝不高兴了,道:“你才是傻子呢,我们家,我们村,我们乡,包括我们县,我最聪明了。”

  这是科科说的!

  而且姜块怎么会贵,科科都说了,这东西特别好种,只要地够肥,一块能长出好多好多的来,特别好种。

  周四郎眼睛已经快闭上了,喃喃道:“就是贵,那可是药呢……”

  满宝听不清,还在和周五郎商量明天的行程。

  他们的运气好,明天就是大集,他们可以去赶个早集,那时街上卖什么的都有,姜块应该也不难找。

  满宝为了三哥,周五郎和周六郎为了三哥和挣钱,天没亮就跟着起床了,今天周二郎照例去赶集,一点儿也不介意带上这三哥折腾的弟弟妹妹。

  反正现在入冬了,家里没事干,一群孩子在家也是逗猫遛狗,还不如出去走一走消磨精力呢。

  家里过冬的木柴也都收集够了,现在小钱氏妯娌三个每天就在家里给他们缝补鞋袜,连菜园里都没活儿了,自然也不拘着孩子们往外跑。

  等周二郎把弟弟妹妹都带走了,周四郎这才抬头对他爹娘道:“满宝说要买姜熬汤代替肉汤,娘,你怎么不劝劝她?”

  “劝有什么用,等她去了大集,问到价格了,撞了南墙,自然就会回头了。”

  周四郎“哦”了一声,坐着等时间到。

  结果钱氏吩咐他,“去,把水缸挑满。”

  正要去挑水的周大郎就停下了脚步,钱氏道:“昨天就是你大哥挑的水,今儿轮到你了,以后你也跟着你三个哥哥轮着来。”

  周四郎想哭。

  他磨磨蹭蹭的起身,挑了木桶出门。

第92章 姜贵

  大集上有卖姜的吗?

  地摊上是没有的,周二郎见他们没头苍蝇一样的到处乱转,就揪住周五郎的后衣领,让他转了半个圈,指了老大夫家的门道:“他家才有姜卖。”

  姜是驱寒的,也可去膻味,所以过年时,若要熬羊肉,很多人都会去药铺或大夫家里买些姜块。

  五郎年纪不小了,也该懂事了。

  周五郎看着老大夫家的门,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他和六郎领着满宝过去。

  老大夫已经开了门,正坐在藤椅上一摇一晃的补眠,看见两少年一孩子站在身前,他就眯了眯眼,仔细地看了看周五郎和周六郎,发现有些眼熟,但不太记得名字了,就看向满宝。

  嗯,这倒是个熟人。

  老大夫就对满宝招手,“看你面色红润,不像是病的样子啊,怎么,你娘又病了?”

  满宝更小的时候,三天两头的生病,老大夫对她可熟得很,有好几次,他都是深夜里被周家兄弟给抬到周家的。

  满宝对老大夫也印象深刻得很,因为他每次见她,不是给她扎针,就是给她吃苦苦的药,所以满宝很怕他。

  她对了对自己的小手指,小声道:“我想买姜。”

  “哦,那可是个好东西,你要多少呀?”

  “一斤!”

  老大夫的额头就跳了跳,看向小东西,含笑问,“你要这么多姜做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