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冠盖曜容华_分节阅读_第224节
小说作者:求之不得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7 KB   上传时间:2023-04-01 20:08:58

  在淮阳郡王府出事后,两家的婚约等于自动解除,而且陈修远告诉过她,他让人去查过温漫和邵泽志。邵泽志在她回京前就告老还乡,就似特别避开她;而温漫,听说受了刺激,人疯疯癫癫,被关在家中。但人是不是真的疯疯癫癫,除了邵家的人,没人知晓……

  洛远安的第一句就精准得提到了邵泽志,那和陈修远猜测的一样。

  邵泽志牵涉其中。

  而邵泽志同大哥有关。

  在当初家中出事,她和二哥四处奔走,二哥一定要去京中见邵泽志,让她留在外地,但最后二哥一身是伤回来,也险些丢了一条命,邵泽志是想对二哥下杀手。

  以前,她以为是淮阳郡王府牵涉到谋逆一事中的原因,是姑母授意,但真正经过后面的事,她笃定不是姑母,那邵泽志会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甚至,邵泽志这么做的背后,有人授意和指使。

  邵泽志身上的矛盾点很多。

  温家其实同淮阳郡王府并无走动,温家同淮阳郡王府定亲,其实是邵泽志在背后撮合的,因为温漫是邵泽志的外孙女,所以一切合情合理。

  但在淮阳郡王府出事之后,邵泽志又对二哥痛下杀手。

  这中间的转折太大。

  他原本可以不见,将二哥赶走,或者是交由大理寺处置,但他都没有,他要的是二哥的性命。

  再然后,等她失忆回京,邵泽志就像早前就知晓,提前告老还乡了,好像根本就没有关系,但其实一定有关系。

  洛远安一定清楚其中的事,哪怕不是全貌。

  陈修远早前让人去盯着邵泽志,发现了温漫疯疯癫癫一事,陈修远不敢打草惊蛇,但等七月生辰宴一过,邵泽志忽然就死了。

  死无对证!

  温漫也失踪了,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在陈修远已经让人去盯着的情况下,还能发生这些事,说明要么是邵泽志,要么是其他人,清楚陈修远的放了眼线在,所以才能这么精准找到时机,断了这条线索。

  邵泽志是切入点,洛远安心知肚明。

  涟卿开口,“当然有,他的外孙女温漫,是我哥哥的未婚妻,我见过温漫,也见过他,但他在我这次回京之前就告老还乡了。”

  洛远安颔首,“既然陛下知道他,那我再说起来,陛下应当更好理解了。我同陛下一样,我注意到邵泽志,是当时涟韵要立储,要招部分宗亲子弟到宫中的接触的时候。虽然皇室子嗣凋零,但各地的宗亲不少,涟韵要立储,各地的宗亲和世家就开始火速绑定在一起,有很多早前就接触过的,也有很多临时将利益绑定在一起的,总归,那个时候,朝中朝中暗潮涌动,‘热闹’得很……”

  这应当是她和二哥去长风,原本想见外祖母和姨母,但是中途听闻长风京中生变,所以二哥让她留在燕韩万州,托冠之哥哥照顾她,他自己去了长风的这段时日——也就是她和二哥都不在西秦国中,回西秦国中,大哥就来浣城接他们,三人一道入京之前的事。

  洛远安提到的这些事情,让她早前的记忆渐渐在脑海中攒成一处,慢慢清晰,所以涟卿并不想打断他,只是见他停下,涟卿问起,“这同邵泽志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洛远安收回目光,直勾勾看她,“因为,你走入涟韵视线,就是从邵泽志提起开始。”

  涟卿眉头微皱,是邵泽志?

  洛远安继续道,“你早前不是问过我,立储,从宗亲中的男子挑选即可,为什么还要从宗亲中挑选女子?”

  涟卿当然记得,因为那时她对洛远安的印象还很好,两人在浮云亭的时候说了很久的话,谈及了很多书册,放在那个时候,在她眼中,洛远安还是温文尔雅,与世无争的上君,是谦谦君子,所以她那时候对洛远安没有戒备,而且,洛远安很清楚她没有心思争这个储君之位,所以有些事情她反而可以问洛远安,譬如,为什么当时要从宗亲贵女中挑选储君之位的候选人。

  她也记得,当时洛远安微微顿了顿,然后温声说,“问这么多做什么?记得,日后这个问题,不要再问旁人,是切记。”

  所以洛远安提起,她对此事会有印象。

  当时她并不怎么明白,但眼下,她都清楚……

  那个时候洛远安并没听她说起,但此时,淡然道,“陛下现在应当清楚了,是这些宗亲世家,想将拿捏天子的手段,再如法炮制一次。所以这些宗亲世家挑选出来的贵女,都是背后家族势力很弱,或者近乎没有的贵女,这些完全符合有野心世家的要求,甚至,原本有些宗亲和这些世家之间就妥协好了,愿意送自己家的女儿去宫中,做傀儡,所有的人,各取所需,利益分配均匀,这就是原因。”

  涟卿看他。

  洛远安继续道,“你肯定想问,邵泽志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你不妨在想想,涟韵会答应朝中立储,是迫于朝中压力,也因为西秦周遭虎狼环伺,她身子日渐撑不住,膝下又没有子嗣,东宫悬空,一旦她驾崩,国中因为储君之位生乱,就给周遭诸国可乘之机,所以涟韵没有办法,必须要立储。但一提到立储,各个世家就如同蛀虫一般,蠢蠢欲动,就像刚才同你说的,手段层出不穷,利益之下,沆瀣一气,也极尽手段,逼涟韵将宗亲贵女纳入立储的候选之中,也早就媾和在一处,无论是几大世家中谁支的宗亲贵女上位,几大世家都连成一气,利益共享,在这种情况下,涟韵面临两难抉择。照他们说的做,储君能定下,西秦安稳,但皇权再次被架空;不照他们说的做,就会面临涟韵和世家在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正面冲突,之前我还是想简单了,直至生辰宴上,涟韵将这几大世家连根拔起,我事后才想明白,为什么那个时候涟韵这么为难,因为,如果那个时候提前冲突,她还没有布局好,会功亏一篑。所以,她既怕功亏一篑,又怕万一她坚持不到那个时候就驾崩,正好给了几大世家可乘之机,故伎重演。而就在这个时候,邵泽志出现了,他给涟韵一个提议,先将计就计,顺着这几大世家的意思演下去,将宗亲贵女纳入储君的候选,不提前同这些世家冲突,同时,也着手做掩人耳目的事,譬如,定下的是某家的宗亲贵女,而后,忽然出了意外‘病故’,这个时候,储君之位就顺理成章从宗亲贵女手中,到她家中的兄长或族弟身上,这样的将计就计,可将皇权保留,又可麻痹这些世家,因为这些世家想到的,最多是如何控制被立为储君的贵女,不会想到还有后手,这样就拖延了时间,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这样的宗亲,一定要是没有同世家媾和,也一定愿意忠于天子的,邵泽志提到了淮阳郡王府。”

  涟卿微讶,到现在,才真正明白了一切发生的源头,其实都来源于此。

  “邵泽志的孙女,是涟宋的未婚妻,有这一层关系在,所以邵泽志提起淮阳郡王府就在情理之中,而你,也是这个时候走入涟韵视线……”

第148章 皇储

  所以,是邵泽志的缘故……

  洛远安的话,让涟卿意外。

  涟卿也在思量洛远安话里话外的可信度。

  洛远安人已经在皇陵,过往于他而言都已经过去了,他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会编造这些。

  陈修远教过她,站在上位者的立场上去想一些事,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会想得通透。

  这件事中,她如果站是在的淮阳郡王的女儿,涟卿的角度,的确是匪夷所思,难以相信;但她如果站在天子的角度,尤其是当时内忧外患,朝中和世家都在给天子施压,天子既不能实质上退让,又不能直接针锋相对,让多年的隐忍和布局功亏一篑,所以,她只能选择缓和矛盾。

  站在天子的角度,她是会对邵泽志的提议动心。

  至少,是谨慎思量……

  “我说的,陛下信吗?”洛远安果真问起。

  他之前就同她说过,有时候不知晓,反而比知晓更好……

  是她自己想知道的。

  那再残酷的真相也好,推测也好,她都只能接受。

  涟卿也回过神来,收起思绪,“有一条我不信。”

  洛远安看她,“哪一条?”

  涟卿轻声道,“我不信,天子听从了邵泽志的建议,让我“病故”。”

  洛远安沉声,“为什么?”

  涟卿低声道,“天子其实比旁人都更知晓一个女子的不易,她不会眼睁睁看着另一个女孩子成为牺牲品,像她当年那样。”

  洛远安眸间微滞,没出声了。

  涟卿继续道,“邵泽志的提议是戳中的姑母的心思,姑母即便听了他的建议,也不会真让我“病故”,但会让我隐姓埋名,至少,要远离西秦。所以,无论是淮阳郡王府是否值得信任有待考证,还是这件事如果要这么做,她一定要同我爹娘说清楚,还是我的两个兄长里,谁更有帝王气度,她都要亲自验证,所以,她一定要见我们兄妹三人,并且,一定要见我爹娘。所以,我娘那个时候会忽然让二哥带我去见外祖母,其实是想让我远离西秦时,能有依靠,她和爹能想到最好的依靠就是外祖母和我姨母,所以,但是姨母生辰只是幌子,爹娘真正的意图,是想让我去到外祖母和姨母这里,见他们,如果真的有那一日,至少不会再慌张。而那一趟回西秦,大哥就接我和二哥去了京中,也就是,姑母除了淮阳郡王府,心中还有别的人选,但她都要单独见过,确保未来的储君是她想要的,也确保,未来储君背后的宗亲家族是不会向世家折腰,是有血气的,所以,我和大哥二哥先去了京中,但等我同大哥,二哥回到家中的时候,家中说爹娘外出访友去了,中秋都没回来,所以那个时候,爹娘是去见天子和上君了,是吗?”

  涟卿说完,目不转睛看他。

  洛远安颔首,也不隐瞒,“是,你说的没错。”

  涟卿轻抚的没好想的手不知什么时候停下的,虽然这些她早前都想过,但真正窜在一处的时候,却又如同重新经历了一次漫长和揪心。

  脑海中,还是她和大哥、二哥三人马车去京中的场景,三个人都说着自己不想做储君,然后她说她要表现得最明显,直接让天子厌恶;二哥说,那他只有不学无术,完全无法胜任一个储君的职责,自然而然就排除在外;最后,到了大哥这里,大哥笑着叹气,你们两个都如此,我再添油加醋,旁人会怎么想淮阳郡王府,你们两个就胡来吧,我这里还需仔细着,别给爹娘添堵……

  当时,他们兄妹三人在马车中哈哈大笑的场景,她眼下还记得,也到眼下,还记忆犹新。

  那时他们兄妹三人,还全然想不到后来会发生的事情。

  那次,就同从小到大的每一次外出旅程一样,同大哥和二哥在一处,周遭都是暖意……

  涟卿收起思忖,“那后来呢?爹娘在京中,发生了什么?”

  那年中秋,爹娘并没有来得及赶回家中。

  那是家中头一次没有一起过中秋。

  一直到十月末十一月初的时候,爹娘才回了淮阳,而后的年关,是家中所有人聚在一起,过的最后一次年关。

  只是那时候,他们都不知晓。

  那次年关里,放鞭炮,除尘,雪仗,她还把雪放进二哥的衣裳里,二哥冻得乱叫,但是所有人,包括二哥自己都在维护她。

  那时家中的温馨,到眼下还潆绕在心底。

  娘亲还还搂着她,母女两人的卧谈里,母亲还问过她有没有喜欢的人,但她那时候怎么就那么傻,不告诉母亲她喜欢的人是冠之哥哥……

  她也多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年的年关当日,这样,就永远不会有翌日,大年初一,家破人亡的开始;那所有的记忆,都是最好的,不会再继续往前的记忆。

  但时间不会倒流,更不会为一个人重来一次。

  所以无论她回忆多少次,或是不想回忆多少次,今时今日,她站在的都是这里,时间不会再回到过去的任何一刻。

  而即便她再不想回忆之后的事,她也必须寻根究底,面对究竟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夕之间,整个淮阳郡王府都会锒铛入狱。

  这些,都是她要知晓的事情。

  涟卿看向洛远安,而且,她记得,陈修远告诉过她,说姑母同他说起过,当时,姑母心中定下的储君是大哥,但爹告诉姑母,让她做储君。

  这期间,爹娘在京中的时候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晓的事。

  因为当时她和大哥,二哥离京之前,天子曾经单独见过他们每一个人。

  而单独见她的时候,她清楚明白得听姑母询问过,她是不是真的不想做储君,她回答的是,然后姑母笑着告诉她,回去吧。

  是让安心回去的意思。

  而且当时她和大哥,二哥抵达淮阳的翌日,就有京中的内侍官传旨,天子赏赐无数,上君赠了她古籍典册,天子还下诏,册封她为淮阳郡主,行公主仪驾。

  全天下都知晓,储君之位,她出局了。

  那为什么爹会忽然同姑母说,要立她为储君?

  说不通。

  虽然,姑母最后没有同陈修远说起,是爹的话影响了她,还是因为后来大哥同家中其他人一样葬身火海了,所以姑母即便早前想立的储君是大哥,最后才换成她?

  所有的时间线里最大的变故都发生在这段时间。

  这段时间一定有他们不知道的事,扭转了所有局面,让人措手不及。

  而爹娘从京中回来的时候,明显没有慌乱,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在爹娘心中,事情都解决了,而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也不用担心了;否则,年关时候,家中的氛围不可能这么好,爹娘也不会一丝一毫端倪都不露出来。

  所以,翌日,也就是年初一的时候,禁军忽然到了淮阳抓人,也根本都是在爹娘意料之外的事。

  这些事,既牵涉到前朝,又牵涉到了世家,还有宫中卧病的天子,兴许,真的只有洛远安才知晓所有事情的全貌,也只有他,才能还原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涟卿抬眸看向他,从现在起,洛远安说的每一个字,都可能让她诧异,也可能让她毛骨悚然。

  但她要听……

  涟卿眉头再次蹙了蹙,尽量平静看他。

  洛远安淡淡垂眸一声,继续道,“事情要从你和涟宋,涟恒三人在宫中露面说起,其实在宫中的那段时日,涟韵原本是特意想看涟宋和涟恒的,还有另外两家和淮阳郡王府同样的子弟,但因为邵泽志的原因,所以涟韵着重想留意的人是涟宋和涟恒。我知道,你肯定有疑惑,为什么除了涟恒之外还有涟宋?因为一直以来,你都知晓,你和涟恒是淮阳郡王的儿子和女儿,但涟宋不是。涟宋是淮阳郡王的养子,要年长你和涟恒不少,所以,涟宋是不是宗亲血脉,还有涟恒的真正来历,其实不止你,甚至府中其他人都不知晓,所以,我说涟宋名字的时候你会意外。”

  洛远安一语道破,涟卿也不准备隐瞒,“是,大哥是爹娘收养的,爹娘从未提起过大哥的身世,所以我和二哥都不清楚,也有顾虑。”

  但既然洛远安会主动提,那他应当知晓些什么。

  涟卿问起,“那大哥的身份,你知道?”

  洛远安摇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2页  当前第2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4/2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冠盖曜容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