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帝师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今晚又打老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 MB   上传时间:2015-10-03 00:53:21

  朱佑杬嘴角突然溢出一丝黑色的鲜血,他笑着说道:“其实这也是一个考验,若是你找我换了酒杯,那么你现在喝的就是我杯中下了剧毒的酒。你放心,虽然是同一酒壶里倒出来的酒,但那酒壶有机会。你的酒没有毒……”

  

  第112章 奇葩殿试题目

  

  快要临近黄昏的时候,京师终于下起了大雨。街道上的行人吗纷纷往家里跑,道路上很快就少了人影。

  一辆马车拖着一口棺材,棺材上面搭着油纸以防被雨水打湿。马车前面坐着两个人,一名老者,一名少年。二人都没有打伞,任由雨水打湿身体。少年不断抽泣着,也不知道从他眼见里滑落出来的究竟是雨水还是泪水,老者眼眶微红,也不知道是不是哭了。

  马车往南城门出城的方向走去,江夏、朱厚照、刘瑾以及张永四人穿着便装看着那马车离去,马车拖着的那棺材里面所躺尸体正是兴献王朱佑杬的。他数日以前从南门走进京师,离开的时候却变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命运变幻无常,谁又能真的将其把握?

  看着马车逐渐消失在雨幕之中,朱厚照忍不住感叹道:“世人都说皇叔忠厚敦实心无野望,可谁又能知道实际上他足智多谋精于算计?幸亏大哥你这次帮我除了他,否则留下在人世只能是祸患无穷啊。”

  “你的真的如此感谢我?”江夏突然看着朱厚照问道。

  朱厚照立刻警惕起来,他往后面退了一步,连带着帮他打伞的张永也退了一步。朱厚照这才点点头道:“是很感谢你。”

  江夏嘿嘿一笑,伸出手道:“那你给我说说,三天以后你要考的殿试题目是什么?”

  朱厚照也笑了笑,然后脸色一跨道:“三天以后你自然就知道了。”说完,朱厚照大声说道:“摆驾,回宫!”

  “摆驾回宫!”张永大叫了一声,两队锦衣卫从雨幕中跑出来,一辆豪华精美由三匹枣红色高头大马拉着的马车被那两队锦衣卫夹在中间。朱厚照和张永一起朝着那马车走去,只听见江夏在他身后大声叫道:“我不管,若我不是状元,《金瓶梅》第十一回我就不写了。”

  朱厚照的脚步停顿了一下,不过他还是忍住没有理会江夏继续走。江夏又继续说道:“我告诉春梅你偷看过她洗澡!”

  朱厚照再次停顿了一下脚步,这一次他停的比上一次久了一些。不过最后他还是坚定地迈出了步子。

  江夏摇摇头,他低声道:“是你逼我放大招的。”

  “我不会告诉你有个办法可以让童子功破戒三次!”

  “什么?”朱厚照顿时尖叫一声一下跳起来,他立刻转过身来朝着江夏飞奔过来说道:“哎呀,好哥哥,我的好哥哥啊。你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器宇轩昂一表人才,整个大明之中论才智无人出你其右,论长相无人是你对手。我朱厚照三声有幸得以和你做兄弟,你真是……”

  “哼!”江夏没有理会朱厚照那一连串连绵不绝的马屁,直接一脸傲娇的走开了。

  不过朱厚照哪里可能这么容易就放弃,他立刻腆着脸跟在江夏身后,马屁一波接一波的奉送给江夏。一路走下来别说是状元,内阁首辅的位置朱厚照都指天发誓一定是江夏的。

  跟在朱厚照和江夏身后的张永与刘瑾忍不住面面相觑,他们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这真是当今皇上,大明的君主?

  走了好久朱厚照终于停下脚步,他看了朱厚照一眼,朱厚照立刻一脸讨好的笑着。江夏摇摇头,伸出右手食指勾了勾,意思是要和朱厚照说悄悄话。

  朱厚照立刻附耳过去,一脸的兴奋。江夏突然大声说道:“傻瓜,我是骗你的,如果真有破戒的办法我早就告诉你了。”

  “什么?”朱厚照再次尖叫一声,他大声吼道:“江夏你敢欺君?来人啊,大卸八块!”

  锵!锵!锵……两队锦衣卫立刻拔出腰间的绣春刀,肃杀之气隔着雨水只扑江夏,甚至还有锦衣卫拿出了诸葛连环弩,弩箭的方向直接对着江夏。

  朱厚照和江夏全都吓了一跳,朱厚照这才想起来这里还有锦衣卫在,不是只有刘瑾和张永这两个听惯了他们二人开玩笑的人在。朱厚照立刻大声叫道:“住手!谁若伤江夏一根寒毛朕将他抄家灭族!”

  锦衣卫们面面相觑,这皇命变化的也太快了。他们足足愣了好几秒钟才纷纷将绣春刀插回刀鞘之中,肃杀之气消失无踪,朱厚照和江夏终于齐齐松了口气。江夏也再不敢和朱厚照在大庭广众之下开玩笑,同理朱厚照也不敢了。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终于到了殿试的日子。

  大明的殿试是在皇宫的保和殿举行,前去参加殿试的人必须得黎明时刻进入,经历三次搜身了江夏他们才得以进入到保和殿中。保和殿的四周站着锦衣卫,正前方的台阶上是一张龙椅和黄布搭着的长案,长案下方有一张小长桌子,那是负责协助监考的礼部几位官员的位置。

  殿试对于一般的学子来说就是决定能否鲤跃龙门一飞冲天的关键,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这个意思。

  一般来说殿试的题目名义上是皇上亲自出具的,但实际上一般都会有礼部尚书带着左右侍郎和吏部的官员一起同皇上商议。

  在大明上一届的科举当中,朱厚照直接没有参加殿试的任何一个环节,最后钦定御批甲榜前三名的时候也是交由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和其他几个内阁大臣商议完成的。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殿试的题目乃是朱厚照亲自所出,并且事先并没有告诉给礼部的人知晓。就连靳贵也很想知道,这一次皇上独自一人所出的题目究竟是什么题目。

  如此重要的考试,所有学子自然都不会迟到。人来的差不多了以后礼部的官员开始点名,确认人已到齐便开始发放试卷。所谓的试卷其实就是一张宣纸,不过上面专门印制了书写姓名籍贯的地方而已。

  拿到宣纸,礼部礼官开始大声唱出向皇上行礼的礼仪,第一项便是“恭迎圣上。”

  学子们必须立刻跪在地上,等待皇上从侧殿走出来。江夏心中一阵嘀咕,也不知道朱厚照是不是故意了,跪了好一会儿他才从侧殿走来,一路行至龙椅面前。

  朱厚照扫了跪在左手边第一列第三位的江夏,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江夏心中也在暗自骂着:“大哥跪小弟,天打又雷劈。”不过因为礼节要求学子不能抬头直视圣颜,所以江夏也只能将头垂着。

  过了好一会儿礼官才继续喊道:“拜。”

  江夏等一众学子齐齐叩首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平身。”

  “谢皇上。”

  学子们站起来后,朱厚照对礼部侍郎崔政义点了点头,崔政义叫道:“各位学子入座。”

  江夏们这才得以坐下去。

  然后礼部尚书靳贵向朱厚照行礼道:“皇上,殿试学子已经到齐,臣祈皇上赐下今科试题。”

  朱厚照点点头道:“准奏。”然后两名小太监捧出一个精美的木盒子走出来,靳贵跪在地上高呼一声:“谢皇上。”然后便起身将木盒子的盖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卷画轴打开。

  在打开的那一刹那,靳贵第一个人先看见了试题,他微微愣了愣。

  紧接着靳贵将试题交由两位礼部官员挂在漆红木架之上,这下所有学子都看见了试题。

  而看见试题的那一刹那,江夏忍不住“噗”的一声喷出一口口水。

  试题的题目是“自古感恩并积恨,万年千载不生尘。”。

  大殿之中的学子全都一头雾水,有熟读四书五经的学子甚至忍不住低声叫出来:“不对啊,这不是四书五经里面的题啊,四书五经里面肯定没有这句。”

  靳贵微微咳嗽了一声,一名礼部官员立刻严肃说道:“大殿之中禁止喧哗!”

  众学子立刻噤声,而江夏却忍不住抬起头狠狠地瞪了朱厚照一眼,若是可以说话他肯定会骂一句:“这个……坑爹的。”

  那“自古感恩并积恨,万年千载不生尘。”的的确确不是四书五经里面的句子,它真正的出处是……《金瓶梅》第十一回。江夏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大明朝真的有这么一个奇葩皇帝,居然用《金瓶梅》里面的句子当殿试题目,而这题目看上去却还似模似样。

  初一见到这个题目,不少学子都束手无策无从着手。但是思考一下后,大家都明白总不能交张白卷上去吧。反正不管你是不是四书五经里的句子,我用四书五经的句子破题就行了。

  总所皆知,八股文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项,破题。即用四书里的一句话解释清楚题目的意思。

  江夏想了想后突然眼睛一亮,他挥笔写道:“圣人德怨之报,何为?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就这么一句话,题目立刻被江夏破了,并且破的巧妙。

  朱厚照那题目的意思是大致就是讲人间的爱恨,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是一种执着于恩怨的体现。而江夏一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恰好应题,告诉朱厚照该如何学习圣人对待恩怨。

  能够以四书对金瓶梅,恐怕也江夏和朱厚照这一对奇葩兄弟俩可以做得出来了。

  

  第113章 醉酒

  

  若把殿试和现代的高考相比,无疑殿试的分量要更重一些,对人的影响也更大。

  整个殿试只有一天,但决定的却是人一生的命运。

  殿试应答文章要求只能用楷书,讲究方正、光圆,布局清爽,而这些恰好就是江夏精通的董书特点。

  虽然黎明就到了保和殿,但交卷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受卷、掌卷、弥封等官员将答卷收存,至明日起就会开始阅卷。一般来说分交读卷的官员一共有八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交叉审卷。

  如果官员觉得手中的试卷好,那么他们会在试卷的末端打一个小圈,如果觉得一般就会打三角形符号,如果是差呢则是直接画一个叉。到了最后得到小圈最多的人被进行统计,然后选出十本进呈给朱厚照,由朱厚照在那十本之中钦点一甲的一、二、三名。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江夏做完试卷以后就没再想那么多,反正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能不能当状元那还得是老二说了算,不过若是他不把那个状元的头衔给自己,那……哼哼。好吧,那自己也奈何不了他什么。

  出了保和殿,江夏先去了一趟三里河街地九阳飞凤店。自从上次九阳丹中毒事件澄清以后,九阳飞凤店的生意不仅依旧爆好,并且店铺的营业收入明显比之前增多了不少。

  江夏此次前去只是去看看九阳飞凤店旁边的几个铺子,他准备一起买下来然后扩大店铺的规模。

  到了三里河街后,江夏站在街道上看了看九阳飞凤店旁边的几个铺子。此时悬壶斋的老板突然跑了过来。

  这小老头在江夏店铺开业当天被教训过以后从此见到江夏便一直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样子,如今巴巴地跑到江夏身旁,小老头对着江夏行礼道:“见过江公子。”

  江夏看了小老头一眼,笑着说道:“魏老板,这么客气干嘛?”

  这个小老头名叫魏川,家中其实也是世代行医的医学世家。只不过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到了魏川这里却变得更像商人而不像大夫了。

  魏川笑容可掬,双眼都眯成了一条细缝,他笑着说道:“是这样的江公子,在下想跟您谈一笔买卖。你看你的九阳丹和飞凤丹供不应求,但是店铺又太少以至于购买之人要大排长龙苦苦等候。在下想跟您商议一下,不知您能不能每月匀一批九阳丹和飞凤丹给我,价格呢稍微比买价便宜一点,让在下也跟着赚点小钱如何?”

  魏川这个提议突然让江夏心中一动,他大骂自己愚蠢,为什么自己竟然忘了一个赚大钱的路子,竟然还要魏川这么一个古代人来提醒自己。

  江夏心中所想到的赚大钱的路子其实就是“代理”,将自己的货品交给其它药铺代为销售,销售完以后给他们一点提成回扣就行了。江夏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他笑着看向魏川道:“魏老板,你的这个提议不错,不过仅仅你一家悬壶斋帮我分担店铺压力也没什么用,你帮我去京师多找几家信誉好的老字号药铺老板来,既然要卖,那就多来几家一起卖。”

  “我去找?”魏川兴奋不已,现在谁都知道九阳丹和飞凤丹供不应求一丹难求,若是他去找少不得还能从中获取些好处。

  江夏哪里可能不明白他心中的想法,只不过他自己没精力也没人脉网去找那些药铺老板,于是他点了点头,同时强调了一句:“记得,一定要找那种信誉好,有医德的药铺。”

  “明白,明白。谢谢江公子给我这个机会,谢谢江公子。”魏川不停地点着头兴奋说道。

  江夏也微微颔首,说道:“如果弄好了就到逍遥山庄来找我,地方相信你能够找得到的。”

  “知道,知道,就是没进去过。据说那里就是人间天堂,世间最快活的地方。”魏川一脸向往地说道。

  江夏微微笑了笑,道:“如果事情办得好,我准你成为那里的会员,以后也能进去玩儿。”

  “多谢江公子。”魏川眼睛一亮,激动之余竟然对着江夏深深地鞠了一躬。

  江夏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走向韩慕枫驾着的那辆马车离去。

  回到逍遥山庄以后江夏在后花园的草坪上见到了钟彬,这段时间钟彬跟着江夏一起救过皇上,抓过天济会叛党,同时还协助江夏戳破过朱佑杬的阴谋,也算是立了不少大功。他毕竟是锦衣卫的副千户,总不可能一直都在江夏身边给他充当保镖。

  昨天圣旨就已经下达了锦衣卫,钟彬被提升为千户,同时赐封为“忠勇将军”。如此一来钟彬在锦衣卫里的地位立刻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首先那个千户之职乃是堂堂正五品,并且是正职,手握实权,掌管整个南城千户所,下面的下属林林总总加起来足足上千号人马。而另外那个“忠勇将军”的名号乃是个正四品的虚衔,虽说是个荣誉性的名衔,但是那正四品的品衔却是实打实的。

  正四品,那就等于是和锦衣卫指挥佥事同级了。要知道锦衣卫佥事可是锦衣卫指挥中枢里的实权人,可以说现在的钟彬也算是京师里的一号人物了。

  在这一口吐沫吐出去就可能吐中一个五品大官的京师,能够称得上是一号人物十分的不简单。

  明天就是钟彬赶赴南城上任的日子,他上任以后必然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天天保护着江夏,所以江夏特地在殿试结束以后赶回去找钟彬喝顿告别酒。

  草坪上,钟彬手中一柄长剑舞的滴水不漏。看其剑意似乎比之前更加凌厉了一些,若是没有猜错这些时日以来钟彬的剑法又有了精进。

  “呼……”钟彬突然一脚将地上的落叶扫飞起来,然后长剑挥舞,落叶在他身旁落下。

  江夏忍不住拍着手叫道:“好剑,真是好剑啊。”

  钟彬一脸狐疑地看了江夏一眼,心中十分怀疑江夏倒是在夸自己耍的一手好剑,还是“好贱”。他和朱厚照一样,对于江夏的人品认可度十分低下,如果他们知道“节操”这个词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一致认为江夏天生与那个词是死敌。

  江夏见钟彬那一脸狐疑的表情顿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无奈之下他还得指着地上的落叶解释道:“能够在落叶飘落之际将剑将每一张叶子都割成大小几乎一致的三份,这一手剑法恐怕已经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了。”

  “居然能吐象牙,难得。”钟彬淡淡地说道。

  这句话顿时刺激了江夏,他没好气地说道:“你这家伙,人家好心好意来夸你,你怎么骂人呢?”的确,说他吐的出象牙,那就是骂他不是人嘛,若是人,又怎么可能吐得出象牙?可是江夏又不能反驳说自己吐不出象牙,因为俗话说“狗嘴里才吐不出象牙”。

  “我是在夸你。”

  钟彬一边说道,一边走到他插剑鞘的地方,手中长剑一下插入到剑鞘之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9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4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