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武夫当国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14-05-14 22:54:26

  孙佑邰念及吴老汉之前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好言奉承,最终还是忍下这口气,迈步走到院门口。只见吴老汉哭丧着一张脸,身后还陪着几个家中的帮工,这些帮工当中其中一人还衣衫不整,站都站不稳,还是靠着周围几人搀扶着。

  在见到孙佑邰出来后,吴老汉连忙抢先上前,哭喊着说道:“孙大人,孙军爷,您一定要替老朽做主啊,再这么下去,不光是我们吴家要完了,整个商丘城也要完了。”

  孙佑邰皱着眉头,冷冷的喝问道:“吴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第29章,军纪之乱

  吴老汉哎声叹息一番,转过身来指了指那个衣衫褴褛的帮工,说道:“孙大人,这人是老朽家的长工,名叫阿二,他就在前面街上的绸缎庄上住着。那绸缎庄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没进货了,无非是住了两家人看着店,可是……可是就在刚才,官兵们闯进了庄子,不仅打砸,还抢东西,还……还抓走了阿二的婆娘跟他的女儿……孙大人,这,你们可是来剿匪的,你们可不能这样呀,您,您一定要给我们做主呀。”

  虽然吴老汉说话时支支吾吾、断断续续,但是孙佑邰还是很清楚的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当即脸色愈发显得阴沉起来,他说道:“竟有此事?岂有此理。你们可曾看见那些官兵穿着什么样的军服?”

  那偏体鳞伤的阿二咬着牙说道:“就是,就是寻常的军服。”

  孙佑邰不耐烦的追问道:“我问的是颜色,什么颜色。”

  阿二这才回答的说道:“是蓝色的,蓝色的军服。”

  孙佑邰早就料到能干出这样事情的绝对不是他的手下,第三旅虽然成立不久,但这大半年的训练都是极其严格,也是极其重视军纪。再者第三旅初来乍到,理应老实一些才是,更何况他记得现在手下的三个营全在前线,后方这边就只有团部这边的人。

  蓝色军服是北洋军的军服,十四师和十七师便依然保持着这种颜色的军装。第三旅是中央陆军系统,中央陆军一律是土黄色的新式军服。

  他本人对军纪同样十分看重,尤其是部队升任为中央军番号之后,心中更是认为中央军就是要与地方部队大有不同,一定要彻底洗心革面,成为中国国防的中坚力量。此时听到有士兵居然如此对待老百姓,抢X劫、勒索、打砸、破坏已经是不可容忍,而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更不能容忍奸X淫X妇女,这简直是军队中最大的忌讳。

  “去,去把林团长给我请出来。”他带着激动的情绪对一名手下吩咐道。

  过了片刻,十七师的那名团长匆匆忙忙赶了出来。

  “孙大人,发生何事?”林团长疑惑的问道。

  孙佑邰把刚才吴老汉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并且十分严厉的质问这件事该如何处理。如今他们政府军是要平定民乱,而不是制造民乱,那些十七师的官兵简直就像是一群土匪,难怪老百姓们会揭竿而起!

  林团长听完孙佑邰的话,脸色一时很不好看,一方面是对孙佑邰以上司的口吻教训自己感到不满,好歹彼此都是团长,中央军又有什么了不起?另外一方面同样对城中的混乱情况十分无奈。他沉着气说道:“孙大人,这事肯定不是我麾下的兄弟所为。实不相瞒,十七师下面的五个团,除了我五十七团,还有许大人的五十八团之外,剩下三个团的军纪都很有问题。我们五十七团、五十八团是李副师长亲自带出来的,之前一年的作战,也都是我们两个团在打头阵。剩下三个团要么是收编来的部队,要么是最近扩编的临时部队,几个团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更别说他们的手下了。”

  孙佑邰多少是相信林团长的话,因为这几天他是亲眼见过十七师几个团的情况,更何况林团长和许团长的两团人都是最先进城的,许团长这会在西边跟民军打巷战,林团长的部队则在濉河边支援前线的声势。

  “老林,不管是谁的部队,这种害群之马是万万要不得的。这河南省内的民乱之所以越闹越大,不仅是因为咱们官军镇压不力,更是因为有这样的害群之马祸害百姓,把老百姓都逼上绝路。正所谓治病要治根,这根若是治不好,这病只会越来越严重。”孙佑邰十分郑重的说道,脸上也显得很是坚决。

  “这样的问题,只怕连李副师长都棘手,我们现在又能怎么办?之前是抓过几个典型,李副师长可是亲自拔枪打死了几个,可就为了这件事,那三个团团长闹得不行,差点还出了兵变。越是有战事,越是军纪乱,反而平常还好。就算要处理这些乌合之众,也万万不能在这个时候下手。”林团长叹了一口气,很是苦闷的说道。

  “这怎么行,若是连李师长都治不住,这十七师可不就乱了套?这件事无论如何都必须有一个结果,若是李师长处理不了,那我们就要告张都督那里去。长此以往,军队跟土匪一样,老百姓还怎么信得过我们?”孙佑邰咬牙说道。

  “孙老弟,你这就是不懂了。终归还是咱们张都督不会带兵,那几个团长只要拍拍张都督的马屁,托人送点金银珠宝,张都督哪里还会怪责他们?就是被纵容成这样的呀。”林团长叹了一口气,一边摇着头一边说道。

  “竟然如此?照你这么说,那这件事反而还管不了了?”孙佑邰冷冷的说道,说话的时候拳头都不由自主捏紧了起来。

  “这……唉,还真好管。不过若是李师长进城了,说不定还能镇住这些人。毕竟李师长之前是亲自处决过这些士兵的,他们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林团长推测的说道。

  “如此,我先发一封电文到宁陵去。”孙佑邰说道。他说完之后,又看向吴老汉一行人,脸色显得很是无奈,低沉的劝说道:“吴先生,这件事我会尽力处理。现在外面那么乱,你们最好还是待在大宅里不要轻易外出,有什么亲戚朋友的也都暂时叫他到这里来。”

  “大人,您要舅舅我婆娘和我女儿呀,大人,她们被那些人抓走了……”阿二“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一边磕着头一边哭喊着说道。

  孙佑邰看着对方的摸样,心中一时有所不忍,可是思来想去又没有其他办法。

  “陈进,你带几个人现在出去,去帮他找一找他的妻儿,找到了就带回来。吴先生,你派人带路去。”一番思索之后,他只能将就的说道。

  “是,是,多谢孙大人,多谢军爷。”吴老汉连忙摸了一把眼泪,把阿二搀扶起来,然后跟着名叫陈进的军士一起往外走去。

  第30章,双面处理

  下午两点钟,在商丘西北方向的第一团和第三团兵出三路,突然向三个民军盘踞的村镇发起了进攻。正如蒋百里所预料的那样,突如其来的进攻使得商丘北部的闽军乱成一团。

  事实上第一团和第三团的动向民军已经通过老百姓的口传得知了,只是一来民军缺乏足够的军事素养,二来时间也太过仓促,因而实在没有办法及时做出反应。再加上十七师和第二骑兵团在正面战场上的强大攻势,一上来就在气势上给予民军极大的创伤。

  突袭作战的任务进行的十分顺利,短短几个钟头的时间已经攻克了好几个民军据点。

  不过到了傍晚时分,第一团却在睢阳北部遭到了民军顽固的抵抗。王泽似乎把手底下的精锐民军全部集中到了睢阳,不仅在南边能跟十七师对抗着,同时在北边还能与第一团僵持下来。直至天色暗沉,第一团不敢轻易在夜晚发起强攻,只好暂时收敛各路部队,在已经占领的村镇附近设下防线,等待明日天亮再行进攻。

  第三团则在天黑前已经绕行了五十余里的路程,直接来到了商丘最北边的山林地区,预备明天一早便向商丘北城发起进攻。

  袁肃和蒋百里是在下午一点钟时赶到第一团这边,与戴凤翔见了面,整个下午的作战他们都是亲自进行战术指挥。蒋百里意气奋发,原本有足够的信心制订围歼战术,一举攻克睢阳北部的防线,只可惜麾下都是缺乏经验的新兵,没办法完全发挥蒋百里布置的战术。

  对此,蒋百里虽然很生气,但是同时也能保持理性来看待这次失误的作战。他着急几个营长、连长做了详细的检讨,并且再次制订了明天早上的进攻战术,要求所有前线军官必须严格带领部队执行战术,否则自己必然要按照军法来处置。

  临时前敌指挥所设在秦家弯外面的一座小农舍里面,从下午占领这里开始,团部通讯队便在赶工搭建电报线,天黑之后才勉强接通了一条电报线。

  袁肃与蒋百里在一旁讨论今天白天作战的情况,在已经攻克的几个民军据点里,第一团和第三团分别俘虏了大约三百名民军。不过严格的说,这三百多人也不能全然算是民军,关键还是对民军的定义十分模糊。因为这些人当中真正有枪械的只有百余人,剩下的则是手无寸铁又或者只有一些农具、木柄枪、大刀之类的冷兵器。

  只能说在官军发起进攻时,这些平头老百姓曾经反抗过,或者阻扰过官军作战。

  白天战斗场面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在袁肃看来这场突袭作战完全算不上有规模,不仅作战过程迅速快捷,彼此的伤亡也是十分有限。他现在要考虑的反而是如何处置俘虏,以及如何安抚其他老百姓。

  这些俘虏本来就是老百姓,无非是因为走投无路才揭竿而起。要想彻底平息民乱,自然不能把这些老百姓赶尽杀绝,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困扰老百姓的难题。

  “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尽快落实赈济工作。开封那边正在筹备粮食物资,一旦商丘这边稳定下来,就立刻把这些物资调派过来。”袁肃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是应该的。然而我们现在收押的这些俘虏,也是有一定可以利用的地方,但是却需要赌上一把。”蒋百里微微点着头说道。

  “哦。是吗?怎么一个赌法?”袁肃饶有兴趣的问道。他自然是觉得把这些平头老百姓收押着也无益,可是若是就这么放走了,又担心这些老百姓会重新起来对抗官军。

  “先告诉这些俘虏一旦官府收复商丘之后,会进行必要的救济措施,每个人每天能分到一笔口粮,同时官府还能提供相关的工作,以帮助商丘进行战后恢复。然后,让这些俘虏一个个做出保证,只要承诺不再参与叛乱,那就立刻可以回家。”蒋百里不疾不徐的说道。

  “百里兄,我明白你这个办法是什么,我也知道为什么你说这是一个赌博。”袁肃笑着说道。他当然不是不相信蒋百里的话,更何况蒋百里事先都已经说了,这是要赌上一赌。这个办法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收买人心,但作用起来却还能起到散播官府将进行救济的消息。

  当然,虽然这是一次赌博,不过还是有很大的几率。毕竟这些俘虏归根结底都是一些平头百姓,无非是希望能有一个活路,如今有了活路摆在眼前,理所当然会感恩戴德。这些人经历了一次失败,对战争自然会感到畏惧,再加上又没收了武器,回去之后十之八九便会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哪怕还有少数顽固的人想要继续顽抗,但对整个作战来说俨然已经造成不了多大的妨碍。

  比起侦察队之前在商丘散播的消息,这次是官军正面给出的答复,双管齐下显然能够让老百姓们进一步信以为真。

  “都督果然是聪明人,至于是否如此决定,就全凭都督你来决断。”蒋百里同样笑道。

  “那就怎么决定了,反正这些乌合之众也断然不会是我们的对手,放他们离去也无可无不可。”袁肃直接拍板的说道。

  随后,袁肃便吩咐杜预去安排相关的事宜,首先把所有俘虏集中起来,然后向这些俘虏灌输中央军与众不同的作风,并且以袁肃本人的名义表示在战后一定会进行政府救济。当务之急是希望所有企图反抗的老百姓不要再执迷不悟,先各自返回各自家中安心等待官府的进一步的消息。

  当然给了希望也有给予威慑,正所谓恩威并重才能事半功倍。为了不让那些刁民以为官府态度软弱,袁肃还要求进行一系列的警告,包括暗示接下来的作战将会更为激烈,同时也不会再轻易释放俘虏,还包括此次释放的俘虏如果再在战场上被俘,轻者处于二十年劳役之刑,重者则直接枪决。

  通过威慑还能间接的让这些俘虏再回去之后,把消息通知给更多的民军,那民军们都知道现在的处境,如果尽早投降那么就此作罢,如果继续冥顽不灵,那后果可就严重了。以这些基层老百姓们的心态,在希望和威胁双重压迫之下,是极有可能遭到动摇。

  刚刚安排好这些事,戴凤翔拿着一份电文快步走到袁肃和蒋百里这边。

  “都督,二团孙团长发来的电文,城里出了一些状况。”戴凤翔脸色很阴郁,说话的语气也略显几分沉重。

  “什么状况?”袁肃问道,随即接过电文看了一遍。

  “孙团长说十七师有不少士兵进城之后到处搜刮抢X劫,甚至还做出奸X淫X妇女的恶行。南城那边现在乱成一团,十七师除了五十七团和五十八团之外,剩下三个团根本帮不上任何忙,反而还到处添乱、制造事端。”戴凤翔愠怒的说道。

  “岂有此理。”袁肃重重的把电文拍在了地图台上,之前还带着笑容的脸色一瞬间变的乌云密布起来。他素来知道北洋军的军纪涣散,在出发之前也曾料到会出现诸如此类的事件,可自己能够接受的这是个别案例,然而摆在眼前的这份电报上,却显示出十七师的官兵成群结队的为非作歹、大肆破坏。

  “李师长难道没有加以约束吗?”蒋百里同样拧着眉头说道。他治军向来最重视的就是军中纪律,哪怕部队战绩再差再烂,但也一定要恪守条文规范。他对中国现今的军事状况十分堪忧,“官匪一家亲”当真是对军人荣誉最沉重、最可耻的打击。

  “李师长下午才从宁陵县赶往商丘城,这会儿应该才到。”戴凤翔说道。

  “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制造问题。就这一天的时间,二团统计了四十五起扰民案件,其中有三十起还是奸X淫X妇女。知道为什么老百姓们宁可拿着锄头跟官军对抗,也绝不愿意接受招抚吗?这就是原因。可悲,可恨。十七师的那帮杂碎若是不能帮忙,索性让他们都滚蛋去。”袁肃情绪十分激动,双手紧紧的捏成拳头,双眼喷着明显的火光。

  “这事绝不能姑息。我们这边正努力缓和民众对我们官军的矛盾,告诉他们官府会进行救济,可是那头又干出如此这般丧尽天良的恶迹,老百姓们还怎么能信我们?”蒋百里义正严词的说道。

  “可是,我们又该如何插手?这毕竟是十七师的事情,而且孙团长在电文里说,此事甚至连李副师长都未必能解决。目前我们这边战事正酣,而且论系统、论兵力,哪怕想要去插手,只怕也会很难。”戴凤翔哎声叹息的说道,他之所以苦闷就是因为这件事的棘手之处。

  蒋百里陷入了沉思,这件事关乎两军内务,直接插手确实多有不理智,但是如若放任不管,只会让此次作战愈发困难。原本很简单的一次军事行动,偏偏却让这样一些害群之马弄得如此复杂为难,当真是可恨又可气。

  “都督,我以为这件事应该立刻上报到开封,必须由张都督亲自来做决断。”寻思过后,蒋百里十分认真的对袁肃说道。

  “我这就准备电文陈明利害,势必要让这些杂碎得到应有的惩罚。另外,先派人从开封送两万元到第二团团部,让孙佑邰先对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家进行赔偿。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引起民怨。”袁肃咬牙切齿道。

  “是。”戴凤翔干净利落的说道。

  第31章,突发事件

  第二天天色刚亮,在商丘北线的第一团和第三团再次发起攻势。与此同时,商丘南线也开始尝试着进行一些城际的战线推进。王泽的民军部队战斗力之弱,早在第一天作战期间已经表现的淋淋尽致,面对身为黄色军服的中央军士兵,就连民军自己也都感到很是纳闷,什么时候官军能打得如此骁勇?

  同样是在这天清晨,袁肃的电报发到了开封都督府。他不仅用最严峻的语气强调十七师的军纪败坏,要求张镇芳亲自下令对违法乱纪之徒进行严厉惩处,否则势必危及此战;除此之外,他也顺带提及关于早先已经协商过的战后救济问题,希望开封这边能尽快将赈济物资派送到前线来,以便立刻对占领区进行安抚,从根本上瓦解民军反抗官府的情绪。

  张镇芳收到了电文之后,对麾下十七师的军纪情况也深刻反省了一番。

  当然,如果换做是以前的时候,他是很少会理会这种事情,做为一个骨子里很封建的官僚,近几十年来中国军队的现状早已经是耳濡目染。无论是八旗兵还是绿营兵,又或者是团练、村镇联防之类的武装团体,其纪律和品性大多也都是那么一回事。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军队的风气,甚至潜意识的认为这足以算得上是中国军队的“传统”、“特色”。

  不过现今的情况大有不同,河南民乱的困扰已经由来已久,更何况中央陆军第三旅此次入豫还是备受中央政府的关注。原本他是不应该让第三旅参与军事行动,可既然事已至此,那就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进攻商丘的马到功成。

  十七师军纪败坏影响了整个战局,这件事自然不能掉以轻心。

  但是张镇芳的出发点是担心军事行动受到影响,而并非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军纪问题。

  因此,他只给前线下达了一项命令,决定将袁肃在电文中点名的五十九团、六十团和六十一团给撤下来。至于袁肃所需要的物资,也都立刻安排人送到商丘城内去。

  二十五日的这一天战斗进行的也很顺利,就如同蒋百里所设想的那样,此次作战前后不会超过三天时间。当天傍晚时,一直顽固坚守睢阳的民军,终于在南北夹击之下崩溃了防线。第一团的部队攻入睢阳,与十七师五十八团完成了会师。

  纵观整个商丘战场,南部和北部大部分县镇都已经被官军收复,整个商丘城一大半也落入了官军的控制之下。王泽驻扎在睢阳的主力全军覆没,现如今只剩下在濉河以北以及商丘东北部一小片近郊地区还在僵持阶段。王泽本部最后的人马便全部集中在这些地方。

  而在这天中午过后,之前被逮捕的俘虏在经过一番安排之后,便全部释放了回去。

  也就仅仅隔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这些被释放的俘虏很快就体现出一股影响力。第一团与五十八团能够顺利攻克睢阳,与这些俘虏回去之后造成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关系。大部分俘虏被释放之后,都吓的赶紧跑回家中躲避起来,也有一些则回到民军队伍里,把从官军那里听到的消息散播出来。

  在傍晚睢阳被攻陷之前,这里的民军已经出现不少逃兵,剩下的民军也都是军心涣散,根本没有再继续坚持下去的想法。

  当天晚上,袁肃在第一团临时团部与蒋百里、戴凤翔做了一番讨论,决定在二十六日这一天一举击溃王泽在商丘的所有民军势力。关于针对濉河和商丘东北部地区的作战,则继续采取正面牵制、迂回突袭的战术,第一团与五十八团负责从后方突袭濉河北岸的民军,第三团与五十七团则负责前后夹击商丘东北部地区。

  对于第三旅初次作战能够得到如此顺利的效果,袁肃难免不会感到有种兴奋,更何况尤其是在河南各路部队频频失利的烘托之下,第三旅初来乍到就旗开得胜,哪怕对付的仅仅是王泽这样的小角色、乌合之众,但也撑足了门面功夫。

  关于明天的战斗,他已经没有操心的必要,剩下的事情全部交给蒋百里和戴凤翔即可,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开始酝酿战后救济,以及在占领商丘之后的各方面布政工作。

  然而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顺利到底,就在这晚深夜两点钟时,戴凤翔带着警卫员急匆匆的来到袁肃休息的帐篷前,声音急促的叫醒了才刚刚入睡不久的袁肃。

  袁肃慌忙起身,连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披上,掀开帐篷门帘子向外面问道:“怎么了这是,何事如此惊慌?”

  戴凤翔手里捏着一份电报,但是由于情急之下也没顾得上把电报递给袁肃,只是喘着粗气说道:“都督,出事了,开封遭到敌人偷袭,张都督紧急求援。”

  袁肃立刻皱起了眉头,只感到这个消息实在太过震惊,自己朦胧的意识一时半会竟然没能全然反应过来。愣了一会儿之后,他这才开口质问道:“你是说,开封遭遇敌人袭击?你是说有人打到开封去了?哪里的敌人,什么敌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9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2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武夫当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