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727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这可比他现在先任下州的长史还要便利得多,且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满宝想到的却是唐县令的为人脾气,恐怕下任县令不会那么好做,而且傅县令未必压得住益州城那么多权贵世家。

  吏部和朝廷只要不眼瞎就不会让傅县令去华阳县。

  不过看了眼美滋滋起来的傅县令,满宝什么话都没说。

  傅文芸也觉得她爹不可能,不过她也什么都没说,而是悄悄的托付满宝帮忙打听一下,“你认识的人多,帮我父亲打听一下原委,若是改地方还好,若是因别的事得罪了上峰故意给的挂落,我们知道了也好早做应对。”

  满宝应下,笑道:“傅二姐姐放心,我回头就托白善帮忙打听打听。”

  吏部的事,却是和刘焕打听最好,因为户部和吏部打的交道最多。

  刘焕接了白善的托付后都没去问他祖父,而是去找他大哥刘益,这种消息他最灵通了,就算不知道,他也可以问一下吏部的人,因为他现在就在吏部做文书,方便得很。

  刘益隔了一天便打听出来了,见他家的傻弟弟乐滋滋的转身就往外跑,就问道:“你上哪儿去?”

  “我去找殷或,我们今天要去马场看马。”

  刘益蹙眉,“你不是有踏雪了吗?”

  “不是我要买,是白善他们,我们跟着参考参考。”说罢就跑了。

  刘益也不拦着,摇了摇头后也要出门找朋友喝酒谈诗去,结果还没出家门呢,就被祖父给叫到了书房。

  刘尚书对这个大孙子很满意,于是也不像哄着刘焕一样的哄着他,很开门见山的道:“唐知鹤要回京了。”

  刘益眨眨眼,回就回呗,他回来应该也是进刑部,跟他有什么关系?

  刘益想到这里一滞,迟疑的问道:“那华阳县的县令……”

  刘尚书微微点头,道:“我和李尚书谈过,他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或许可以一试。”

  这个李尚书当然不是兵部的,而是他们吏部的了。

  刘益内心深处有点儿不乐意离开京城,主要是他的亲朋都在京城,去了益州他可就孤身一人了。

  他又不像唐知鹤,还有个杨和书在左近。

  “祖父,如今益州不是个烫手山芋吗?”

  刘尚书就横了他一眼道:“什么烫手山芋,明明是个香饽饽,益州王走了,你头上的大山去了一座,我和老唐大人打听过了,唐知鹤很会做人,他和陛下上书,要将此次抄没的田产皆压在县衙手中,如今只将益州王府查抄的一部分分给了散落进益州的逃兵,还有大批的流民没有安置呢。”

  刘尚书道:“你接了这个位置,到了任上就可以着手安排此事,既可以收拢民心,又可以立下功绩,你说是不是香饽饽?”

  “可这岂不是会得罪很多人?”刘益道:“听说这一次连季家的田产都被查走一部分,等我到了任上,他们肯定要走关系拿走的,到时候我是给还是不给?”

  刘尚书闻言,微微皱眉,不太赞同的看了一眼大孙子道:“那你是想给还是不想给?”

  刘益沉默了一下后道:“不想给。”

  “那就不给,”刘尚书的脸色好看了一点儿,道:“既想要大功绩,哪有不付出大代价的?知道为什么你只比唐知鹤杨和书低两年入朝,却一直没他们走得快吗?就是因为太过束手束脚。”

  刘益低着头认教。

  刘尚书道:“你要是想去,我就和李尚书说定了向上举荐你,回头陛下是要见你的。”

  您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还能不去吗?

  刘益心中腹诽,低低应了一声。

  他正想退出去,又隐隐觉得不对,抬头道:“祖父,唐知鹤什么时候也这么善解人意了?竟然把这么大的功劳让给后任。”

  他轻咳一声道:“他就不怕继任者拿着他抄回来的田产做人情交好当地的士绅豪富?”

  刘尚书便掀起眼皮道:“所以这上任者得仔细的挑了又挑啊。”

  刘益:……合着坑在这儿等着我呢。

  他瞪眼道:“才几年的时间,唐知鹤就变得这么厉害了?”

  刘尚书道:“恐怕这不是唐知鹤的手笔,这段时间,杨和书也一直在益州城内帮忙处理战后事宜。”

  刘益就明白了。

  他忍不住嘟囔起来,“真闹不明白,他为何要去做一个下县的县令。”

  刘尚书却在心里叹息了一声,“这才是杨长博的聪明之处,等他这次回京,论功行赏,恐怕他的功绩还在唐知鹤上面,不仅满京城,众世家子弟拿出来遛一遛,能够与杨长博比肩的几乎没有。”

第1232章 偶遇

  这种话刘益打小就能听到,耳朵都听起茧了,所以他心里一点儿波澜也没有,等祖父感叹完就退了出去。

  一出门,迎着灿烂的阳光他就无限忧伤起来。

  他的酒,他美味的饭菜,还有他的知己们,过不了多久就要分别了,也不知道益州有没有马场,喜不喜欢打马球。

  不是,他一个父母官上场打马球好吗?

  会不会太不庄重了?

  刘益发起愁来,思考着要不他也去马场打一场?

  不然去了益州,下次打马球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殷或知道白善他们想买马后,便和父亲派给他的车夫说了一声,家里便派了一个人跟着他们一起去马场。

  大吉的伤也好了,今天便给白善他们赶车。

  两辆马车到了东郊马场,刘焕最先从马场上蹦下来,然后看向白家的马车,白二郎也跳了下来,正好奇的四处张望,“这东郊的马场比西郊的要大呀。”

  刘焕道:“那是自然,这是崔家的产业。”

  他道:“崔家在太原和代州都有马场,陛下有两匹战马都是从他们家进的,可见他们的马种有多好。”

  刘焕还罢,殷家显然跟这马场的管事挺熟的,殷或带来的人直接领着他们去找了马场的管事,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就带着他们去后面马厩里选马了。

  前头的马是拿来打比赛的,基本上不卖,当然,你给的钱要是够多,管事也是会勉为其难卖给你的。

  真正拿来卖的是后头马厩里的马,这里面的马多为刚成年或未成年的马,可供公子小姐们买回去培养一下感情。

  “公子小姐们看,这是我们马场最好的一批马了。”

  在后面挑马的人还不少,满宝他们人不少,一进来便惹了不少人的眼,被围绕在人群之中的程二夫人微微一挑眉,和朋友说了一声后便上前,“周小娘子。”

  满宝扭头去看,惊讶道:“程二夫人,您也来买马?”

  程二夫人笑道:“陪朋友来打马球,突然想起周小娘子提到过想买马,所以就顺便到后面来看看,正巧看中了一匹,正想买了送你呢,没想到这么巧,周小娘子今天也来马场里看马。”

  她的目光扫过殷或和刘焕,都算见过,但却没怎么说过话,也就不熟,于是点了点头。

  她主要和他们的姐姐嫂子熟,不过她更了解周满了些,她笑容越发真确,侧身介绍她的朋友给周满认识,“这是韩大娘子,这是李三娘子,巧了,今儿来的人中都是亲戚。”

  周满几个还有些不解,一旁的刘焕和殷或就上前各自领了自家的亲戚,各自和韩大娘子及李三娘子见过面。

  然后就两拨人充作一拨一起看马了。

  不过韩大娘子和李三娘子对满宝比较感兴趣,白善他们也很绅士,于是主动退到后面,让她们四个女人在前面先选。

  管事们也更加不敢怠慢程二夫人几个,所以大半的人都跑去招呼他们了。

  刘焕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白善很好奇,站在他旁边小声问道:“你们是亲戚?怎么看着不是很熟的样子啊。”

  “本来也不怎么熟,”刘焕小声道:“我跟他们家的弟弟比较熟,你也认识,韩彦韩浦,都是他们家的,我大嫂就是韩家的,是韩大娘子的堂妹,韩浦是我大哥的亲小舅子。”

  所以他们玩得比较好。

  韩大娘子比他大这么多,他也就只有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偶尔见过,怎么可能会熟?

  白善和白二郎就一起看向殷或。

  殷或淡淡的道:“我的母亲出自李家,我应该叫李三娘子一声表姐的。”

  但俩人看了一下他的脸色,直觉他跟人家也不是很亲,甚至不是很熟。

  果然,一旁的刘焕低声解释道:“殷或的母亲和李三娘子是两支,不过都是同一个祖宗。”

  白善点头,然后就盯着前面问,“她们为什么对满宝这么热情?”

  刘焕和殷或一起摇头,“不知道。”

  刘焕道:“还要送马,这马场里的马都是精挑细选留下来的,可不便宜,我大哥说过,无事,不会有人白献殷勤的。”

  白善便道:“走,我们跟上去看看。”

  于是四个少年立即跟了上去,程二夫人拉着满宝去看她替她看中的一匹马,是一匹黑色的马,脖子处和腹下是灰白色,但也很漂亮了。

  管事一眼看到便大夸特夸起来,表示这一匹马是他们马厩里最好的一匹马了,目前两岁半,还有半年就成年了。

  陪他们来看马的殷家将也微微点头,看了看马的牙齿、蹄子,又摸了摸腰腹上的力量后对殷或点头,表示的确不错。

  程二夫人就自得起来,“怎么样,我看中的马好吧?”

  满宝点头,目光却放到一旁的棕红色小马上,她道:“这匹马我看着好眼熟啊。”

  科科在她的脑海中道:“能不眼熟吗,前几天才见过。”

  满宝就心道:我就说嘛,我的记性一向好,怎么会认错?

  棕红小马也望着她,脑袋一点一点的,满宝喜欢得不行,上前就抱住它的脑袋。

  管事没想到周满没看上黑色的马,却看上了棕色的,顿了一下才道:“娘子好眼光,这匹棕红小马也很不错的,是我们这马厩里数一数二的好马。”

  白二郎没好气的道:“管事,你把好词都用了,那一会儿我们挑马的时候你说什么?”

  管事一滞,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管事这才不好意思的问道:“公子小姐们打算买几匹马?”

  白善笑道:“要是有合适的,我们打算买三匹。”

  管事脸上的笑容便更好了,笑道:“那郎君们放宽心,这次我们马场的好马不少,除了这两匹,还有这匹青色的小马……”

  事情总算是回到正轨上来,管事热情的给他们介绍着马厩里的马。

  见满宝似乎很喜欢那匹棕红色的马,显然已经认定了一般,他便热情的给白善和白二郎介绍。

  三人将马厩里的马看了一圈,殷家的家将和大吉都看过,程二夫人也很懂马,综合了一下众人的意见后,发现还是管事一开始推荐的三匹马最好。

  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7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7/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