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谢陛下!”

  御案赐座赐食,至少表面上看起来,耶律德光对赵延寿荣宠依旧。陪耶律德光饮了几杯,酒兴上来了,赵延寿大起胆子看,直刺刺地发问:“臣在家中,闻陛下急召,匆忙进宫。不知陛下唤臣,所谓何事?”

  赵延寿之问,有些无礼,但耶律德光显得很大度,挥手示意了一下,暂止舞乐。殿中静了下来,陪侍的文武都不由望了过来。

  “啪”的一声轻响,耶律德光放下酒杯,对着赵延寿说道:“陕州的那干前朝叛将杀了朕的使者,也拒绝了朕的善意,潼关来报,其有东进之意。河东那伪帝刘知远也有动作了,派军南下潞州,耿崇美恐怕抵挡不住……”

  “陛下的意思是?”听耶律德光这么说,赵延寿心中凭生出些许激动。莫非是有意让他领兵拒之?有些期待地望着耶律德光,赵延寿甚至已经做好了打算,一旦再掌兵权,绝不轻易放手了……

  似乎看出了赵延寿的心思一般,耶律德光脸上“神光”微敛,玩味地说:“对河东之敌,朕已遣三路节度,然犹虑有失。接下来,朕要全力讨伐刘知远,无力顾及关中那干宵小……”

  闻言,赵延寿都要主动请命了,便闻耶律德光话音一转:“朕闻燕王之子元辅,十分聪敏,在燕王身边多年。欲以其为河中节度使,替朕守御关内,并协防河阳。”

  “这……”赵延寿一下子愣住了,望着耶律德光:“犬子年幼,恐不能担当重任。”

  赵延寿的儿子赵匡赞,字元辅,二十来岁。若是平日里,授自己儿子以节度,赵延寿绝对要磕头谢恩。但如今,赵延寿心里可明白,河中那一块地盘,可不会太平。若河东军南下,说不准便走那条路,他自不愿让爱子去冒险。

  耶律德光却是摆摆手:“元辅少年英雄,可以任事。听闻,河东南下潞州之军的统兵将领,是刘知远的儿子,年不过十七岁。元辅,总不至于比不过如此小儿吧……”

  赵延寿仍有心拒绝,但迎着耶律德光渐渐转冷的目光,张了张嘴,有心憋屈地应道:“臣谢恩。”

  “很好!”耶律德光哈哈一笑:“来,朕敬燕王一杯!”

  舞再起,乐再奏,赵延寿的心情却更加烦闷了,他再一次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对耶律德光,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利用价值了。扫向殿中的那些汉臣,暗自哂,仿若一条失宠的狗……

第35章 坐不住了

  在宫廷豪筵渐酣之时,一名中书属官匆急地上殿而来,不敢直面辽主,朝仆射张砺耳语了几句,递给他一封奏本,观封皮上的标记,该是加急文书。

  张砺表情也是微微变,抬眼望了望正与赵延寿推杯应和的耶律德光,不敢怠慢,起身近前唤道:“陛下!”

  正在兴头上,被打断,耶律德光不满地瞥了眼张砺,注意到其手中拿着的奏本,哼唧一声:“说吧,又出什么事了?哪里又起民乱了?”

  “镇宁军节度(澶州)耶律朗鄂上报,有晋国降卒什长王琼,伙同州县贼帅张乙,集众上万,袭击州城,城中兵力不足,不察之下,为其得逞。北渡浮梁,为其焚毁,朗鄂将军仅以牙城拒之……”张砺快速地禀道。

  闻言,耶律德光顿时就怒了,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废物!朗鄂在干什么?上万乱贼袭城,事前他没有一点察觉吗?废物!”

  耶律德光震怒之下,殿中一下静了下来,只见其犹如一只被撩怒的猛虎,厉声道:“传诏朗鄂,立刻给我将乱贼扑平,重建浮梁,若若不然,让他自绝吧!”

  “唔……让高模翰,领兵东进,务必尽快扑灭乱贼,恢复河衢畅通!”少作犹豫,耶律德光又补充了一句。

  “是!”

  这些日子,尤其是陕州举义,刘知远称帝的消息相继扩散开来之后,契丹人统治下的中国州县,已经发生了不少乱民袭城、杀胡的事,耶律德光也收到了不止一例,但都没有像今日这般愤怒。

  其他地方也就罢了,澶州可是南下渡河通衢,关乎着其北归的后路,连这里都出问题了,让耶律德光心里那根仍旧松弛的弦一下子绷紧了,惊怒不已。

  恼怒之余,耶律德光心中又不禁泛起些疑思,在澶州,他是设有重兵的,何以让乱贼猖獗如此?

  耶律德光自入开封,志得意满,长处深宫嬉乐,对外边的情况,实则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契丹军队人数不少,但基本分散在各州,而州下,又再度分散于县镇劫掠。

  耶律德光在汴宫享乐,底下的契丹节度、将军们有样学样,身耽乐于州郡,而耶律朗鄂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且贪残无度,终至民反。

  澶州那边,确实发生了动乱,耶律朗鄂的汇报基本都是实情,只在乱众的人数上做了假,袭城焚梁的澶州义军实际上只有千把人。

  耶律德光很生气,屁股在御座上扭动不已坐得有些不安稳。这个时候,冯道起身,有些意外地主动说道:“陛下,臣有一策,可兵不血刃,而使澶州民乱平息……”

  “冯相请讲!”耶律德光不咸不淡地说。事实上,他对汉臣这种自信满满、智珠在握的(装B)作态很反感,动不动就“兵不血刃”,若真这么容易,还需刀兵做什么。

  冯道脸色很平静,垂着头,十分恭顺:“只需陛下收束兵马,停止括钱、打草谷,民既安,州县乃定!”

  闻言,耶律德光眉头蹙起,随即脸上露出一道勉强的笑容,温和地对冯道讲:“冯相勿忧,区区乱贼,反手可平灭,不足为虑!”

  而对冯道的建议,耶律德光却没有一点表示。见状,冯道拱手退下,仍旧淡定。心中却愈加肯定自己的揣测,辽主已无久留中原之心!

  深吸了一口气,耶律德光表情又凝了起来,一副思索态,嘴上冷冷地呢喃着:“晋兵犯事,这些降卒,果真靠不住……”

  说着,淡漠地瞥了赵延寿一眼。

  赵延寿心中一寒,赶紧低下头。当初,耶律德光顾忌晋军降卒人众,有杀俘以除后患的意思,就是被赵延寿竭力劝阻。那个时候,赵延寿期待着当石敬瑭第二,意欲收晋卒为己用,十分卖力地劝住了。

  而如今,澶州之事传来,领头的还是晋兵中一小小什长,似乎佐证了耶律德光当初的顾虑。赵延寿心头忽然有些发慌。

  “撤了!都散了!散了!”被此事一扰,耶律德光也没有继续饮乐的兴致了,心情极坏地摆了摆手,像赶苍蝇一般驱走殿中之人。

  文武、歌姬、舞娘、乐工如蒙大赦般退去,留下耶律德光盘腿坐在御座上,苦思不已。忽然,耶律德光用力地扯了扯身上的龙袍,似乎很不舒服,拿起一封奏疏扇了扇风,嘴里不满地抱怨道:“这中原,怎生如此燥热,惹人心烦……”

  心烦意燥,难以自制,深吸一口气,耶律德光再度翻看起那些让他心烦的奏本来。伴着翻阅动静,耶律德光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砰”的一声,耶律德光一掌拍在御案上,喘了几口粗气,沉吟良久,严肃朝外厉声吼道:“来人!”

  “在!陛下有何吩咐?”

  “传永康王、国舅火速进宫见朕。另外,派人去,将那杜重威与李守贞给朕找来!”

  “是!”

  未及两日,辽主耶律德光再度有了动作,诏旨下,以天雄军节度使杜重威、天平军节度使李守贞还镇,弹压地方。

  对后晋的降臣们,尤其是原来的地方节度们,耶律德光一直是防着的,到如今,眼见地方局势日渐糜烂,终于开了道口子。不过,也仅仅杜重威、李守贞二者罢了,因为他们实在是不得人心。

  与此同时,分散在中原各地的契丹军队,开始集中起来,但是动作很慢,他们已经抢嗨了。人集中起来快,但抢掠的财货的输送,却实难快起来。河北,亦然。

  而京畿一代,也突然忙碌起来,契丹南下所获,大量的金银、财货、粮食、军械,被耶律德光下令,陆续北运。

  ……

  开封城内,冯府。

  书房内,冯道埋头奋笔疾书,停笔装壳,蜡封,动作一气呵成。深吸一口气,盯着候在面前的年轻人,吩咐道:“你持此信,潜出开封,前往河东!”

  “是!”年轻人明显是冯道可托腹心之人,看起来很普通,对其吩咐没有二话。

  “务必当心,勿惹人怀疑。若露了破绽,先毁此信!”冯道忍不住叮嘱一句。

  “请相公放心!”

  冯道所书,内容很简单,就是向河东通报,辽主已经在准备北撤事宜,请刘知远尽快进军中原,讨灭凶顽,以副天下之望。

第36章 虒亭

  潞州,虒亭,刘承祐所率龙栖军屯驻于此,已有数日。当日大兵南来,扎营立寨,引得潞州震动,尔后,便再无任何静,看起来,像是裹足不前,刘承祐的打算,似乎有些意味难明。

  虒亭南亲潞、泽,北揖并、汾,扼潞城北部咽喉要道。镇是千年古镇,映蕴三晋文明,土地肥沃,资源充足,一向富庶。

  龙栖军扎营于镇外,占据了周边的要隘,摆着防守的姿态。在刘承祐的严令下,无一兵一卒敢擅入镇中,只是做到了秋毫无犯,却已是难得。

  几日的时间下来,屯驻在镇外的大军始终无越矩的行为,这让镇中的百姓渐渐放松的戒心。当然,纵使有戒心,也无卵用……

  难得见到如此军纪严明的军队,虒亭镇中的百姓,在几名耆老、镇望的带领下,真正地来了一次箪食壶浆,以犒王师。东西虽然不多,却也是镇中百姓的一份心意,刘承祐亲自代麾下将士接受了,分拨诸营。

  到如今,再听到镇外每日准时传出的杀气腾腾的操练声,镇中百姓也不再惊惧不安。同时他们也知道了,外边的军队是奉天子之命的正义之师,南下是为了讨伐欺凌蹂躏中国百姓的契丹胡寇。

  虒亭镇原本的镇将,前番借耶律德光的“括钱令”,于虒亭镇中大肆行括钱之举,掠夺镇民财货,以肥自身。

  事实上,在契丹的“括钱令”下,掠夺百姓财产的,并不只是契丹军队、官员。同时,契丹的军队更擅长打草谷,这可比“括借”来得轻松,来得快多了。各州县,有不少地方官吏、军将、甚至匪寇,借机侵吞民财,反正黑锅全甩给契丹人就是了。

  耶律德光派出的括钱使,能于州城聚敛,却甚少能影响到地方。从这一方面来讲,契丹人除了他们本身所犯罪孽之外,还是替那些借机敛财的人背了锅的……

  远的地方刘承祐顾及不到,但近在眼前的地方恶蠹,直接施以惩戒。将那镇将抓起来,历数其罪,昭示全镇,按罪斩杀,其后抄其府邸,取其家资以为军费。

  刘承祐此举,既赚了一次眼球,又收了一波人心,还获了一场利。当然,那虒亭镇将的下场,显得有些委屈,毕竟不是一个人如他那般做,比他更过分的有的是。

  但是,该他倒霉,正巧撞到刘承祐手上。

  一道颇为破败的古亭面前,几道人影站在其侧,默然而立。刘承祐当其中,目光平静地注视着眼前的残垣亭角。

  虒亭的由来,要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地名虎亭,大夫羊舌赤到此地为官,以“羊入虎口”的忌讳,寻适处筑亭以镇虎,并更名为“虒亭”。

  据本镇人说,眼前的残亭便是当年羊舌赤所筑之亭。对此说法,刘承祐并不相信,这几日他在镇子内外周边逛了几圈,勘查地势,连虒祁宫这样大型建筑的遗址都没见着,他不觉得一座小小的古亭能留存下来。

  “古亭镇猛虎,不过如今的虒亭,可镇不住我河东虎师!”过了一会儿,刘承祐说了句,淡淡的语气中透着点自信。

  “殿下说得是,如今我军将士,恰如出笼之猛虎,嗷嗷直叫,渴望建立功业……”张彦威在旁,当即附和说。

  刘承祐瞥了眼身边的张彦威,其人看起来又发福了些,沉吟几许,悠悠问道:“可我怎么觉得,士心有些浮躁呢?”

  “这……”张彦威脸上闪过一阵尴尬。

  这个时候,郭荣主动说话了:“殿下屯驻虒亭,已历六日,不进,不退,严厉勒束众军,沉心刮练新卒。底下将士不明白殿下之意,自然难耐。”

  刘承祐上前几步,坐到残亭之间,看着郭荣。几日下来,与其也渐渐熟了,郭荣的话比起最初,也多了些,刘承祐找他谈论政军的频率。

  同时,刘承祐发现,郭荣虽然沉稳笃重,实则有点小闷骚,在涉及到其感兴趣的话题之时,谈兴很足。

  “这才几日?便生厌心,何谈百炼之军。”刘承祐平静地说:“龙栖军,尚欠磨砺!”

  “殿下,史弘肇已经攻破代州,斩王晖,夺城凯旋。官家也率师归晋阳,唯有我军南下,进度缓慢,只恐为他人小瞧啊!”看着刘承祐那张平漠如常的脸,张彦威忍不住提醒。

  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恼怒,继续说:“那史弘肇向官家请命,欲替代您,为先锋南进啊!”

  刘知远“东进救驾”那场戏,终于演完了,晋帝石重贵,当然是不可能救回来了。刘知远所率之军,连太行都没出。在寿阳的时候,刘知远很是“失望”地收到了,石重贵一家早被契丹人解送北去……

  而寿阳,在晋阳之东不过百公里。不过,刘知远东进倒也不仅仅是一次武装巡行,他很是轻松地将活动在太原府边缘的那支契丹军给击灭了,顺便重新夺回土门(井陉)。

  至于史弘肇,率师北趋,一战而下代州,斩那叛降王晖。这本不是什么难事,以镒称铢,刘知远麾下,随便换一个稍微有点勇略的将领,都能做到。

  但是那史弘肇却是没有这点自觉,仿佛立下了什么不世之功,尾巴翘起来了,开始对刘承祐的“南进军”指手画脚。竟然向刘知远请缨南下,立下五日而下潞州的军令状。

  这消息传到前线,自然引起了张彦威等人的不满,近来显得有些急躁。

  听其提起此事,刘承祐神色如常,连眼皮子都没眨一下。转而在张彦威意外的目光下,看向郭荣:“我驻兵于此,底下士卒不解其意,你可明白我的打算?”

  闻问,郭荣轻轻地上前两步,平静地回答:“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以如今潞州的情况,并不一定需要武力夺之。前番向训归来,殿下再遣其出营……只怕已然做好了,卷甲入上党的准备吧!”

  注视着郭荣,刘承祐心中很平静,毕竟“周世宗”,能看出他的这点打算,并不足为奇,哪怕对潞州之事,刘承祐从来没有与其交过底。

  而事实正如郭荣之言,从一开始,刘承祐就没有兵战强攻之心。虽然,他有信心,纵使打一仗,也能夺取潞州,但若能全州而下,又何需用武,损耗兵马。

  这几日驻马虒亭,刘承祐可不是什么都没做,除了州城那边的动作之外,附近的襄垣、黎城、潞城三县,可已经悄然奉表献诚了。

  “走,去第四军转转……”给了郭荣一个赞许的眼神,刘承祐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当先朝北面走去。

第37章 冲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