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武夫当国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14-05-14 22:54:26

  午后刚过的时候,火车站并没有很多人。里里外外看到的全都是身穿制服的军人、警察和站务员,就连一些卖香烟、花生、小吃之类的小贩都主动退避到很远的地方。袁肃见到陈文年和郑汝成派来的官员后,询问各方面准备的情况,继而又亲自到处走动巡视了一下。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旅客反而越来越多了起来,因为火车调度的原因,不少列车都错开了之前的时间段,大部分都分成了好几个集中的时间,其中就有傍晚这一会儿。

  五点钟时,郑汝成打电话到火车站,邀请袁肃到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还说上海当局的官员都已到场,专程前来为袁公子饯行。袁肃想到时间还早,最近都忙了一整个下午,没必要真的时时刻刻提心吊胆,于是就应承了下来,前往郑汝成约定的饭店吃饭。

  来到饭店时,正好宋教仁和前来送行的人也都受邀来到饭店,袁肃与宋教仁等人一起来到订好的包间,郑汝成、程德全和其他一众官员早早到场等候。为了不耽误行程,菜肴早已点齐预先做好,众人到场落座之后,马上就开始上菜。

  宴席上大家还算很热情,相互之间频频敬酒,就连宋教仁本人都喝了不少杯。

  不过终归是赶时间,整个酒席不到一个钟点就匆匆结束。郑汝成本打算亲自送一行人到火车站,无奈刚才喝上头,一时晕乎乎的只能作罢,由其他官员代为前去。

  再次来到火车站时,正好赶上从南京开来的一列火车进站,旅客和接客的人来来往往,整个火车站显得很是热闹。袁肃一行人各自下车,在警卫人员的陪护之下,先行来到火车站的站长室休息。不过站长室毕竟不大,容不下那么多人,于是有一些官员就站在外面,袁肃先让宋教仁进去休息,他正打算找陈文年来询问南京那边的安排情况。

  就在这时,袁肃忽然看到火车站候车室大门口闪过几个人影,本来火车站人来人往没什么奇怪的地方,可是这几个人影当中有一个明显的女子身影。这个女子走在最前面,其他几个男子却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单单这一点就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袁肃本以为只是某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可是仔细看去时又忽然发现走在前面难的女子没有大家闺秀的仪态,甚至从侧面的轮廓还感到有几分似曾相识。

  然而还没等看得仔细,这些人已经消失在候车室的人群当中。

  袁肃凝思了片刻,最终只当是刚才喝了一些酒看走眼了,更何况就算是熟人也没什么大不了,自己又不需要主动上前去打一个招呼什么的。

  到了上车的钟点,袁肃这才回到站长室找到宋教仁。此次跟随宋教仁一起北上的除了其秘书孙礼赞,以及国民党宣传部副委员吴仲华之外,还有另外两名国民党籍的议员。这两名议员也是刚从北京南下上海汇报选举工作,此次正好便与宋教仁结伴同行。

  简单的絮叨了几句,袁肃与宋教仁一起走出了站长室。陈文年、杜预带了几名警卫员在前面开路,火车站站长陪同在后面,其他送行的官员和国民党成员都陆续跟行。一路上宋教仁跟袁肃聊了一些北方气候的问题,不过都是一些闲聊,袁肃没有太过认真,只是随便顺口的应承了几句罢了。

  从站长室到站台有一条专门的走道,如今走道两侧都已经被袁肃带来的警卫员和郑汝成派来的军警戒严。当一行人刚刚出了走道,来到站台上时,事先早已等候在站台上前来送行的学生团体以及其他国民党成员,纷纷举起手中欢送的旗帜,又是摇旗又是呐喊。其中还有不少记者,纷纷点燃镁光灯,争抢着拍照。

  袁肃印象中,站台上这些送行的人应该是郑汝成特意安排的,包括那些记者也都是事先打了招呼,目的就是为了给这次迎接任务烘托气氛。当然,他相信其中有一些人是自发前来进行欢送,不过可能仅仅只会占的一小部分。

  --------------

  【新年越来越近了,各位大大激动不?哈哈,传统佳节最喜欢了,哈哈!】

  第60章,车站枪击

  早先他有想过尽量不好这么麻烦,安排这么多“闲杂人等”在一旁,人多手杂更容易出意外,可偏偏自己临行之前接到中央的嘱咐,要把这次迎接工作办的热热烈烈,所以最终还是只能默然接受郑汝成的安排。

  宋教仁一边走一边还向着欢送的人群招手示意,他并不知道这些送行的人是早先安排好的,只当是热衷于支持政党政治改革的志同道合者。

  走在最前面的陈文年已经打开了花车车厢的门,他与杜预退在两旁站定,由几名随员先行上车安顿好行李。

  就在袁肃和宋教仁快要到达车厢前时,忽然一侧欢送的人群当中突如其来的传来一声尖叫。有些人立刻向着尖叫传来的地方看去,而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或者看清楚究竟发生什么事,紧接着人群中又响起了一声枪响。

  这一声枪响就如同平地里炸了一颗炸弹,无论是那些被安排好的“送行的人群”,还是站台另外一边的忙忙碌碌上车下车的旅客,全部吓得惊慌失措。人群接二连三尖叫起来,又如同受惊的鸟兽一般四散逃避,至于逃避不及的也赶紧卧倒在地上。

  短短一瞬间,原本有秩序的场面一下子变成了一派“兵荒马乱”的景象。

  袁肃第一个念头是愤怒不止:近两百人在现场安保,居然还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前的所有准备难道就是形同虚设吗?

  不过他没有继续多想下去,身旁的警卫人员早已一拥而上,将自己和宋教仁团团围了起来,又是推又是挤的往车厢方向冲去。他周围都是人影,完全看不清楚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在这个危急关头,还是等先到了安全位置再考虑其他。

  “宋先生,宋先生你人呢?”

  “我就在这里,我就在这里。”

  “有没有受伤!有没有受伤!”

  “没,没有,我很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没等宋教仁把话说完,很快又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而且比起之前要显得更加密集,粗略的听上去正在开枪的人数最起码超过了十来人。

  就在袁肃与宋教仁快速转移到车厢门口时,忽然身边陆续传来两声惨叫,有两名警卫员被流弹击中摔倒在地上。不过即便如此,其他的警卫员依然奋勇的还击,并且坚定不移的用身躯挡着袁肃、宋教仁二人,直到袁肃、宋教仁二人都钻进了车厢。

  火拼才进行了几分钟,整个火车站站台一片混乱,许多人都疯狂的向外面逃跑,剩下的一些则是吓得动弹不得人一直趴伏在地上,或者躲在角落里,又或者是被误伤倒在地上痛苦嚎叫着。在站台上负责警戒的警卫员、军警大约有四十多人,这会儿全部聚集到花车车厢附近组织防线,只是站台实在太开阔,几乎没有什么可以防守掩护的地方。

  此次袁肃南下所带了一百多名士兵,之前一部分士兵已经先登上了前面的几节车厢,另外一部分士兵则还在站外警戒。当枪战爆发后,前面几节车厢的士兵赶紧跑来支援,不过因为事先担心武器走火,子弹没有装膛,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快速做出反击。至于在火车站外的士兵则被惊恐逃窜的人群阻挡住道路,只能慢吞吞的向里面拥挤进来。

  杜预在袁肃上车之后也跟着上了车,袁肃看了一眼现在在车厢的里面几个人,除了宋教仁之外就是几名随员,这些人目前都是一脸惊慌的样子。

  “杜预,你保护宋先生。丢一支手枪过来。”袁肃大声的对杜预喊道。

  杜预来不及回话,只是闭着嘴罩着袁肃吩咐办事,先拔出了自己的一支手枪丢到袁肃跟前,然后跑到宋教仁身边护着对方。

  “宋先生要是有什么闪失,我拿你是问。”袁肃丢下这句话,然后沿着车险跑到靠前面的位置,深吸了一口气后慢慢的沿着车窗探出半个头向外望去。他这个位置正好可以看到站台上交火的全部情况,只见混乱的人群当中大约有八、九枪手在袭击车厢这边,大部分是双手各持着一把毛瑟手枪,也有两个人是端着长步枪。

  按理说这么一些人根本不可能是四十多名军警的对手,不过因为场面太过混乱,这些枪手又是躲在人群后面先发制人,一下子占据了上风。

  不过袁肃并没有多担心,单凭这么一些人想要突破这么多军警的防线,简直是痴心妄想。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算外面没有支援,单单站台这里的军警就早已解决问题,更别说不仅还有外面的支援,火车前半截车厢里的士兵们也正在从后面包围上来,这些人俨然已经犹如困兽一般。

  只是他心里一直犯着嘀咕,万万没想到自己都如此设防,居然还会有杀手出现,实在是匪夷所思。更何况历史上刺杀宋教仁的杀手似乎只有一人,然而今天却多了这么多人,究竟是什么人一定要置宋教仁于死地?

  正当疑惑重重之际,站台忽然传来一个很熟悉的叫喊声,这个叫喊人还是一个女子。

  “杀了袁贼,为我爹报仇,今日就算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

  听完这声叫喊,袁肃不禁怔了一怔,赶紧寻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在站台中间靠近一个墙柱附近站着一个纤细的身影,对方穿着一身精干的行装,虽然有一些伪装,但仍然还是看得出行走江湖的风范。此人不是别人,竟然正是余小鱼。

  他心头徒然惊讶不止,这时才想起来先前在车站门口时瞥见一袭熟悉的人影,原来竟然是余小鱼。然而让他更为惊讶的是,万万没想到余小鱼会是来发动袭击的刺客!

  难道说,这些人根本不是来刺杀宋教仁的,而是来刺杀我?袁肃暗暗的叨念着,只感到背脊一阵冷汗,同时胸腔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一下子什么滋味都混杂其中,既然复杂又是烦躁不堪。

  真不知道余小鱼心里在乱想什么,就算当初在山海关不幸误杀了其父,那可也是事出有因。更何况当时他已经冒着极大的风险放走了余小鱼,再怎么说也算是一报还一报,大家理应是扯平了,余小鱼何必还要失心疯的大老远跑到上海来行刺?

  一想到这一点,袁肃不由的又觉得这件事太奇怪了。若余小鱼当真只是为了为父报仇,在滦州也好,在北京也好,在天津也好,都可以找机会来下手。可为什么对方哪里不都选,偏偏选择在上海?而且还是他送宋教仁北上的这一天?

  要知道这一天不仅是戒备森严,更何况余家又是关外江湖势力,在上海本地可谓是人生地不熟,完全不利于下手行动!哪怕稍微有一点常识,等袁肃一行人回到北京,又或者是火车行驶途中下手,也比在车站下手要强得多。

  一念及此,他觉得有必要在余小鱼身上追查下去,当然,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自己也从没想过把余小鱼当作仇人来对待。自从第一次在滦州相识,他反而对这个江湖小女孩很有欣赏,敢作敢为,毫无做作,简直就是这个时代中独特的女子。

  当即,他立刻沿着车厢又跑到车门口,大声向外面喊道:“陈公台,留活口,留活口!”

  在外面正在激战的陈文年听到喊声,虽然觉得现在的情形如此危急,可刺杀终归是一件大事,确实有必要调查的清楚。于是他马上对周围的军警士兵们下达了命令,多少要留一两个活口,反正自己这边人多,慢慢的围攻上去,又或者是消耗完对方的子弹,还是很容易抓几个活口的。

  又过了几分钟,从其他地方赶来的士兵开始加入围捕,整个局面转眼间扭转了过来。

  余小鱼和那些枪手被团团围在了站台中间,随着士兵人数越来越多,火力越来越猛,那些枪手很快就招架不住。先是有人中枪到底,到后来甚至还有个别人吓的要逃跑,不过就在转身突围的时候被流弹击中。然而余小鱼从始至终一脸冷漠,仿佛视死如归一般,不仅没有挪移步子,反而还显出杀红眼的样子。

  只是在顽强的反抗也奈何不了敌众我寡,随着身边的枪手陆续倒下,又或者是弃械投降,余小鱼手枪里的子弹也打光了。正在她试图更换弹药时,前前后后的士兵一拥而上,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包围上来,还有人从后面伸手推了她一把,将其硬生生的摁倒在地上。

  袁肃直到有人来汇报站台上已经得到控制时,这才快步从车厢里跳了出来。

  经过一番激烈而短暂的驳火,此时此刻列车站台上一片狼藉,旅客们丢弃的行李,小商贩打散的零食,中枪者的血迹,各式各样的弹壳。映入眼帘的满是士兵到处奔走的身影,有人是在协助伤员,有人是在收拾枪客的武器,还有人在一旁设置警戒线。原先热热闹闹的火车站,转眼间彷佛经历了一场战争的蹂躏一般。

  陈文年看到袁肃下车之后,三步并作两步迎了上来,他肩头都是血迹,额头汗珠如滚,不过表情还算正常,也不知道这肩头的血是不是他的血。

  “都督,你没事吧?”他一边询问着,一边对袁肃上下打量。

  “我没事,你这是……”袁肃指着陈文年肩头的血迹问道。

  “不碍,只是擦伤。刺客都已经被抓了,竟然是关外的那些人。”陈文年表情很凝重的说道,当初在关外围剿余小鱼这伙人时,他是在场的。对于今天发现刺客居然是余小鱼,他同样感到十分惊奇。

  “这件事很不对劲,就算是要杀我报仇,也不至于选则上海这个地方。”袁肃压低声音对陈文年说道。

  “是啊,有必要好好查一查,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行走江湖的莽夫本来就没什么远见,也有可能仅仅是碰巧路过此地,然后就打算来一个鱼死网破。”陈文年推测的说道。

  “刺客现在是什么情况?”袁肃岔开话题问道。他并不是不愿意接受陈文年的推测,只不过既然是推测,终归还是要经过深入调查才能确定。然而在他心里同样又有了一些担忧,倘若余小鱼这些人真的没有什么内幕,仅仅是有勇无谋的选择了干这一票行动,那自己到底应当如此处置这件事?是论罪,还是再次放走她?

  从理智的角度上来说,他确实不应该纵容这些人胡作非为,更何况还是要自己的性命这么危险的事情,要想做大事必然要心狠手辣。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他身为男人多少会有一些怜香惜玉,之前的陈安洁只不过是不对自己的胃口,但余小鱼这样的女孩子倒是很有吸引人的地方。

  “打死了三个,伤了五个。那姓余的小娘们也受伤了。”陈文年回答道。

  袁肃沉思了片刻,回头看了看花车,又看了看被士兵团团包围住的余小鱼。他意识到现在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眼前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件,双方在火车站大庭广众之下驳火几十枪,实在是非常恶劣。除此之外,宋教仁终归还是要继续北上,因为国会开幕的时间已经迫在眉睫,另外也不知道这件事会不会跟南北合作造成影响。

  一时间思绪万千,直到火车站外奔跑来一些上海本地的官僚、军官以及之前为宋教仁送行的国民党人。众人找到袁肃,赶紧七嘴八舌的问长问短。黄兴、于右任等人甚至都没有理会袁肃,而是直接大声询问宋教仁现在在什么地方。

  听到外面的喊声,宋教仁这才从车厢里走了出来,黄兴等人见宋教仁安然无事,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一个钟头之后,江南制造局二楼大厅。

  宋教仁正在接受一名西医和护士的检查,黄兴在一旁衔着石楠烟斗抽着闷烟,其他几名国民党高层党员和原本计划随同宋教仁一起北上的国会议员们,脸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凝重,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时不时的议论两句。

  郑汝成原本回到居所时已经睡了,听说火车站发生激烈交火,惊慌的连忙又起来。这会儿刚与袁肃在里面的办公室谈话,二人所谈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这次枪击案的调查,另外一方面则是安排后续北上的行程。

  过了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袁肃、郑汝成、陈文年三人才从办公室走出来。

  等候在大厅里的所有人齐齐把目光转移到这边,黄兴向前迈了一步,迫不及待的问道:“这事到底要怎么办?”

  郑汝成本打算开口说话,不过话到嘴边时却还是忍了下来,他只是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袁肃,意欲让袁肃来做出回答。

  袁肃轻声叹了一口气,环顾了一眼四周,然后说道:“此事初步调查并非是针对宋先生,被逮捕的刺客是我之前在山海关赈灾期间曾经得罪过的马帮。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还是要做进一步的追究。另外,若是宋先生没有大碍,我仍然可以安排今晚十点钟的火车送宋先生北上,不过这次恐怕是无法陪同宋先生了。”

  大厅里的众人交头接耳议论了一阵,似乎是对这样的结果有些始料未及。

  宋教仁犹豫了片刻,起身向袁肃问道:“我是无大碍的,若是方便,我倒是宁愿能尽快北上。那么,袁大人你是打算留下来了一阵子吗?”

  袁肃点了点头,表情凝重的说道:“思来想去,这件事因我而起,我还是要留下来做好善后事宜。不过宋先生你请放心,我会让我的副官带领五十名士兵护送宋先生到北京,绝不会再发生今日这样的意外事件。”

  宋教仁微微颔首表示感谢,说道:“多谢了,我想今天这件事的的确确是意外。”

  他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黄兴忽然站出来要开口说话:“什么意外……”他的表情显得很是激动,脸上有很明显的不信任,然而话才只说到一半,站在另外一旁的于右任赶紧上前拽了其一把。黄兴只好又硬生生的把剩下的话吞了进去。

  黄兴的反应立刻引起了整个大厅所有人的警觉,刚才的举止再明显不过,显然是黄兴认为此次行刺事件另有隐情,只不过袁肃为了顾全大局所以才谎称刺客的目标是他自己。

  袁肃一时间哭笑不得,不过他也不想解释什么,越是解释反而越会引起黄兴的猜忌。

  “不管是不是意外,我承认今日发生的枪击事件还有很多疑点,我之所以留下来,也正是为了调查清楚这些疑点。我能理解克强先生你是担心宋先生的安全,不过请你放心,既然在下授命迎接宋先生北上,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宋先生安全抵达北京。”

  -----------------

  【明天启程回家咯!祝各位在家的读者大大能与父母亲朋快快乐乐,祝不能回家的读者大大们也能有一个美好的新年,记得给家人打电话哦】

  第61章,审余小鱼

  “若是这样,那就最好不过了。”黄兴不冷不热的说道。他虽然就今天发生的事情很震惊,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立刻怀疑是北方所为,毕竟身为大总统侄子的袁肃同样是在现场,并且成功保护了宋教仁的安全。

  接着简单做了一些交代,袁肃吩咐了几名警卫员贴身保护宋教仁的安全,又交代杜预赶紧带人回火车站安排今天晚上出行的火车。在江南制造局忙碌了一阵过后,他与陈文年带了一些人赶往拘押余小鱼等人的上海警察总局监狱。郑汝成派了他的一名幕僚陪同前往,负责在官方上做一些打点和支持。

  一番拐弯抹角,一行人来到上海警察总局。这是一栋很旧的楼房,大院正门口有好几个门岗,许多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正在站岗值勤。虽然火车站发生枪击案才过去不到两个钟头的时间,但如此重大的消息,早已经在第一时间疯传到全上海各个角落。许多敏感的记者打听到一些消息,早早跑到警察总局这里套新闻材料,此时就围在大院正门外。

  袁肃一行人的车辆在几名警察的指引之下开进院子,上海警察局局长吴世森听说消息,匆匆忙忙带领一大批高级警官来到院子里迎接。

  之前在火车站时吴世森是亲自带队前去支援,顺便与袁肃打过照面,根据袁肃当时的交代,他早就料到对方会亲自来提审刺客,所以早先做好的相应准备,甚至还专门从租界巡捕房请来了洋人探长前来协助调查。

  不过袁肃在与吴世森见面之后,却没有做出任何指示,仅仅是说要单独与余小鱼见面。

  吴世森很是诧异,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当是袁肃先单独见上一面,了解一下情况,随后再安排进行审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9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2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武夫当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