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_分节阅读_第146节
小说作者:天籁星璇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88 KB   上传时间:2022-12-10 21:39:50

  男孩立刻不高兴了:“你不是说今天会带麦乳精回来嘛,我不要吃这些,我要吃麦乳精想吃饼干!”

  女人连忙安慰他:“今年没有这个,你就将就吃一点吧,小祖宗。不然一会儿直接吃饭也行。”

  说着女人赶紧拆了一块出来塞儿子嘴里:“尝尝看,一边玩去吧。”

  把儿子安抚好,女人继续跟两个工友聊天。

  好不容易到了午饭时间,女人把儿子叫过来吃饭,可男孩又开始耍性子了。

  “我不要吃饭——”

  “我要吃蛋糕——”

  周春花看了一眼被拆开的礼盒,惊呼一声:“哎呦,我的妈呀,彬彬呐,你这是吃了多少啊?”

  只见桌上七零八落地散乱了好几块金黄色的糕点碎屑。

  “不多,四块吧!”男孩用手指比了个四。

  女人急了,赶紧上前查看:“儿子,你没撑坏吧!”

  男孩一边回话一边还紧紧抓着蛋糕不放:“没有没有,可好吃了,娘我还要吃——”

  女人一看,礼盒里拢共八块蛋糕,儿子竟然能吃一半,这放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毕竟儿子挑食起来有多闹腾只有自己知道。

  周春花和林桂娣对视了一眼,林桂娣立刻上前捻了点碎屑放嘴里,随即她脸色微变,惊喜道:“哟,看不出来这玩意儿,味道还挺香的。”

  周春花也跟着尝了一下。

  女人听好友这么说赶紧把包装盒拿起来细看。之前她没拿到自己想要的节礼,一上午都憋着气,看都没看具体是什么。这才发现这款糕点的包装十分精美,配料表也写的很短,有野蜂蜜、榛子、面粉、白砂糖、鸡蛋。下面还标注了对食用孩子、老人身体最佳。

  品尝完以后,周春花也赞同道:“好吃!真的很香,而且很甜,比春满园的鸡蛋糕还好吃。”

  林桂娣不可思议地说:“稀奇了,这竟然是好东西,合着……老杨没糊弄我们呀?”

  “是不是好东西我明天去百货商场看看就知道了,顺带……再买点给我爹娘。”这东西包得那么好,送人肯定拿得出手,女人心里如是想到。

  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了市区最大的百货商场并且直奔糕点区。

  遗憾的是,她并没有买到东西不说,营业员连听都没听过这款所谓的老东北榛子蛋糕。

  女人不死心,又找了几家供销社,无一例外,通通没这个东西。

  真稀奇了,这榛子蛋糕还是什么特供的吗?外头竟然买不到?

  万般无奈之下,女人直接来到了厂里的后勤部,找到了负责人老杨。

  面对女人的质疑,老杨轻叹着摇了摇头:“你已经是第八个来问我榛子蛋糕的了。”

  女人问:“我前面还有人?”

  老杨略有些得意,他压低了声音道:“何止,你还认识呢。那个一车间的林桂娣,五车间的周春花,不都是你朋友嘛。”

  好啊,她一大早去百货公司排队,两个好友竟然一声不吭摸到这里来了。

  老杨继续道:“我也不瞒你,这东西确实是比麦乳精便宜。但是这次缩减节礼是厂长的主意,不是我擅作主张……至于我是哪里买的嘛,你可不能说出去。”

  女人催促道:“当然!”

  老杨故作为难一番,最终还是说了:“你可千万不能到处去说,自己知道就行。其实、其实是我从黑市买的!”

  “我的个老天,黑市?”给她一万个胆子她都不敢去啊。

  “我也没办法啊,厂长就给我批了那么点预算,要买那么多东西呢,不过这东西便宜,你可以去看看还有没有,美中不足的就是限购,每个人只能买5盒。”

  一听限购,女人有些坐不住了,马上就是中秋了,可不得赶紧买些备着。

  等女人走后,老杨继续悠哉悠哉喝茶,他在等,等下一个来问的顾客。

  紧赶慢赶,女人还是在中午之前来到了黑市。没想到那条平时没啥人的小路,此刻队伍都已经排到十米开外了。

  女人自言自语道:“这都买什么呢?”

  前头一人转过身来:“你说呢,当然是买榛子蛋糕啦。”

  女人一看对方还有些面熟,看来是自己单位的。

  她心里暗骂,这个老杨真不厚道!

  那人说:“不知道轮到我还有没有,唉,来的太晚了。”

  前头又有一人说:“是啊,才五块钱一盒,我不得买个七八盒送人嘛,什么时候轮到我啊。”

  而这样的场景,在海市工厂区每天都会发生。

  刘家村生产队办公室

  自从蒋袁第一笔尾款一到账,林逸秋就把开销公布了出来,一部分用来偿还拖拉机的贷款,剩下的用来购置农场那边的原材料和修路的材料费和人工费。

  村民们一听这个榛子蛋糕这么赚钱,顿时觉得食品厂前途无量啊,干活也更有冲劲了。

  刘大斌也很豪爽,力排众议给修路的所有村民加餐,隔三差五地买肉给大家吃,此举瞬间赢得了两个村村民所有的好感。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端,林逸秋身上的压力不可谓不大,这不又开始开会了。

  上回刘庆年跟着去了一趟市里,回来以后身价立刻就不一样了,林逸秋把他跟陈枫提拔成了副手,又从两村各挑了两个村民做销售,凑成了一个销售队,力求把产品推广出去,南北两开花。

  刘庆年激动地拍手:“这蒋哥厉害,竟然能想到这一出。”

  “是啊,这可比单纯地拿到百货商店推销强多了。”林逸秋也赞了一句。

  蒋袁先用低廉的价格说通几个工厂后勤采购人员,趁着过节发节礼买他们的榛子蛋糕礼盒,等打出名气以后再去找百货商店的负责人交涉,趁机抬高价格,这一招真是妙极。不但跟百货商场达成了合作,而且跟很多工厂也有了业务往来,一举两得,再加上工厂的工人本身购买力也比一般家庭强,看来以后榛子蛋糕这一块怕是不愁销量了。

第170章 谜底

  榛子蛋糕的火爆程度比林逸秋想象的还要夸张,仅从九月份开始,每月的订单光海市就已经到达了上百斤,这还不算其他地区和其他产品。

  为此生产队不得不再次扩大了食品厂的生产线。

  这样一来,王刘两村的人手是真不够用了,食品厂第一次开始向外界招工。

  刘家村虽然地处偏僻,但每个月组织上召开大会,刘大斌作为队长都是要参加的。十二分队的变化落在好几个支队眼里,说不眼红那是假的。

  这副业队才搞起来多久,几个月就买了拖拉机,如今还开始修路了。

  现在一听说十二分队要招工,包吃包住每天还有五毛钱,工资日结,附近几个村落的妇女都来了,队伍从工厂门口一直排到村口,豪不夸张。

  可是十二分队招工要求很严格,年龄在18周岁到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无传染病,还要讲究卫生,有小学学历以上最佳。

  几个条件下来,顿时砸跑了一大批人,但生产队办公室等人并不觉得可惜,他们可是做食品的,要想在这一行立足长远,食品卫生自然是重中之重,等她们入职以后,所有的后续工作都交给了陈枫。

  十月底,从王刘两村通往外界的路正式落成。

  十二月底,十二分队再度贷款购入一辆大货车。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此期间林逸秋始终没有收到林母的回信。

  他心里放心不下张东山,隔三差五就去看他,开始的时候,林逸秋的出现总能引起宣传队阵阵慌乱,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但因为林逸秋三天两头往宣传队跑,渐渐的队里传出一些风言风语,说他在宣传队有了喜欢的人,所以才会假借看张东山之名总往宣传队跑,毕竟一大小伙儿有什么好看的?

  他喜欢的人?

  他喜欢的人一直就在身边,日日夜夜都可以看见。

  对此林逸秋和刘季年都心知肚明,所以也不多作解释,只能一笑置之。

  只是随着宣传队的发展,目前队里已经不再是只有知青所的同志了,本村包括周边村落对这份工作热爱的老乡也纷纷加入进去,几个演员组几日之间多了一些年龄大小不一的演员,大大丰富了宣传队演员的层次。

  《孙丁宝下乡记》《白毛女》《陈三闹茶场》还有几部新剧并小品歌舞等等,都是附近老百姓们的最爱。

  每逢初一十五,宣传队都会受到各支队的邀请,知青们混得风生水起,张东山这个后勤组组长日子也渐渐好过起来,朝不保夕赚钱的日子随之远去。

  年底,林逸秋终于收到了来自吴县的信。

  他怀揣着复杂的心思完整地看完了整封信,心里不知是何滋味。

  刘季年一脸关切地问:“怎么样了?”

  林逸秋犹豫再三还是问他:“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吧。你想先听哪一个?”

  刘季年知道事关紧要,沉思片刻还是说:“我想听好消息。”

  “好消息就是,我娘说她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确定张东山是她丢失的儿子,而且她把我的全部身世都告诉了我。”笼罩在林逸秋身上的身世之谜终于被解开了。

  “那坏消息是……”

  “坏消息就是,我的亲生父母兄弟不知道是否还在人世……”说到这里,林逸秋大大地叹了口气。

  原著中没有提到林逸秋这个小配角的身世,他本来也没有抱有期待,但却仍在得知全部真相以后感觉被打击到了。主要是为原身感到一些沮丧吧,他一心想脱离林家,找寻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那场意外中他并未丧生,那此刻,他追寻多年的真相终于有了一个答案。

  嗨,自己怎么魔怔了,如果自己不来,一切就得按照原著来,原主结局也不见得有多好,起码他来了以后,确实改变了林家很多人的命运。

  接着,林逸秋把自己的身世完完整整地告诉了刘季年。

  刘季年分析道:“我觉得他们不见得都不在人世,既然你家这么有本事,肯定会有一些保命的手段吧。”

  “可惜现在哪里都去不了……”他只能被困在刘家村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

  没错,原身确实是京城人,他的母亲本姓路,出生于吴县望族,这是一个很罕见的姓氏,林逸秋几乎立刻就想到了来东北之前,林母带他祭奠的那座荒坟。如果他没有猜错,那座坟墓里埋葬的,应该就是原主的亲舅公和亲舅婆。

  原主的亲舅公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林父所在的面粉厂就是他亲舅公所办的。

  不过在三十几年前,原主母亲就嫁到了京城。

  当年的林家早已不是那个耕读世家,举人之家,全家仅靠着几口薄田度日,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不仅如此,林家大儿子还得了小儿麻痹症,急需一笔巨款来治病。

  当时原主生母回到吴县养胎,却意外早产,加上高龄生育并没有母乳,所以急需为儿子找寻一位品貌端正、家境清白的乳娘。

  而林母就是那个人选。

  原主亲舅公听说林母夫家不但出身清白,祖上还出过举人,林母本人又刚刚生完一子,容貌秀美,确实是在这个小小的吴县数一数二的人选,于是亲自登门邀请。

  为了赚钱,林母答应了。

  她抛下襁褓里的儿子,少不更事的女儿跟一对体弱的双胞胎以及重病的儿子,毅然决然地去了路家。

  为了弥补林母远离亲人之苦,在工资以外,路老爷(原主亲舅公)贴心地把林爷爷林奶奶都招入自家的面粉厂上班,还额外帮林母的弟弟找了一份砖窑厂的工作。

  京城形式好转以后,原主生母就要回京城了,临走之前她带走了林母,而林母舍不得小儿子,加上林家确实负担累累,养不活这几个孩子,所以破例又让她带走了当时还在襁褓中的林冬(张东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1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6/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