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199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野马战斗机20毫米机炮的威力此刻终于得到验证,隼式战斗机的7.7毫米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转瞬即逝的空战首轮对攻一结束,无论是拼命逃逸的轰炸机中队飞行员,还是大着胆子采取打了就跑的野马战斗机飞行员,都是一阵欢呼。

  三比三,隼式战斗机猝不及防之下被摧毁了三架,而俯冲而下的野马战斗机只有三架被倒霉的击中而坠机了。更大的区别在于,日军的隼式战斗机都是凌空爆炸,机毁人亡,而北方军加强了火力和装甲优势明显,居然有两名飞行员都跳伞成功了。

  翻盘的奇迹终于再现了。

  剩下的两架日军隼式战斗机也傻眼了,什么时候北方军的战斗机性能有这么好了?

  还有六架野马战斗机,顿时越战越勇,俯冲脱敌,拉高抢占,再一次凶狠地发动了进攻。见势不妙的隼式战斗机,一见盘旋格斗的优势无法发挥,立即转头开始逃窜了。

  几分钟之后,两架隼式战斗机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在速度上依然有着一定优势的野马战斗机干脆利落的击落了对方。

  因为日军飞行员的全部阵亡,隼式战斗机和野马战斗机的历史上第一次交锋,被北方军悄然掩盖了新式战斗机服役的所有消息,日本人始终搞不清楚自己的五架飞机是如何损失的。

  野马战斗机返回延长基地后,看到机身和机翼上伤痕累累的弹孔,无论是地勤人员还是飞行员都是一身冷汗,日本人的隼式战斗机并不是没有打中,只是运气不够呀。

  不仅是战斗机中队,轰炸机中队的地勤人员更是胆战心惊,仔细清点那些手指头粗细的弹孔了。

  空战情况很快汇总到了葫芦岛临时大本营。

  一场激烈异常的争执之后,北方军政府都督陈安强行压制了那些军方的请战意愿。正是王村上空的空战结果,给了北方军以足够的理由继续去年半途而废的大规模反击作战。只是军政府压下大规模反击的理由,如同上次为了配合国际形势一样,并不是没有道理。

  仗着苏德密约和苏日密约的支持,苏俄老毛子在中亚和伊尔库茨克两个方向调集了重兵,大有趁着中日战争陷入泥潭之机发起第二次中亚战争的威胁。

  苏俄老毛子的伊-16战斗机倒是不足为惧,只是前线侦察发现,他们新装备一款非常有威力的中型坦克,使用一门76.2毫米的火炮,吨位足够大,北方军的LT-35坦克显然是难以抗衡的。

  美国人当初答应的提供新型坦克承诺,虽然说还没有研制完成,但是反悔的迹象已经表露出来。

  日本人的外交攻势太迅猛了,清酒和美女,是日本外交的最大特色,反义词就是欺骗和无耻罢了。日本人拼命鼓吹的大东亚共荣圈,居然还得到了泰国等不少国家的赞同,甚至还得到了英国和部分美国人的肯定。

  非常奇怪,日本是德国的轴心国伙伴,英国人和德国人正拼得你死我活,但是在远东地区英国人和日本人却如胶如漆,好得不得了。以至于美国人中出现了很多日本的代言人,想尽办法压制北方军的发展。

  葫芦岛大本营盘算过后,被迫将中部军团的部分兵力调往阿拉木图,并且觉得暂时延迟新一轮的东三省反击作战。毕竟不能为了夺取东三省,而丢掉阿拉木图。

  新组建的数个野马战斗机中队,也被调往了兰州方向,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向倒霉的救世军提供空中支援,一方面也是作为阿拉木图的总预备队进行集结。

  重新得到北方军空中支援的救世军,士气依然低落,根本没有昔日敢打敢冲的样子。几天之后,第三军、第九十八军、第十七军等较有战斗力部队陆续因伤亡惨重撤回黄河南岸以后,整个中条山局势就彻底失控了。

  北路突击中条山战区的日军完成中间开花后,分兵东西沿着黄河北岸左右出击,很快和东西两路日军完成合围任务,团团围住了整个中条山战区。

  随后,中条山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内部争执厉害的救世军洛阳总部,无奈地看着黄河北岸的中条山战区残部,在日军的反复围剿下不断被围歼。黄河南岸有心救援友军的部队,却都因为连续大战损失无力北进,而有实力北上救援的部队指挥官却在一心谋划着总部的几个高官位置,根本不想去北岸损兵折将。

  到了六月中旬,中条山战区彻底陷落,救世军防守部队损失近八万人,艰辛万苦退回来的也都是伤兵满营,士气全无。日军华北方面军,据说损失并不大,最多的伤亡是在王村一战。

  消息传到兰州陆军总医院,养病的吴子玉一口鲜血就仰头吐了出来,顿时一阵鸡飞狗跳,医院紧急进行抢救。原本估计即将出院的玉帅,只好被迫再次延长住院时间了。

  过了几天,终于得知苏俄红军重兵威胁北方军的日本人,正狂喜地到处调兵遣将准备趁着第二次中亚战争爆发大举反攻东三省,结果马上被一盆冰水浇了个呆如木鸡。

  德国人突然发起大规模攻势,庞大的装甲集群,兵分三路闪击苏俄。在持续不断地大肃反中损失了绝大多数指挥官的苏俄红军,十天之内败退六百千米,而在开战的第一天,苏俄红军就丢掉了一千二百架飞机,其中有八百架是直接在机场上被摧毁的。

  全世界都看不懂了。

  苏德不是有密约吗?而且还刚刚合作瓜分了波兰,现在正处于蜜月期间,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

  日本人更是懵了,希特勒和大胡子昨天还是握手言欢,今天就翻脸为仇了,这让同时和苏德各有密约的日本政府完全吃不准形势了。

  究竟是继续北进摧毁北方军政府的统治,还是南下占领至关重要的原油等南洋地区,东军大本营内部简直吵成了一团。

  最终,以海军为核心的南下派获得了胜利,而陆军为核心的北进派因为苏俄无法履行合击北方军密约最终失利。苏俄红军就快被德国国防军打得灭国了,如何还能东进合击北方军,苏日密约自然成了一纸空文。

  当然,根本的缘由还在于无论是东三省,还是关内,都没有找到日本最急需的原油资源,日本海军终于失去了继续支持陆军攻略中国的耐心。

  北方军也看不懂国际形势了。

  上个月还盛气凌人向远东共和国白俄递交通牒的苏俄代表,居然连夜举着白旗冲进伊尔库茨克城里,请求立即和北方军以及白俄进行和谈,态度是谦卑得不得了。苏俄红军在欧洲战场的主力被击溃了,在中亚和西伯利亚对峙的几个野战军团顿时成了救命的稻草了。

  然后是德国代表,秘密联系上了北方银行的两位德裔高管,只是使命改成了邀请北方军合击苏俄。

  接着,英国人,美国人,都开始找上门来了。唯一被拒之门外的,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日本密使。

第一七八章 无奈的世界

  漠北边境的买卖城,昔日战争残垣的痕迹已经消失的一干二净,顺着库伦到上乌丁斯克的铁路线,在废墟上重新矗立起的贸易重镇,随着远东共和国和北方军政府交易的不断攀升而日益繁华。

  贸易城市,自然茶楼酒肆样样不缺。

  买卖城东南角的一座茶楼,楼院倒是挺深幽的,有些名不见经传,只是背后就是北方军守备部队的驻地,使得位置有些奥秘。

  这几日,从甘肃来了一位豪爽的客商,居然一掷千金将整个茶楼都包了下来,而且一订就是十日,据说是准备在茶楼里面搞一次品茶会,专做远东的茶商生意了。

  不久之后,看着进进出出的中外茶商,以及大包小包的茶叶货包,看来这个客商的生意确实相当不错,周边的居民都是啧啧称奇。

  谁也不曾预料到,在茶楼后院的厢房里,完全跟茶叶不搭界的一桩谈判正在悄然进行。

  几张方桌临时拼凑成的谈判桌,白俄代表和苏俄代表就像激怒的狗熊一般,死命拍着桌子,红着眼睛,站在桌子的两侧互相怒骂不已,就差冲上桌子斗殴了。

  北方军政府的代表,仿佛没有听到叽里呱啦的俄语似的,毫不在意地在一旁品着幽香的清茶。

  照这样谈判下去,估计就是几个月都谈不出一点名堂。但是现在急的已经不是北方军了,而是正在遭受德国大规模进攻的苏俄。远东共和国的白俄也不急,他们巴不得德国人干脆干掉苏俄好了,然后再由他们从远东出发收复失地。

  当然,白俄的念头只是幻想罢了,能够吞掉苏俄的德国人一点不会介意接着吞掉实力更弱的远东共和国。

  所以,表面上苏俄的代表在声嘶力竭咆哮,内心却在焦灼煎熬之中,万一谈判失败了说不定苏俄就毁了。只是,万一谈判成功了,会不会谈判代表最后还是被肃反掉呢?很有这个可能性,想到这里苏俄代表就万分恐惧,以至于宁可每天找事情吵闹拖着。

  厢房木门忽然被敲响,随后进来一位年轻的中国人,手上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译稿,八成是配合谈判的北方军情报署人员了。

  北方军谈判代表,放下手中的茶杯,接过了电报,扫了几眼后,直接出言打断了两位正在语言角斗的老毛子,“不好意思,打断一下,这里有个新情况,大家说不定都会感兴趣的。”

  没等翻译将话翻过去,苏俄代表和白俄代表已经飞快地停止了演戏般的争吵,都是精英分子,听懂几句中国话自然不在话下。

  “德军占领斯摩棱斯克,德国人说歼灭或击溃苏俄红军至少一百五十个师,莫斯科已经无力守卫。希特勒宣称三个月灭亡苏俄。”北方军代表一字一句地读了出来,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皱。日本人当时也说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希特勒说出这句话,自然也让北方军代表有些怒意了。

  还有,德国人占领莫斯科会不会助涨日本人的嚣张气焰?

  斯摩棱斯克是莫斯科的门户,距离苏俄首都莫斯科仅有380千米,按照德军在进攻首日突破50至60千米的疯狂速度,攻入莫斯科简直就是唾手可得的问题了。

  苏俄代表惊呆了,半响说不出话来。

  次日一大早,立马憔悴不堪的苏俄代表径直找到了北方军和白俄的代表,开口就说,“莫斯科授权我,同意贵方的和谈条件,但是必须得到美国人背书。”显然是昨晚紧急跟莫斯科进行沟通了,回调驻守中亚和伊尔库茨克方面的苏俄精锐部队投入莫斯科战场迫在眉睫了。

  北方军代表和白俄代表相视一眼,很快点头道,“可以。”美国政府一直在背后活动,希望苏俄和北方军签署和平协议,以共同对抗更加疯狂的法西斯势力。

  很快,临时被拉来背书的美国政府代表就参与了进来。但是为了不和明面上的中立政策有冲突,美国人要求采用密约的形式,暂时不予公开。

  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都有点小心思的其他三方代表非常爽快同意了。

  苏俄正式承认远东共和国,以及和北方军政府依据1840年边界所确定的中苏边境线,而北方军和远东共和国则承诺不向苏俄发起背信弃义的侵略战争,美国政府为这个密约作了背书。

  所有人都不相信主动卖了波兰的英国人,所以骄傲的英国绅士居然直到战后才知道有这个改变了亚洲战略格局的密约。

  密约签订的当天夜里,早已亟不可待的精锐苏俄中亚驻军已经开始紧急调动,西进救援莫斯科前线。

  而就在这个时候,柏林却犯下了重大的战略失误,居然未能立即组织向莫斯科发起战役进攻,反而抽调中央集群增援其他两个方向的战斗。

  莫斯科简直是惊喜如狂地抓住了这个救命的战机,拼命调集军民抢筑了三道漫长的环形防御工事。

  气候也开始寒冷起来,无情的北欧冬天即将来临了。

  德国人并不知道北方军和苏俄已经签署了密约,依然在努力和北方军政府高层进行接触,希望建立一种合击苏俄的同盟关系。

  就在此时,犹太人组织通过尼森伯姆联络上了深居简出的北方集团高层中唯一的犹太人科瓦尔。随后,科瓦尔带着犹太人组织提供的材料,连夜坐上运输机赶到了葫芦岛大本营。

  材料上描述的惨状,让科瓦尔惊惧未名,惶恐不安。欧洲犹太人几乎处于即将种族灭绝的境地了,尤其是科瓦尔的老家波兰,更是成了犹太人的坟墓所在。

  德国法西斯分子迫害犹太人的历史由来已久。

  希特勒掌握整个德国后,德国国防军、纳粹党和德国政府就立即采取一切行动迫害犹太人,甚至德国各驻外使馆均有一名特使想方设法煽动当地政府反对犹太人。

  四面楚歌的犹太人再也没有自由了,他们被禁止外出,必须佩带犹太星章,经济上受到致命打击,精神上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折磨。所有波兰的犹太人都被赶进了犹太隔离区,过着与其活着还不如死去的、无比痛苦的生活,饥饿还严重地威胁着他们,传染病也在极其拥挤的犹太人区内流行。

  德国人进攻苏俄以后,这种迫害终于开始进一步升级。西欧被德国占领国家的犹太人也被押送到东欧波兰等地,然后就遭到疯狂洗劫和集体屠杀。每一天,专门负责清理犹太人事务的党卫军都要枪杀数千乃至数万的犹太人,无论男女老幼。

  为了救援同胞,身处英美等国的犹太人组织,发了疯似的向所有可能的国家和地区紧急求助,丝毫不肯放过任何一丝生存的希望。

  看到怒气冲天的科瓦尔用吓人的眼神,死死盯住参加大本营会议的成员,几名正准备斟酌语言反对和德国人谈判的高官,立马就选择放弃发言的机会。

  犹太人妄想靠金融统治世界的做法确实让人诟病不已,但是现在惨遭种族屠杀的境遇还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南京大屠杀的悲惨还是历历在目,能够帮一下欧洲犹太人还是帮一下吧。

  任凭谁都知道北方军和德国人肯定谈不出什么东西,但是紧急召开的大本营会议,还是同意了和德国人进行谈判的建议,科瓦尔提出的用矿石甚至军火赎买纳粹手上的犹太人提议还是非常有操作空间的。

  当年,北方军同样在苏俄人的手上干过这种事情。

  德国人对于北方军始终拖着不承诺合击苏俄相当不满,但是对于用矿石秘密赎买犹太人的提议却是相当心动的。

  德国的军火工业非常强大,以至于根本看不上国外的军工产品,自然不愿意采购北方集团的军火物资了。但是用毫无用处的犹太人人质,交换稀缺的矿石资源还是挺划算的,毕竟犹太人养在隔离区也是需要消耗宝贵的粮食。

  北方军和德国政府的谈判开始被无意有意地永久拖延下去,但是打着西班牙和葡萄牙商业合同幌子的秘密交易,在大家心照不宣的情况下断断续续开始了。

  北方集团这边的具体负责人就是科瓦尔。

  英美盟国的情报机构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极为荒唐的跨洲际人口买卖计划,但是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甚至,科瓦尔在英美殖民地采购的大批矿产毫无阻碍地直接运抵了葡萄牙的海岸线。

  散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组织势力确实强大。

  当第一船满载着枯瘦如柴犹太人的货船,摇摇晃晃地抵达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时,码头都是黑压压的人头,赶来迎接的犹太人组织工作人员热泪盈眶,欢呼雀跃。

  相比之下,最早得到释放的上海五万多犹太人只是在周边友好的中国邻居默默祝福之下,乘坐西班牙的客船北上到达海参崴,自始至终都是悄然无声的。上海的日本占领军非常恼火,但是对德国大使的强势又有些顾忌,只好低调处理了。

  后来则是一连串更麻烦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犹太人被送达埃及港口,掌控者英国人根本无力安置如此众多的难民。在紧急磋商之后,作为始作俑者北方军政府苦着脸,答应在远东地区开放一块地区当做难民营,临时接收和安置。犹太人组织承诺,在战争结束后,会及时离开难民营返回欧洲故地。

  但是,经历此劫难之后,犹太人复国主义终于大行其道,很快有人就盯上了近在咫尺的中东耶路撒冷。当大部分犹太人难民选择继续乘坐火车或轮船远赴数千里之外的远东地区时,不少犹太人青壮留了下来进入了梦中故地耶路撒冷。

  直到数月之后,北方军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决定向德国政府宣战,这个旨在拯救欧洲犹太人的人口买卖计划才告停止,至少数十万犹太人却成功逃离了法西斯魔窟。

  绝大多数犹太人遵循诺言,战后离开了远东地区,但是很多已经婚嫁方式融入远东地区的犹太人却最终留了下来,外兴安岭地区犹太人自治州由此而来。

  各种事情尤其是犹太人的事情一耽搁,德军最终发起莫斯科战役的时间被整整拖后了两个多月,莫斯科借助中亚地区回援的精锐部队,总算是勉强建立了浩大的防御体系。

  不出所料,失去了战机的德国国防军,不仅不适应严寒的威胁,更是在莫斯科城下碰得头破血流。苏俄红军用绝大的牺牲,成功击退了即将莫斯科纳入大炮射程之内的德国国防军,眼看就要转入反攻。

  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八日上午,葫芦岛大本营,值班的徐永昌看到南京政府从美国招聘飞行员成立的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成军,七日秘密进驻昆明备战,不由会心一笑。他们装备的P-40战斗机,还是北方军转售过去的。

  但是下一封刚送到的电文,让向来镇定自若的徐永昌豁然站了起来,有些惊愕,有些无语,“东京大本营宣布,帝国海军在今日凌晨在西太平洋与美英军队进入战争状态。”

第一七九章 香格里拉

  世界大战终于再一次升级了,地球上大大小小的国家或多或少地都被涉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之中。

  德国人在东线依然保持着战略进攻态势,日本人气势汹汹地席卷了整个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海域,意大利人还在北非打酱油。

  所有人都在一边竭尽全力对抗着自己的敌人,一边绞尽脑计为自己寻找盟友。当然,美国人宣布参战后,早已筋疲力尽的英国人喜极而泣,终于把黑心赚战争财的美国佬拖进来了,真是要好好敬一杯红酒给日本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1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9/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