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品皇帝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追沙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4-16 13:42:21

  “张舵主可否将他们交由我?”见他一脸的惊讶,绍岩补充道:“哦,是这样的,本特使临行前,金爷就曾提起过此事,他料定张舵主您这次接手这里,期间肯定会困难重重,尤其是这些元老极的大人物,他曾明确表示,若是张舵主有困难,可让我来助您一臂之力,若是擒了这些反对你的人,就将他们全部押到京城。”

  “这,这不太好吧,他们虽是讨厌,但好歹也是山寨元老,倘若将他们押解至京,必将难逃一死,此事一经传出,其它分舵首领又会如何看待我张通?”

  算你还有点良心,绍岩冷哼一声道:“你现在已经是朝廷的人了,他们反对你,便是公然与朝廷作对,反过来说,你若是不肯将他们交给金爷,说明你心怀二意,试问还怎么让我们相信于您呢?”

  张通听着他的话,觉着很有道理,心说反正这帮老家伙向来不给我面子,我又何必忌讳那么多,我现在已经骑虎难下,索性送佛送到西吧,便不假思索的道:“那好吧,我照办便是。”

  不一会儿,老舵主以及十八堂主被五花大绑地带到这里,绍岩故意当着张通的面,打着官腔训了他们几句,然后命左右随从将他们带了出去,紧接着,张通立即让人清点人马,继而与‘特使’一起赶赴山外。

  行军的途中,绍岩坐在马背上,两只眼睛不停的看着四周,内心不由一阵狂喜,因为这附近一带皆都埋伏着老杨所带来的兵马,过不了多久,所有叛军将被分隔着好几段,而后逐个击破,对于这些叛军,愿意降者可免其一死,顽强抵抗者死路一条。

  张通的心情很是激动,他暗暗发誓,这次再也不会让极品皇帝和老杨他们溜走了,正当他挥着鞭子,准备加快行军速度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唉哟’一声尖叫,回头望去,却见绍岩两手捂着肚子,整个上半身都趴在了马背上,嘴时不停念叨:“怎么回事?难道吃坏了什么东西?肚子疼得紧啊?”

  张通听罢,连忙勒住缰绳,不解道:“特使大人方才还好好的,为何突然会如此?”

  绍岩捂着肚皮,苦着脸道:“我也不知道,只是进山之前,路上有些口渴,我便向一位过路的大嫂要了碗水喝,难道……”说到这里,他连忙摇摇头道:“不会的,大嫂与我无冤无仇,定然不会谋害于我,一定是我不小心吃坏了什么东西。”

  张通气愤道:“特使大人,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兴许你是被那位大嫂给骗了,来人,速回山寨请大夫过来。”

  “不用了,我只是肚子有点疼,相信过一会儿就好了,咱们还是赶路要紧,千万别耽误了正事。”绍岩说道。

  张通刚刚还有些疑虑,担心他是故意装病,如今见他这般坚持,显然不像是装出来的,于是拱手道:“既是如此,那兄弟我先行一步,特使大人,咱们一会儿再见。”临走时,留下四名喽罗兵保护绍岩。

  等到张通率着大部队离开后,绍岩方才缓缓地直起身子,四名喽罗兵顿感吃惊,其中一人纳闷道:“特使大人,您的肚子不疼了么?”

  “你说呢?”绍岩呵呵一笑,随手揭去脸上的胳腮胡子,四名喽罗兵一眼认出了他,旋即挥刀向他劈了过来,绍岩两手抓紧缰绳,整个身体迅速划到战马的另一侧,四名喽罗兵扑了空,复又挥刀朝他刺去,绍岩不慌不忙的腾出一脚,不偏不岐,正中一名喽罗兵的脸部,那人倒地的同时,绍岩再次伸出双手,一把将一名喽罗兵攥上马背,其它两人见状,拿起大刀砍了过来,不料全都落在了同伴的身上,两人见自己亲手砍死了同伴,顿时懵住了,绍岩双拳同时出击,两名喽罗兵来不及躲闪,纷纷摔倒在地……

  第二百八十二章 请君入瓮(2)

  才不过半根烟的时间,四名喽罗兵却已是两死两伤,绍岩对自己的战果相当满意,他以前在社会上混的时候,不是被别人打,就是被人追着跑,自从来到了这个时代,一切都变了,俗话说的好,‘有朝一日龙得水,翻江倒海水倒流’,你妈妈的,老子现如今虽然算不上是武林高手,但对付你们几个还是小KS……

  话分两头,却说张通领着大队人马向西挺进,他按照‘特使’所指的方向,每到一处便让士兵展开拉网式搜索,生怕有漏网之鱼,然而,就在他们刚刚拐进一座小山坳的时候,忽闻四面八方杀声四起、地动山摇,紧接着,每个山头树起了无数面东林国的战旗,旗帜鲜亮,迎风招展……

  “冲啊,杀啊——”蓦地,成千上万的东林士兵挥舞着大刀、长矛,斧子,沿着山坡冲了上来。

  “不好,我们中计了。”张通愕然惊叫一声。

  东林将士在章怀德、常一笑两人的带领下,尤如洪水猛兽般倾巢出动,张通麾下的叛军都是些乌合之众,虽然他们以前也曾打过几个小胜仗,但多半都是靠投机取巧、要么就是侥幸荻胜,像今天这样面对面的厮杀还是头一次,更何况他们现在的处境非常被动,因此,当东林将士如狼似虎的挥刀砍过来时,这些叛军顿时乱作一团,直到张通下令突围,他们方才拿起兵器自卫。

  东林将士在常、章二人的领导下,一个个士气大振,很快将叛军分隔成好几块,到底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勇猛、默契、叛军人数众多,可是他们平时缺乏训练,加上纪律涣散。

  有道是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这句话倒是一点不假,就张通这号人物,定然也带不出什么好兵,他的这些手下平日里在山上作威作福、倚老卖老,一旦到了战场上,根本就不堪一击,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因为怯战而步步后退,最后竟被自己的马匹踩死于足下,有些人自乱阵脚,乱砍乱劈一番,到头来却误伤了自己的同伴。

  “皇上有旨,活捉小霸王张通——”常一笑大喊一声,将士们一鼓作气,大刀阔斧的向张通围了过去,张通听到对方指名道姓的要活捉自己,不由骇然失色,慌忙率余部往回去的方向撤退,就在这时,老杨、刘萌率着数百义军截断了他们的退路,张通心乱如麻,无奈之下,只得领着手下人边战边往侧面的小路突围,小路两边是一片荆棘地,张通等人气喘吁吁地顺着这条羊肠小道逃命,殊不知,妙善与白如雪早已带着一部分义军守候在路口。

  “张通,你们已经被团团包围,还是放下武器投降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妙善说道。

  面对去路被堵,后有追兵,叛军们眼看大势已去,便不等张通下令,相继扔掉手里的兵器,以求保住一条性命,张通气得脸红脖子粗,随即从怀里拿出兵符,举在半空,理直气壮道:“尔等给我听着,兵符在我手上,见兵符如见舵主,我现在命你们,马上给我杀了他们。”

  妙善、白如雪相视一笑,看她们的表情,显然就没把所谓的兵符当回事,叛军喽罗们见到兵符,复又从地上捡起兵器。

  “兵符是假的,大家不用紧张。”话音刚落,绍岩骑着战马,笃笃的从白如雪的身后冒了出来,跟着从袖口取出一块兵符,认真的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兵符,你们都让张通给骗了。”

  在场人不禁面面相觑,人群顿时一阵骚动,谁也吃不准哪块是真,哪块是假,张通为了安抚人心,故而冷哼一声道:“皇上,您不要以为您是皇帝,谁都会听你的,更不要拿个冒牌的东西就想骗过我们这些弟兄。”

  绍岩哈哈大笑道:“到底是谁在冒牌,张统制先不要过早的下结论,你不防将兵符翻个面看看,上面还有我给你留的签名呢,你看过之后就明白了。”

  张通将信将疑的将兵符转了个面,却见上面写着‘我是王八’四个大字,他气得不打一处来,随手将它狠狠的向绍岩扔了过去,白如雪抽剑挡去,一剑就将它斩成两半。

  “来人哪,速将张通抓起来。”绍岩举起兵符,大声道。

  正如张通所言,见兵符如见舵主,真正的兵符既然握在绍岩手里,叛军们自然唯其马首是瞻,当下掉转枪口向张通扑了过去,张通只能带着几个心腹随从试图强行突围,最后,随从全部战死,张通被生擒。

  这次平乱,叛军伤亡人数共计八百多人,擒得俘虏一共是二千一百二十三名,这些人毕竟是义军,在他们没有正式归附东林国之前,绍岩也不便直接处置,于是便将他们全部交由老舵主和十八位堂主。

  老舵主执法严明,经过与底下堂主商议,最后决定将张通以及部分首领就地正法,以儆效尤,事后,老舵主召集十八堂主及各首领与聚义堂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归顺东林朝廷,老舵主亲自将兵符交给了绍岩,并表示,从今往后,全国上下十万义军将誓死追随东林朝廷,永无二心。

  绍岩乐意接受了,当下封老舵主周佛庭为都督,老杨大叔(杨应)为参将,其下十八堂主刘芳亮、张择棋、傅远、沐林风、钱嘉益、佟定安、佟定平、方响,章伍月,素洁、江文增,郝兴勇、洛晨、齐震、黄道周、于致远,洪仁发,马泫分别为副都督,并将他们分别派往各省,集结所有分舵向八达岭外围靠拢,如此一来,便避免了被梁楚两国大军逐个围剿,不仅保存了实力,而且巩固了八达岭外围防线。

  一切安排妥当,天色已近黄昏,绍岩吩咐白如雪、刘萌等人收拾东西,准备动身回八达岭,章怀德、常一笑率领大队人马在外面候着,这次战役,东林将士没有什么伤亡,只有几个人受了点轻伤,因此,部队整体看上去还是那么的威严庄重,宛如一道道坚固的城墙,与山寨那些没怎么经过训练的义军站在一起,一眼就能区分开来。

  收拾完毕,绍岩率先来到了门外,这时,老舵主、老杨、妙善、莲儿相继赶了过来。

  “皇上这是要走?”行过叩礼,老舵主走到绍岩边上,诧异的问。

  绍岩点点头,微笑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朕在此逗留了数日,也该走了,再过两天就要过年了,满朝文武都还在等着朕呢。”

  十八堂主拱手,齐声道:“皇上,不如您就留下来过年吧。”

  “是啊,皇上,此去八达岭少则两天,况且这天寒地冻的,您还是晚些时日再走吧。”妙善说道。

  绍岩笑了笑,没有说话,这些人也是出自一番好意,在他们看来,这次若不是绍岩,义军将面临着被瓦解分裂的危险,老舵主与十八堂主,乃至整个山寨上上下下所有义军都对绍岩敬畏有加,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皇上能留在山寨过年,传出去势必会让各省分舵的义军士气大增。

  老舵主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在那里劝着,唯独莲儿规规矩矩地站在老舵主身边,半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这丫头原本性格就比较内向,这次突然得知绍岩的真实身份,她是又惊又怕,内心顿时积压着一股沉甸甸的自卑感,压得她甚至喘不过气来。

  也难怪,在此之前,她一直都将绍岩当成好大哥,母亲去世后,绍岩便自然而然成了她在这个世上唯一可以依赖的人了,事到如今,一个晴天霹雳将她所有的梦想与憧憬都毁灭了,从今往后,绍大哥不再是绍大哥,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子,每每想到这里,她就觉得鼻子酸酸的,很想钻到被窝里大哭一场。

  眼下,绍岩要走了,她却想不出自己该说些什么,挽留?当然不行,绍大哥是皇上,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处理,正想着,她忽然感觉到跟前多出一个高大的的身影,她下意识的抬起头,却见绍岩正冲着自己笑,“小丫头,你在想什么呢?”

  莲儿脸蛋泛着红晕,慌忙朝他福了一福,怯怯道:“皇上,一路走好。”

  绍岩咯咯笑了起来,然后附到她的耳边,轻声道:“莲儿,以后在没人的时候,你还是管我叫绍大哥吧,这样听起来习惯点。”

  莲儿脸色更红了,忙摇头道:“不,莲儿不敢,您,您是皇上……”

  这时,白如雪、刘萌、郑月桂来到她的身边,劝说她跟随大军一起到八达岭,绍岩也是这个意思,这丫头千里迢迢的从南梁国赶到这里,其目的就是为了找他,这个时候,我岂能再将她抛下?

  令人意外的是,莲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她的理由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留下来照顾年迈的老舵主,她说,她当初与妙善从南梁国流浪至此,幸亏被老舵主收留认作义女,此恩此情,她终生不能忘记。

  绍岩念在她孝心一片,只好不作劝说,老舵主虽年事已高,却能看出莲儿不想随皇帝进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太过于自卑,这丫头明明心里喜欢着绍岩,碍于自己的身份低微,只能一度的将这份融融情意压在心底。

  妙善与她情同姐妹,自然能猜出她的心思,可是莲儿这丫头铁了心的要留在山寨,任何人都动摇不了她的决定,妙善劝说未果,便就此作罢。

  见这丫头性格执拗,绍岩的心里或多或少有些遗憾,与众人随便寒暄几句后,便转过身去上了马背,就这样,浩浩荡荡的东林大军徐徐向西挺进。

  一路上,绍岩时不时回想起莲儿的那副忧伤的表情,尤其是大军正式开拔时,他注意到,这丫头的那双清澈的眼眸明显有些模糊,别人或许没有在意,绍岩却是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驾——”正想着,忽听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众人停下脚步,扭头望去,却见妙善骑着一匹枣红色战马,身后背着一个包袱,快速驰骋而来,不一会儿便来到绍岩马前,她不容多说,立即取下包袱递给绍岩,说道:“皇上,这是莲儿让我转交给您的。”说罢,掉转马头,准备原路返回。

  “妙善,你等一下。”绍岩叫住了她。

  妙善猛地回过头,绍岩沉吟片刻,说道:“麻烦你替我照顾好莲儿。”这句话看似多此一举,可是,此时此刻,绍岩也只能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

  “皇上放心,莲儿是我的妹妹,我和义父会照顾好她的。”说到了此处,妙善瞟了四周一眼,然后小声道:“皇上,可否借一步说话?”

  见她神情紧张,似是有什么秘密要告诉自己,绍岩随即驱赶着马,一连往前走了好几步,随口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妙善眉头微皱,说道:“皇上,您此番回去,务必要提防您身边的人。”

  绍岩猛然一怔,提防身边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奇怪,这丫头说话办事一向干脆利落,怎么现在也学会了卖起了关子?这丫头的这句不温不冷的话,倒是引起了绍岩的好奇心,问道:“你说这话是何意?你让朕提防谁?”

  妙善面无表情道:“皇上,您就别再问了,总之,您今后多长个心眼便可。”

  第二百八十三章  喜迎新年(1)

  “我说妙大小姐,你就别和我拐弯抹角了,这可不是你的处事风格,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别在吊我胃口了。”绍岩不以为然的咯咯一笑,心里却道,你个小丫头片子,居然敢在我面前故弄玄虚,小心我打你屁屁。

  “抱歉,妙善只能把话说到这里,否则便要触犯了江湖规矩,皇上,您是聪明之人,您只管照做着我的话去做,保管对您有益无害。”妙善矜持的道。

  什么狗屁江湖规矩?这丫头不是金盆洗手了吗?莫不是又‘重操旧业’?娘的,好好的大小姐不当,偏偏要在刀口上混日子,我就不明白了,杀人的行当有那么爽吗?绍岩苦笑道:“你都没有告诉我要提防着谁,我又如何照着你说的去做呢?你总不能让我整天防着身边的人吧?那样子岂不是活得太累了?”

  “总之,您听妙善的没有错。”妙善犹豫了一下,跟着补充问了一句:“恕妙善冒昧的问一句,皇上以前在八达岭的时候,可曾在街头遇到过一伙来落不明杀手?”

  听她这么一问,绍岩不禁回想起那次在街头遇刺的一幕,那天,他带着白如雪、穆影两个丫头在街头闲逛,三人来到一个卖杂货的摊前,摊主是个年过花甲的老头,不曾想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杀手,若不是绍岩和白如雪的眼力好,差点就着了他的道,后来邓炳堂和曹昆带兵赶来,这才将那伙杀手一网打尽。

  见他表情惊讶,妙善倒也猜出了几分,说道:“不瞒皇上您说,那老头姓姜名武,东林国河阳县人,此人十五岁便开始杀人,四十多年来从未失手过。”

  绍岩诧异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不过在听到‘从未失手过’这一句时,他忍不住就想笑,妈妈的,这丫头净往同行脸上贴金,上次那老头充其量就是一个普通的杀手,如雪一个人对付他都绰绰有余,他算个屁高手。

  “皇上,您别忘了妙善以前就是一个杀手,人家都说,杀手的鼻子是最灵的,妙善现在虽然退出江湖,但在江湖上还有不少朋友,那天,当妙善听到姜武要去刺杀您的时候,本想去提醒你,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您的身边有白如雪这样的高手,相信姜武一时半会难以近您的身。”妙善面色冷漠,字字铿锵有力。

  这件事的确值得令人发起深思,虽说那些杀手最后全部被诛,但是整个案件却是迷雾重重,八达岭是绍岩临时设的陪都,按理说,天子脚下是不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就像现代的北京一样,又有谁敢到那里刺杀中央的领导人,只怕人还未到就已经与世长辞了。

  反过来说,假如是有人故意设计的话,其效果自然大不一样了,绍岩曾作过很多的假设,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曹昆,这老家伙为了让女儿当上皇后,可谓是啥事都敢干啊,绍岩当时不想追究此事,主要是考虑到脚跟未稳,还不宜拿权臣开刀,因此便将计就计,索性立曹宣娇为后,一来先稳住曹昆,二来曹宣娇贤良淑德,立为后室倒也是当之无愧。

  此刻听到妙善这么一点拔,他方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虽然这丫头没有直接说明,但其实已经间接向他挑明了一切,所谓的小人指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东林国的国丈曹昆。

  行有行规,既然这丫头不肯细说,绍岩也不想让她为难,当下抱着拳头,坦然说道:“朕知道了,多谢妙女侠提醒,朕这次回去后,一定会密切留意此人。”

  “皇上明白就好。”妙善满意的点点头:“妙善说过,皇上是个聪明之人,有些事情我不能说得太明,要不然又会卷入其中。”

  那倒也是,听她的意思显然是厌倦了以前的杀手生涯,眼下好不容易能过些太平的日子,实在不应该卷到这些是非当中,绍岩满心欢喜,认真的看着她道:“妙善,说真的,你有没有考虑过过来帮朕?”

  妙善一改严肃的面孔,心平气和的道:“暂时还没想过,不过义父已决心归顺朝廷,妙善随时都乐意听从您的调遣。”

  得,说了等于没说,绍岩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下去,妙善注意到他的脸色不太好看,复又道:“皇上,妙善答应您,等到各省分舵向这边收拢,妙善会带着莲儿去找您的。”

  “嗯。”绍岩乐意的点了一下头,心说这还差不多。

  妙善说完话,一挥马鞭,“驾!”,不一会儿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愧是杀手出身,做什么事都这么洒脱,绍岩望着她离去的背影,不由抿嘴一笑,忽听身后传来刘萌的声音,“小二叔,时候不早了,咱们该上路了,要不然大年三十都赶不回去了。”

  日啊,这话听着怎么有点不对味啊?绍岩似乎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酸味,回过头才发现刘萌坐在马背上,嘴巴却是撅得老高。

  也难怪,绍岩被妙善叫去,两人说了好长时间的话,白如雪、郑月桂倒是不会在意这些,刘萌见他们有说有笑的,心里头很是不爽,心道,切,不就一杀手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绍岩朝她打了个哈哈,随后若无其事的命令大军继续赶路,这一路都是小路,只能容得一匹马通过,等到路宽的时候,刘萌骑着马赶到他的身边,没好气的道:“小二叔,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绍岩微笑道:“好啊,你说,我听着呢。”

  “你是不是喜欢那个妙善?”刘萌杏目圆瞪,活像一头母老虎。

  这话一出,别说是绍岩,就连白如雪和郑月桂都吃了一惊,刘萌见绍岩只是傻笑,没有说话,故而又气哄哄的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就是喜欢她,您别忘了,她以前还要杀你。”

  看来这丫头还不是一般的生气,哎,做男人就是累,尤其像我这么优秀的男人,明明没想过的事情,总会让人想入非非,绍岩苦叹的摇摇头,凭心而论,他对妙善压根就没有过非分之想,眼下却让刘萌这丫头揪着不放,这种情况不容他过多解释,否则只会越描越黑,于是便装成个没事人似的,径直朝前走着。

  刘萌跟在背后发着牢骚,内容都是关于妙善的,白如雪、郑月桂过来安慰她也没用,谁都知道,这个时候也只有绍岩能压住她,可绍岩偏又不想去理她。

  ……

  连续赶了一天的路,部队终于进入八达岭境内,再过半个小时就能到皇宫了,绍岩等人早已是归心似箭,路上一刻也不敢耽误,马不停蹄的向皇宫方向驶去。

  此时正值黄昏,街道上行人还是络绎不绝,因为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民间百姓都忙着置办年货,大街小巷可谓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很多摊铺的屋檐下都提前挂起了大红灯笼,门上更是贴起了新对联,有钱的人家都换上了华丽的服饰,贫苦人家的女孩便穿着旧红妆,衣着虽然素了些,但看上去还是那么的喜庆。

  为免惊扰了喜庆的氛围,绍岩让章怀德、常一笑带着部队速回营地,他自己则雇了辆马车,与三女一起同坐在马车上,顺着热闹的街道徐徐向皇宫进发。

  以邓炳堂、曹昆为首的文武大臣闻听皇帝今日回宫,便一大早就在宫门口候着,穆影、曹宣娇以及郑月桂的贴身丫环小香也在其中。

  绍岩等人下了马车,众人顿时扑成一片,高呼皇帝万岁,绍岩向他们引荐了郑月桂,众人对她又是一番叩拜,小香见她平安无事,欢喜之情可想而知。

  曹宣娇素闻梁国公主美如天仙,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她热情地走上前,拉着郑月桂的手向后宫走去,郑月桂在途中也曾听白如雪说起一些关于皇后的事,都说皇后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看来说得一点都没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品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