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冠盖曜容华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求之不得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37 KB   上传时间:2023-04-01 20:08:58

  宋佑嘉还来不及细说,又继续道,“诶,这个是袁江数,袁家同姜家是姻亲……”

  耳旁是宋佑嘉的话,岑远抬眸看向涟卿。

  涟卿聪慧,天子交待过她今日且看着,她从方才起就一直没应声,任由殿下这些人议论,面色平静而淡然。

  而另一处,这群人纷纷复议之后,原本以为天子要表态,至少也该接话了,但天子竟没有,不仅没有,而且连金口都没开,就一直这么等着。

  这……

  殿中的氛围顿时由早前的热忱高昂变得多少有些尴尬,甚至冷场,再甚至,因为猜不到天子的心思,也不知道当下天子不做声是真的在等人继续说话,还是特意冷场的?

  一时间,殿中面面相觑的人越来越多,也很快进入到鸦雀无声的主干太。

  永宁侯和宜安郡王都不由皱起了眉头,摸不清天子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旁人也试图从上君之处看出些许端倪,上君同天子是夫妻,是最了解天子的人,天子的心思恐怕是上君最明白。

  但今日殿中的上君似是有些心不在焉,不像平日早朝时候,也不知是不是天子今日在朝中的缘故,所以上君特意避讳的。

  总之,没人知晓眼下殿中这种越渐尴尬的气氛当如何。

  最尴尬的,也莫过于司徒平本人。

  此事是他起的头,虽然后来私下议论的不少,也有起身附议的,但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正殿中央的他,很快,旁的在位置上起身的人也跟着尴尬起来,还有人庆幸刚才只是私下议论,没有跟着一道。

  紧接着,就有旁的官吏起身,“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妥,东宫尚未临政,诸事应当以临政为重,这才是江山社稷的根本。”

  “臣也以为然。东宫尚且年少,早前魏相花了不少心思在东宫教导上,就是因为教导东宫原本就是对储君的培养。为储君者,先要安天下,保社稷,所以魏相将教导东宫的是事放在与朝中政事处理同等的位置,先有这处,才会有后宫安宁,又岂可本末倒置?”

  “臣附议!东宫即将临政,古往今来,东宫临政,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各位大人应当清楚,此时东宫大婚,临政之事免不了受影响。于长远不利,于社稷不利,此事完全可以退后一两年再行。”

  也是……

  殿中私下议论的声音又起,东宫原本就不熟悉朝政,还是女子,要临政,只怕比历代的东宫都要难,哪里还有时间放在大婚上?

  而且新婚燕好,怎么都会分散精力。

  这种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渐渐的,殿中的赞同声四起,是不应当放在此时,皇嗣之事重要,但缓上个一两年也未尝不可,不耽误东宫临政才是大事。

  “六叔,这风向转得可真快。”宋佑嘉感叹。

  岑远轻声道,“转得快,转回来也快。”

  果真,当即就有人起身,“陆大人此言未免偏激了,临政是临政,大婚是大婚,临政是前朝之事,大婚是后宫之事,将两者混淆为一谈,实在有失偏颇。”

  对方反问,“那请问李大人与司徒大人,殿下才刚临政,如果就怀了皇嗣,朝中之事谁来管?如果皇嗣为重,是不是诸事都要让道,那朝中之事,谁来管?”

  “这……”对方语塞。

  陆长河继续道,“陛下久病,东宫临政方才是朝中之根本,微臣觉得大婚之事可以适当推后,凡事以江山社稷为重!”

  “陆大人此言差矣,如果东宫坏了皇嗣,那是天大的喜事,应当将皇嗣生下,确保皇室血脉后继有人,临政之事往后推个一两年有何不可?眼下不也是如此?”

  “李大人所言极是!”

  “荒谬!殿下是东宫,又不是后宫妃嫔!”

  ……

  殿中再次争执起来,宋佑嘉头疼,“明明是天子的生辰宴,怎么都转到东宫这处了?”

  岑远淡声,“各怀心思,各有利益。”

  “可殿下一句话都没说!”宋佑嘉一直看着。

  “她没说是对的,天子在,她若说话,才是越俎代庖,留人口舌。”

  他一句,宋佑嘉恍然大悟,难怪,宋佑嘉又道,“这分明都是事先找到的人,这儿说得热闹,我看着几位一个比一个平静。”

  岑远看他,“先让无关紧要的人先说,再开口时就还有余地,如果先说,没达到预期,此事也不能再提了,都是老狐狸。”

  宋佑嘉眨了眨眼,有种狐狸说旁人是狐狸的既视感。

  岑远没再看他,而是继续听着。

  宋佑嘉又凑近,“六叔,你觉得谁对?”

  岑远声音冰冷,“我没觉得谁对,各个都大义凛然,一派为江山社稷着想的姿态,但说的是东宫的婚事,却没有一个顾及过东宫。”

  宋佑嘉愣住,还真是。

  岑远垂眸,眸间藏了阴冷,“狗咬狗罢了。”

  宋佑嘉心中感叹,六叔这张嘴,一语中的。

  殿中还是争吵声,岑远抬眸看向天子。

  天子今日一定是拿定了主意要做什么事,所以也有耐性,听这些跳梁小丑跳上窜下,也是想再好好看看这帮人。

  今日殿中的场景,天子应当不陌生。

  他虽然早前不在,但也能猜到这样的场景,天子应当都经历过。

  只是那时候,天子还同涟卿一样,但一句话都不敢说,如今时过境迁,再次换了位置看这些人,这些事,全然不同,又全然想通……

  跳梁小丑,但也是天子心中的刺。

  天子能耐性听,那便是今日要动的人很多……

  岑远收回目光。

  ……

  卓妍担心得看向殿上的涟卿。

  涟卿是有心上人的,即便她自己记不得了,但她已经在慢慢想起早前的事了,但今日,人人都在高谈阔论她的婚事,也人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却没人问过她一句。

  就好像说得是旁人,同她没关系。只要朝中定下来,她照做就是了。

  卓妍攥紧指尖,“哥……”

  卓逸看了她一眼,没有出声。

  卓妍也不出声了,今日不是天子生辰宴吗?

  而不仅卓逸,定远侯,信良君几人都未出声。殿中的争执尚在,终于,永昌侯开口,“今日是天子生辰宴,诸位大人是不是另择一日商议的好?”

  话音刚落,殿中都安静下来。

  看似好像是被永昌侯敲打醒,但其实心中都清楚,贼喊捉贼,却喊得大义凛然,这就是永昌侯。

  等殿中都安静下来,永昌侯才缓缓起身,朝着殿上的天子拱手,“陛下,老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永昌侯说吧。”天子的声音温和。

  永昌侯从位置上步入殿中,就在司徒平一侧,声音却要比司徒平响亮得多,“各位大人刚才说的,想必殿中都听到了,无非是皇嗣之事,和东宫临政之事,孰轻孰重。原本这些话放在天子生辰宴上说不妥,但各位辩论了这么久,也当有个结论了。”

  岑远瞥目看向他。

  永昌侯环顾四周,“东宫入京才多少时候?魏相和太傅教导东宫的时间也不长。虽然国子监论道上,国子监学生对东宫赞许。但论道是论道,朝事是朝事,又岂可同日而语?朝中无小事,这些年原本就一直依赖魏相,自天子染病,魏相主持朝政以来,年年如此。即便东宫明日要临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东宫需要时间,朝中也需要时间,即便东宫除了临政,旁的事情都放在脑后,也要过渡,所以,东宫临政是大事,但也不是转眼就能处置妥善的事,还需劳烦魏相用心,不是吗?”

  永昌侯言罢,殿中也跟着开始议论。

  确实,东宫即便再有天赋,也需要时间磨合,至少,是同朝臣磨合。

  这种磨合原本就需要时间,欲速则不达。

  永昌侯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永昌侯满意笑了笑,继续道,“这只是其一,其二老臣也要说一说。皇室血脉尊崇,东宫已经出自宗亲一次了,若再有第二次,恐怕民心会不稳,军心也不稳,朝中也人心惶惶,这于江山社稷,百姓安定,军中安稳都息息相关,也举足轻重。东宫大婚若是对民心,军心,朝中稳定都有帮助,又何必再争执此事?这已经于江山社稷大有裨益,老臣实在不明白,之前说东宫大婚不利于社稷稳定的人,是何居心?”

  永昌侯说完,目光锐利看向陆长河。

  那种压迫感,仿佛能与天子对峙,也是警告。

  陆长河想开口,身侧的人攥了攥他衣袖。

  他明白,永昌侯睚眦必报……

  见陆长河不吱声了,永昌侯轻嗤,继续道,“陛下都未说什么,我等何必在此议论?陛下,老陈所言,陛下觉得呢?”

  又是这种压迫感,却是冲着天子去的。

  也明显倨傲。

  就似,当年几大世家往天子身边放人时一样,不容置喙。

  永昌侯府一惯如此盛气凌人,符合他的一惯作风,当初,若不是东君病逝,恐怕现在上君的位置还是永昌侯府的……

  随着永昌侯府这声疑问,殿中气氛已经从东宫的婚事奔向另一处去了。

  永昌侯,这是赤|裸|裸的‘提点’天子,不是提点朝臣……

  殿中的氛围越渐微妙,不少早前还参与争论的人,眼下是不敢开口了,永昌侯连天子都会施压,旁人眼下开口无异于火烧浇油。

  定远侯端起酒杯轻抿一口,全然没有要参与的意思。

  岑远看在眼里。

  从一开始,定远侯就没准备搭理包括永昌侯在内的一干人。

  洛远安的脸色很有些难看,因为早前天子口中那句敬上君,也因为方才一直听到眼下。

  上一次,他不在朝中,不知道朝中曾经发生的事,但今日的种种迹象,不能猜早前的事。

  涟韵已经是这么多年的天子,大权在握,尚且如此,放在十余年前,她同此事的涟卿并无区别,而她那时没有涟卿聪明,也是一个人面对诸如永昌侯在内的人。

  永昌侯问完,目光便倨傲落在天子身上,等着天子开口。

  朝中都知晓骑虎难下的是天子。

  洛远安开口,“东宫婚事是大事,要从长计议,今日是陛下生辰宴,百官齐聚,宫中好几年没有这样的热闹,东宫之事,暂且缓缓,容陛下与东宫商议之后再行打算。”

  天子不便开口,上君开始是缓和,也是给了双方台阶下。

  而上君说完,永昌侯轻嗤一声,“天子都未开口,上君开口,是不是越俎代庖了?”

  若是东君还在,今日坐在上君位置上的就不是洛远安,永昌侯原本就不屑,语气更不会留情面。

  洛远安看他,永昌侯继续道,“老臣听闻早朝之上,一直是上君在,原本上君管好宫中琐事就好,早朝行事已经算逾越了,朝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今日,就实在不宜左右天子了。”

  “左右天子”这四个字已经说得极重。

  看似摘出了天子,实际等同于说天子病中受人摆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2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2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冠盖曜容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