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929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像周满这样直接就用了的……好吧,她是方子持有人,她有这个权利。

  但郑大掌柜一脸懵呀,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意识到这药就是他弟弟隐晦的提到过周满拿来和太医院交易一个名额的药。

  他压住了想要打探的心思,告诉白家的下人这种事外面现在还没有,这事先别往外说,还是亲自问周小大夫的好。

  周小大夫在郊外玩得正开心呢,一直到快傍晚才和白善等回到家。

  唐县令在半途中下车了,继续苦苦的回去加班去,一点儿也不开心。

  满宝进门的时候正巧碰见去买药回来的下人,她道:“西瓜霜呀,找我呀,济世堂里没有的。”

  不过满宝不止给四嫂拿了西瓜霜,还给她开了一剂苦苦的药,她道:“您是上火了,肝火旺盛,所以吃药吧。”

  方氏不是很喜欢喝药,但满宝都把药抓出来了,也只能喝了。

  满宝道:“今晚喝一碗,应该就好了,明天早上再喝一碗就差不多断根了,不是很严重。”

  的确不严重,第二天方氏就没觉得喉咙疼痒了,因为天热,一家子哪儿都没去,干脆移到花园里的敞轩里玩儿。

  地上铺了席子给三个孩子坐着玩儿,临水的一面里摆了些桌椅,白大郎正带着三人在奋笔疾书。

  今天早上庄先生被他们吵醒,实在看不过他们如此散漫,干脆就给他们布置了作业,让他们今天之内写完。

  但书房也没凉快多少,所以他们也搬到敞轩这里来了,这边临水,风再一吹,便没多少热气了。

  方氏和陆氏则和郑氏一起拿了针线在席子边上坐着,一边看着在脚下闹腾的三个孩子,一边做针线。

  周立学他们从外面搬了桌椅过来,就放在他们小姑的边上,然后坐在椅子上叹息一声,这才撸了袖子摊开纸笔。

  白二郎就有点儿走神,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敞轩另一头正躺在躺椅上看书的先生,他总觉得先生这会儿的眼睛是闭着的,并不是在看书。

  他悄悄踢了踢满宝的脚,示意她去看。

  满宝抬头看了一眼后小声道:“睡着了。”

  白二郎立即放心了,扭头去和周立学他们说话,“你们干嘛呢,也有作业?”

  “我们的作业早写完了,”周立学道:“这是接的书铺抄书的活儿。唉,这《论语粗析》一书我都快要抄吐了,书铺老板就是不乐意给我换一本抄。”

  说着,周立学有些羡慕的看了一眼旁边的白叔平,道:“叔平就好了,他的字比我们的好,现在能抄四本书,随便选哪一本都可以。”

  白二郎问,“你们这么缺钱吗?”

  “赚点儿笔墨钱嘛,”周立学道:“而且京城的东西太贵了,一个肉饼都涨到八文钱了。”

  白善闻言抬头,“你们是不是被人骗了?街上的肉饼不一直是六文吗?”

  周立学:“没有,那摊位就在我们学堂旁边呢,本来也是卖的六文,但上个月说是肉和米面都贵了,所以涨了一文钱,前儿我们放假前他又说,其他摊位都涨到了八文,他们也得涨了,不然生意要做不下去,别人也要有意见的。”

  周立固立即道:“不过虽然又涨了一文,但肉饼做得比以前大了,我们看了好似也没亏,大家还是喜欢去那里买着吃。”

  周立学:“相比之下,我们抄的书怎么都不涨价,好几个月了,该是多少文,还是多少文。”

  众人:……

  白善随口回了一句,“你别想了,书再涨价,读书人就不用活了。”

  他扭头和满宝道:“现在正是夏收的时候,秋收也在即,怕是粮食歉收已成定局了。”

  满宝就有些忧愁,“不知道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白大郎也愁,“我们写信回去问一声吧,还有,家里也该屯些粮食了。”

  不远处的方氏听到便道:“我们家许久不去粮铺里买米面了,吃用的都是小姑的禄米,既然粮价涨了,我们就没必要去跟人争这救命的粮食了吧?”

  满宝点头,“买得多了,会把粮价炒高的。”

  郑氏轻声道:“吃用的粮食不用怕,总是会够的,远的不说,我们家在京郊也是有庄子的,便是歉收,总还能收上来一些。”

  而且陇州离京城也不远,孩子们没必要为这些是忧心,少了什么,也不会少了吃的。

  方氏她们一听,立即就真的不担心了,可白善四个还是忍不住微微皱起眉头,心中都有些忧虑。

  天时不候,朝局便易动荡,这才安定了多少时候呀。

  但几人互相看了看,发现他们都还只是学生,暂且还无能为力,便叹息一声后继续低头写作业去了。

  满宝也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来着,结果第二天进宫上班后,屁股才坐下,还没坐热呢就被内侍请到了前面的詹事府里。

  萧院正和刘太医也在,俩人正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双手平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着。

  满宝好奇的上前和太子行礼,好奇的看着三人。

  太子将一份折子递给她看,道:“如今天气干旱酷热,各地百姓多有中暑昏厥的,所以朝廷打算采购些消暑药材抗暑,这是太医院列出来的药方子,孤想问你那里可还有什么好方子?”

  满宝接过看了一眼,折子的最开始写了两个方子,底下则是药材的预算,需要采购的药材都是按石来计算的,可见用量有多大。

  满宝道:“这两个方子就很好了。”

  太子看了萧院正和刘太医一眼,然后对吴公公道:“请两位太医去偏殿里稍作歇息吧。”

  吴公公躬身应下,连忙请俩人先去偏殿里休息。

  等他们走了,太子才道:“这个预算太高了,户部应当不会允,你那里还有什么便宜的方子吗?”

  满宝惊诧道:“这方子已经很便宜了,一剂药算下来才九文钱左右而已,若是户部和药商直接采购,应该会更便宜的,一方最多六文钱。”

  她好歹也是在济世堂坐过堂的大夫好不好,这点儿药价还是知道的。

第1575章 费钱

  太子一开始也觉得不贵,萧院正也是提过药材单价的,但刚才他们算了一下需要的方剂数量,太子瞬间便知道,这个折子交上去,户部也不会批的。

  他道:“就算一剂药才六文钱,你知道光京城我们就要施多少药出去吗?”

  满宝摇头,她怎么会知道?

  她又不是县令。

  太子道:“京城一共有三十三万四千六百七十户口,总计九十二万人。这九十二万人中,便是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来领用消暑药剂,那也需要三十万六千七百剂,一剂药要六文钱,你算一下多少钱了?”

  满宝呆了一下后道:“一百八十四万两百文……”

  正想把他好容易算出来的钱数告诉她,周满一说出来他就顿了一下,掀起眼皮来看了她一眼,“你算的倒快。”

  他道:“这还只是算了京城的人口,而这一次受灾严重的地方还有雍州、商州一带……”

  当然,两州的人口加起来都没有京城的一半那么多,可是花销依旧不会少,因为还要运费呢。

  这么多钱,这会儿他们还得预备出一部分钱粮做后面旱灾的赈济用呢。

  满宝站在那儿掰着手指头数,感叹:“陛下和刘尚书也不容易呀。”

  太子……

  他爹不容易他知道,但这关刘尚书什么事儿?

  他虽然管着国库,但国库实在没钱,他爹也不能砍了他不是?

  他觉得,除了皇帝之外,最不容易的应该是他,因为很显然,这一次皇帝将赈灾的事儿主要交给了他。

  很少为钱操心的太子这会儿也开始操起钱的心来了,他问满宝,“你那有什么更便宜的方子吗?”

  满宝直接摇头,“消暑避疫的药方,萧院正给的这两个方子真的是最便宜的了,倒是还有一剂药效果可能会更好,用的是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生半夏和藿香、紫苏一起,这是一剂好方,不过比萧院正开的方子要更贵一点点儿。”

  太子:“孤问的是便宜的,不是要贵的。”

  “那也不能不看药效呀。”

  俩人大眼瞪小眼,太子有些不高兴了,挥手道:“行了,找你没用,你下去吧,把萧院正和刘太医叫进来。”

  满宝耷拉着脑袋出去了,对正候在偏殿门口的萧院正和刘太医道:“太子殿下叫你们进去呢。”

  刚悄悄和萧院正说太子可真信任周满的刘太医见她耷拉着脑袋走了,不由看向萧院正。

  俩人刚想叫住她问问情况,吴公公已经出来笑眯眯的请他们进殿了。

  俩人对视一眼,只能与吴公公进去见太子。

  满宝回到崇文馆,正好碰见白善他们下课,见她眉头紧皱,便上前问道:“你想什么呢,叫你都不应声。”

  满宝道:“我才知道,原来只是一方那么便宜的消暑药剂朝廷都穷得拿不出来。”

  “什么消暑药剂?”

  满宝将太子找她的事儿详细的说了一遍,然后道:“我现在正绞尽脑汁的想呢,到底有什么方子的花销还在六文钱以下的?”

  一旁的白二郎不可置信的道:“六文钱而已,一个肉饼的钱都出不起吗?竟还要和朝廷领消暑药剂?”

  白善道:“穷人家,别说六文了,一文钱都拿不出来也是有的。”

  他道:“在这种事上,我们莫要以己度人。”

  满宝连连点头,“而且贪便宜是人之常情,若有免费的消暑药剂领,他们为什么不领呢?”

  反正要是她爹和哥哥嫂子们,那肯定会去领的,所以真放开了供应,太子殿下按照京城人口的三分之一来准备也未必就够呢。

  满宝正苦恼呢,白善却在思索了片刻后问道:“听的意思,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喝药了?”

  “也不是,现在天太热了,是为了防止中暑生疫,”满宝道:“尤其是这种天气还在外奔波的人,身上多少都带着热毒。”

  白善道:“可生病总有轻重缓急,开的药方也一样吧?你们这样竟是打算全用的一样的方子?”

  满宝道:“他们吃这药剂的时候只要不再吃别的药就没问题,就算病的不是那么重,吃着也不会有什么毛病的。”

  她道:“这是最简单的法子了,开一个大家都能喝的汤剂,不然真把我们这些太医拉出去给人看病开方,那花销才是真的大呢。”

  白善问道:“就不能分级吗,比如轻病喝一个方子,少上几味药,病重一些的喝另一个方子,照病领方剂。”

  满宝就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思考起来,“你说得对呀,像你们这样的,就算觉得口渴暑热,其实也不必喝太多药,用积雪草熬些药汁喝了就行了。”

  满宝是济世堂出来的,记得她小时候还给济世堂扯过积雪草卖了换钱呢。

  那积雪草可是论斤卖的,多少文钱一斤来着?

  而这世上有和积雪草一样功效的药草还有很多,野外到处都生长着。

  满宝心里开始计算起来,“要是单一的熬煮一种清毒解暑药剂,的确要便宜和方便许多,但怎么保证领药的人老实的领单一的积雪草,而不是领方剂呢?”

  白善也思考起来,白二郎挠了挠脑袋道:“就跟施粥一样,由衙门熬煮药剂然后分发?”

  白善指着天上的大太阳问他,“就顶着这样的大太阳去领药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9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9/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