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醉琼枝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小说作者:狂上加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60 KB   上传时间:2023-06-03 16:47:18

  而琳琅今日提醒陛下过来,免了悲剧一场,再加上她先前寻找三皇子有功,只是当时不好赏,今日正好一并赏了,赐下黄金千两,同时擢升五品宜人封号。

  这心眼子偏的,太后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方才陶慧茹受罚,她就在一旁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但陛下金口已开,她也不好驳斥,以为陛下是不欲丑闻外泄,才做了遮掩。

  可放着陶雅姝挺着四个月大的肚子回去,一朝瓜熟蒂落,岂不是要乱了皇家的血脉?

  所以待人都走干净了,太后便迫不及待问陛下是何意思。

  陛下老神在在地饮了一口茶,并不欲败坏儿子和儿媳的名声,只简单解释道:“翼儿早就归府,与王妃在一起了。他又不傻,若王妃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他能忍到现在?还请母后不必操心,朕的心里有数。”

  只一句话,就将太后的嘴给堵上了。她虽然理不清这里的缘由,但看陛下的意思,是不宜再刨根问底了。

  方才陛下罚得那么重,就差杀人灭口了,想来是有些缘由的。

  到底是她这个老婆子多事了,白白得罪了人。

  不提皇帝跟太后的解释,再说被楚琳琅一路搀扶出宫的陶雅姝也是心有余悸。

  那一碗堕胎药的味道似乎还萦绕在鼻息,若不是楚琳琅及时请来了陛下,她就算真扎死了陶慧茹,也无济于事。

  “你的反应怎么这么快?我都没琢磨出来,你却想到请陛下去了?”

  楚琳琅其实也后怕得很,当时她虽然觉得事情不对,可偏又不好跟陛下明说。

  所以她先诓了个十万火急的事务说给宫人听,引得陛下见她后,她便又扯起了神棍那一套,直说自己今日批卦,算得陛下今日有一喜,只是这一喜在太后的寝宫,错过时辰,就过时不候了。

  亏得陛下当时批奏折批得乏累了,正想走动,看这新梅安人说得神采飞扬的样子,也是一时起了好奇心,便干脆起身,带着她往太后的宫里走。

  “我寻思着,若是太后宫里太平无事,我还要绞尽脑汁再编一桩‘喜事’,免得挨皇帝的板子。幸好你那四姑姑真是个搅事精,倒是免了我再诓骗一场。”

  陶雅姝可是知道自己的闺蜜是个何等的人精,就算太后宫里风平浪静,只怕她也能遮掩过去。

  不过现在,陶雅姝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无尽感激。

  若不是有琳琅的仗义相助,她是绝保不住腹中的孩儿的。

  “等孩子出生,你做孩儿的干娘可好?”

  听了陶雅姝的话,楚琳琅笑道:“好啊,那可是求之不得,我若成了堂堂皇孙的干娘,走起路来岂不是更威风?”

  陶雅姝话出口时,其实是后悔了。她怕自己无心的这话,却勾起楚琳琅的伤心事。

  不过楚琳琅可不是那么矫情的人,只是笑吟吟地接话,看起来浑不在意的样子。

  雅姝心里默默叹气,多好的女人啊!

  是不是上天看她太过完美能干,才非要让她有些缺憾呢?

  想到这,雅姝又是替琳琅感到心疼。若是司徒大人能善待琳琅,那是最好。

  若他不能,那么她陶雅姝就是穷极毕生,也决不让琳琅受到半分的委屈!

  琳琅听了陶雅姝的话,更是乐了:“他会给我什么委屈,你可切莫冤枉司徒大人啊!”

  陶雅姝却是微微苦笑,不知该不该提醒楚琳琅。

  这次去迎和亲的队伍,本该是礼部官员的事情,可是却的人却偏偏是三皇子和司徒晟,难道她没发现不妥。

  可话到嘴边,陶雅姝又咽了下去,有些事情,还是等真要发生了再说吧。

  不然现在说出来,也只能是徒增烦恼。

  再说太子妃,被皇帝申斥了一通后,便失魂落魄回府。

  太子早就在书房里转圈拉磨了。

  一看太子妃回来,立刻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太后有没有将人找来问询?陶雅姝真的有身孕?”

  太子妃蔫蔫道:“有了,四个月了……”

  太子闻听,不禁狂喜握拳:“太好了!那太后有没有通禀父皇,又是怎么处置陶雅姝的?”

  太子妃瘪了瘪嘴,哭泣道:“陛下赏了陶四姑姑二十嘴板子,又将她囚禁在禁庙旁的静心庵了……还罚我回太子府,禁足三个月!”

  啊?太子听得眼珠子都快掉了下来,疑心自己漏听了什么。

  可他听太子妃详细讲述一遍之后,心里只剩下悲愤了——父皇,你这心眼子偏的,只要是三皇子的,就算不是他的孽种也要维护吗?

  可还没等他悲愤完,陛下问责的旨已经下到了太子府,让太子立刻入宫听训。

  太子妃深知太子的脾气,也顾不得委屈痛哭了,只赶紧跟太子叮嘱:“殿下,一会去了陛下那,可千万别再论什么曲直对错了,更别提三皇子的家事。你便尽往我的身上推,只说妇人嚼舌根的事情,你全都不知情!”

  太子却气恨跺脚:“凭什么!除了方良娣肚子里掉出来的是他的亲骨肉,我这个嫡长子,是街上捡来的不成!如此不辨是非,父皇是老糊涂了?”

  这话太大逆不道,吓得太子妃连忙捂太子的嘴。

  太子反手搂住太子妃,跟个孩子一般,开始嚎啕大哭。

  亏他还是堂堂国储,却累得自己这般贤良的正妃在宫中频频遭受折辱。

  可老三的媳妇,都他娘的怀了孽种,还能让陛下为她撑腰!

  这一刻,太子既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媳妇觉得伤心委屈。

  可是哭过一场后,还是得抹掉中年人无用又悲凉的眼泪,乖乖入宫听训。

  皇帝的这一场训,骂的十分不客气,连带申斥了太子最近一段时间的政务无能。

  帝王对王储虽然向来都是管教严厉,但也是要给未来国君几分面子的。

  而陛下当着几位重臣,对太子的骂,显然是已经不留情面了。

  而且太子如今手里几乎没有什么实权了,他以前兼管的政务,如今却被陛下一点点往三皇子的手里转。

  这意味着什么,朝中的老狐哪个嗅闻不出来?

  虽然有那不开窍的老臣,担心陛下做出废长立幼的事情来,早早上书劝谏。

  可陛下的回复却是异常冷淡,奏折上只有不见起伏的三个字“知道了”。

  这样一来,那些老臣也很是无奈,因为太子虽然不握着实权,却依然挂着皇储的名头,叫人挑剔不得。

  而太子似乎也习惯了父皇的冷落,老老实实地回府当起了缩脖子的乌龟。

  跟风平浪静的太子府相比,陶家就不甚太平了。

  这陶慧茹好端端的,为何会跟太子妃入宫,又如何惹了雷霆之怒,被押送到了静心庵?就连陶国公本人都莫名其妙。

  命人去打听,可宫里的人都讳莫如深,谁也不肯说当天发生了何事。

  陶海盛听闻妹妹在宫里被打得牙齿脱落,心疼得直跺脚,差一点就要入宫去拜陛下,恳请他可怜陶氏,收回圣命。

  吴氏吓得赶紧扯住丈夫,劝他不要多管闲事,却生挨了陶海盛的一耳掴。

  “我亲生妹妹的事情,岂是多管闲事?她出生时就早产,那么大的一点,谁抱都哭,就是在我怀里才乖巧,我身为她的兄长岂能不管她!”

  吴氏可没少跟着陶慧茹吃官司,今日又挨了一嘴巴,也是心里来气:“你亲生的妹妹?怎么不见你管教她的言行?陛下能如此罚她,足见她闯下了何等大的弥天大祸!你却不看眼色,还要入宫给她求情?就不怕自己也比送到禁寺去做光头和尚?她现在是躺在你怀里的柔弱婴孩吗?那心眼子多的,都能吓死个人,我看啊,她是克光了夫家,又来克娘家了!”

  这话,惹得陶海盛大怒,伸手还要打吴氏。

  可就在这时,陶国公却一步迈进来,二话不说,便给了儿子一记耳光:“国公府可是乡野小民之家?你一言不合就动手打自己的正室,是要丢光我们家的脸?况且吴氏哪里说错?陶慧茹看谁不顺眼,就非要弄得人家破人亡的性子,不就是你这个当兄长的惯出来的?你有这时间,还不如去三王府见见雅姝那孩子,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陶海盛不敢在父亲跟前抖威风,只能低眉顺眼,诺诺称是。

  陶国公将儿子叫到了书房,只父子独处的时候,陶国公才一脸严肃道:“你妹妹的事,暂且放到一边。她不知跟太子勾搭做了什么事,一起惹了陛下的厌烦,依着我看,陛下大约起了废储的心思,就是不知何时才会下诏。”

  陶海盛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那依着父亲看,会是谁成为下一位储君?”

  陶国公捻着胡须道:“爱谁谁!反正我们陶家屹立几朝不倒,自有根基。无论是谁,都得想着好好靠着大树乘凉。只是这位三皇子,似乎不明白这点。雅姝那孩子跟家里怄气,他却不该跟着雅姝与陶家冷淡。我看过几日,还是你这个做岳丈的低低头,让他们夫妻一起回门,大家吃一吃团圆饭吧。”

  陶海盛了然点了点头。同时他在想:妹妹的事情,一般人不好出头,若是到时候他求三皇子出面,相信陛下也会给爱子一个薄面的。

  ……

  就在这场宫中闹剧的第二天,三皇子和司徒晟才迎亲回来。

  听闻了这件事后,三皇子还特意去宫中,谢过父皇对雅姝的爱护。

  皇帝说:“要不是新梅安人摇龟壳跟朕报喜,朕还不知你府上的喜事。为何不早点告知朕?也省得太后误会了你们。”

  刘翼自是向父皇认错,只说孩子的月份不好,雅姝感到有些羞愧,不知该如何向陛下言说。

  皇帝可不是要讨伐儿子与儿媳的,所以话题一转,便到了他们去迎和亲队伍的事情上来了。

  荆国和亲的公主,已经被三皇子和司徒晟迎入了京城里。

  这次荆国人倒是很重视这次和亲,送来的是安谷的小女儿阿丹娜。

  这也是杨毅上次在北地特意让司徒晟要重点照顾的小公主。

  这所谓的照顾,就是司徒晟务必要保证这小公主入了后宫,成为陛下的妃嫔。

  司徒晟之所以会跟刘翼同去,也是碍着杨毅手里攥着威胁他的筹码。

  当公主的和亲使团还没到了京城的时候,便有人给司徒晟送了信,让他设法向仁帝求恳亲自相迎。

  看着这信时,司徒晟就有些压抑不住心内的杀气。

  他并不想理会,可那信中夹着一缕掺了银丝的长发,司徒晟不能不疑心,这是母亲的断发。

  没有办法,他只能跟着三皇子前往。

  而公主入京之后,却并没有被陛下宣入宫中,而是暂时安置在了驿馆。

  皇帝想要问问几个近臣的意思,看看如何安置这个烫手的山芋。

第111章 旅途偶遇

  最省事的法子, 自然是将公主安置在宫里,随便赏个妃位。

  可是那位安谷可汗却很有意思,直言送来的是他最为之骄傲的女儿, 若是大晋陛下重视两国情谊, 就请像慈父一般,妥善安置这位荆国的明珠。

  荆国如今, 虽然处于低势, 却跟天灾有关。

  一旦荆国缓过来,难保日后两国的情形不会对调。

  陛下是打算恩威并施,也打算送去和亲的大晋公主。

  这样一来,还是尊重一下这位荆国的小公主才好。

  既然人家不客气地说他的年龄都足以当公主的父亲了, 自然得给这位公主挑选个适宜的夫君才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0页  当前第1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1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醉琼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