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北洋军在江苏和国民党的讨袁军大战正酣之际,陈安的北方军突然出动。

  刚在静宁下火车的孙蔚如,忽然改变原本向西的行军路线,直接朝东开拔,指挥半个混成旅的兵力,直扑乾州,摆出气势汹汹的战斗进攻态势,一枪未发就把当地驻军吓得弃城而逃。

  在乾州的国民党人,深知陈安敌视的态度,只好马上撤离,逃向南方,结果在路上被西安赶来的陕西军政府军警连连捉获。

  刚离开病榻的李虎臣,将所属的兵力大部分云集在泾川,确保孙蔚如的后路畅通。

  已经占据安西的邓宝珊,指挥半个混成旅的兵力,继续往西,直扑六百里外的新疆哈密。占领哈密后,邓宝珊转攻为守,一边安排人手彻底掌控哈密,一边为新疆省军坚守察罕通古护住后路,必要时候出兵截断外蒙古军进攻迪化线路。

  如此一来,就可以造出北方军进入新疆的既成事实,为今后的大规模进军提供跳板。

  赵寿山的秦阶混成旅中抽调一个步兵营,马上开始汽车驾驶训练,至少要训练出一百三十名驾驶员。

  北方军只进驻哈密就采取守势的消息,传到迪化杨增新耳中,顿时急的嘴皮子上火,差点说不出话来。几个急电发往陈家庄,陈安连忙解释只是后勤供应不上,再加上兵力不足而已。

  杨增新一边派出自己手头仅有的省军,继续增援察罕通古,一边很干脆的运送大批辎重到哈密,恳请北方军继续向西运动,至少也要到古城子位置,确保省军后路不被外蒙古军切断。

  邓宝珊见状,马上请示陈安同意,派出一个步兵营前行,再往西进军四百里占领色必口小镇后停了下来。这里离北方军的后勤基地安西,已经有上千里路了,为了减少后勤压力,只能暂时停止向前。

  从色必口小镇往西还有三百里就是古城子,步兵营增援也就五天时间,如果不带重火力急行军也就是三天时间。

  至此,察罕通古与迪化的联系,已经可以确保不会被切断了,新疆省军士气为之一振,连续两次打退了外蒙古军的进攻。几次攻防战打下来,虽然损失不是很大,但是屡攻不克的败绩,使得外蒙古军的锐气很快就消逝了。

  陕西方面对北方军的东进更是目瞪口呆,整整四个营的兵力占据了乾州,离西安仅一步之遥,威胁实在太大了。

  陕西军政府第一时间向北京发去求援电报,甘肃的北方军已经占领乾州。

  北京的袁世凯大总统亦是拍着光额头,连呼上当,陈安不仅向陕西进军,而已派兵进入了新疆,明显是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呀。

  陕西军政府后来的电报,已经发到了北京政府,叛乱的只是一个团而已,其他部队都不愿跟从,已经调动其他忠于军政府的军队合围了兵变部队。

  也就是说,陈安的出兵,事实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更凑巧的是,陕西的军队都在围剿乱兵,西安省城基本是空城,如果北方军胆敢进攻,完全是一攻即克的局面。

  尤为好笑的是陕西军政府,曾经讨论了调集军队将北方军打回去的计划,结果几个高级军官略为一计算,赫然发现至少要一个师的兵力,才能与占领乾州的北方军抗衡。

  要打赢,那么至少要加一倍,而全陕西也就二个师三个独立旅而已,难道其他地方都不需要驻防了吗?万一惹火了陈安,再派出一个满编的混成旅怎么办?

  会议马上冷场,然后不了了之。

  一切只好让中央政府交涉了。袁大总统马上致电陈安,要求北方军撤回原驻地,陕西兵变即将清剿,不再劳教北方军了。

  陈安马上哭穷,为了出兵陕西帮助平乱,至少已经花费了上百万银元,丝毫不提北方军进入新疆的事情。

  大总统见到电报,只好仰天长叹,没见到过比陈安更无耻的了,这么几下子,就一百万银元?利息付付就够了吧。

  一封严厉斥责的电报马上发给陈安。

  陈安耍赖,立即认错坚决不改,反正就是占着地盘不走。

  袁世凯终于恼了,再发一封电报,直说要干什么,陕西就不要扯了。

  陈安立即回复,北方军进军新疆平叛,同时为了充实边疆防卫力量,希望从全国移民实边。末了,又加了一句,不是跟着大总统买了几架飞机吗,没汽油了,刚好听说延长有乱党作乱,希望能进驻延长平息叛乱,早日恢复油田生产。

  北京方面大概是激烈的争论了一番,总算回了电报,上面写了一段话,保卫边疆是我辈军民之使命。很含糊,但是对于陈安已经足够了,至少进军新疆和大规模移民已经有了法理依据。但是对于交换延长以退兵的事,北京方面口气非常坚定,陕西兵变即将平复,不劳大驾。

  陈安很是发牢骚地去电,不是没有平复吗?

  北京马上发来电报,陕西兵变平复之前,你能进军到延长?明显是讥笑的口气。

  陈安眼睛一亮,总算套出来了,如果还没有出现这句话,都要派人花钱去买了。当即,陈安电复北京,只有一个字,“行”。

  碧口到陈家庄的大路上,一百多辆加装了一挺麦德森轻机枪的改装汽车,正在疯狂地进行着训练,丝毫不顾惜车辆和汽油的损耗。

  最开始的几天,一连撞毁了十几辆汽车,让赵寿山铁青着脸破口大骂手下人不珍惜。陈安挥手制止了赵寿山的怒斥,让人把废弃的车辆送回军火库,然后对着吓得胆战心惊的士兵说继续训练,车多着是。

  赵寿山差点晕了,摊到这么个老板,不知道是叫败家,还是叫大气。

  尼森伯姆在上海到处搜罗汽油,几桶几十桶地往阶州送,差点引起上海租界工部局的抗议,因为上海市面居然有段时间找不到汽油卖了。

  尼森伯姆发来电报很奇怪,老板叫我买的汽车,都还没有从美国发货,这么急买汽油干什么?

  陈安一个哆嗦,冷汗顿时下来了,他总算想起了自己忘记的一件事情,曾经委托尼森公司购买百辆汽车,以及百部电台。只是没有料到,这两样东西可以结合起来生产了。本来就没钱,竟然还在傻乎乎的浪费了。

  今年还有一千万银元的负债呀,陈安不禁泪流满面。

第九十七章 花马池向东

  就在陈安接到北京置疑电报的时候,赵寿山亲自指挥的步兵营,接到命令,立即停止这种糟蹋车辆的训练,全力整修车辆,加装备用油桶。没有时间了,必须立即出发。

  陈家庄火车站,搬运民工连夜加班,将一百三十多辆改装车牢牢地固定在机车上。

  天气有些沉闷,但是火车站内灯火通明,驱散了无尽的黑夜。

  赵寿山领着六百四十九名北方军官兵,静静地立正在站台上,注视着前方同样站立的陈安,不少官兵的眼中流露出狂热的崇拜眼神。

  陈安背着手,扫视了一周这些将留守在敌对势力中间的官兵,大声地说了一句,“你们去的地方是我们北方军的命脉,有没有信心牢牢守住它?”

  所有人竭尽全力喊了出来,“有”,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了整个火车站。

  陈安点点头,立正敬了一个军礼,有力地说,“我相信,出发。”

  赵寿山带头回礼,然后转身,“按照各自序列,出发。”

  一排排的官兵,背着自己的步枪,坚定跟着长官走上了火车的车厢。

  几声鸣笛,火车启动了,趁着夜色未消,直接驶往一千五百里外的静宁。

  兰州方面,胡景翼指挥手下的混成旅官兵和西宁步兵团,已经组织人手连续二十日,对兰州至靖远至宁安堡,最后到花马池的大路进行了整修,确保汽车通行顺畅。

  至于花马池过去,就是陕西了。

  胡景翼的计划是利用一个步兵营的兵力,借助汽车从静宁出发,转兰州北上花马池,然后沿长城边道,直扑宁塞堡,随后南下经吴起镇,到保安,过肤施,直接占据延长油田。

  虽然从北线走,绕了一个大圈,比从南线多了八百多里路,将近二千多里的超远距离机动简直不是步兵营所能完成的任务。

  南线虽然短,但是要经过乾州、西安等陕西最繁华的地段,沿途驻军众多,不容易突然穿过。北线虽然较长,但是大部分实在甘肃自己境内,而且陕西境内经过地段都是比较落后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驻军,反而更容易直达目的地。

  至于实在太远的问题,有了汽车运输反而成了较为简单的选项,只是步兵营的官兵要在颠簸的汽车上待上好长一段时间了。按照胡景翼的计算,在甘肃境内采取彻日狂奔,反正一路都有兵站负责提供后勤,只需两天就是了。到了陕西境内,要一边修理必要路段,一边警戒前行,虽然只有七百五十多里,反而可能要三天。

  占领延长油田后的补给,胡景翼倒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就问了陈安。胆子比他更大的陈安轻描淡写地加了一句,我们可以用飞机运,胡景翼马上就采纳了。

  陈安只知道高式飞机可以带两个人,那么自然可以空出一个人的重量装银元,亦或是军火。胡景翼根本没有看到过飞机,只是对陈安盲目的信任而已。

  结果这个没有考虑未来补给的作战计划,就这么开始执行了。赵寿山将亲自带领这个孤悬于外的步兵营,直扑延长油田。

  陕甘边界长城内线边道上的花马池,驻守在这里的北方军步兵连全面戒严,哨卡放下了栏杆,只准进不准出。用沙袋堆砌的简陋工事,已经架起了维克斯机枪,虎视眈眈地扫视着四周。

  傍晚时分,步兵连指挥官用望远镜焦急地望着远处,忽然东南角一处尘土飞扬,隐约出现马车的模糊身影,指挥官大喜,放下望远镜,对着后面喊道,“兄弟部队来了,给我站精神点。”后面的弟兄,轻笑着应了一声。

  很快,经过整修的马路上,一辆,二辆,数十辆马车出现在视野中,长期在西北值守被吹得有些干裂脸颊的指挥官有些傻眼,这些马车,怎么没马吗?

  风中传来一阵低沉的机器轰鸣声,在阶州受过训的指挥官马上反应过来,是火车类似的机车,只是这回不需要用铁轨了。

  有些期待的眼神,指挥官直愣愣地看着这些自己走的机车。

  头一辆汽车忽得在指挥官身边停下,车上直接冲下一个壮实的身影,大笑着说,“狗崽子,想我没,又见面了。”

  步兵连指挥官一不注意,被抱个正着,稍微一怔,马上大喜,原来是同期受训的士官生同学。

  两人兴奋地说了没几句话,大部队赶到了,黑压压一大批汽车,所有坐车的官兵被飞扬的尘土都染成了花色,连续的疾驰,大家都有些疲惫不堪。

  赵寿山走了过来,下车的军官马上立正,介绍给花马池驻军,“这是我们的秦阶混成旅指挥官。”

  步兵连指挥官已经立正了,马上行礼道,“长官好。”

  赵寿山回礼后,有些疲惫地说道,“今晚,我们要好好休整一下,辛苦你们了。”

  步兵连指挥官大声回复,“客气了,请兄弟们放心休息,我们会确保一切安全。”

  赵寿山点点头,再敬礼离去。

  指挥官缓了一口气,顺手拉了下自己的同学,“你们坐得是什么?机车吗?”

  同学笑着拍了一下指挥官,“叫汽车,也是四个轮子,和机车一样使用机器发动的,但是不用铁轨就能跑。”

  有些羡慕地摸了一下这个所谓汽车,“难怪叫我们整修道路,速度怎么样?”

  迟疑了一下,同学还是趴在指挥官的耳边,轻声说,“从静宁到这里,我们都没有下车,直接啃干粮,晚上也睡在车上,结果二天时间就到了。”

  指挥官呆住了,这么快?忽然眼神一亮,极其兴奋地压低声音,“那么我们以后也可以装备,二天不到就回到兰州了?”

  同学没有说话,只是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两人对视一眼,马上轻笑着不再说这个现在有些机密的话题。

  末了,指挥官问同学,“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沉吟了片刻,同学说道,“我们两天都没吃热食了,要不帮我们搞点?”

  指挥官马上拍着胸脯说,“这是什么话,早就准备好了,待会就上。”

  “要不,你帮我们搞点热水吧,让大家洗一洗?”

  “好说,还有呢?”

  “还有呀,这个,要不帮我们多准备点烙饼吧,明天开始可能一时半会也是没有热食吃的。”

  “这样呀。”指挥官摸摸下颚,轻轻点点头。

  一夜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准备进陕的步兵营就起床,维护汽车和装备,随时待命出发。

  一宿未睡的驻军指挥官,通红着双眼,提着一个大篮子,顺手递给正赶紧喝着稀粥的士官生同学,“这是我们几十名没有执勤的兄弟,连夜借用百姓的大锅,烤出来的烙饼,估计每辆车都可以分上一些,带着吧。”

  士官生同学有些傻乎乎地看着自己的同学,全步兵营都可以分?这么多的烙饼是一夜烤出来的?

  拎起手中的篮子,看到明显不是专业水平皱巴巴的烙饼,同学不由得鼻子一酸,回头大喊一声,“一排长,带上十个兄弟,将花马池兄弟连夜烤出来的兄弟,分到每一辆汽车,告诉他们,这是花马池兄弟的心意。”

  一排长大声应声,马上喊上几个人,冲上来接过来步兵连指挥官手中及其他官兵手中的篮子。

  清脆的笛声响了起来,出发的时候到了。

  花马池哨卡的栏杆轻快地拉了起来,步兵连指挥官带着十几个弟兄,立正站在哨卡一侧,敬礼送弟兄们远征。

  头一辆车是赵寿山的指挥车,赵寿山侧过脸,有力地回了一个军礼。

  一辆辆汽车缓缓驶过,所有不驾驶的官兵,都向驻守在哨卡的军人敬礼。

  直到所有汽车都消失在远处,步兵连指挥官才放下自己已经有些酸痛的手臂,两眼中突然涌出一些湿润的液体,赶紧用另一只手悄悄抹去,转头笑骂起来,“弟兄们,赶紧干活了,今天的事情还多着呢。”

  赵寿山的步兵营一路疾驰陕西的马路上,每次由一个步兵排配属一个工兵班先行半个小时,负责勘查路线和必要的修整路面,后面的官兵随后跟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