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云暖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只今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32 MB   上传时间:2023-08-17 12:57:25

正文在修改中,且为了能更好地交待前情,所以放几章番外出来,不喜欢的可以略过哈!

  枝头上残红欲尽,落花铺满了庭阶。

  五小姐徐春君把绣花针落回针插中央,红绡纱上是已经完了大半的双面簪花仕女图。

  “姑娘累了吧!从早起就坐在这儿,奴婢都替您脖子酸。”说话的是个大眼睛肌肤微丰的丫鬟,名叫绿莼。

  她拿起茶壶,斟了杯茶捧给徐春君。

  “总要赶着些才好,二姐姐下个月就要出阁了,大件的东西算是齐全了,小件的虽有,也得再多备着些,”徐春君抿了口茶说道:“自己用着方便,送人也使得。”

  “姑娘是个最细心的,二小姐嫁过去恰赶上天热,到时候纱衣裳配上这帕子,啧啧……”绿莼忍不住赞叹道:“谁不多看两眼。”

  这帕子虽小,可她们姑娘在这上头费的一番功夫可不比旁人做件绣襦轻省多少。

  “紫菱姐姐去姑奶奶房里好一阵子了,怎么还没回来?”绿莼朝窗外看了看说:“别不是那边有什么事吧?”

  说了这句又自悔失言,偷瞧了小姐一眼,改口道:“多半是遇见谁被绊住了,茉莉姐姐她们几个见了面就撒不开手。”

  徐春君不动声色站起身,说道:“我也该去三姑姑那边看看,这会子想必已经用过药了。”

  她口中的“三姑姑”就是紫菱提到的“姑奶奶”,徐家上一辈的三姑娘徐琅。

  徐琅如今病着,徐春君早起打发丫鬟送去了自己插的花。知道三姑姑从来都是不梳洗不见人的,所以到这时才过去探望。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一片脚步响,绿莼不免有些心惊肉跳,她听得出这是紫菱的脚步声,可明显比往常走得急。

  这还真不是绿莼多心,只因徐家自打过了年就不太平,先是长房长孙徐道恒不顾劝说到底出了家,大太太白氏和大奶奶杨氏婆媳两个哭天抹泪,几乎没了半条命。

  这二位病得起不来床,每日里郎中走马灯似地来来去去,搅得人心不定。偏偏进了二月又传来大小姐徐春兰在梅州难产殁了的噩耗。

  这一位是长房庶出的小姐,她的生母冯姨娘接了噩耗当时便昏死过去,好容易救过来,也是终日关了房门以泪洗面。

  长房一片愁云惨雾,整个宅子也变得喑哑静默,近一个月一直掌家的徐琅也病倒了。

  徐春君嘴上不说,心里头最佩服的就是这位姑姑。

  想当年他祖父徐有光尚书因变法获罪,连同三个儿子被流放到幽州修长城。

  徐尚书流放途中病故,三个儿子徐泽、徐润和徐溉至今都还在幽州。

  其余的徐家人只能回老家思源县,当真是一干妇道携儿带女,那情形怎一个凄怆了得?

  好容易一路奔波回到老家,几位太太病的病哭的哭,全不中用。

  唯有徐琅自始至终撑着,带着几个忠心的仆人修葺屋舍、洒扫庭院,将众人都安置妥当。

  随后又收回祖田自种,在祠堂旁盖了家塾。

  用自己的月钱聘了塾师,言明家中小辈无论男女,最晚五岁也要启蒙。

  将近十年过去了,徐家的小辈陆续长了起来,日子也渐渐好过。虽远不及在京城时显赫,可在当地也算得上是殷实人家。

  徐琅一直未嫁,如今快三十岁仍是孑然一身。

  湘竹帘子一动,进来的是个窄身量削肩膀的丫头,衣裳鞋袜比别人都要干净,仿佛刚熨烫完穿在身上似的,一看就是个既伶俐又稳妥的人儿。

  徐春君见她脸上神色异常,心里的不安变得更重了。

  “姑娘,”紫菱喘息着,鼻尖上沁了汗:“出大事了!”

  绿莼听了不由得膝盖发软,一伸手撑在了桌子上。

  “再大的事也得慢慢说。”徐春君性子沉稳恬静,她的声音也一样。

  紫菱听了心里安定下几分,喘息几次才又开口:“奴婢刚才去姑奶奶那边送花,恰好二管家慌慌张张进去禀事。我来不及退出来,听见了几句。姑奶奶随后就把我们都叫了进去,说与其道听途说乱传还不如直接叫我们知道,但绝不许再对别人说,否则就要打死。”

  “那你还告诉我们……”绿莼插了一句。

  “总不能瞒着姑娘啊!”紫菱慢了绿莼一眼,心说这丫头真是个认死理的。

  “二管家必定是失了主张,才会这么急三慌四的,”徐春君道:“可是二哥哥出了什么事?”

  紫菱听了忍不住念了句佛,说道:“姑娘真是个再聪明不过的,果然就是二爷!”

  如今徐家一共分了三房,当初徐琅考虑到家中人口多,光靠那些祖田只能温饱,因此就想法子从商。

  她碍于女子身份,不能抛头露面,因此就让长房的徐道恒和两个管家去湖州贩锦缎布帛,在本地开了爿绸缎店,也往外地售卖。

  徐道恒天生的散淡,碍于长房长孙的身份,咬牙硬撑了几年。

  后来二房的徐道安大了,他嘴上心里都来得快,比大哥更适合做生意。

  徐道恒乐得甩开手,近三四年,外头的生意都是二少爷掌管,只需每月向徐琅报账即可。

  “二哥哥出了什么事?”徐春君虽然是三房的人,可是关切之情却不是装的。

  “二少爷他们打湖州进了两船的料子往回走,在邻县叫管漕运的拦住了,例行的查看原本是没什么的,谁想竟从咱们家的船上搜出了三百斤的盐。”紫菱说道:“他们就说二少爷偷贩私盐,当时就把人抓了,把船和货物也都扣押了。”

  徐春君没说话,她心里清楚这回真是出大事了。

  贩私盐是重罪,本朝律法写得清清楚楚:贩私盐五十斤者处以极刑。

  这可是足足的三百斤!

  “姑娘,咱们怎么办啊!”绿莼急得直哭。

  徐道安是家里的顶梁柱,全家上下都要倚靠他。

  如今他被当私盐贩子抓了起来,对徐家而言真无异于天要塌了。

  徐春君思忖片刻,只说道:“管好自己的嘴别乱说,三姑姑一定在做打算了,咱们帮不上忙也别添乱。”

  抛开侄子辈,她是家中最小的,且又是庶出,打小就知道守拙。

  能不说就不说,能不做就不做。

  不凑热闹不出风头,这完全是为了自保。

  “姑娘说的是,你就别出这院子了,免得什么事都挂在脸上藏不住,”紫菱嘱咐绿莼:“别叫人填了坑。”

  话虽是这么说,可徐春君心里终究不舒服。只是她人微言轻,这个家里没有她说话的地方。

  番外 春(二)

  这日黄昏,西天飘着一大片云彩。

  夕阳就落在那云彩尖上,将坠未坠。

  当地人管这样的天象叫做“老云接驾”,次日的天气多半阴雨。

  三太太魏氏的陪房吕妈妈拿了一罐新茶出来,迎面碰见了来吃晚饭的徐春君。

  “五姑娘来了,”吕妈妈圆脸小眼睛,笑起来眼睛就看不见了:“四姑娘也刚来。”

  四姑娘是三房嫡女徐春素,细算起来比徐春君只大半岁。

  徐春君纵使不笑,脸上也始终挂着一团和气,让人亲近。

  吕妈妈是魏氏的心腹,她这个小辈从来都不怠慢,笑着点点头说:“妈妈有事忙着去吧,我自己进去。”

  魏氏屋子里终年飘着一股皮子味,那是因为她的箱子里存着不少皮货,隔三差五就要拿出来晾一晾。

  徐春素今日穿的是一件水流红的绣腰襦,下头配着葱绿百褶裙,坐在魏氏旁边,不知在嘀咕什么,见徐春君进来才不说了。

  徐春君向魏氏和徐春素都问了安,然后就和每天一样同丫鬟们安放匙箸,把最好的两道菜摆放到魏氏座前。

  徐春素扶着母亲过来坐下,她长得和魏氏总有六七分像,丑是不丑,只是颧骨高了些,多少显得有些刻薄。

  三老爷徐溉因为天生的眼睛不好,凡是看什么东西,必要拿到眼前才能看得清。

  因为这一点,当年择亲的时候便不大容易,最后勉强选了魏氏。

  魏氏出身不如大太太二太太高,性情也不大方,以前日子好过还不怎样。等到徐家走了下坡路,她便越发刻薄起来。

  徐尚书夫妇心疼儿子,想着娶妻已然如此,便立意给他纳一个好妾室,千挑万选选中了徐春君的生母何氏。

  何氏不但知书达理,且品貌端妍,只可惜寿数不长,在徐春君不满五岁的时候便染疾故去了。

  何氏为人极好,因此即便是难相与的魏氏也并没有真正地为难过她。

  徐春君酷肖其母,这么多年在魏氏跟前无纤芥之错。魏氏虽不疼她,却也不苛待她。

  饭菜刚摆好,三少爷徐道庆掀帘子进来了。

  这位少爷是天生的败家种子,才十六七岁便整日里只想着挥霍,同着县里几个不成器的子弟成群结伙地飞鹰走马,以至于眠花宿柳,无所不至。

  当然,这都是外人的评价。在他母亲魏氏眼里,徐道庆简直就是麒麟凤凰一般的活宝贝。

  “快坐下吃饭吧!”魏氏一把拖住儿子,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

  “怎么还是这几个菜?!”徐道庆往桌子瞭了一眼便不高兴了:“见天的四菜一汤,叫人一看就冒酸水。”

  徐家虽是分房吃饭,但都是一总在大厨房里做得,由各处的丫鬟婆子端回去。

  只有年节,或是谁过生日,才会多加四道或两道菜。

  这规矩也是徐琅定下的,家道中落,自然要俭省着过。只是魏氏母子不大满意,觉得公中的钱都被徐琅克扣了。

  “知足吧我的祖宗!往后还指不定能不能吃得上呢。”魏氏把筷子塞到儿子手里:“你听娘的话,这两天别乱跑了。”

  徐春君一直微微低着头,显然,魏氏也已经听到动静了。

  她一点儿也不奇怪,在紫菱跟她说的时候,徐春君心里就清楚,徐琅不会把这件事瞒着所有人。因为要救二哥哥,免不掉要跟家里人商议对策。或是出钱,或是出力。

  说不许走漏风声,也不过是单单瞒着二房而已。

  徐道庆听了不屑地笑了一声道:“人人觉得老二是受了冤枉,依着我看,这怕不是头一遭了。现成的船夹带些私货,卖了全落到自己的腰包里,这事谁不会做?”

  “闭上你的嘴,快吃饭吧!”魏氏打断了儿子的话,不让他继续说下去。

  她心里未必不是这么想的,可毕竟有徐春君在,不好太露骨。

  徐道庆却不把徐春君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他这个庶出的妹子和这屋子里的猫儿狗儿一样,没什么可防的。

  徐春君知趣地放下筷子道:“太太,我吃饱了。给二姐姐做的活计还没忙完,我先回去了。”

  “你去吧!”魏氏从心里很满意这个知进退的庶女,她正有许多体己话要跟自己的儿女讲。

  徐春君打魏氏的院子里出来天色已经很暗了,她心里想着事情,所以一句话也没说。

  相比徐春君的沉默,魏氏母子三人却是涛涛不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8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3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云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