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184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陛下之气魄,足以吞吐天地,力行‘灭佛’,又岂在于这些许钱粮财货。佛寺之患,盖无科禁,不事生产,而耗财蔽民。收缴土地,复籍民户,恢复生产,以创税赋,才是陛下高略所在!”

  “我明白了!叔父上体圣意,难怪陛下如此器重您!”恍然而悟的样子,奉上一个马屁。

  “而况,河东诸州,有异于他地。这五台令背后站着的,可是太原王,那可是皇叔!”

  说到这儿,王景崇眼中闪过一道异色。旁人,或许因刘崇的身份,会有所敬畏,但王景崇是什么人,去岁为求功利,便敢将巨鹿郡王刘承均拉下水利用起来的。以他的心机眼光,又在武德司,综合多方情报信息,当然看得出,别看刘承祐屡次褒奖赏赐刘崇镇守河东之功,但天子对皇叔的态度,可没那么简单,君心难测……

  只稍微琢磨了一下,王景崇语气变得严厉:“不过,也不能完全放任之,监控之事,不得疏慢。彼辈若是做得过了,就怨不得我手辣了!大贪者死,佛门这块肥肉,可没有谁能独吞!朝廷财政虽有所缓裕,但陛下那边,终究要有所交待的!”

  “还有!”稍微顿了下,王景崇幽幽道:“河东之行,属于我们的那一份,可要盯紧了!”

  “遵命!”下属来了精神,眉开眼笑的。

  乾佑灭佛,就是一场饕餮盛宴,自上而下,分割吞食。基本上,朝廷吃大头,地方将吏、官兵吃中头,而似王景崇这般的执事干吏吃小头,相关黔首还能分点汤沫……

  “另外,太原王针对此事,可分外积极。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给我睁大眼睛,河东节度下属诸军镇州县,如何行事,尤其是太原王府,一举一动,悉数记录归档!”眉色微闪,王景崇放低声音,吩咐着。

  “叔父是想……”

  没让其说完,王景崇抬手止住,用他自己都不信的话解释道:“‘灭佛’之事已入正轨,武德司职责本分,却不能有所耽误!”

  事实上,河东境内灭佛,让刘崇是一口吃饱了,饱腹肥身,略无避忌。

第3章 台怀之事

  山水环绕,五台怀抱,乃称台怀。五台山乃佛教圣地,台怀镇则是五台中心,小小的镇甸,户不过千,周遭依山傍水,鳞次栉比,供养着数十座寺庙,可谓集五台佛寺之精华。

  当然,集中有集中的好处,方便朝廷的处置,军队四面一围,道路一堵,尔后便是顺理成章,有序展开清查整顿。

  面对朝廷的重拳打压,无情掠夺,天下佛门整体上保持着“佛系”,少有激烈反抗,但也不是完全任人鱼肉,坐等宰割。至少,在坏事临头之际,各地僧侣逃亡之风盛起,而这些人却是不知,皇帝目的之一,便是让他们无佛寺以托庇栖身,返僧为民。

  在王景崇北上河东之前,台怀镇这边,便已然为官兵所围。有趣的是,台怀属忻州,固山围寺之兵,却属代州,那是杨业训练的团练兵,不过千余,便将周遭彻底控制。

  “陛下果真慧眼识人,杨将军不愧军中后起之秀,练兵得法,统军有方,仅观此军容士气,足见其能啊!”在主事军官的引导下,遍扫周遭甲士之精良,王景崇感慨着,向代州兵,或者说代州兵背后的杨业示好。

  杨业没有亲自来,派了身边的得力下属代州马军指挥使王审琦带人前来。

  王审琦很年轻,看起来是个厚重稳妥的人,听闻王景崇的夸奖赞叹,心中虽不免得意,脸上却无骄意,拱手轻笑应道:“杨将军统军之能,末将也是十分佩服的。司使的赞誉,末将会如实转达,想来杨将军闻之,也会十分愉悦。”

  对王审琦的反应,王景崇略感意外,忍不住多瞥了他一眼,没曾想,这姓王的小将,居然如此上道,似乎看破了自己的用意。不由暗道,天子钟爱年轻人,提拔俊秀,就他所知,应擢之人,俱有其过人之处。即便如此,远在僻远的戍边营使,不名一文之辈,也有此过人之处。

  王审琦时年二十五,性纯谨,有方略,负勇力,善骑射,家洛阳,晋末汉初之际,避难于野。乾祐元年李守贞据河中,勾连华、同作乱,朝廷平叛,王审琦参军,被补充到时任潼安军使的杨业帐下,随其作战戡乱。河中乱平,积功为什长,籍归殿前禁军。

  杨业奉命戍代之时,随其北上,在代州,杨业露其锋芒,整顿猥杂,打击不法,秣马厉兵,抵御犯寇。在雁门关外,同辽兵进行了不下十次的小规模交锋,有几次甚至是主动出击。

  而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审琦也显其功能,作战勇猛,进退有据,在对辽作战中屡有斩获,深受杨业重视,特地向枢密院举荐,请其功劳。入得天子耳,然后王审琦便很“幸运”地被刘承祐擢为代州马军指挥使,掌一营兵马,可谓越迁。

  年纪不大,升拔很快,但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性,武夫骤起,并不稀奇。没有异声,甚至没有引起旁人过多关注,毕竟,大汉已经有了不少更加年轻的州团练使,殿前军中的青年将校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心思转动间,王景崇脸上却是挂上了点笑容,不是笑面虎,更似笑面狼。

  “此间佛寺整顿情况如何了?带我看看!”遥看五台,远眺佛寺层叠,宝塔如林,王景崇说道。

  “台怀镇大小佛寺共计三十二所,僧尼累千,根据朝廷制令,州州镇行文,仅保留显通、寿宁、栖贤、普恩四座,僧众五十。末将及州县差官吏,已着手将其余诸寺,逐步清整,人手不足,遣俗僧众,时下留为苦力……”

  顺着道路短行,听其叙述,王景崇轻松道:“让僧众亲手毁堕其寺,诛心之举啊,不过,也算人尽其用!”

  “司使,指挥使,有重大发现!”漫步视察间,一名身形孔壮的军官脚下生风,快步迎来,情绪振奋。

  王景崇来了兴趣,王审琦则问道:“有何发现?”

  两峰环绕,狭道直落河谷,通至幽处,经过一段颇为隐蔽的山道,豁然开朗。目的地,是一片规模不大的工场,四周密布开凿痕迹,炼炉不存,火气沉凝。

  指着一干被拿下的僧人,军官禀道:“这座金矿,规模不小,此间佛寺,竟于深山之中,采矿炼金。朝廷整治,竟然大胆封山蔽路,毁炉遮掩。若不是小的手下士卒,无意发现,或许真让这一众佛徒给藏住了。洞中尚有存金逾万,玉石铜器、法像珍奇无数……”

  听完叙述,王景崇眼中闪着冷光,阴阴道:“私匿宝山,积财蓄资,这一众僧,只怕心存异志啊!”

  大概是“职业病”的缘故,王景崇已然考虑着,将周遭僧众逮起来审问一番,若是能发现什么,也没坏处。再者,尚有罗织构陷一道,有此诱因,总有的说项。

  功勋,是可以创造的!在这方面,王景崇向来积极主动!

  入库,望着堆积盈满的金铜之器,王景崇兴致高昂,眼红这大片财富是一方面,功劳簿上又增一笔是另一方面。

  “你这是立大功了!”朝发现的军官道。

  立刻差人,清点查验,又引官兵民夫,着手搬运。

  台怀镇中,很快陷入热火朝天的状态。忙中抽暇,王景崇还命人暗查王审琦的家世来历,他是看重了其潜力,动了心思,想将他收为养子。

  一则消息传来,迅速打断了王景崇某些按捺不住的杂念。

  “崞县有乱民相聚,自称佛兵,反抗朝廷暴政,攻打县城,为县兵所拒,退据山林,立寨以抗朝廷!”武德司的探事,慌张来报。

  闻之,王景崇大惊,老眉高起,这是搞出大事了。不过严肃沉凝的面容之下,却闪着少许激动的抽搐:“乱贼有多少人?”

  “不下千人!”

  紧张地踱了几步,王景崇立刻吩咐道:“立刻派人联络杨将军,让他出兵平乱!”

  “叔父,看来这是‘灭佛’引起的动乱,处置不当,天子若怒,恐致大罪啊!”王景崇的侄子有些慌了手脚,紧张地说道。

  冷静下来,王景崇却是一脸轻松,目显热切:“不!这可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机会!灭佛终究苦劳,怎有平叛弭乱,来得功高!”

  在侄子愕然的目光中,王景崇忍不住笑出了声,琢磨了片刻,道:“一干黔首愚民,庸贱不堪,成不了大事!不过,时下想办法平息叛乱才是最重要的,不止要灭了他们,还有揪出背后蛊惑动乱的逆佛贼僧。如此,正可为陛下与朝廷‘灭佛’之举正名,这在陛下那里,必是大功!”

  “叔父打算如何做?”

  “立刻将消息具表,呈报东京!将王审琦给我唤来!”

  言罢,又命人献上地图,研究崞县位置,考虑行动。王景崇这个人,还是有点料的,没有多少迟疑,与王审琦稍作商量,留下一部分官兵看守控制台怀镇,共领剩余之卒,北出山林,以趋崞县。

  未至,又有坏讯传来,五台县那边也有乱起,贼更众,声势比起崞县还大,县城被破,官吏被杀,积于城中的五台佛寺财产尽为其所夺。

  闻讯,王景崇感到紧张了,暗自埋怨自己思虑不周。得知杨业已率军南下,平崞县之乱,当即带人折返,一面集山寺官兵,一面联络忻州驻兵,约以击叛。

第4章 坤明殿 - 崇政殿

  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一派深秋之景。

  东京,皇城,后宫,坤明殿。

  空气弥漫着丹桂之香,气味浓郁,不腻,宜人,心旷神怡。正值清晨,天早已放亮,皇帝刘承祐还赖在榻间,怀抱美人,晨起的亢奋业已缓解,手上动作很干净,只是细细抚摸着锦被之下皇后细腻的腰身。

  “官家,时辰不早了,该起了!”大符伏在刘承祐身边,轻轻推了一下,说道。玉面柔和,颊带绯色,亲承君露,颇受滋润。

  刘承祐仍闭着眼睛,声音显得慵懒:“难得躲个懒,享受温柔乡,你却是要把我往外推啊!”

  日渐丰腴的娇躯紧贴向刘承祐,耳鬓厮磨间,大符浅笑轻声道:“这可不像平日的官家。君王不起,官家若是在坤明殿待久了,就怕外朝言官们,又有微词了。大符虽居后位,实乃一介妇人,承担不起非议,还望官家体谅……”

  皇后贤惠明理,平日与之相处交谈,总有所得,夫妻之间,琴瑟和鸣,刘承祐也颇为喜爱,就是这时不时的暗谏鞭策,却是让人偶感煞风情。

  “以我看呐!有你这样一位皇后,大汉臣民爱戴尚且不及,又岂敢非议?”睁开眼睛,在皇后小露的玉肩上啜了一口,一边说着,刘承祐坐了起来。

  见状,大符立刻朝外吩咐着:“来人,伺候官家起身!”

  帘幕缓缓拉开,美婢娇娥,执杯端盆而来,在满目诱惑之中,刘承祐再度体验了一把那足以酥软筋骨、消磨意志的温柔。

  一碗粟米粥,加几片桂花糕,便是刘承祐的早膳了。膳食的味道很不错,唯一不佳处,是满殿馨香中夹杂着一点淡淡的异味,就是屎味……

  在案左,罪魁祸首由大符抱着,更换过屎尿布后,大抵不适之处清理过后很是舒爽,不再哭泣,反而不住地朝刘承祐笑。

  “还有脸笑,这一大早,便让人手忙脚乱的!”用力地呼吸了两口气,体会了一下渐淡的异味,刘承祐冲襁褓中的皇子道。

  仿佛听懂了刘承祐的话一般,小儿稚嫩面颊上的笑容有所收敛,咳嗽了两声,却是被口水呛到了。

  见此景,大符不由嗔了刘承祐一眼,柔抚着皇子的背:“少儿无忌,官家难道还要与二郎计较?”

  去岁冬,刘承祐新添二子,皇后符氏所出,名旸,小名沐哥;贵妃高氏所出,名晞,小名亮哥。

  另外,贤妃折氏怀胎亦足十月,时近临盆,若无意外,天家又将新添一子。

  待小儿再度恢复没心没肺的欢笑,刘承祐心有所感,娇妻在侧,有子盈怀,若是寻常人家,却也称得上幸福安泰了。

  “我先回崇政殿了。将入冬,天甚凉,你们母子当善加注意。太后那边,我暂时不便去,你替我去问问安……”进食结束,擦了擦嘴,刘承祐朝大符吩咐着。

  太后李氏尚佛,因为灭佛之事,甚是来气,有一段时间了,不怎么搭理刘承祐。不过,气归气,对于朝廷灭佛之举,始终没有多说什么,以太后之尊干涉,给刘承祐添麻烦。

  后宫之中,如论深明大义,太后首当之。时间愈长,对于这个母亲,刘承祐是愈加敬重,发自内心的。

  “是!我明白!”皇后很理解的样子,起身作礼:“送官家!”

  回到崇政殿的刘承祐,快速地恢复状态,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君权的逐渐集中,伴随着的,便是政务的集中,太多的事务需要他亲自审阅、决议、批复。

  负担的加重,让刘承祐偶有不堪其累之感,但,这是君主集权的必要代价。权柄在手,还欲轻松从容,哪有这等好事。

  殿中奏事者,有二人,宰相冯道,以及三司副使薛居正。朝中的大臣比起汉兴之际,基本已换了一茬,王章虽然仍挂着宰相的名头,但基本也已退居幕后,在家养病,时下三司主事者,便是薛居正。

  薛居正值壮年,好读书而敏文章,性宽简,有君子之风,望之不由心生仰慕。相比王章,对于刘承祐这个天子,薛居正俨然要更加恭敬些。

  “陛下,这是经三司部吏,计算核议,拟定州县令录佐官俸户,请陛下过目御审!”以一个一丝不苟的姿势,将手中奏章呈报。

  量定州县官吏俸户,是刘承祐几日前给的任务,三司的效率,在刘承祐看来,还是有些慢了。稍微浏览了一番,基本是根据户籍多少量定的,县三千户以上,令月十千,主簿八千;二千户以上,令月八千,主簿五千;二千户以下,令月六千,主簿四千……

  经过众臣群议商定的,基本是挑不出什么漏洞的,顺利地从刘承祐这边通过:“可!朕无异议,照此执行!”

  薛居正还未来得及应声,便闻刘承祐又补了一句:“然天下州县,在籍丁口数目,还需重新调查核定。此次整饬佛门,还俗僧众编户,正可趁机进行一次全面的丁口调查!”

  “人口普查”,在刘承祐一朝,早已陆续展开,只是前碍于朝廷精力有限与对地方掌控力度不足,一直是断断续续的,没有大的突破。观皇帝此时的意志,是要彻底落实了。

  心里琢磨着如何完成天子下达的政治任务,薛居正没有赘言,只是受命:“是!”

  “佛寺整顿,可有新的进展?”刘承祐转向冯道。

  年岁的增长,似乎没有在冯老狐狸脸上留下明显的变化,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冯道还是那般,苍髯皓首,精神矍铄。而今的冯道,已成为名义上的政事堂首辅。

  “正欲向陛下禀报!”先起身,礼数到了,方才落座,对刘承祐道:“根据各道州上报,截至九月二十,大汉国境内,已废置寺院两万二千六百二十座,返俗僧尼十五万九千三百人,执拿犯法托庇罪人三千七百六十三人,收缴土地约以五百二十万亩……”

  一串数据,成果斐然,也代表着释宗之难,天崩地裂。

  “收获颇丰啊!”刘承祐语调轻松,点头应之。

  见状,冯道不由劝道:“陛下,此次整佛革弊,规模之大,手段之剧烈,已攀至极也。民间颇有非议,黔首不解陛下弘略,不晓朝廷大义,近来各州多有生民怜佛,啸聚生乱。以老臣之见,对佛寺的整顿,当适时收手了,以缓民情,泄民愤。否则,只怕引起更大的动乱!”

  “冯卿老成谋国之言!”见冯道面带忧切表情,刘承祐直接道:“佛门自诩教法劝善,方外清修之人,而今却以蛊惑裹挟百姓以抗朝廷,此必私欲作祟,由此可见,整顿之事,犹不可终。事已至此,不可半途而废,否则留下的,可有更多后患!”

  刘承祐这话,实在有些不讲道理。自古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朝廷灭佛,对于佛寺而言,已不只是夺财那么简单了,有灭道之忧,难道还能奢求彼辈不动如山,安然接受?

  冯道闻之,也是无奈,但也不敢,也没必要违逆皇帝的意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1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4/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