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东边的小周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26 KB   上传时间:2024-03-11 20:23:30

  这盘棋环环相扣,只要有一步错了,便是满盘皆输。

  康妃虽与太子有弑父之仇,可仅凭她一人,难以操控满盘棋子。

  可此事关乎到皇家颜面,耀灵帝想要顾全大局,不欲闹得人尽皆知,于是就这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更何况,耀灵帝已经惩罚了疏于管教后宫的皇贵妃和失察的大皇子,给足了太子颜面,太子若不依不饶,未免就不识大体了。

  姜玉竹正是因耀灵帝和稀泥的态度感到心凉,继而想到她现在把靖西侯和大皇子所干的勾当在朝堂上揭露出来,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多了几个像康妃一样的替罪羊罢了。

  毕竟,大皇子乃是朝中百官人心所向,靖西侯手握雄兵,掌管半壁江山。

  归根结底,还是太子的根基不够稳。

  不过,既然大皇子他们能演好委曲求全,她和太子亦能,甚至能演得更精彩。

  姜玉竹黑溜溜的眼珠转了转,突然展颜一笑,笑吟吟对太子道:

  “殿下这几日因追念先皇后,不小心染上风寒,不如告上几日假,这段时日就先不去上朝了。”

  詹灼邺看着少年露出的狡黠神色,眸光一如既往宠溺,唇角轻扬,颔首道了声好。

  ————

  太子身体抱恙,一连十日未曾上朝,引起朝中百官议论纷云,更有传言从福宁殿流出来,说皇帝有心废黜太子,另立长子为贤。

  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说是皇帝与太子本就父子情薄,太子因虞祭大典上发生的变故,心中不免加深了对皇上的怨念,二人本就薄凉的父子之情现如今岌岌可危。

  为了平息传言,耀灵帝派出几位御医去太子府上看望,御医回来后,都说太子风寒未愈,需要静养一段时日。

  半个月后,身为太子少傅的姜玉竹被皇帝单独召见入宫。

  金碧辉煌的福宁殿内,耀灵帝端坐在赤金九龙镂雕龙椅上,目光看向跪在殿中央的清秀少年,沉声问道:

  “太子的病,可有好转?”

  姜玉竹轻轻摇了摇头,面色平静道:“回禀陛下,太子殿下还是老样子,虽说每日都在服用汤药,可身子就是不见好转。”

  耀灵帝皱起浓眉,凛声道:“曹公公那日回宫时,说太子面色极好,怎么转眼间就病了,还病了这么久都不见好?”

  自从太子抱恙不上朝,朝中原本平稳的局势渐渐打破平衡。

  前几日,更是有谏官向耀灵帝进言,提出大皇子年过三十,仍是郡王爵位,看在大皇子这些年兢兢业业帮着陛下协理户部政务,陛下理应将大皇子的爵位晋升至亲王。

  耀灵帝驳斥了这个提议,冷言道他当年做了三十五年皇子还只是个郡王。

  不过朝中风向的变化,还是让习惯掌控全局的耀灵帝感到不喜,一时怀疑太子是不是故意抱恙不上朝,惹得朝中人心动荡。

  面对皇帝的施压,姜玉竹不卑不亢回答道:

  “回禀陛下,臣不通晓医理,不清楚殿下为何久病不愈,不过自从先皇后虞祭大典后,太子常常会被梦魇缠身,在梦中,殿下他口中隐约喊着...喊着...”

  看到姜少傅吞吞吐吐的模样,耀灵帝蹙起眉心,不耐烦地一拍赤金龙首扶手,催促道:

  “太子他都说了什么?”

  姜玉竹长叹了一口气,幽幽道:“殿下在睡梦中总是喊...母后,北凉好冷...”

  耀灵帝神色微怔,眉眼渐渐染上一抹愧色,过了半晌,才干巴巴道:

  “哎...这孩子脾气倔,嘴巴犟,还不肯跟朕承认梦到过他母后。”

  其实,耀灵帝何尝不想弥补他和太子十多年间缺少的父子之情。

  太子归京那日,他坐在金銮殿上,远远望向男子深邃隽丽的眉眼,像极了年轻时的琳琅,心底百味陈杂。

  那感情有骨血的牵绊,有相聚的欢喜,亦有难言的愧疚。

  可种种复杂的感情,却在耀灵帝目睹太子亲手割下司天监主簿的舌头后,全都化为了惊惧。

  男子隽丽的眉眼沾染着点点殷红鲜血,长剑挑起半截子血淋淋的舌头,抬眸环视惊声尖叫的人群,唇角噙着病态的笑意,仿若是阴曹地府里爬出来的索命恶鬼。

  他和琳琅的孩子,怎会是个冷血无情,心狠手辣的怪物!

  难道真如司天监当年占卜出来的箴言,太子乃是天煞孤星转世,无药可救了?

  今日姜少傅所说的话,透露出太子并未是个冷心冷肺的怪物,而是个期盼母爱的孩子。

  只不过太子心高气傲,将这份期盼悄悄藏在心里,不小心在睡梦中流露出来。

  这一点,倒是像极了脾气执拗的琳琅,每次同他赌气时,嘴巴封得严实,又不愿意低头,只会在睡梦里轻声呓语,惹人心疼。

  耀灵帝心中一扫对太子的疑心,眉眼舒颜,温言道:

  “你回去告诉太子,让他安心养病。兵部送来捷报,金乌在玄月军的协助下击退了匈奴,金乌王感念大燕的恩情,特意书信朕,想要大燕派出使臣前往金乌,商议两国缔结盟约,开通互市之事,朕已决定让太子出任大燕使臣,代表朕前往金乌缔结两国盟约。”

  姜玉竹眉眼平静,替太子接下圣旨。

  恰在此时,曹公公笑着走上前,为耀灵帝端上一盏花茶:

  “启禀皇上,这是登华宫送来的茉莉香茶,皇贵妃惦念着陛下这几日晚上睡不好,每日天不亮就去御花园亲手采摘新开的茉莉花瓣晾晒好,盼着陛下喝完后能睡个安稳觉。”

  耀灵帝看着茶面上漂浮的淡白色茉莉花瓣,露出欣然一笑,似是想起了什么,又道:

  “太子年纪还轻,又是头一次出使邦国,朕会派几个办事沉稳的臣子,同太子一起出使金乌。”

  姜玉竹仰起头,目光不露声色掠过曹公公喜洋洋的脸,笑着恭维皇上深思远虑,太子得知陛下的关怀用心,病定会好上大半。

  耀灵帝听了这席话后很是欢喜,不由觉得他当初阴差阳错下为太子挑选的少傅,还真是个不可多的贤才。

  最起码,姜少傅让太子在百官中的口碑变好了许多。

  从福宁殿出来后,姜玉竹在甬道上遇到了大皇子一行人。

  若论相貌,大皇子的五官更像皇贵妃,男子身姿挺拔,五官清俊,但与天人之姿的太子相比,还是有着云泥之别。

  不过大皇子气质温蔼,眉眼间总是噙着如沐春风的笑意,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这亦是朝中文武百官更倾向于大皇子的原因,毕竟侍奉一个面慈人善的仁君,总比适逢一个凶残弑杀的昏君要强上百倍。

  甬道上,大皇子正在同尚书省的几位官员商议政事,抬头间看到正贴着墙走的姜少傅,当即终止与身畔官员的谈话,主动扬声打起招呼。

  姜玉竹见躲不过去,索性落落大方行了一礼:“姜某拜见大皇子殿下。”

  “姜少傅免礼,不知九弟的病如何了?”

  “多谢大皇子惦念,太子殿下还是老样子...”

  二人闲谈的功夫,几位尚书省的官员已然走远,只剩下姜玉竹和大皇子站在一株遮天蔽日的龙爪古槐树下。

  阳光穿透树梢,斑驳光影洒落在大皇子含笑的面庞上,莫名给他的笑容笼罩上一层阴影,让姜玉竹觉得浑身不舒服。

  “九弟这几日未在朝堂,倒是因祸得福,躲过去不少风波,姜少傅,你说是不是呢?”

  姜玉竹发现与大皇子这种绵里藏针,笑里藏刀的人周旋,要比同冰疙瘩脸太子耗神得多,相较之下,她倒是怀念起太子那张清冷的俊脸。

  虽说冰冰冷冷,却胜在赏心悦目。

  她佯装听不懂大皇子话中的意有所指,笑着打起了哈哈。

  大皇子亦没有在此事上追问,而是伸手指向一旁郁郁苍苍的古槐树,含笑温言道:

  “姜少傅可知道这株龙爪古槐树在宫里生长多久了?”

  姜玉竹面露不解,摇了摇头说自己不知。

  大皇子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株龙爪古槐树在宫里已经生长了两百年,如今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吸引了不少飞鸟在其中安家。古槐为鸟儿遮风避雨,鸟儿为古槐驱虫播种,二者相辅相成,方得风生水起。”

  他顿了顿,目光深深盯着唇红齿白的玉面少年郎,又温言道:

  “本王一直认为姜少傅是一个聪明的鸟儿,懂得择良木而栖的道理。”

  面对大皇子的招揽之意,姜玉竹微微一笑,淡然道:

  “华山有奇鸟,取名啄木鸠,朝飞云霞外,夜宿风露中,不求固安居,唯盼除蠹虫。姜某性子孤僻,就如这不求安居的啄木鸠一样,唯志所欲,逐心所求,只想治好树上的蠹虫,再飞往下一片天地。”

  大皇子如沐春风的笑容有一瞬僵滞,他看着眼前执迷不悟的少年,眼角几不可控地轻轻抽搐了一下。

  好一个唯志所欲,清高不群的小少傅,认死了太子这株朽木。

  不久前,有谏官进言父皇,恳请晋升他的爵位,从而惹得父皇心生不悦,多日未曾召他入宫。

  大皇子得知消息后,急得三天两夜没合眼,他询问遍手下幕僚,发现没人指使谏官向父皇提出这个急功近利的蠢主意。

  他当即猜到给自己身上泼脏水的人,十有八九是正在“避世隔绝”的太子。

  太子以前从不会搞这些弯弯绕绕的路数,如今行事风格大变,少不了他身畔的小少傅出谋划策。

  见姜少傅毫不迟疑婉拒了他的招揽之意,大皇子收敛起脸上的笑意。

  “人各有志,姜少傅日后若是后悔了,本王随时恭候你。”

  “多谢殿下。”

  目送大皇子离去后,姜玉竹缓缓蹙起眉心,神色凝重。

  她才出福宁殿多久,就正巧撞上大皇子,并对她说了一番暗有所指的话。

  这自然不是巧合。

  姜玉竹猜想,大皇子如此着急面见皇帝,看来也是想在金乌之行中横插上一手。

  恰如大皇子所料,煽动为大皇子晋升亲王爵位之事确是太子指使人办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大皇子在朝中造势。

  耀灵帝想要朝中局面保持平衡,若瞧见大皇子的势头突然盛起,那身为掌控天枰之人,耀灵帝势必会扶持上太子一把。

  这一次出使金乌,便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太子手握北凉兵权,对于前线的战况比兵部更清楚,故而早就预测到金乌会在半个月内击退匈奴,继而与大燕缔结邦交。

  要知让大燕贵族们眼馋的“大宛马”,不只匈奴有,金乌同样也有。

  金乌境内有一处风水宝地,那里草地肥沃,气候适宜,饲养出的马儿膘肥体壮,行动如风。

  姜玉竹让太子抱恙不上朝,待到朝中风云涌动时,她适时在耀灵帝面前打出亲情牌,利用皇帝多年来对太子的愧疚心,帮太子争取到出使金乌的机会。

  如果太子此行能顺利和金乌达成邦交,将金乌优秀的马种引至北凉,那太子就可以顺理成章在北凉建立马场。

  姜玉竹从冯少师口中了解到,北凉虽然风雪交加,可在北凉山脊背面,却有一处四季常春,鸟语花香的草原。

  高寒之地,更能养好马,因为马儿不像牛羊,不能一匹匹分散开养,而是要在有美草,有泉水的山谷旷地,才能养出日后善于追击又不失野性的战马。

  若是能在北凉建立马场,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民生,还能逐渐取代陇西马场,从而斩断靖西侯扼制朝廷的双臂。

  如果没有大皇子闻讯而来,他们的计划定会顺利无阻。

  耀灵帝金口玉言,姜玉竹倒是不担心皇帝会收回成命,她猜想大皇子定会想方设法在出使金乌的队伍里安插进自己的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