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24-03-08 21:13:06

  淮州的霓裳会喜春当然知道,他们秦州的花锦也被送过去参加了几回的。

  她只是没想到,蜀锦的规格这么高,都能堪比淮州的霓裳会了。

  喜春拒绝了强婶要送她回去的话,“你们忙,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这里忙成这样,喜春哪里好叫强婶专门送自己的,一段路,走几步也就到了。

  喜春回去的时候,周秉带着周嘉已经回来了,还带了两盒糕点回来:“听说是本地独有枣泥糕,又带了些蜀城独有的辣味儿,我买了两盒,你尝尝看。”

  喜春从他手里接了过来,开了盒子尝了一块儿,家里就有酒楼,喜春也不是丁点辣吃不了的,糕里的辣味不多,她是能接受的,又给周秉兄弟两个递了糕点过去:“嘉哥儿的事情办得如何了?”

  周秉就点头:“都办好了,只等科举正式开始了。”

  科举是大事儿,下场请人作罢的学子更是多得很,这个时候无论是请人作保的秀才公,还是要下场的学子,都是一个双项选择,无论是学子还是秀才公,在作保前都会先考察一番对方的人物品性。

  学子作弊被科举除名,也会牵连到替他们作保的秀才公。

  而秀才公在作保前,也会考察学子的人品道德,以免为了几个作保费牵连到自身身上来,这些秀才公,一般替保的学子都是本地查得到的学子,有书院包票或是在四邻乡里名声极好的,像周嘉这等从外头回来参加科举的学子,是他们最不愿担保的。

  周秉来之前先在书院开过了信件,信中详细介绍了周嘉的背景,书院、学业情况,清平县的周家又是府城里出了名儿的人家,只要消息灵通的都知道周家在盛京里出了个侍郎大人,要走科举之路的学子谁不是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出入朝廷的,周大人的后辈回乡里参加科举,找担保人并不难。

  科举临近,周嘉几乎是日日书本不离手。

  喜春都怕他读成了个书呆子,每日叫几个小的在院子里打拳跑动,平日看一两个时辰的书就叫他歇一歇。

  锦绣会的事喜春也问过他,还有村里的织布坊,那卷画绢留给了他作画,还央着他当场作了一副,“你说,我们布匹铺子是不是缺点什么?”

  夫妻多年,周秉哪有不知道她意思的,忍着笑:“布匹铺子是差一种布料,书肆也还差一个画卷。”

  喜春面不改色:“对,就是这个意思。”

  周家没有书肆,但他们可以把这个画绢卖给书肆。

  问他为何早前铺子里不进蜀锦,周秉的意思是,“太远,麻烦。”

  他淡泊名利,不像喜春一样一心钻进了钱眼里一般:“蜀城离我们秦州远了些,但正以为远,这里头才大有所为啊。”

  周秉递了面巾给她,听她继续说。

  “你看,蜀锦、蜀绣、画绢,甚至蜀城的菜色等各种都是秦州没有的,物以稀为贵,没有的咱们才能挣银子。”

  她掰着手指数,周秉把她的手握在大掌里,带着笑:“咱们家的买卖够多了,还是给别人留点路子吧。”

  “蜀锦和画绢就足够了。”

  周秉说的话,喜春一向听得进去,在细细思量后,也不再贪多。

  回头她就跟强婶等人说起了采买锦缎和画绢的事儿。

  他们难得来一次,这路途又太远了,喜春想着回去这一船怎么也得给填满不是,光是周家村这点货物数量可不行,她也等着跟着去参加锦绣会,去会上再采买。

  锦绣会开启那日,正是学子下场日。

  一家大小齐齐出动,先送了周嘉去考场,周嘉提着篮子,里边笔墨足够,带的吃食也是些饼子、干粮,糕点类的,他板着小脸儿,谁都知道他这会儿紧张,但科举下场的学子如过江之卿,谁能不紧张的。

  喜春拍了拍他的小肩膀:“别怕,你的学问就是书院的先生们都有目共睹,现在去试试水而已,咱们家还有这么大的家业等着你继承呢,你别紧张。”

  周嘉觉得更紧张了。

  考不上就要回家继承家业,顿时让他心里沉甸甸的。

  等院门儿一开,他提着篮子就走,生怕嫂嫂再说要他继承家业的话。

  他志不在商场上。

  喜春几个是等着他一路进了院门儿才离开的,去府城里参加锦绣会了。

  童生试要考县试、府试、院试,只有过了这三个阶段才能称上一句童生,每一场又考两日,周嘉是清晨一早赶进去的,到次日黄昏才出院门。

  门口弟弟侄儿高高兴兴来接他。

  “大哥和嫂嫂呢?”他常年强健体魄,靠在马车上,还有几分力。

  几个小的朝他递水递吃食儿,还有给他打扇儿的,还吩咐车夫赶车,回道:“我爹娘他们谈买卖去了。”

  是周兰钰的声儿,他摇头摆尾的:“我娘这回又花了好多钱。”

  周嘉记得没错的话,他们都是陪他回老家参加科举的吧?“什么买卖?”

  “布匹呢,还有画绢儿,那画绢画出来的可真好看。”喜春他们也没瞒着几个孩子,有时也给他们说说家里的买卖。

  锦绣会上不止有蜀锦,还有其他府城的锦缎,锦绣会办得十分庞大,喜春他们采买了不少锦缎,画绢也采买了好些种类。

  周嘉回去后把话在兄嫂面前说了说,喜春大言不惭的:“我这是为了谁,你们几个小的,养你们可太费银子了。”

  这采买布匹的事儿忙活了好些日子才采买完,周嘉都考完了,蜀城靠山,天气儿凉得早,周嘉考完没几日就骤然冷了下来,他们也换上了厚的袄子。

  喜春他们准备要回去了。

  强婶他们还想留他们多住住的,他们也好声好气的解释了,“再过些日子怕河面结冰了不好出行,到时候就走不了船了。”

  “是这个理儿,可嘉哥儿还没放榜呢。”

  喜春跟周秉商议过了,他们回头问过周嘉的卷面儿,大致估摸过了的,觉得他这回过童生试是没问题的,区别只在名次前后,“无碍的,到时衙门会通知来的。”

  就是衙门慢,老家这边也会写信通知他们的。

  族老们也知道这个理儿,也不劝他们多住了,叫了强叔送他们去码头上船,采买的布匹早放在了船上,有人守着,临上船前又检查过一回。

  时辰不早了,他们一行登了船,还朝强叔挥了手,“叔,快回去吧,下回你们也来秦州多玩些日子。”

  他们在周家村前后住了一个来月,但村里的人十分热情,知道他们要走,每家都送了自家做的小菜饼子干粮来,生怕他们在路上没吃没喝的,蔬菜瓜果也放了不少。

  “行,要是有机会,我们就来。”强叔应下了,他心里也知道,家里样样都抽不开身,要去秦州府不现实。

  船只渐渐远去,高高低低的蜀城已经越来越远了,他们来时坐船而下,在路上花费了一旬,这回没有周嘉要赶考的压力在,每逢一个码头,船只都会停靠一下,在别的府城里游玩两日,回去这一路,花费了整整两旬才赶到秦州府。

  从他们离开,到如今回来,也足足过了两个多月。

  周嘉考上童生的事在秦州府里早就传遍了,他靠得好,头几名,衙门送信儿来的时候家里大小主子都不在,还是甄婆子出面给包了红封,接下了喜差。

  喜春他们回来,问过了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夜里又请了周光跟江氏等人过来用饭,说为周嘉考上童生庆贺,把从蜀城采买的布匹、画绢给分了些,又说了在蜀城的经历来。

  又是采买了蜀锦,又是周嘉考上了童生,可谓是双喜临门,在家里歇了一日,几个小的也被送去了书院。

  去头一日,崇山书院就唤人来周家请了他们当长辈的。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在收尾阶段了,想开钟娘娘那本,但没有收藏(大哭),所以下本开《七零老实人》,救救孩子,给个收藏呗。

  文案:庄民国回到了过去,七零年代的时候。

  家里有两个儿子。

  一个五岁,一个三岁。

  还有一个扶弟魔老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两百六十五天是在娘家伺候弟弟,伺候老娘,伺候老爹,伺候一大家子。

  春种,在娘家帮忙。

  夏收,在娘家帮忙。

  闲暇,在娘家伺候。

  ......

  庄民一手牵娃,一手背娃,在地里弯腰驼背的干,爷三过得脏兮兮的,连衣裳破了都没人补,老实人憋狠了,直接爆发了。

  ·

  感谢在2020-11-25 23:13:27~2020-11-27 21:26: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幸运距离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有孩子在书院读书,请长辈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了。

  喜春觉得脸皮薄,接到信儿头一遭就拿秀脚踢了踢周秉:“你去。”

  周秉换了衣裳,正要去汤池庄子,这两个多月他没管,一回来,陈玉跟沈凌就不干了,说他们已经连着干了这么久了,周秉当了这么久的甩手掌柜,叫他去守汤池。

  一年一寒冬,正是汤池庄子最忙碌的时候,每日去的人就没停歇的时候,庄子上的人手压根就不足,不少时候还得麻烦几个当东家的亲自动手,可不是一桩轻松的事儿。

  周秉去不了。

  他系上了玉佩,给喜春擦了擦她刚刚吃了糕点留在嘴角的碎屑,跟她商量:“我一早得赶过去,你要是不去,就请甄嬷嬷登回书院门儿吧。”

  其实不少富贵人家都是这样干的,当主子的东家夫人哪里会亲自去登门的,被请长辈去又不是甚喜事儿,多是闯了祸的,一个个都是高高在上的,哪有去被人骂的,都是派了家里的管家管事走一趟,书院也知道这个流程,把话转给了管家,请他们回去带话。

  可事实上,最后当真转到主子跟前儿的话还剩多少,有没有转,都是个未知数。

  他们家没这个派管家管事去的风气,喜春扭扭捏捏的扯了扯他的领子:“你儿子肯定是在书院里闯祸了,我这不是上赶着去丢人吗。”

  但是自己的儿子,丢人她也要去。

  周秉抽不开身,心里也着实无奈,只得搂着人安慰了好一会儿,还约定好了,“下回先生再请,就我去。”

  多不信任周兰钰的。

  话都说到这儿了,喜春只得跟着换了身衣裳去了崇山书院。

  崇山书院是府城里几家书院里文风最温和的一家了,里边进学的小郎君也多是斯斯文文的小郎君,请长辈这事儿,建书院这么多年来,还是头一回。

  长辈是头一回,书院也是头一回请。

  为的是周兰钰在昨日考了个鸭蛋的事儿。

  先生们昨日给他们考了一回,周兰钰出去了两个来月,回来什么都没做,就被考了一回,一张卷面上什么也没写,先生们评判都是按甲乙丙丁几个等次来的,最差的都能得个丁,周兰钰这一回,考得连个丁都不如。

  先生都发火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你出去学了什么!”

  周兰钰被罚了站,直到喜春来了才得以解放,先生挥挥手叫他回了班里,才语重心长的说起:“周夫人,你们家兰钰是个聪明的孩子,之前你们给孩子请假我们就不赞成,你看看,学问一途就是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觉得兰钰是进还是退?”

  先生直直盯着人,非要一个答案。

  喜春觉得脸皮子烧得慌,其实听周秉的派了管家来也是一样的不是?

  “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