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福女_分节阅读_第980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9 MB   上传时间:2021-11-06 18:58:27

第1667章 用脑子

  老周头有些好奇,“白善要牛来干什么?”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瞪大眼,“这孩子不会想着拿牛去吃吧?”

  周四郎还没说话,老周头已经叫道:“这可太暴殄天物了。”

  周四郎道:“他说是送人,有个同窗想要,只是在外头买的都有编号,去处衙门那里都有留档。”

  朝廷现在对耕牛的管制还是挺严格的,周四郎的牛是从草原上带回来的,没编上号前,他拿来干什么都可以,编上号了,那就是耕牛了。

  老周头对于白善送礼竟然送一头牛的奢侈行为表达了一下不满,然后就问道:“人家会回礼吗?”

  周四郎哪儿知道?

  不过为了不让他爹放心,他毫不犹豫的点头,“肯定会的。”

  老周头这才放心。

  已经被预定了要收礼的满宝并没有要给白善准备礼物的意思,她见崔氏的情况稳定下来后便要收拾东西回家去。

  杨和书就留下她道:“唐知鹤午时要过来,你不如留下一起用饭。”

  满宝想到她也许久不见唐大人了,于是点头应下。

  唐知鹤还真跑过来用午饭了,崔氏还不能出产房,因此饭厅里只有他们四人和伺候的下人。

  唐知鹤笑问满宝,“听说你自己掌了职田,怎么样,户部给你分的地还好吧?”

  满宝点头,“很好,比我们七里村的地可平坦肥多了,关中平原居多,就是比我们川蜀好。”

  她想了想后道:“除了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外没别的太大毛病了。”

  唐知鹤:……

  他扭头和杨和书道:“还挺挑剔。”

  杨和书笑了笑,问满宝:“你找到佃农了吗?”

  满宝点头,“基本上是以前的佃农租种的。”

  杨和书微微挑眉,问道:“你是怎么收租的,他们竟然愿意续租你的职田?”

  唐鹤对这些事儿不熟,闻言还有些奇怪的抬头,“怎么,雍州佃农很难请吗?”

  杨和书瞥了他一眼,显然这位县令是不知道职田里的猫腻的,他没说什么,看向满宝。

  满宝将口中的菜咽了下去才道:“我只收四成的租子,麦种我全供,稻种我供一半,其他的种子他们自己负责,除此外,我还打算给他们二十头牛。”

  唐县令还没说话,唐夫人已经道:“才四成的租子,你给这么多东西,一年下来还能赚多少?”

  满宝笑道:“头一两年或许赚得少些,等后面就多了?”

  唐夫人挑眉问,“怎么,你后面要涨租?”

  满宝摇头,“学嫂,最珍贵的并不止是职田,还有他们的人力,有些收益这一时半会的看不到,日子久了就看到了。”

  杨和书便想起他们在七里村的那个小庄子,作为那个小庄子各种意义上的常客来说,他可是能大约算出他们的收益的。

  杨和书问她,“你给出的条件这么好,是不是也对他们有要求?”

  满宝点头,“我让他们全听我们的,只要是有关于庄子里的一切事物,都是四六分成。”

  唐夫人不觉得这算条件,“佃户本不就是要听主人家的吗?”

  满宝想了想后道:“心甘情愿的听和不心甘情愿的听是不一样的。”

  三人一时不解。

  满宝就举了一个例子,“庄先生以前给我拿了一本《易经》读,我对坐着读了一上午也没看下两页来,看完了还不进脑子;但我自己看话本就不一样,一上午我能看下半本来,眼睛都不带眨的,我还能全都记住了呢。”

  三人:……

  满宝道:“这就是心甘情愿和不心甘情愿的区别。”

  唐夫人憋了半天问道:“种地又不似读书,还需要用脑子。”

  这话杨和书也不太赞同,道:“种地也不全是靠蛮力的。”

  满宝则更直接,“谁说种地不用脑子的?种地不用脑子,就说明他们心不甘情不愿,所以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及别人的好。”

  满宝道:“我家有几块田和别人家的紧靠在一起,前后左右,地力都差不多的,但每年不论是种的麦子还是种的水稻,收成都要比别人家的好一点儿,就是因为我三哥特别会种地。”

  她道:“这就和做菜一个道理,一样的食材,我大嫂做出来是一个味儿,我二嫂做出来又是一个味儿。所以并不只是读书才这样,我觉着这世上的事儿大体都这样,都分用了脑子和没用脑子。他们心甘情愿的给我劳作,收获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哪怕我只占了四成,总量多了,我也就分得多了,他们也分得多,双赢岂不比我单赢要好吗?”

  唐夫人听得一愣一愣的,杨和书则在心里思考起来,和满宝道:“你先坐着,看看两年后你们的亩产怎么样。”

  满宝点头。

  唐县令则是更直接的问她,“说吧,想求我们什么事儿?”

  满宝就嘿嘿一笑,“还是唐学兄了解我。”

  她正色道:“我想买些种蛋给他们孵小鸡养着,只是立君找了找,发现京城的种蛋很不好买。”

  不是不好买,而是大量的不好买。

  满宝可是预计给他们一家养二十只小鸡的,这么大量的种蛋一时根本买不着。

  满宝就和唐县令道:“唐学兄,你能不能帮我找一找?”

  唐大人没想到她是这个要求,一时惊呆了,“我一县县令上哪儿去给你们找鸡蛋去?”

  满宝道:“你是县令啊,不应该很好找吗?”

  “谁告诉你县令好找鸡蛋的?”

  满宝直接扭头看向杨和书。

  杨和书吃饱了,他喝了一口茶涑口,半响才擦了擦嘴角道:“这事交给我吧,你想要多少个?”

  满宝:“两千?”

  杨和书只是皱了皱眉便点头,“回头你让人送钱过来就行。”

  满宝便从荷包倒出一小块银子给他道:“喏,三两,不用找了。”

  杨和书:……

  他这才想起,别看两千个鸡蛋听着挺多,还真不怎么贵,三文钱两个,三两要是兑换成铜钱还能剩一些呢。

  杨和书接过银子道:“不占你的便宜,回头我会让人把剩下的钱给你送去的。”

  唐鹤好奇得不行,“你一个户部的官员上哪儿买鸡蛋去?你在罗江县当县令时还给他们买过鸡蛋?”

  杨和书道:“我不仅给他们买过,还帮他们卖过呢。”

  要不怎么说他是常客呢?

第1668章 速度

  唐鹤没想到他还兼职干这个,惊讶得不得了。

  满宝一边看着唐县令一边摇头,叹息道:“唐学兄,您太不敬业了,您好歹是一县父母官,这么重要的事儿怎么能不管吗?”

  “给你买鸡蛋很重要吗?”

  “这是农事您知不知道,农为本,怎么会不重要呢?”

  长安县比华阳县还要难管,唐大人每天都忙得要头秃,朝里的事儿,看着跟他这个小县令没多大关系,毕竟他参不上政,但是,每一件事又都跟他有些关系。

  比如这个官员去了春风楼,御史把人给弹劾了,吏部说不定就要拉上御史台搞一次官员风评大检查,这京城里的各种欢场说不定就要巡查巡查。

  不巧,京城大半属于长安县,欢场这种繁华之地多半在他治下,所以你看他忙不忙?

  忙完了他还得提防着不让对面的万年县看笑话。

  所以他为什么要去管两千个鸡蛋的事儿?

  唐县令突然想起了什么,道:“而且你那职田不在长安县范围内吧,那不是雍州的吗?”

  满宝眨眨眼,倒打一耙,“唐学兄,你得有兼爱之心知道吗?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县县令,但将来肯定要做一府一州一道,甚至全国的,咳咳,不对,是宰相,所以你现在不能只看着一县的百姓,你得想长远些,爱得广泛些。”

  唐县令道:“歪理还挺多,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白了你就是想走后门,有本事你去找雍州的刺史给你找鸡蛋去?”

  一旁的唐夫人忍不住扫了他一眼,淡淡的问道:“走三两银子的后门吗?”

  唐县令一噎,好像还真不能这么说,显得他的劳力很廉价似的。

  杨和书打断他们没有意义的争吵,道:“行了,这事儿我都接了,你们再吵,我让你们自己接手去。”

  唐鹤和满宝立即闭嘴不说话了。

  满宝吃饱喝足,留下两张药方,一张是给崔氏的,一张则是给迎月的,然后就告辞了。

  杨和书也不多留她,让万田将人送出去。

  满宝一走唐县令就忍不住问杨和书,“你还真能一下买到两千颗种蛋?”

  杨和书道:“也并不怎么难。”

  他道:“户部那里有路子可以买到。”

  唐县令一头雾水,“户部怎么会管这样的事?”

  杨和书就瞥了他一眼道:“西内苑里养着这么多禁军呢,每个月都要从户部里拨款过去,他们的采买有路子买到鸡蛋,还有皇宫中的采买,各家的庄子初,户部多少都有联系,两千个蛋,即便是种蛋,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周立君他们在外面难买,是因为集市上都是散卖的鸡蛋,基本上都是农户家里养的鸡,并没有多少。

  她一下要两千个,还要求必须是种蛋,自然难,可对杨和书来说,这还真不怎么难。

  吩咐下去,不过三四天便有人挑着八筐鸡蛋到了侧门。

  一筐里装了两百五十个鸡蛋,为怕磕着碰着,送过来的人还多添了几个呢。

  万田亲自出来接着,低头看了看,他也看不出好坏来,但见个头不小,便觉得不错,他问道:“都是种蛋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2页  当前第9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0/19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福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