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醉琼枝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狂上加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60 KB   上传时间:2023-06-03 16:47:18

  在周随安想来,这次大约也不例外。楚琳琅会绵里藏刀,将母亲的盘算切得细碎。

  所以当那胡氏小娘的轿子真抬进了府门里时,周随安甚至比楚琳琅还要吃惊,还问楚琳琅他该怎么办。

  楚琳琅盘坐在床榻上穿针引线,头也不抬道:“母亲给你纳了妾,却来问我该怎么办,难道要我替你入洞房?”

  周随安觉得楚琳琅跟他赌气,便无奈坐在一旁,皱眉头道:“这可不是我张罗的,你若不愿,大不了像以前一样搅散就是,何苦让我夹在中间犯难?”

  楚琳琅垂着眼眸说:“上次尹氏的事情,闹得风声四起。听说你的同僚也隔三差五地打趣你,说你周大人的耳根软得如烂泥。我得了妒妇的名头并没什么,可你堂堂一州通判沦为笑柄,男儿颜面何存?”

  周随安可从来没有听楚琳琅说过这么贤良通达的话来。

  他一时不敢信,可再要问时,赵氏身边的老婆子又来了,催着周随安去新人屋内饮酒。

  若没有楚琳琅挡着,周随安是不好直接忤逆母亲。

  那一夜,周随安走了以后到底是没有再回来。据说赵氏派了婆子守在门口,生怕楚琳琅闯进去闹。

  楚琳琅睡得很早,夏荷一直偷偷打量她,看她神态自若并无反常,这才放心离开。

  如此睡到半夜,一直没有翻身的楚琳琅却突然坐起,趿拉着鞋推开窗,抓了两把雪塞入口中。

  这次没有夏荷拦着,她吃得倒是尽兴,只是夜风寒凉,吃了一会便吹得忍不住打哆嗦。

  待关窗上床,温热的被窝也凉了大半。楚琳琅浸满一身寒霜,独自躺在略显宽敞的大床上自嘲一笑。

  她实在是没有立场反对,可是周随安却可以反驳他的娘亲,站在她的身前啊!

  她又在期盼着什么?盼着周随安忤逆母亲,将那妾退回去?还是盼着周随安冷落那新妾,夜半回自己的屋里?

  以前楚琳琅总是将自己的官人想得太好。可现在她不得不认清,周随安并非柳下惠。

  若他能抵挡女色,那鸢儿因何而生?她一个盐商庶女当年如何能私奔于周郎,结成百年之好?周随安又怎么会毫不避嫌地与新寡的尹小姐游湖作诗?

  楚琳琅狠狠打了两个喷嚏,到底想明白了。

  就像母亲说的,执念太深,难免入魔。她总不能像老家的疯女人那般,终日坐卧街头喝骂着负心人吧。

  一时思绪飘散,想起那疯女人倒是勾起了楚琳琅所剩无多的回忆。

  那疯女人的命不好,幸好她有个至孝的儿子,虽然性子乖戾,却将疯母亲照顾得十分妥帖,让她每日都有干净的衣。

  不过那小子很讨厌她,还骂过她,还弄脏了她的新衣。

  楚琳琅也不好惹,便趁着他在河边洗衣,将他一脚踹进了河里。

  后来她发现他不会泅水,只能下去捞他。

  那小崽子可真不是东西,趁机咬她的胳膊,不管不顾要按着她的脑袋入水,那股子不要命的狠劲儿,是要来个同归于尽!

  要不是旁边有浣洗的婆子来拎他们,说不定就要双双沉河。

  至于楚琳琅能记住这件事,只因为差点闹出人命,所以她挨了父亲的毒打。

  从那以后,她看见那小子就手痒痒,想给他塞进粪池子里!

  懒得再去想烂谷子往事,楚琳琅忍不住又翻了个身,她向来不爱追思苦楚,与其伤感自怜,不如想法子让自己的日子更好。

  知府何夫人曾说过,做官夫人就好比旺铺掌柜,既然得了东家的信赖,管着满府家当钱银,就好好捞油水,甭想着那些跟东家比翼齐飞,并蒂生莲的无聊念头。

  家里添了妾,就是旺铺添了伙计,没有来了个伙计,掌柜却憔悴不能活的道理。

  如此一来,楚大掌柜脑子里渐渐充斥了日常的琐碎——她明日得早起,赴知府夫人的生辰宴。

  到时候州里有头脸的夫人都在,她得想着多带几个食盒子权当添彩,顺带再给自己要开张的酒楼卖卖吆喝。

  另外,她原本交给夏荷兄长经营贩盐的官盐牌子也快到期了。那是她当姑娘时,借着帮楚淮胜生意的便利,偷偷办下的牌子。

  有了这牌子通关,再雇佣些船来往北地运些盐,也是一笔收入。

  原本顾忌着周随安入了仕途,她又舍不得辛苦办下的官盐牌子,便兑给了夏荷的兄长,让他经营着冲抵费用。

  过了今年,牌子要到期,她原本不准备再续的,可是现在,她想继续经营着。

  这笔买卖连周随安都不知道,现在想来,人总得给自己留些退路……

  当身子终于变得温暖时,迟迟才到的困意来袭,本以为无眠的后半夜,楚琳琅却睡得深沉酣畅。

  清晨,楚琳琅到底没能早起,许是夜里贪凉的缘故,起来时头疼得厉害,就连那新妾来给她奉茶,她都也懒得伸手接。

  一旁的婆婆赵氏却比楚琳琅还憔悴,眼下挂着两个浓黑眼圈——她先前跟儿媳楚氏斗法太甚,总觉得楚氏有使不完的后招。

  是以胡氏小娘抬进了门,赵氏如临大敌,只待楚琳琅出招。

  可这铁靴迟迟不曾落下,也是煎熬人!

  昨日夜里,她除了安排婆子押着儿子去小娘房里并且守在门外,她自己也是和衣而卧,准备随时冲出房门,阻了楚氏撒泼搅闹。

  如此熬了一宿,赵氏只要听到些院子的风动声响,就要爬起来开门望,结果折腾得一夜未眠。

  年岁大了,真是有些顶不住。

  不过现在赵氏终于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亮堂感,忍不住冷哼:“桂娘给你奉茶,你怎么不接?”

  楚琳琅抬眼才看向堂下跪着怯生生的小娘。

  难怪这胡桂娘得了赵氏的眼缘,这等娇弱可怜的模样倒是跟尹家小姐有几分相像,都是湖边的垂柳,娇软得很。

  看来婆婆认定儿子喜欢带着书卷气的小娇娘,所以再寻也是这种路数。

  楚琳琅看了几眼新妾,伸手接过了茶,恰好喉咙疼口渴,便咕咚咚全都饮了下去。

  那桂娘有些傻眼了——这种礼数茶不都是浅饮一口吗?怎么楚大娘子还牛饮了起来?

  赵氏在一旁看,觉得儿媳饮的不是茶,而是滔天酸醋。

  她这次终于做主给儿子纳了妾,压了楚琳琅一头,心里也舒服了,难得舒缓口气道:“好了,知道你心里委屈,可随安由着你这么多年,你身为正室得有些胸襟,我们家宅院小,容不得什么妒妇迫害良妾的腌臜事儿。”

  听了这话,跪在堂下的小娘委屈地缩了缩脖子。

  她要入门时才听说,周家大娘子善妒,还曾经赶走过婆婆相中的姑娘。

  待现在看了清楚了大娘子的模样,胡氏又有些自惭形秽:怎么有这么好看的女子?乌发雪肤,细眉蜿展,尤其是那一双眼,更是灵动逼人……

  要不是她不能生养,恐怕也轮不到自己这样的乡土丫头入门……

  楚琳琅观了观窗外的日头,觉得自己再耽搁不起,漫不经心地应着婆婆后,又让夏荷拿了一副银镯子赏给桂娘,走完过场,便先行告退出门去了。

  待到了知府的后宅,只她一人姗姗来迟。林娘子起哄带头,笑着要罚楚娘子的酒。

  这也是上次张显和周随安大打出手后,连州官眷们头一次凑得这么齐整吃酒。

  只是本该水火不容的两家夫人,看上去却像相熟多年的姐妹,着实让些不明就里的官眷有些意外。

第18章 不是东西

  林娘子倒是坦然,借了楚琳琅曾跟她说过的话,表示官场上男人们掐架,跟后宅姐妹们无关。男人自去斗,她们这些异姓姐妹可得好好相处。

  这一席话,顿时引得众家夫人连连夸赞,表示林娘子胸怀大气,女子相处,本该如此。

  不过熟悉林娘子性子的人都知道,这位夫人跟她男人一样,睚眦必报,最是记仇。

  也不知这楚琳琅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哄得林娘子跟她握手言和。

  林娘子听闻楚琳琅开了酒楼,很是感兴趣地问了问楚夫人关于酒楼以后的日常流水一类的,楚琳琅趁机也问了问在京城张显大人的近况。

  就在大家寒暄了一会后,有人提议起了诗社的章程,几位识文断字的夫人们凑在一起抽签作诗,给众人评赏。

  楚琳琅善饮酒,不过作诗一类都绕着圈,免得自爆其短。知府何夫人也不爱这些诗文,便将楚琳琅拉到一旁说些体己话。

  “我听说了,周家老夫人绕过了你,给你家官人纳了个妾……”

  知府夫人引了头之后,便不再言,颇有些抛砖引玉的架势,只等楚琳琅自倒苦水。

  楚琳琅微微一笑:“什么绕不绕的,母亲同我提过,我哪会挑人,索性就让母亲做主了。你也知道我家随安年岁大了,总要开枝散叶才正经。”

  知府夫人没有套出话来,颇有些失望,觉得楚琳琅油滑,居然不跟自己交心了。

  亏得她以前总是提点着她,没有拿她当外人。

  还没等何夫人沉下脸,楚琳琅却压低声音凑近道:“再说了,我哪有心思管那些个燕燕莺莺,你可听说,六皇子回京之后,陛下在朝堂上对他好一顿训斥呢!”

  知府夫人点了点头,别有深意看了楚琳琅一眼:“你方才是从林娘子那听说的吧?什么时候跟她混得这么好。那姓张的在京城不过见识了些,林娘子拿了他的家书当成密文一般,跟我都不肯细说呢!”

  这倒是张家的做派,因为张显是从京城派出来的,自觉高人一等,向来不大看得起其他本土同僚。

  没容楚琳琅解释,何夫人自是冷笑:“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她林娘子不说,我家老爷也早就打听到了。那位六皇子啊,在宫里算不得受宠。他年纪这么轻,办事急躁求成,杀了这么多人,陛下总得给群臣有个交代吧。小娃子拿了尚方宝剑,可不是闹着玩的。现在,这位六皇子被贬到寂州修河道了。我们连州总算太平了。阿弥托佛,改日啊,你还得陪我去烧香还愿。”

  既然六皇子受罚,就代表前些日子京城刮来的风向转了,再不用担心追问地方,也难怪知府夫人松了口气。

  楚琳琅趁机问:“那……六皇子的那位少师可也跟着受罚了?”

  知府夫人道:“司徒大人啊,他如今不不是少师了,而是被派去了吏部,做的官也不大,说不好他是升,还是降。你怎么突然想起问他来了?”

  楚琳琅笑着道:“就是有些好奇。你说他长得也不错,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娶妻?”

  一扯到这些婚嫁闲话,知府夫人也眼睛放亮,一时便聊到了那位司徒大人是不是好男风的问题上去了。

  当楚琳琅回来时,发现早上去官署的周随安也回来了。

  他倒是没有再去新妾的院子,而是在楚琳琅的床上躺着。

  楚琳琅从来没想过,自己看官人会有觉得别扭这一日。

  事到如今,再做小女儿的吃醋状,连她自己都觉得怪没意思,所以深吸了一口气后,便若无其事地问:“怎么回来这么早,去给母亲问安了吗?”

  周随安做好了楚琳琅与他哭闹一场的准备。

  可没想到楚氏压根不按常理出牌,恍如无事一样,仿佛成亲七载,爱捻酸吃醋哭哭啼啼的不是她一样。

  他觉得楚氏好像一夜的功夫变了,可这变化是好,还是坏,他也说不清楚。

  今天他本想留在楚琳琅的屋子里,可楚琳琅借口自己脑袋发昏,还有些咳嗽,怕过了病气,让周随安暂时先去新妾的屋子过夜。

  这是周随安读书时落下的习惯。那时候楚琳琅总是怕耽误了夫君读书,每次她生病时,都是与周随安分开睡。

  只是那时,周随安会睡在书房,如今倒是有了更加舒服惬意的去处。

  周随安看着楚琳琅面颊发红的样子,还是有些不放心,执意要留下。

  可这时有婆子来唤,说是赵氏正在胡小娘的屋子里说话,叫周随安也过去。

  周随安无奈,只能起身,最后便再没回楚琳琅的卧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0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醉琼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