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醉琼枝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狂上加狂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60 KB   上传时间:2023-06-03 16:47:18

  赵氏只能强撑下来, 却满脸死气沉沉的阴郁,宛如灵堂上的一尊牌位。

  周随安的脸色也不要太好。奈何自己的上司同僚都在, 还有谢家的许多姻亲, 总得圆了过场。

  于是他强打精神, 撑完了整个过场,只不过给客人敬酒的时候,心不在焉, 有气无力的样子。

  去吃酒的人私下议论, 都说今日的份子钱随得真值, 不但能吃酒席,还白看好几场戏。

  何夫人也在看戏的行列, 一边看,一边痛快饮酒, 更是暗暗佩服。

  她就说楚大娘子不是个窝囊人。原来这后招如此厉害, 竟然是雇人来闹婚礼啊!

  不过也对, 浪荡蹄子就该如此整治,她今日算是又学了一招!

  何夫人看戏之余,又是与人八卦,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那盐帮的人方才被官差铐走了,也不知道楚娘子心里有没有准备。

  不行,她得先给楚娘子通通气,让楚娘子早有准备,免得被差役上门问询,应答不当。

  而且这周家拜堂时,宛如灵堂跪拜的场面也是精彩,何娘子觉得若不能细细告知了楚琳琅,都对不起她雇人捣乱的银子。

  于是何夫人吃完了酒席准备走时,便留下小厮跑腿,来了一趟集萃巷子,细细告知楚娘子。

  夏荷一听说那些闹事的人是盐帮的,再加上小厮描绘那领头的模样,一下子就猜出了闯祸的是自己的兄长,急得她直跺脚,问大姑娘该如何是好。

  楚琳琅也没想到,夏青云一进城就闹出这等乌龙。她暗叫一声糟糕,直觉这事儿没法善了。

  想了想,楚琳琅先回屋取了银票,带着两个丫头去府衙一趟,准备将人先赎出来。

  毕竟搅闹婚礼,也没有打伤人,不过是寻衅滋事的名头,只要肯出银子,再赔个不是,一般这种错,至多关个一宿就出来了。

  可是当楚琳琅到了官衙,说自己是来赎夏青云的,那值班的衙役头子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哼道:“这群无赖敢搅闹谢将军千金和周大人的婚礼,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我们府尹大人有令,要打这厮一夜板子,问出背后主使才行。还没过堂,你们赎不了人,赶紧走吧!”

  原来夏青云大闹婚礼的时候,那安家姨母也在场。

  当听到周围人纷纷议论谢二姑娘的不检点时,那安姨母在一旁窃喜不已。

  因为她知道这些话,都是自家侍妾从府宅子里传出去的。

  姐姐家的这个老二不敬她这个姨母,被人指指点点臭了名声也是活该!

  就算是她故意让那几个侍妾偷听到的,又怎么样?这可不是她亲口传出去的。

  就算谢二回去跟父亲哭诉,也只会以为是楚琳琅使坏,故意泄露出去。

  再说,就算真的被他们查出这流言是从她的宅院里传出去的,她也不怕,正好借了谢家的手,整治了宅子里那两个八卦长舌,会勾男人的小妾。

  姐夫发起火来,可是要抽剑砍人的,看自己家的那个老东西会不会维护两个狐媚子!

  安姨母左右盘算得好,怎么样,她都不吃亏!

  也没想到这事儿居然老天成全,派了几个莽汉来替她圆场,所以婚礼大乱的时候,安夫人一时欢喜得不行。

  她当时便打定了主意,只要咬死了是楚琳琅雇人来搅闹婚礼,而这些流言蜚语也是楚氏雇人说出去的就是了。

  所以周家的酒席还没散,安姨母就急忙坐车去了谢家,跟姐姐和姐夫添油加醋地说了当时的情形。

  苏氏听闻女儿在人前如此的丢脸,也是一时哭得差点背过了气。

  她忍不住跟谢胜抱怨,直说那楚大娘子太刁毒,谢家当初给的钱,算是喂了白眼狼。

  就算她们家的女儿有错,那楚氏为人也太龌蹉,怎么能拿了封口的钱,还如此撕破脸?

  谢胜也着了恼,挥手就让自己的随从去衙门知会一声,将那闹事的人严刑拷打一番,势必要揪出背后指使的主谋。

  谢家固然先前理亏,可是他们对楚氏也算仁至义尽。

  楚氏雇人大闹婚礼,将女儿怀孕的事情宣扬的尽人皆知,这也太歹毒了。

  那楚氏小妇当真以为背靠着个五品大理寺少卿,就能拿捏他谢家一辈子?

  而府尹大人也心领神会,毕竟玷污官家小姐的名声不是小事。今日就算扒了那盐贩子的皮,也要从他嘴里拷问出个主谋来,压根就不能轻易放人。

  夏荷她们被府衙轰撵,连衙门的大门都进不得,一时也是急了,连忙转身问楚琳琅,该如何救兄长?

  若是真被拷问一夜,只怕好人也只剩下一口气了。

  冬雪小声道:“怎么办,要不然我们还是去大理寺找找少卿大人,先将人救出来吧!”

  楚琳琅却摇了摇头:“不行。现在谢家咬死了夏青云是受人指使。他们现在认为我为主谋。这也还好,反正也是我一人官司。可若大人出面,他岂不成了主谋?当初他替谢家留了情面,就是不想跟谢家闹得太僵。总不能因为我们的事情,让大人替我们背锅,在朝中平白树敌……”

  司徒晟的官声不佳,在京城府宅子里的人缘本来就不好。楚琳琅觉得自己不能再给他招黑了。

  夏荷红了眼睛:“那……那怎么办?都怪我哥哥,怎么做事这鲁莽,连问也不问就去胡闹!可是受一夜的刑,他哪受得了啊!”

  楚琳琅看着笼罩在灯影下的府衙,想了又想,当机立断道:“走,去六王府!”

  夏荷和冬雪却吓了一跳,直说不行。如今谢家名声扫地,谢王妃也一定恼了。

  若是楚娘子去,岂不是羊入虎口,随着他们整治?

  楚琳琅却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她当初和离是跟谢王妃谈的条件。如今起了误会,也得找六王妃陈诉一下。

  就算六王妃不信她的话,可她也得努力争取,最起码不能让夏青云在里面被活活打死。

  可惜这一次,她连六王府的门都进不去。

  六王妃一听是楚大娘子求见,只让门房过话,说是六王妃刚才听见妹妹婚礼起了波折,一时气到了。她正怀着身孕,不太舒服,不宜见客。

  楚琳琅碰了闭门羹,想了想,再次请门房传话。

  只是这一次的名头,却不再是王妃的寂州故人楚氏,而是大理寺少卿府上的管事——楚娘子。

  门房觉得她有病,这不明明是同一个人吗?

  可楚琳琅却赔笑着塞给了门房好大一锭银子,又是说了一会小话,请他劳烦再跑一趟,若她能进去,当再酬谢一锭银。

  那门房掂量了一下银锭,觉得若是挨顿骂也值了,便转身去传话。

  这次过了好一会,门口才出现个嬷嬷,板着脸请楚氏进去。

  算起来,这是楚琳琅头一次卸了周家夫人的名头,来见谢王妃。

  谢王妃再不见上次的亲切和婉,只隔着道帘子冷冷问:“楚管事来,是少卿大人要你带什么话吗?”

  楚琳琅今日纯粹扯了大理寺少卿的虎皮,才算能进王府的门槛。

  她连忙跪下施礼,赔笑道:“此来并非大人有事,而是奴家的私事,奴家方才斗胆借大人的名号求见,来给王妃赔不是的。”

  谢王妃冷笑一声:“原是我们谢家千万分对不住你,怎么敢劳烦少卿大人家的管事给我赔不是?”

  楚琳琅低声道:“今日去闹木鱼石胡同的,是我养着的盐船把式。他久未回京,压根不知我与周大人两厢情愿和离的事情。他没寻到人,又是年轻气盛,所以才起了误会,搅闹了婚礼。若他因为闹事被抓受罚,也自有国法量刑,奴家不敢替他告饶。不过奴家寻思有一件事情得说清楚,免得谢老将军和您不清楚,被人蒙蔽,以后再酿成什么无法挽回的错漏。”

  谢王妃认定了这女子两面三刀,到处败坏她谢家名声,听楚琳琅这么说,真是打心眼里气恨:“怎么?有什么可误会的?我们谢家如今在京城也没脸见人了,全都成了您楚管事的体面,亏得您还替我们家想,就不劳烦楚大管事替我们着想了吧?”

  楚琳琅假装没听懂王妃的冷语嘲讽,只从容说道:“是奴家的错,务必都认,可不是奴家犯下的勾当,也没有替别人兜着屎盆子的道理。王妃,您是清楚我之为人,绝不会干了蠢事还眼巴巴跑来求您原谅。您难道真的认为,是我拿了谢家的赔礼却管不住嘴,到处败坏谢二小姐的名声吗?”

  谢王妃听到这,腾一下子坐起,撩开帘子,瞪着跪地的楚琳琅道:“不是你,还有谁?难道你要说是我谢家自己将这事情放出去的?”

  楚琳琅半抬起头,笃定道:“难道王妃真不知,这事儿还真是从谢家流出去的。”

  说完,她就将从何夫人那听到的,谢家的姻亲,安家的妾侍如何偷听传话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谢王妃原本是不信的,可没想到,楚琳琅竟然能说出安家妾侍的名姓,这么有头有尾,言之凿凿,可不是临时能编造出来的。

  楚琳琅说了以后,低声道:“这也不是什么隐秘,王妃您若是有心,按住个人,顺腾摸瓜的往上审,不就一清二楚了?而且这等私密,安夫人却如此不谨慎,很难说是不是她故意而为之。”

  谢王妃紧缩眉头,还是不信:“那可是我的亲姨母,她万没有败坏自己外甥女名声的道理啊!”

  楚琳琅微微苦笑,看着谢王妃无奈摇了摇头,低低道:“您也知我与从前大不同,不再身处深宅大院,每日替东家跑职田,走店铺,倒是结交了不少别的府宅的伙计。有些事情,也得是身处低位才能听到。如今话既然已经说到这,我索性充一回坏人,将事情全说开了好。”

  说着,她便略讲了讲安家的那位管河道的侄儿,是如何打着谢府将军和六殿下的名头,在河道收取贿赂贪赃枉法的。

  当然,这些个琳琅也拿不出证据,更没敢说出那安家侄儿还扣了太子船只的事情。

  只不过她今日将这话头撂在这,若是谢将军有心,总能查出来。

  只要谢家明白,那安家实在是个祸殃子,传话搬弄是非的另有其人。

  她再将从谢家的银子退回去,看看能不能消了谢将军的怒火,想法子先将夏青云给救出来。

  六王妃觉得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正想开口说话,却见有个人咣当一下推门进了屋。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瘦不拉几的六殿下。

  他自从与恩师闹僵了以后,诸事不顺。最近被父皇大骂之后,有些茶饭不思,胳膊腿儿也越发见细。

  刚才楚琳琅打着大理寺卿管事的旗号进来时,他也听到了小厮禀报,原是以为恩师听了四哥劝,愿意与他重修旧好,府中派人来传话,不由得心中一喜。

  可惜他在厅里端坐半天,也不见人,一问才知,大理寺少卿家的管事去见了他的王妃。

  方才,六殿下偷偷站在门外,弯着腰趴在门上听了半天。

  其他的事情也就罢了,可当听到楚娘子说,那安家有人打着谢将军和他的旗号在河道上打秋风,不由得立刻打了个寒颤!

  因为就在前些日子,一向视他如无物的太子,特意请了他去太子府饮酒。

  这一顿酒,六殿下刘凌喝得有些云山雾罩,只听太子扯些船务,还有老四的事情,他就是含含糊糊地应着。

  只是太子话里话外的意思,却说得他有些胆战心惊,

  那话里的意思不善,大致都是自古以来,兄弟阋墙,若是站错了队,便尸骨无存。

  太子说他成年的兄弟不多,却很希望他纤弱如豆芽的六弟能长命百岁。

  从太子府出来,六殿下的鞋垫子都被汗打湿了。

  他觉得自己似乎无意中卷入什么要不得的事情,可没有了昔日恩师在旁替他分析时局,他真是有些摸不着头绪。

  就在方才,当听到楚琳琅说,有个安家管河道的官吏惯会扯着他的大旗索要船只回扣时,六殿下一下子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全想明白了。

  怪不得太子说他说有船被扣,还说希望六弟谨言慎行,明哲保身一类的话。

  原来根结在这!有人打着他的旗号扣了太子的船啊!

  想清楚了这一点,六殿下也不待自己的王妃再说什么蠢话,一下子就闯入了门里来,一路弯腰小跑,来到了楚琳琅的面前,脸上带笑亲自搀扶起了楚娘子,连声道:“地上太凉,怎好让楚娘子跪着说话?”

  那等子殷勤心疼人的劲儿,看的王妃都有些醋意横生,疑心六殿下垂涎这楚氏美色甚久,如今可算逮住机会一亲芳泽了。

  六殿下温言宽慰楚氏,又亲自将她送出了门,好一会,才回来。

  王妃忍着泪问六殿下,对诋毁她娘家名声的女子这般亲切,是何道理?

  结果就是这么一句话,纤细的皇家豆芽菜差点炸成了菜花一朵!

  六殿下指着她暴跳如雷,问她们家都是什么狗屁亲戚?居然敢打着他的旗号招摇撞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0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醉琼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