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帝师_分节阅读_第271节
小说作者:今晚又打老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 MB   上传时间:2015-10-03 00:53:21

  京师城外的永定河旁,一名老者正在坐在岸边钓鱼。在老者的身后,是一片野草地。那草常年没有人来打理,所以已经长有一米多高。

  风拂动着野草飘来荡去,突然野草被人拨开,又是一名老者走了出去。

  如果江夏在这里的话他一定能够认出来,这个刚刚拨开野草走出来的人正是当今六大顾命大臣之一,杨廷和。

  杨廷和看了一眼那正在河边钓鱼的老者,然后立刻走过去。

  到了老者身后,杨廷和没有出声说话,而是静静地站在老者身后,似乎是怕惊着老者即将上钩的鱼一般。

  过了好一会儿,大概有一盏茶的时间吧,老者终于先开口说话了。

  “你也无需自责,这次的事不怪你,能够弄成今天的局面你也算是尽力了。皇上来势汹汹,不仅已经握住兵权,并且还传召了杨一清入京,明显是准备培植他在朝中的势力,再掌朝政。

  我们原本就还没有准备好,而皇上偏偏在这个时候准备将京营兵马和宣府边军互换,若是真让他做成了那我们之前的计划和安排也都白费了。

  仓促之下行事,最后还能完成眼下的局面,介夫辛苦了。”

  老者缓缓地说着这番话,而随着他这些话慢慢说出来,杨廷和似乎也慢慢松了口气。他微微躬着身子,低声问道:“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老者抬头看了看天,似乎有些不着边际地说道:“风轻云淡,这是一个好天。”

  说完,老者一拉鱼竿,只见鱼钩上吊着一尾鱼。老者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说道:“再狡猾的鱼,也始终比不过耐心的钓鱼人。我放鱼饵下去两个时辰了,期间它动了我的鱼饵五次,我一直没有拉鱼竿。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它咬的还不够深?”杨廷和试探着回答。

  老者点了点头,伸手将鱼扔回河中,然后鱼竿也没拿便起身走开了。

  一边走,老者一边说道:“介夫,不要操之过急,慢慢来……”

  说完,老者已经掀开野草走了进去,消失不见。

  京师的东城门,等了足足有三个多时辰的江夏终于是看见了驾着马车过来的君扬。

  坐在城门旁边那茶水摊上的江夏立刻跑过去,挥舞着手叫道:“诶诶,这儿!这儿!”

  君扬扭头一看,立刻勒停了马车。他转头对着马车里面说道:“老爷,江大人来接您了。”

  马车的帘子掀开,虽然年纪已老,但依旧红光满面精神熠熠的李东阳从马车里钻出来。

  江夏赶紧走过去,伸出双手扶李东阳下马车,同时说道:“师父,好久没见可徒儿可想你了。徒儿这次被逼得没办法所以请师父出山,还请师父不要怪罪。”

  君扬从马车上跳下来,立刻取了一个小木凳子让李东阳踩着下马车。

  李东阳扶着江夏的手,从马车上走下来,等站在实地上以后李东阳这才打量着江夏点了点头,叹道:“好啊,短短几年光景,当年的青楼小厮,如今已经是大明六大顾命大臣之一了。为师此生最自傲之事,就是收了你这个徒弟。”

  被李东阳这么一夸,一向脸皮甚厚的江夏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摆着手道:“师父过誉了,你徒儿我除了文采风流、英俊潇洒、年少多金、权柄赫赫以外,真的没什么优点。您这样夸我,我会脸红的。”

  李东阳没好气地白了江夏一眼,板着脸说道:“都已经是朝中一品大员了,怎么说话还是没个正形?”

  江夏吐了吐舌头,说道:“徒儿也只是在您老面前才这样,在外人面前……”

  “江夏!”

  突然之间江夏就听见一声大呼,他扭头一看,只见尹娇娇正叉着小蛮腰看向他这边。江夏整个人仿佛都打了一个激灵,他立刻转身对身旁的千绝行和萧杀说道:“绝行,萧大哥,麻烦你们护送我师父先回逍遥山庄,我处理点儿事了立刻回来。”

  “师父,徒儿这……”江夏尴尬地看了看尹娇娇后不好意思地对李东阳说道。

  李东阳没好气地摇了摇头,摆了下手:“去吧。”

  “是,师父,徒儿先行告退……”

  江夏刚对李东阳行完礼,那边尹娇娇见将江夏竟然不理会自己,于是大声叫道:“江夏,你偷看我洗澡,你还摸过我的……我的……”

  江夏顿时有种要流瀑布汗的感觉,脑门三条黑线已经浮现出来。

  周围的行人一听见有姑娘大声说一个男人偷看她洗澡,立刻都停住脚步看了过去,再一看尹娇娇长得甜美可人,而此刻她有说对方摸过她的……

  周围围观的人眼都在放光,见尹娇娇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摸过她的什么,一个男人甚至忍不住问道:“姑娘,他究竟摸过你哪儿啊,你给指出来我看看。”

  “回家看你娘去,再胡言乱语小心本姑娘阉了你!”

  江夏此刻已经飞快地跑过来,抓着尹娇娇的手就走,他低声道:“大姑奶奶,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大庭广众的,给我留点颜面。”

  “大庭广众的,丢脸的人是我,反正又没人认识你。”

  尹娇娇这话刚刚说完,突然就有人说道:“那姑娘刚才叫江夏,这不是当今六大顾命大臣之一吗?不过真是当朝太傅大人吗?”

  江夏没好气地看了尹娇娇一眼,尹娇娇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江夏立刻扭头说道:“不是,我不是那个江夏……”

  “哎呀,原本他就是偷看人家姑娘洗澡的人啊,登徒子,死色鬼……”

  

  第403章 江彬的疑神疑鬼

  

  朱厚照驾崩,朱载江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

  六大顾命大臣辅助幼主,似乎武宗驾崩之事就这么风轻云淡的过去了。

  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简单。

  一个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一国之君,而每逢君王驾崩,幼主登基。天下必将随之动乱,其原因很简单。

  有的人想要趁新帝根据未稳之时铤而走险,以便从中获利。而有的人则害怕一朝皇帝一朝臣,为了稳住眼下的既得利益会行一些特别的手段。

  刚刚散朝,六大顾命大臣立刻聚集到乾清宫的正殿之中。

  朱载江跪在龙椅上,整个人趴在龙案上面,手中拿着一支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而江夏他们六个顾命大臣则在商议方才早朝的时候,大臣们递上来的奏折。

  一些类似某某地方要拨款修筑河堤,某某边军粮饷拖延要支付的问题,六人基本上不用商议太久,直接就能做出决定。

  反正都是些该给的银子,现在大明国库也还算充盈,直接给了就是。顶多就是再加强一些银子的追踪,不要让官员们在中间环节贪污太多就行。至于你说一点都不贪,六大顾命大臣都很明白,这根本就不可能。

  为了加快速度,一些有争议的奏折六人会排在最后,等全都讨论完了六人再拿出最后有争议的奏折讨论。

  杨廷和拿出最后一个奏折,说道:“好了,现在该来说说这个折子了,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递上来的折子。内容刚才大家已经看过了,弹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六人贪污舞弊、挟公报私、滥杀无辜、草菅人命、残害忠良五大罪。诸位怎么看?”

  杨廷和说完以后目光首先投向夏渊明,因为他是都察院右都御使,整个都察院他官职最高。而这奏折就是他的直属下级递上来的,基本上就能够说是他的意思。

  而夏渊明又是杨廷和他那一派系的人,所以杨廷和让夏渊明先说话,明显是想加深这件事的基调,让这件事通过。

  要说起来,这件事原本是不应该有争议的。这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六人本身就是“八虎”之一,要说正德在位的时候他们的确是做了不少谗言谄上的事,杀之不足为惜。

  不过江夏偏偏就不同意在这个时候对这六个人下手,所以这道奏折一直拖到了最后才拿出来商议。

  夏渊明道:“这六个人谄媚惑主,作恶多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朝纲。”

  夏渊明说完以后抬头看了江夏一眼,然后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再说话。

  杨廷和此刻又看向王琼,问道:“王大人对此事怎么看?”

  王琼干脆利落,直接吐出两个字:“该杀。”

  杨廷和那一方三个人全都表态了,接下来就剩下江夏他们那边的三个人了。按照威望,杨廷和先看向李东阳。

  但是李东阳嘴角含着笑意,扭头看向了江夏。

  江夏摆了摆手道:“我也觉得该杀。”

  杨廷和听后微微一惊,心想:“刚才你不还说绝对不能杀吗?现在又说该杀了。”

  果然,江夏还有后文,停顿一下后随即吐出了一个“但是”。“但是,绝对不是现在杀。”

  “为何?”杨廷和问道。

  江夏道:“现在新君刚刚登基,大明文武百官正处于一个人心惶惶的时刻。若是此刻造如此多的杀孽,恐怕会让朝廷内外一些大臣心思惶恐,不得安宁。”

  “江太傅此言差诶。”王琼道:“现在正因为是朝廷文武百官心思不定,有忠臣良将不知前途命运如何,也有宵小之辈心怀鬼胎意欲图谋不轨。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才必须要杀了这六个人。

  此六人作恶多端,杀之。一可以让那些忠臣良将明白,朝中立志清明吏治,绝不会再让奸臣贼子把控朝政,更加不会让宵小之辈耀武扬威。如此,忠臣良将心可安。二可以震慑那些宵小之辈,告诉他们,做奸臣贼子就有这样的下场,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王琼一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搞得一向善于言辩的江夏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好。

  杨廷和倒是在王琼说完以后点了点头,大为认可地说了一句:“说的好啊。”

  而江夏沉默了一会儿后只说了一句,“如果你们一定要杀,我也阻止不了你们,不过我提醒一下你们,杀了这六个人边关必须大乱。”

  说完,江夏回头看了朱载江一眼。

  而小家伙这个时候恰好把整张脸贴在纸上,然后滚了半圈。等他抬起头时,一整张脸已经全都沾满了墨汁。

  朱载江笑着看向江夏道:“太傅,你看我像不像张飞!”

  江夏顿时失笑。他起身对丢下一句:“这事儿你们看着定吧,我带皇上去洗脸。”然后他走到龙案面前,伸手抱过朱载江道:“来,太傅今天教你唱首歌。我唱一句你跟着唱一句。预备,起……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一边唱着,江夏一边抱着朱载江走出了乾清宫。

  三日以后,午门外人山人海,行刑台上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六人一一跪在地上,身后插着死刑牌。

  正德八虎,刘瑾、张永都已经死在了江夏的手中。如今剩下这六人再一死,八虎等于被团灭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出了京城,而一直关注着京城动向的江彬几乎是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个消息。

  原本江彬和马永成他们并没有什么过多的交集,顶多就是听过对方的名字而已,知道朝堂之中有对方存在。

  马永成他们活着,江彬不会是有什么好处。死了,对江彬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是偏偏马永成他们死的这个时机,恰恰好挑在了江彬最敏感的时候,挑动他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

  马永成他们六个人,包括已经丧命的刘瑾与张永,他们和江彬都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们全都是靠着拍朱厚照马屁起来。

  说的好听一点儿叫做揣摩上意,投其所好。说的难听一点儿叫谄媚惑上,迷惑圣听。

  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提拔他们的皇帝在位时,他们能够混的风生水起。但若是那个皇帝一下驾崩了,那他们也会是新君登基第一批要杀的人。

  如今八虎已经全部伏诛,算一算当初朱厚照身边的人。除了江夏靠着过人的能力和手腕成了六大顾命大臣之一以外,剩下的人基本都已经死光了。

  唯独还剩下的,也就只有他,江彬。

  杀马永成他们六个,江彬觉得这是一个预兆,很有可能下一个要被清理的人就是他。

  就在江彬还在急思对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和六大顾命大臣里的谁搭上线,选择投靠一人保平安时,一道由兵部发出来的通令送到了宣府,交到江彬手中。

  通令的内容十分简单,就是让江彬到京师去述职。

  作为边将,到京师述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一般很多边将都很乐于到京师述职,因为这样他们才有机会上下疏通打点,以图让自己在边关的日子更好过一些,或者是能够早日从边关调回京师,任一个有实权京官。

  可是江彬接到这道通令却仿佛觉得自己接到了一张催命符,他心中想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9页  当前第2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4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