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帝师_分节阅读_第309节
小说作者:今晚又打老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 MB   上传时间:2015-10-03 00:53:21

  不仅仅学不了,并且他还不能让江夏真的辞官。

  杨廷和人生之中第一次感觉如此的憋屈,年纪到了他这个阶段,按理说是很少大忧大喜了。可偏偏江夏这一手,直接令得他憋屈到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为什么?因为杨廷和悲哀的发现,他还不能真让江夏走了,他必须留住江夏。

  杨廷和扭头看了王琼和夏渊明一眼,二人立刻会意,赶紧叫道:“诶,太傅大人,冷静,冷静啊……”

  王琼一边叫着,一边跑到门口将江夏拦住。

  夏渊明也跟着走过去,劝道:“冷静,不要动怒嘛。太傅你和我孙儿交好,按辈分我是你的长辈。今天我夏渊明就厚着脸皮摆一个长辈的架子,希望太傅你一定要冷静。大明需要你,大明离不开你啊。”

  江夏把头扭向一边,也不说话。但是脸上的怒容却十分明显。

  杨廷和又看向杨一清,杨一清轻哼了一声,那意思是:“现在知道求我了,早干嘛去了?”

  杨一清虽然面子上不爽,但实际心里却乐开了花。

  别人不知道,其实他是很清楚的。昨天他劝了江夏一夜,江夏始终都没有答应出面接手处理吐鲁番和瓦剌大军联手进犯的事。

  但是今天一早,江夏却派人送了消息到杨府,说他决定要出面了。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因为李如柳服食过易螃蟹的丹药以后,情况好转的非常快。易螃蟹保证李如柳两年之内不会出任何问题,两年到了再服那第二颗丹药,保管能再保两年平安。

  所以江夏这才决定,先处理好大明的事。

  如今江夏一番故作姿态,让杨廷和彻底下不来台,心里早就有了底的杨一清看着不由觉得暗爽。

  虽然从成年人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有点儿无聊。但不得不说,这样做真的很爽。

  杨一清把头扭向一边,杨廷和没办法了,只得捧着江夏的官帽走到杨一清跟前道:“杨大人,麻烦帮忙劝劝江太傅吧。以往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

  杨一清嘴角终于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他扭头过来看向杨廷和。

  能够让杨廷和如此一个顾命大臣直言不讳的认错,恐怕整个朝堂之中也就江夏有这样的手段吧。

  杨一清拍了拍杨廷和的肩膀,伸手接过杨廷和手中的官帽,学着江夏的语气说道:“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改了以后还是好孩子。哦哦哦……不对,本官失言。是改了以后,还是好大人。”

  说完,杨一清走到江夏面前,将手中的官帽递给江夏道:“好了,别再闹了。这次的事你就劳累一下,相信你若成功力挽狂澜,杨大人他们不会一点表示都没有的。”

  “若江夏力挽狂澜,当可任宰执。政事、兵事,皆由你负责。皇上未曾亲政之前,我们六个顾命大臣之中,以你为首。”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东阳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番话。

  什么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下不仅仅是杨廷和、王琼、夏渊明愣住了。就连江夏自己,以及杨一清两个人也被李东阳给弄怔住了。

  宰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这是一个超脱了大明这个朝代历史的官职。

  

  第452章 宰执

  

  宰执。宰是宰相,执是执政。

  这个官职在大明是没有的,因为大明采用的是内阁制。对于大明来说,内阁首辅的职能就跟宋朝时期的宰执差不多。

  而现在大明新君幼主,六大顾命大臣统领朝政。政事、兵事全都是六个顾命大臣一把抓。皇上没有太后协助,没有太上皇指点。也没有哪个有能力的皇室宗亲摄政。

  所以江夏他们六个人加在一起,等同于大明的皇帝一般。

  只不过他们六个人如今依然分成了两个派系,两个派系泾渭分明。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各自代表着各自的利益,很多时候一个问题需要纠结争论拖延很久才会有决定。

  这样的格局,其实是很需要打破的。

  如何打破?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六个人里面挑选出一个人来,领导其余五个人。

  这样一来,平衡就会被打破。有人做最后的决断,决断事务的效率要高很多。

  只是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江夏,毕竟他年纪太轻了。

  现在李东阳提出让江夏担任宰执,在皇上亲政之前领导其余五个顾命。这个提议江夏也就当听听就算了,杨廷和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但是杨廷和却皱着眉头沉默了,似乎真的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江夏冷笑了一声,心中暗自嘲讽:“装,我看你能不能装出一个A与C之间的东西来。”

  谁知道杨廷和最后竟然点了点头,说道:“好,这件事我答应。只要江太傅这次能够把吐鲁番和瓦剌的联军赶出大明,那么我就同意由太傅大人任宰执一职。”

  杨廷和表态以后,杨一清连忙表态:“此事我举双手赞成。”

  李东阳看了一眼王琼和夏渊明,问道:“你们二人如何?”

  王琼和夏渊明极有默契地对望了一眼,二人同时点头道:“我(老夫)也没有意见。”

  “好。”李东阳点了点头道:“口说无凭,我们现在就写下圣旨请皇上盖印。一旦太傅大人凯旋归来,我们就立刻宣读此圣旨,让江大人统管政事和兵事。”

  “好。”众人纷纷附和。

  江夏死死地盯着杨廷和,他搞不懂杨廷和为什么会同意这件事,为什么会让步。因为这件事一旦促成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杨廷和都不会是一件好事。

  比如那些还在观望的人,从此以后肯定会首先选择投入到江系之中。那些已经投入到杨系的,同时也有可能背叛杨系,改投江夏的江系。

  总之这一切对杨廷和绝无任何好处,江夏实在是想不通杨廷和为什么会答应。

  不过管他呢,反正他已经答应了。自己本来就已经决定了要去接手对战吐鲁番和瓦剌大军,成了能够有此好处也不错。不成也没什么关系,反正不会有处罚。

  就算事后杨廷和想要反悔,这件事也能恶心他不短的时间了。

  如此一来,江夏也不再多想,只是笑着对杨廷和躬身行了一礼道:“多谢杨大人如此慷慨。”

  说完,江夏哈哈笑了两声。

  杨廷和突然也对江夏行了一礼,一脸嘱托的表情:“也请太傅大人此次多多费心,一定要把吐鲁番和瓦剌的大军赶出大明,弥补老夫犯下的差错。”

  江夏略微一怔,心中倒是有些迷惑了。这老头不会真是幡然醒悟,觉得自己要以大局为重,暂时不争权夺利了吧?

  江夏想了想后,也不论杨廷和这是真心还是假意,点头道:“杨大人放心,江夏一定全力以赴。”

  接下来,杨廷和亲自执笔写下了封江夏为宰执的圣旨,接着六人一起去找朱载江请玉玺。其实这就是一个过场,难不成他们找朱载江要玉玺,朱载江还能不肯?

  在圣旨上盖下玉玺以后,圣旨就先由李东阳保持,只待江夏凯旋归来就公布出去。

  敲定此事以后,江夏他们再请一道圣旨,封江夏为“西北平乱大将军”,拥有调动天下兵马之权。

  当然,这只是临时性的。

  等江夏班师回朝了,就得把兵权重新还回来。

  江夏出了皇宫以后拒绝了杨一清吃酒楼喝酒的邀请,而是先去了一趟讲武堂。

  这一次去接手西北之战,不得不说江夏这讲武堂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从成立到现在,讲武堂也训练了接近小半年的时间。也许他们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绝对足够精锐。

  江夏来到讲武堂没有提前跟任何人打招呼,直接就进入到了讲武堂里面。

  刚刚走到讲武堂的门口,江夏就听见里面有“哈!哼!哈!咦!”的声音发出来,看来里面正气势如虹啊。

  江夏刚准备往里面走,两名守在门口的锦衣卫立刻伸手拦住江夏,问道:“何人?讲武堂重地,不得乱闯!”

  “大胆,此乃当朝太傅江夏江大人。”跟在江夏身旁的韩慕枫道。

  说完,韩慕枫取出了一块铭牌递给那锦衣卫。

  锦衣卫一看大惊,两人共同跪地道:“参见太傅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恕罪。”

  “尽忠职守,不知者无罪。”说完,江夏摆摆手,走进了讲武堂。

  讲武堂的课程可分为文武两大类。文的一类,主要是兵书学习、战例分析、行军经验、以及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知识。

  武的一类,主要分体内列阵、训练、箭术、拳脚、刀枪棍棒以及骑射等等……

  江夏进入讲武堂里面后,就站在角落处,看着院子里的学员们训练。

  由于不同的教官在教不同的东西,所以看上去种类很多。不过小半年时间的训练,这些讲武堂的学员无论是从身体素质、个人素质、服从性、对兵事的认知方面都进步了很多很多。

  即便只是随意地观看,江夏也能感受到那一股严格的军纪风范。

  一旁的韩慕枫看了都忍不住感叹。“要是整个大明都能像江兄弟这样练兵,何愁天下不安呐。”

  江夏笑了笑,说道:“大明要是都像我这样练兵,恐怕兵没练出来,国先忘了。你知不知道就这么一千个人一个月要用掉我多少银子?说出来吓死你,他们一个月可能要用掉五十个逍遥山庄。你说要是大明近百万大军都这样练,大明会不会亡国?”

  “五十个逍遥山庄?”韩慕枫看着那些士兵,忍不住摇头道:“果然不愧是精兵啊,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用银子堆出来的。”

  江夏看了一眼坝子上那面升帐鼓,道:“去吧,敲鼓集合。”

  “好。”韩慕枫走过去敲响升帐鼓,整个坝子到处在喊:“集合!快!”

  一个相堂的教官大声数着时间,“十、九、八、七……”按照规矩,讲武堂集合限定十息之间必须集合完毕。

  教官和学员们很快站成方阵,江夏还没来得及走过去,很快有两个学员匆匆忙忙跑来。两个学员一看眼前的情形脸都白了,二话不说就脱下自己衣服,走到一旁的行刑架上趴着。

  也没人说话,两名相堂的学员走上去,二话不说就一人抽了十鞭子。

  他们似乎是隶属正堂的学员,所以高甲也没多说,直接脱掉自己的衣服,任由一名相堂的教官给他抽了十鞭子。

  整个队例寂静无声,学员们全都寂静无声。

  江夏走到队列前面,众人齐齐对江夏单膝下跪行礼道:“参见大人!”

  江夏点了下头,摆手道:“不必多礼,都起身吧。”

  等到学员们站了起来,江夏道:“各位讲武堂的学员或者是教官们,今天我来只为告诉你们一件事,该我们讲武堂上场显威风的时候到了!

  吐鲁番和瓦剌相互勾结,趁我西北边关疏忽入我嘉峪关,破我肃州城。如今他们正来势汹汹,大有直取京师之意。

  如今朝廷已经封我为‘西北平乱大将军’我将带领你们去宁夏中卫和大明的兵马汇合,然后带领你们打败吐鲁番和瓦剌,将他们赶出大明。

  此去不再是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上阵杀敌,一不留神恐怕就会血溅沙场,你们怕不怕!”

  “马革裹尸不惧!血溅沙场无悔!”一众学员和教官们齐齐叫喊道。

  他们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每天耗费着多少银子,所以他们也始终憋着一口气,急需要一个时机来证明自己。

  如今西北大战开启,他们早就摩拳擦掌准备上了,所以江夏如此一问,他们的吼声真就犹如平地惊雷一般,震的人耳膜生痛。

  “好!”江夏沉喝一声:“给你们一天的时间准备,明日正午立刻启程。”

  说完,江夏从韩慕枫那里拿来代表自己身份的铭牌,他将铭牌递给高甲道:“去,带人去兵部,告诉他们我说的,最好的战马、最好的装备,由你们挑选!”

  “是!”高甲兴奋不已。

  跟着一个强势的上级就是不一样啊,以往他任指挥使的时候,虽然官阶不低,但要找朝廷要什么装备每次都是求爷爷告奶奶。哪里像这一位这样,直接告诉他们,指最好的拿,随便挑!

  从讲武堂出来以后,江夏又坐着马车去了李东阳的宅院。

  在后院遇到李东阳时,李东阳正坐在花园里面看书。江夏瞥了一眼那书名——《吕氏春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9页  当前第3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9/4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