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天籁星璇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88 KB   上传时间:2022-12-10 21:39:50

  林小花笑着应下,对林逸秋跟几个兄弟低语道:“一会儿慢点走,我让爹娘给你们几个发个红包!”

  “谢谢小姑!”几人异口同声。

  林家小姑一行人前往下一桌敬酒,林逸秋把注意力挪到了小姑父的几个工友身上。

  他马上就要面临毕业,现在三姐也有工作了,他有心进工厂做临时工,却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招工条件,今天遇上了,正好可以打听打听。

  “几位大哥都是我小姑父的工友吧!”

  “是的是的。”

  “你这小子,你刚刚可真威风,问的这几个问题,要是我可回答不上来。”

  “是啊,还好我娶我媳妇的简单些,还是建刚脑子活泛!”

  “今天这个婚礼可真热闹。”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刚刚那个接亲环节。

  林逸秋故作羡慕道:“做工人可真威风,个个都穿的确良,个个都有自行车!”

  可能是怕误导小孩子,一个工友赶紧出来解释:“我跟建国还有逢春的的确良是找人借来的,建刚的中山外套也是借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这年头工人阶级也挺难的。”

  另一个也有些羞赧:“可不是,我的自行车也不是什么高级货,二手的罢了,我刷的干净些。”

  “我的车也是借的,一会儿要早点回去还呐……”

  “二手的?”林逸秋捕捉到了一个重点,他突然想到给林逸海买什么礼物了。

  “是啊。”那工友看林逸秋是好友的侄子,也没有隐瞒,一一道来:“这一辆自行车要大半年工资呢,还要自行车票,这钱好攒,票难搞啊,所以我就买了一辆二手的,这二手的车可比新车便宜多了,不过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林逸秋又问了些细节,可能是刚刚婚礼上的交情,一行人对他也很友善,那工友把自行车的来历一一交代了,他暗暗记在心里,准备回了城再实践。

  林逸秋又问了一些招工事宜,总结了一下,要进工厂——难!

  看来自己还得有其他打算才行,林逸秋没有泄气,这个世界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他可不能一开始就气馁。

  ———分——割——线———

  刚刚人来人往送礼还不觉得,现在人都走了,林逸海这边瞬间冷清了下来。

  林逸海把零碎的钱按照面额整理起来,对着签名一一核对。

  “我来算吧!”崔向红自告奋勇。

  “谢谢!”

  两人静默无声,一个理钱,一个算账,也算有默契。

  崔向红把账细细算好交给林逸海:“林逸海同志,一共是五十三块六毛五分钱。”

  林逸海已经算过一遍了,核实了一下,确实是这样:“嗯,很好,崔同志你先去吃饭吧,我在这边守着,还有亲戚没来呢!”

  “我陪陪你吧!”崔向红脱口而出,却马上意识到什么:“我我是说我帮你一起吧……”越说到后面,崔向红脸越红,最后直接说不出口了。

  她暗暗恼怒,恨自己不会说话,又怕林逸海多想,误会自己。

  孰料林逸海并没有拒绝:“好,那就辛苦你了,崔同志。”

  崔向红惊喜,脸上一红,连道:“不不,不客气。”

  两人不再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酒席到下午三点就结束了,吃酒席的一行人也陆续回到林家,林菊凤跟丈夫和一双儿女没打招呼便马不停蹄地走了。林逸秋知道这是他大姑第一次在父母这里吃瘪,所以面子上挂不才走的,但是在林爷爷林奶奶眼里,这对这个女儿的心更冷了几分。

  林父林母赶着上工,也不能再作停留,一家子便准备回家。来时大包小包,走时两手空空,林父提议一家人走回去,毕竟回去船费要一块钱,可以吃好几天的菜了,此举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除林逸秋以外。

  这坐船都要两三小时的路程,靠两条腿走回去,他不得累瘫咯?

  最后还是林奶奶看不去了:“逸海腿脚不好,逸秋冬妮还小,你以为他们是你俩呢。”

  林奶奶拿了两块钱递给林逸秋:“你们坐车回去快些,夏妮就留下吧,过两天就跟你婶娘矿上去,一来二去的好省点车费。”

  从林家村坐公交车去郊外的厂家属区才四毛钱,两块钱五个人刚刚好。

  林母细致地交代了林夏妮几句,说好过年接她回来,一家人上了车,在夕阳下对送行的几人挥挥手。

  林冬妮上了车,把头伸出窗外,对林夏妮摆摆手:“姐,我在新家等你回来——”

  “冬妮,不要把头伸出去。”林逸秋提醒了一句,把人拔了回来。

  “我知道,爸妈再见,大哥小秋小冬再见——”林夏妮泪眼地汪汪追着汽车跑了两步,身影越来越渺小直至看不见。

  乡下的路都是泥泞小路,坑坑洼洼的,公交车行驶得并不顺畅,在经过一个大转弯,车身猛然冲了一下,车上的人重心不稳,全都压倒到了一边,林逸秋被迫压在窗户上,往远处眺去。

  在田野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站在那里,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是林夏妮,他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心酸,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在现代也就是刚刚上大学的年纪。

  “妈,这石矿也太辛苦了,你看婶娘都做成什么样了,要不还是算了吧,把三姐接回来吧。”

  林母无奈:“这件事已经定了,再说你姐都同意了,你有什么好不同意的,我知道你心疼你姐,但是年轻人就是要多吃苦才能成长。你看人家知青,一个个都下乡呢,到广阔的天地去练红心呢,你们呢?”

  林逸秋无言,他还是个靠家里吃家里的人,他确实没资格说这话,而且把林夏妮接回来,城里也没有好工作。

  林母思来想去又心软了:“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去托托关系看看能不能找个临时工的工作,在厂里总是比外面好很多,以后找对象也能方便许多……”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临时工比大部分工作都吃香,哪有那么容易找到。

  林逸秋暗暗记在心里,想着以后日子好了,也得好好补偿这个姐姐。

  此时的林家人并不知道,这是他们跟林夏妮的最后一次见面。

  “1973年夏末,三姐林夏妮找到了工作,大哥的相亲之路依旧漫长,下学期我会进入高三,这是一个不同于21世纪高三的体验,可能未来会艰难一段时间……望今后的日子也能如现在一般平安顺遂。”夜晚,林逸秋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这是他来了这个时代以后养成的新习惯,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现代,但是多做份记录总是不枉来这一遭。

  回到家以后,家具厂定制的家具也到了,林母用点小巧思稍微一布置,整个房子立刻大变样,全家人心情都很好,这几日林母走路都带风。

第23章 购物

  也不怪林母得意,这些日子家门口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凑着聊天的功夫,眼睛就往里偷瞄,想看看这么大动静装出来的房子究竟长什么样,话里话外都是要介绍自家侄女外甥女的。这可把林母给乐坏了,心想着即便是跟那个董家不成,林逸海也不至于找不着媳妇了,这笔装修钱花的值了。但是在林父心里,董晓燕还是要高一等的,从出身到工作(据说马上可以去供销社做营业员了,这可是国企职工啊)到长相,无可挑剔啊。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是,董家通过刘喜妹竟然要求提前见面。

  林父林母还挺吃惊的,毕竟之前董家的态度可不算好。林逸秋倒是觉得意料之中,他们家装修的事情,家属院都传遍了,没道理董家不知道,所以这是着急了?

  “也行,这样小秋回学校之前还可以见一面,也帮你哥把把关。”林父一锤定音。

  林父这话倒是提醒林逸秋了,之前的“林逸秋”喜欢跟着学校的红小兵到处跑到处玩,怕父母管教,再因懒得来回跑去上学,高中以后干脆住学校里了,一年也就寒暑假会回来,要说学校的住宿环境可是真的差,现在家里整饬的干净整洁,家具全新,他也没道理再住到外面去了。

  林母听说他要搬回来,心里也是十分欢喜:“早说了,搬回来住也是一样,不过会不会影响你的学习啊,毕竟以后上学可得早起半小时了……”

  林逸秋当然不能把以前住校的真相说出来,只能打着马虎眼,说自己会更努力的学习的。

  “你知道就好,这书肯定是要读的,现在偷懒的人,以后吃大亏。”林父老怀宽慰,觉得小儿子经次落水,终于长大了不少。

  既然有董家提前见面的打算,那林家也得准备起来,林母拿了钱带着一儿一女去了百货商场。

  吴县的百货商场离工厂家属院还是很有距离的。

  清晨天刚蒙蒙亮,林逸秋和林冬妮就被喊起来了。索性这次林母没说省什么车钱,直接带着两个孩子坐车直达城中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城中心是这样的一片低矮破旧的建筑群,凹凸不平的路面,两旁的树木高大稀疏,建筑侧面大片大片地贴着巨幅海报——《沙漠的春天》,《智取威虎山》等等,海报上的男女老少无一例外都是神气昂扬,精神十足,再反观现实中的人们,人均穿着灰蓝藏蓝色的工装,或埋头走路或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偶尔谁骑着自行车,倒是能叫人多看两眼。

  “秋,带着点妹妹,别丢了。”

  “诶诶诶!”

  林母带着儿女简单转了两圈,就直奔百货商场了。

  幸福百货算得上是吴县数一数二的豪华建筑物了,但其实也就是个三层的小楼房,它座落在一群青灰砖建筑中心,通体墙面刷的雪白,上面印着各种大红色的标语——

  “吴县王XX竟敢攻击张XX同志罪该万死。”

  “打倒狗爪子李XX解放吴县。”

  “主席万岁万万岁。”

  一进门,墙面上印着大大的“幸福百货商场”六个字,下面紧随着一句标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今天不是周末,商场里很冷清,几乎林家人一进来,营业员就满脸堆笑地招呼起来。

  跟现代商场的服务员不同,里面的营业员个个着装整洁,站姿笔挺,精神面貌饱满,面带微笑。

  林逸秋心道:不愧是吃国家饭的,就是不一样。

  商场一楼主要是卖布,吃食还有日用品和护肤品,其中布又分化纤布区、丝绸区、花布区,吃食就是常见的瓜子花生糖果,油盐酱醋茶。日用品就多了,什么红牡丹暖水瓶、搪瓷盆、搪瓷杯、毛巾……护肤品架子上则摆满了蛤蜊油、雪花霜、风油精、洗发水、洋碱……这些年代标志性的物品。

  “妈,买两块毛巾吧,家里的毛巾都快成抹布了!”林家的毛巾是林母家具厂的废弃布头做的,抹布也是,常常放一起就搞不清哪是哪了,林逸秋来了以后基本都是清水洗脸甩干就完事了,冬天可不成。

  “有钱买那个做什么?一会儿妈给你买点水果糖,别买那没用的。”

  林母的回答完全是意料之中,不过林逸秋这下也有拿捏她的话术了,不必去讲要讲卫生什么的大道理,只要说能让女方家高看大哥两眼,林母基本都会买账。

  果然,林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跟营业员打听了起来。

  营业员笑眯眯的:“长的八毛钱,短的五毛钱,不要布票。”

  一听不要票,林母心动了,她上前摸了又摸,料子确实柔软:“我就不要了,你爹也不要,给你哥你未来嫂子,你跟夏妮、冬妮各来一条吧!”

  “行,大姐你要长的还是短的?”

  “要长的吧!”林母说完以后又偷摸在林逸秋耳边提了一句:“回去我把毛巾剪开,这样不就多了五块嘛。”

  林逸秋一听,这哪行呐?

  “妈,这毛巾剪开可就脱线了,脱线了就不好用了。”脱线的毛巾可不又跟抹布没啥区别了嘛。

  林母一咂嘴:“唉,也对也对,要短的吧,我要短的。”

  “阿姨,再给我们拿两条吧!”林逸秋补充了一句,又解释道:“五条长的要四块钱,七条短的只要三块五,算起来咱们还省了五毛呢!”

  林冬妮一时算不过来,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崇拜哥哥,惊呼:“小哥,你真厉害!”

  那营业员被逗乐了,笑着跟林母夸赞道:“大姐,这是您儿子吧,真聪明!”

  这都到这步了,林母也不好意思打林逸秋的脸了,只能接过塑料袋要了这七条毛巾。

  接下来,林母先去食品区称了一些瓜子和糖果还有家里缺的油盐酱醋,就带着两个孩子上了二楼。

  二楼三楼是贵重物品区,比如电器区、家具区、钟表区、文具区和服装区。电器区又分:收音机半导体区、电视机区、电风扇区,服装区则分为:秋衣秋裤区、鞋子区、成衣区。家具区除了有沙发桌椅以外,最显眼的地方摆着一台缝纫机,林逸秋扫了一眼价格,不是自己能承担的起的。

  他跃过这些大件小件,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了角落里的一辆自行车上面,然后趁着林母和林冬妮还在逛,偷偷溜了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