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虽然不知道苏联人有没有列装新式战斗机,北方军空军战斗机换装已经成为了高层首肯的最优先级任务。

  美国P-12战斗机机身由钢管构架承力,铝板作蒙皮,主翼仍采用木质骨架、外包布质蒙皮,是典型的“半金属结构”。该机虽仍旧采用欧战时流行的双翼布局,但其整体构造更加紧凑和坚固,各零部件设计已趋向完美。

  P-12双翼单座战斗机,总重1220千克,航程940千米,最大时速300千米,在驾驶员座舱前方并列装有两挺机枪,这也是一种传统的机枪安装形式。只是美国人不知怎么想的,装备的两挺机枪一个是7.62毫米口径,一个是12.7毫米口径,也就是军火公司专门跑来向尼森公司推荐的那两款重机枪。

  至少要保证大本营空军联队和东部军团、北部军团两个空军联队立即换装P-12战斗机,这是当时东西两线日趋紧张的形势所决定的,尤其是日本人。

  慷慨解囊购买一批、偷偷摸摸仿制一批才是军火市场的真正规律。无偿窃取他人技术是不道德的,但是放着好技术不用被别人压着打那就是傻帽了。

  陈安一边秘密将扣下来的两架P-12送到大本营军火车间扫描,一边让尼森伯姆再去购买一批,省得到时候阶州上空漫天都是这种P-12战斗机,美国人会愤怒地切断所有和北方军的交易渠道。

  战斗机可不比枪械弹药,鲜有出售特许生产的,而且即使他国仿制了,随便换几个零件和模样就很难说不是对方自己研发的。枪械弹药反而是太方便被仿制了,特许生产也很容易达成交易。

第七十四章 居延汉简

  吉林丰满北方集团驻地,保安公司大礼堂内,十几名军官背着手笔直站着,上尉营长阴沉着脸,冷冷地说道,“不要去学空降营,据说孙蔚如少将专门向大本营作了检讨。我们山地营换装鲁格手枪,是大都督亲自下的命令,有谁不愿意执行的就脱下军装直接回家好了。”

  鹰鹫的眼神死死盯住了每一名手下的军官,半响之后,上尉沉声道,“有没有准备回家的?”

  “没有。”所有军官都立正,大声回话,不敢有一丝犹豫。

  上尉哼哼了几声,又盯了几眼,才开口说道,“没有就好,否则就要去军纪署报到一下了。都给我出去,立即带着自己的手下上缴M1911手枪。”

  年轻军官们都大声喊了一句,“是。”赶紧敬礼,离开了这个郁闷的大礼堂。

  真是倒霉,王河山无奈地嘀咕了几句,不过是手下的弟兄不愿意换装鲁格手枪,听说当初空降旅的很多官兵都选择了继续使用M1911,立马跑到各自的长官处好说歹说一大通。

  刚从武备学堂毕业的少尉王河山一时心软,就找到自己的连长说情,结果发现很多年轻军官都向各自的上司提出不换装的请求。

  王河山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上尉营长就发话了,全部有意见的人都去大礼堂。一阵雷霆大怒之后,挨了一顿臭骂的王河山等人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各自营房。

  回到自己排里,王少尉对着弟兄们也是照本宣科地一顿臭骂。顿时一阵唉声叹气,弟兄们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交了心爱的M1911手枪,换上了那把怎么看都像工艺品多过杀人武器的鲁格P08手枪。

  成为少尉军官之后,王河山依然携带着自己那把李恩菲尔德步枪。不过这次换装,李氏步枪也被回收了,不可能选择M1918勃朗宁轻机枪的王河山,干脆选了一把索米冲锋枪。

  只是用过麦德森轻机枪的王河山,不仅对勃朗宁轻机枪有些失望,同样对索米冲锋枪不感兴趣,居然只有二十发弹匣,而不是三十发,真是难以想象。

  排里的弟兄也马上拿到了半自动步枪和M1917重机枪。对重机枪没有什么意见,反正只是将原有的7.7毫米口径换成了7.62毫米口径而已,同样是二百五十发弹箱。但是对新式步枪,很多官兵就非常纳闷了,原本是十发弹仓,现在只有八发了,不是将火力减弱了吗?

  第二天,对外宣称是丰满水电站保安公司员工的山地营轮流组织各排前往靶场试枪。

  听闻大本营派来的临时教官讲解之后,基层官兵们几乎是狂热地冲向各个靶位,一口气打光了手中步枪的八颗子弹,然后有些陶醉地听着那一声叮的弹匣弹出声。

  使用M1917重机枪的机枪小组马上眼红了,班里的勃朗宁轻机枪还可以说确实改善了射手视野,他们的M1917重机枪则是几乎没什么变化,哪有什么新枪试射的乐趣呀。机枪小组的成员马上要求指挥官让他们也试射一次新式步枪。

  王河山有些茫然地听着自己排里的机枪小组,在耳朵边嚷嚷不休。

  他妈的,这是步枪,还是冲锋枪?根本没有听清楚弟兄们说什么的王河山,有些瞠目结舌地看着对面靶位传过来的信息。在两百米的距离,竟然可以当步枪使用,实在难以相信,王河山提着手中有些温热的索米冲锋枪,二十发弹匣已经打光了。

  从实战角度出发,大部分的枪战互射都是在四百米之内发生,而进攻或防御时火力最密集的地区是在大约两百米处,超过六百米或是八百米距离,那是轻机枪亦或是重机枪覆盖射击的范围了,一般的步枪手不需要对付这么远的敌人。

  而冲锋枪的有效射程就更低了,北方军现在使用的汤姆森冲锋枪是M1928型号,也是美军自己大量采购的型号,其能够精准射击的射程也就一百米左右。谁也不会想到,居然还有这样一种妖孽冲锋枪,可以达到二百米精准射击。

  想到这里,王河山心中一热,扭头对纠缠着自己的机枪小组说道,“傻帽,先拿自己的冲锋枪去玩一玩再来啰嗦。”

  机枪小组的成员,除了主射手,都配了一把二十发弹匣的索米冲锋枪。官兵们不明所以,只好拎着手中的冲锋枪去找靶位了。

  还没找到靶位,所有人都震惊了。几名原本配李氏步枪的步枪手,换上了七十发弹鼓的索米冲锋枪,直接就是哒哒哒长长一梭子,将靶子扫了一个稀巴烂。

  重机枪射击吗?那可是步枪靶子呀?所有旁观的人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这个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呀。

  要不是大弹鼓的冲锋枪背着实在轧人,不利于跑前跑后指挥作战,王河山都准备将自己的二十发弹匣换成七十发弹鼓了。

  而那些步枪手们都羡慕地看着同伴兴高采烈地换上了大弹鼓的索米冲锋枪,对于步兵来说,七十发子弹背在身上也是背,装在弹鼓里也是背,反而更有利于直接投入作战并保持较长时间战斗力。

  一时间,很多步枪手都提出了要求成为冲锋枪手的请求。山地营指挥官连忙召开第二次碰头会,强调冲锋枪和步枪都是班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不得肆意扩大冲锋枪手比例,这才勉强将这股歪风压了下去。

  因为索米冲锋枪的同时入列,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式半自动步枪的入列反而变得悄无声息了,这让大本营的高参们也都窃笑了一回。

  还有一样东西,也被部队顺势收了回去。由于索米冲锋枪列装的刺激,山地步兵营没有过多关注,非常爽快地将自己的法式钢盔交了出去,拿到一挺崭新的而且并不好看的新钢盔,德式M18钢盔。

  尤其是那两个通气孔,无论怎么看都像是两个牛角。等到索米热平息下来以后,越来越觉的自己成了地狱牛头的山地营官兵,终于反应过来,可惜这个时候米已成炊无法更改了。

  空降旅没有装备M18头盔,据说是因为降落时边角太多的钢盔容易造成颈部受伤,原来装备的亚德里安头盔在降落时也是背在背包后侧的。M18头盔比扁平的亚德里安头盔纵深更大,所以还不如继续使用法式头盔。

  山地步兵营成了北方军第一个装备M18头盔的部队,结果被其他部队讥笑为牛头部队。后来陈安听说了这个典故后,居然在一次命令中直接使用了请牛头鬼卒出马的语句,顿时让山地步兵旅士气大振。过显臣太过兴奋了,直接喊出了鬼卒部队的口号,声势一时无两,其他部队只好甘拜下风。

  所有在丰满的山地步兵营换下来的武器,并没有运回大本营,而是直接封存起来,秘密储存在驻地的山区。事实上,在丰满山区军火库中,直接储存了将近一个步兵旅的全部武器弹药。而外面的营区中,山地步兵营的新口径弹药还在源源不断地运来。

  空降旅和山地步兵营换装结束已经临近年末。

  这个时候,轰动整个甘肃的不是已经过去的三年大灾,而是由退下来的彭英甲私人赞助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酒泉东北汉代长城居延地段,以及嘉峪关以东的金塔县破城子一带,不仅发现了西汉中期到东汉初年额大量军事要塞,更是挖掘出数以千计的汉代木简。

  这些被命名为居延汉简的古物,才是举世无双的无价之宝呀。

  居延,古时候应该被称为流沙泽,而居延这个词语应该是匈奴语“天池”的译音。《史记?匈奴列传》记载霍去病“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就说明当年霍去病的大军曾经经过居延流域。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另外一段话。《尚书?禹贡》中有一段,“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然后是另外一段,汉武帝时期的奇才东方朔在《海内十洲记?凤麟洲》中写道,“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

  上古的传闻,惊天的秘密,引得无数人为之专研一生。既然东方朔说弱水是鹅毛不浮,那么余波流至居延流域,霍去病的大军又是如何闯过的呢?

  更关键的是找到了居延,不断追踪溯源,就可以找到那上古神话中最神秘的弱水河了。

  无数的汉学家从国内各处蜂拥而至,涌入兰州大学。西北科学考察团将第一批挖掘出来的汉简五千二百多枚,汉代其他文物一千二百三十件,统统移到了兰州大学博物馆。

  军政府布政司得知消息后,立即安排经费进行官方挖掘,结果又挖掘出了一万一千多枚汉简,真的是所藏珍宝无数。

  但是也就是第二次集中挖掘的时候,考古学家意外地发现,在居延军事要塞的核心部位,应该是武库藏书阁的地方,曾经被汉代以后的人有意识地挖开过,取走了一些汉简。但是为什么只取走一部分汉简,而没有动其他的文物,甚至还非常小心地添堵了回去,这就成了一个始终无法破译的秘密了。

  冰雪再次开始消融,民国二十年的春天显得有些不平静起来。

第七十五章 东北军在哪里

  车马喧嚣的上海十里洋场,穿着长衫的黄炜在街头随意地逛着,小个子拎着一个手提箱跟在后头,看上去仿佛就是老爷逛街一二。

  脱去了军装,穿上长衫的黄炜,顿时削去了绝大多数煞气,一股书卷气悠然而生,确实是挺像一个地主老爷的。事实上,也差不多吧,读过私塾的黄炜虽然有些木讷,但是经不住现在薪水高呀,也算是小有资才了。

  “老大,你瞎逛什么呀?累不累呀,回去吃饭吧。”小个子转悠了半天,起初的新鲜劲早就没有了,男人天生就不是逛街的料。

  黄炜回头瞪了一眼,板着脸就训了一顿,“老板既然让我顺江而下一路考察,然后转到吉林,自然有着深层用意,怎么都要好好走一圈上海各处要隘了。”

  小个子不以为意,老大都是面黑心软的,“你都看了七八个城市了,记得下来吗,我都记不住了。”

  “回去不会用笔写上一遭呀,你难道就知道和大个子抢饭吃厉害?”黄炜依然就是臭骂几句。

  小个子嬉皮笑脸地说了一句,“老大,如果我不抢,大个子一个人就吃光所有饭了。”

  黄炜刚想应声,忽然看到远方的街头几个人影匆匆而过,顿时猛地一怔。

  心头猛然阴霾起来,脸色一沉,黄炜马上一拉小个子,“有事情干了,我好想看到米夫那个老毛子了?!”

  “什么?”小个子刚转过头去看一个手工艺摊子,闻言大吃一惊,一紧张差点就伸进怀里掏枪了。

  应该没有认错,只是当年的中国团负责人跑到上海来干什么?黄炜和小个子对视一眼,自然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马上跟了上去。

  刚溜了一条街,眼看米夫转入一条小巷中,想跟进去的黄炜刹那间毛骨悚然,战场上磨练出来的敏锐直觉立即发现好几道锐利的眼神死死盯住了他和小个子两人。

  当机立断,黄炜直接扯了一下小个子就往后退去,紧张地说了句,“有杀气,动手,退。”

  小个子立即反应过来,直接掏出一把左轮手枪,对着天空就是啪啪啪三枪。

  几声尖叫之后,整条街巷全部乱了,慌叫地人群四散而去,远处马上响起几声尖锐的警察哨笛声。趁着混乱,黄炜和小个子溜进人群,跑得不见踪影。对方措手不及,很快就丢掉了目标。

  狂奔出几条大街后,稍微喘口气的黄炜和小个子,闪进旁边一个茶楼,不停地擦拭额头的汗水,背心都湿透了。

  小个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大,哪路神仙,能让你决定逃跑呀?”

  黄炜抢过桌上的茶壶,就是咕噜咕噜一大口,浑然不觉旁边那些茶客诧异的眼神,然后大叫了一声,“小二,上些点心。”转过头来,低声对小个子说道,“绝对是高手,只不过是两三人,就隐隐围住了我们,就等我们进巷子开工了。我们又不是南京方面的,干嘛要冒险,还不逃掉了事。”

  哦了一声,天塌下来有黄炜顶着的小个子懒得理会了,直叫嚣着小二赶紧上点心。

  在刚才的小巷深处,特科的几名队员在一名眼镜男的带领下,东溜溜西蹿蹿,总算是逃离了闻讯赶来的巡警追捕。

  眼镜男难得骂了一句粗口,这两个究竟是什么家伙,怎么会盯上布尔什维克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米夫的,反应更是敏锐地不像话,他刚盯了上去,居然胆子天大直接开枪制造混乱溜掉了。

  皱了皱眉头,按道理,米夫是第一次来中国呀,怎么会有人认识,难道是米夫的随从除了问题?

  知道自己被跟踪的消息后,米夫大惊失色,反正已经开完会议了,也完成东方部的任务了,赶紧就乘坐最近的航班离开了上海。

  米夫来上海的目的,是参加中国亲苏俄势力会议,并将布尔什维克国际最信任的一名中国年轻干将介绍给中国的同志们。这名干将刚刚完成了一本著作,叫做《两条路线》,深受莫斯科的赞赏,以至于莫斯科认为只有这位名叫王明的干将才能领导中国的事业。

  黄炜并不知道自己的擅自行动,居然使得一位久经考验的苏联布尔什维克被迫决定提前离开上海,使得随米夫来上海一步登天执掌国内亲苏俄势力权柄的王明成了惊弓之鸟,居然也决定随同米夫返回了莫斯科。

  但是在会议上已经取得名义上领导权的王明,毫不客气地肆意安插人手进入各个区域,教条主义思想开始盛行,布尔什维克国际终于成功取得了对中国亲苏俄势力的领导权。

  回到上海北方集团办事处的黄炜,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今年碰到米夫的事情一一记载,然后交给了办事处的机要室。还有另外几个小组,也是同样肩负化妆考察各地的北方军中下级指挥官或参谋军官,陆陆续续向机要室提交了报告。

  两天后,黄炜带着自己的小组,坐上了前往北方的客船,准备一路从海路北上。在客船上,黄炜意外地见到了另外一组化妆考察的北方军参谋,双方相视一笑,并没有交谈,这是纪律要求。

  对方的任务可能和黄炜不一样,直接在连云港就下了船。而黄炜则继续北上,绕过大连,直接在辽东营口上了岸。

  大连驻扎有所谓的日本关东军主力部队第二师团,黄炜等人的手提箱里秘藏着左轮手枪,实在不宜进去自找麻烦,反正他们也不是真正的特工人员,不用去冒这个过大的风险。

  刚到营口,黄炜等人就被城里的一片风声鹤唳给弄糊涂了。

  “老板,这世道怎么又乱了?”找到一家干净的客栈后,黄炜顺手递上一张所谓的大额奉军军票。

  柜台后的老板顿时愁容满面,“这位先生,有银元吗?日元也行。”双手根本就不接这张军票。

  有些尴尬了,黄炜眨眨眼,这东北军干什么吃的,自己发行的票子居然非常不受东北人欢迎,看来是信用实在太差了。摸了摸口袋,黄炜开口说,“美元行不行?北方币也有。”

  “美元这里很难兑换,北方币倒是没问题。”听说有北方币,老板顿时眼睛一亮。

  赶紧摸出北方币递了过去,老板熟稔地收下,顺口说道,“不就是那反复小人石友三再次叛变罢了,少帅抽调了大批东北军南下支援去了。这里离关内近,不知道东北军能不能挡住,否则再来一次郭松龄式的北伐,营口又要大乱了。”

  石友三叛变?黄炜大吃一惊,真不愧是倒戈将军冯玉祥的贴心门徒,居然反复倒戈叛变,这个脑袋究竟是怎么想的。

  订了几间客房住下后,黄炜赶紧到街上去买报纸。满街上的人都脸色仓惶,显然不知道前方平叛战事如何,当年的郭松龄叛乱给辽东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大战又起,本来就信誉很差的军票更是寸步难行,倒是黄炜手中的北方币非常顺畅地用了不少出去。

  买下近几天的报纸,还是旧版新闻为多,不过黄炜在船上也没有看到更新的了。

  头几张翻了翻,都没有石友三叛乱的事情,倒是刊登了不少关于美元大规模贬值的消息,黄炜恍然大悟,难怪美元一时半会也没人要了。

  为了应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加快转嫁金融损失,美国政府有可能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世界。

  黄炜耸了耸肩,很快就将这个消息甩在脑后,这些金融货币问题大本营有专家对付,不是他们这些当兵的所能应付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