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219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是!”

  这名营指挥使,跟着赵匡胤练兵有几年了,也熟悉其脾性,这个年轻的赵使君,狠起来的时候,是从不容情的,当即去传令。

  等了将近半个时辰,唐营之中终于有了动静,并渐起生火气息。当望见唐营各处,袅袅而起的炊烟之时,靠在一片枯草堆上的赵匡胤立刻坐了起来。极目远眺,观察片刻,猛地站起,高呼道:“传令下去,高举旗帜,逼向唐营前立阵挑战!”

  “是!”已饱腹并且恢复得差不多的汉军,立刻起身听令。

第78章 涡口之战(2)

  一营军卒,在赵匡胤带领之下,加速朝唐营摸去,旗帜于冬风之中猎猎作响,远远地便为唐军哨卒发现,号角声起,示警全营。

  唐军这边,团练使郭廷渭与都监何延锡,闻报则迅速地自行军榻上起身着甲,前往营前,查看情况。

  何延锡带着点起床气,怒气冲冲的,至哨楼上,发现郭廷渭正稍显疑惑地望着越一里多地外列阵挑战的赵匡胤军。

  见何延锡,郭廷渭朝其介绍道:“汉军约四五百人,没有马军,旗号书‘赵’,应该是驻守涡口的赵匡胤!”

  “这些汉军,昨夜偷袭,今晨又来挑衅。就凭着区区数百人,也敢来捋我虎须?”朝下一张望,何延锡顿时不屑道,带着怒气:“我带两千卒,将之歼灭了!”

  “何都监,还是再看看,看看这些汉军,有什么目的?”郭廷渭是个中年将领,虽然名声不显于外,但也经历了诸多战事,向来沉稳有度。

  “郭使君不会是被昨夜汉骑踏营给吓到了吧?”何延锡此人,身上带着些文人的傲气,微微蔑视道:“你若不敢,自守大营,我带兵去将那区区赵匡胤解决了!”

  言罢,无视郭廷渭沉凝的表情,即命人点齐几营两千余兵马,大开营门,气势汹汹地朝汉军扑去。

  而在一里外,见唐营动了,尤其见到那张“何”字大旗,赵匡胤立刻便笑了起来,用力地嗅了一口气:“隔着一里地,我仿佛都能闻到唐营中的稻米香气……”

  赵匡胤这是卡着时间而至,惊扰唐营,这个时候,唐军士卒根本没有时间进食。皇帝不差饿兵,而这出营而来的唐兵,正是一帮饿兵。

  不过,待何延锡所率唐军出营后,赵匡胤不禁皱了皱眉,因为出击的唐军人数,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见状,当即改变了一战即佯败的打算。

  信旗一挥,五百汉军立刻调整成攻击阵列,赵匡胤遥指着被拱卫在军中的何延锡道:“敌军两翼展开,是欲将我们一口吞下。稍后你们跟着我,直冲其中军,盯着那名骑马的唐将。记住,不准杀了他!”

  红袍亮甲,何延锡的装扮,很是显眼。

  观出营唐军动向,在其彻底展开后,即扬刀高呼:“将士们,扬名的时候到了,随我冲!”

  言罢一马当先,身伏马身,轻驰而往,在赵匡胤后,五百宿州团练,口中喊杀着,朝何延锡冲去。

  人数虽不多,但气势很足,如一头猛虎,反扑向唐军。何延锡这边,见汉军动向,很是惊奇,他没想到,面对四倍之敌,赵匡胤既不退避,也不结阵顽抗,反而直冲他而来。

  自矜用兵之能的何都监,赶忙派人传令,让两翼包抄的唐军加快合围,他自率军兵,向汉军迎击而去。

  但当汉军迫近之后,望着汉卒那杀气腾腾,凶光毕露的气势,没来由地心中一慌,何延锡又临时传令,让手下士卒,立阵以御之。

  这等情况下,哪里来得及,一阵忙乱之中,唐军没来得及扎下阵脚,只来得及发了两波箭矢,汉军的战刀已然砍到唐军的脖子上。

  赵匡胤所向,如刀切豆腐,利落地凿入唐军阵中。轻驰马上,赵匡胤连斩三人,而后直指已开始朝后退缩的何延锡。而手下的宿州团练,都是赵匡胤精心编练,训练有素,紧紧地跟着他,策应于两侧,与唐军厮杀。

  气势如虎,震慑群羊,其锋难缨。唐军的士卒经昨夜袭扰,精神疲惫,又是晨起,手脚僵硬,尚未进食,又被何延锡驱使着出营作战,再加何都监的命令,忙中生乱下,哪里经得住汉军的冲击。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竟有崩溃的趋势,而何延锡直接从阵前,逃到阵后,他的举动,使得的唐军失了指挥,只能各自为战。

  赵匡胤厮杀之间,仍不忘纵观战场形势,对于何延锡临阵表现,心中虽鄙,但实乐之。注意到两翼包抄的两营唐军已至,当即执刀奋武,带人冲向何延锡,在冲杀之中,已然确认何延锡的身份。

  面对汉军其势难当,何延锡有些慌了,嘴里惊惶地呼喊着:“拦住他们!”

  面对唐卒扎堆拦截,赵匡胤反倒纵驰跃马而突,左右横劈,带人砍散其军,疾至何延锡前。扬起长刀,斩向何延锡,嘴里断喝道:“何延锡,纳命来!”

  赵匡胤战刀刃上的锋芒,几乎寒到何延锡心底,惨呼一声,下意识地矮身,滚落下马。在斩下的时候,赵匡胤收了点力,又砍在其后背军甲上,心知其必无大恙。果然,只见何延锡摔落下马,顾不得疼痛,连滚带爬,躲到周边唐军兵卒后边,再不顾士大夫的风范。

  赵匡胤见状,即可吩咐道:“全军高喊,何延锡已死!”

  而后,带着人,转向朝唐军阵乱处冲去,赵匡胤的战场嗅觉十分敏锐,专打薄弱处,一路进攻,一路高呼“何延锡已死”,很快何军中军大乱,并殃及到迂回而来的两营唐军。

  而何延锡这边,已失了方寸,再聚亲兵,号令士卒之时,已无效用。

  唐营中,一直纵观营前,交战情况,以众凌寡,战斗居然打成这样,郭廷渭暗骂何延锡废物。当听到“何延锡已死”的汉军呼喝声,郭廷渭坐不住了,当即怒声传命:“留一千军守营,其他人,随我出战!”

  很快,郭廷渭统兵,冲出营门,向战场逼来。赵匡胤这边,时刻注意着唐营的动向,见又又兵卒涌出,即果断下令高呼:“诸位弟兄,随我将旗,撤!”

  在赵匡胤的率领下,战存之汉军士卒,转向朝南边突去,乱战之中的唐军士卒,根本无法阻挡,只能眼睁睁看着汉军脱离,转道向西,留下一片狼藉。

  郭廷渭带军赶到,见走了汉军,也没办法,只能铁青着一张脸,平稳乱象,收拢兵卒。

  “汉军逃了!给我追!”这个时候,在赵匡胤刀下苟全一条性命的何延锡在护卫之下,蹿了出来。

  虽正了正盔甲,但满身狼狈,面目之间,尽是羞愤之色。

  “不准追!”听其令,郭廷渭却严词拒绝,冲何延锡道:“此路汉军,来得蹊跷,还是先回营休整!”

  “那赵匡胤,如此猖狂,视我为无物,岂能容之!”何延锡怒声道:“其见我势大而退,必如豕犬,狼狈而逃!当集重兵,歼灭之!”

  郭廷渭摇头,张嘴道:“不——”

  话未出口,何延锡又强硬地道:“我们只小挫,若任其离去,有何颜面面对三军?”

  “刘都部署已在安远建功,击破汉军前锋,兵进寿春。我们在北边,岂能坐失良机?”

  “给我追!”言罢,不管郭廷渭答不答应,即率军追击。

  郭廷渭紧紧地抓着战刀,他是真有种挥刀砍了何延锡的冲动,朝廷派这些都监,太碍事了……

  “使君,我们怎么办?”大部队都被何延锡以都监之名带走了,有手下指挥问。

  “跟上去!以防不测!”郭廷渭没有办法。

  赵匡胤这边,脱离战圈之后,便下令士卒,放慢脚步,既作诱惑,也聊作休息。

  “使君,唐军追上来了!”

  回首探望,果见唐军动了,沿其后而来。见状,赵匡胤松了一口气。他还在顾虑,要是方才将唐军打疼了,打怕了,缩回营壁。

  这诱敌之计,确实不容易把握,要是敌人不上套,他也没其他办法。

  “传令,向涂山撤离。沿路,将旗帜、兵甲,丢弃一些!”又降下一令,赵匡胤带人,吊着追击的唐军,如拉练行军一般。

  而尾随其后,见着逐渐缩短的追击距离,何延锡也未多想。待见到汉军丢弃的那些军旗、甲仗,更松一口气,朝左右道:“汉军终究兵寡,也不敢敌我数千大军,这是仓皇而逃了!”

  随即传令,加速追击。

  就这般,逃得从容,追得急躁,不到十里的路程,一晃而过。而唐军在何延锡的带领下,大大方方地闯入汉军的埋伏圈,早忍冰挨冻,等待多时的党进,立刻带人,从两侧杀出,赵匡胤也回头反击。

  唐军先有昨夜之扰,又有晨起一战,再加少进早食,又急追十里,早是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哪里能是准备充分、以逸待劳的汉军的对手。

  涡口一战,赵匡胤就用一种简单而又经典的诱敌伏击,以少胜多,将唐濠州军队杀了个大败。

第79章 大获全胜

  面对汉军三面攻杀,疲敝已甚的唐军几乎一触而溃。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般,紧急临头之时,幡然悔悟,即便刚愎愚蠢似何延锡,在眼瞧着汉军如虎入群羊,肆意屠杀濠州士卒之时,终于意识到郭廷渭所言“蹊跷”何在。

  这是汉军的诱敌之计啊,反应过来,何延锡几乎吐血,自己竟然看不透如此粗浅之计……

  当此紧要关头,何延锡完全失了方寸,也无聚兵以抗的打算,扭马便走,直接撤去。主将一逃,唐军溃败得则更加彻底了,兵败如山倒。

  唐军后方,还有郭廷渭率领一军,缒于其后,越是追击,则心中隐忧加剧,眼见其深入涂山,更是提高警惕,派人劝何延锡收兵,只可惜,其固执不听。

  没有多久,涂山脚下的杀声传来,听其动静,绝非小股数百兵马所造成的声势。

  “出事了!”心中大骂何延锡不听劝解,急忙率军跟上,准备支援,看能否挽回局势。

  前趋一里,已有唐军溃卒,仓皇而来,一绺一绺,不成建制,混乱不堪,四散于野。郭廷渭即寻得一名校尉,喝问:“前方何事?何都监呢?”

  当郭廷渭面,那军官方惊魂甫定,说道:“我们跟随都监追击汉军,直入山脚,忽有汉军从左右两侧山林杀出,汉军败兵,又回转攻杀。汉军凶猛,我军一时不察,抵挡不及,为其击溃,何都监失于阵中……”

  “汉军有多少人?”郭廷渭急问。

  “战旗密布,无边无际,至少上万。汉军有两名猛将,斩我数名指挥使……”校尉答道:“使君,快逃吧,诸军皆已大乱亡命,汉兵正在追击啊!”

  郭廷渭自有判断,当然不会全信这失魂之低级军官的话,但何延锡遇伏兵败,却是不争的事实。

  听其言退,长刀出鞘,寒光一闪,这名军官头颅落地,惊惶的色彩,停留于其面上。

  深吸了一口气,郭廷渭策马上前,厉声下令道:“列阵迎敌,引败兵自两翼而走,敢有言退者,杀无赦!”

  当此危难之际,郭廷渭也算当机立断,意欲以己军阻止汉军追击,对败退的唐军造成持续杀伤。就他所知,涡口汉军,人数只三两千,并且有一部分水军,汉卒万人,不过那军官大败失措之际的臆测罢了。

  按剑立于阵前,看着不断败退而来的唐军,有不少熟悉的面孔,郭廷渭面沉如水,心中对何延锡恨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乱兵莽撞冲击,也被郭廷渭勒令斩杀。

  没一会儿,已有汉军追击而来。

  党进率先带人赶到郭廷渭军阵前,看着横道阻路的唐军,望着前排的弓弩手,党进忍不住舔了舔几乎干裂的嘴唇,不加思索,扛起一把盾,爆喝一声“冲”,率先朝唐军扑去。

  进入射程,三轮的箭雨,直接给汉军造成一百多人的伤亡,党进手臂上也挂了彩。见此景,党进更加红了眼,要知道在前番伏击追杀中,他的部下也没有这么大的损失。凶性大发,意气更盛,带人撞入唐军军阵,党进则直指临阵调度指挥的郭廷渭。

  一场遭遇厮杀,一爆发开来,便呈白热化。身为主将,赵匡胤没有专注于厮杀,而是在后指挥部下,追剿亡敌。等他率军赶到时,党进一部,与郭廷渭军厮杀正自激烈着。

  虎目一扫,便判断清楚形势,看着占道抵御的郭廷渭军,一眼洞悉其打算。即命手下营指,带人冲上去,支援党进,而他自己,则率军迂回其侧。

  汉军借胜势,又有猛将,再加赵匡胤临机调度,即便郭廷渭颇有驭兵之才,也难抵挡,终是在赵匡胤里绕袭而来之前,下令撤退,然后便在汉军的追击,转变为败退……

  赵匡胤与党进追杀了数里,及近唐营,即停下,暂时作休整。

  “那姓郭的,当真有些手段,抵挡我这般久,伤我近三百卒!”既是受冻之故,也是情绪激动,党进脸色通红,骂咧道。

  赵匡胤的注意力,放在不远处的唐营上,已然生乱,甚至波及到了临岸之水军。

  “那郭廷渭,确实不易对付,如他独立统兵,我还真没把握施此计。但兵败如山倒,非郭廷渭一人力所能挽回!”赵匡胤说。

  吐出一口浊气,赵匡胤指着唐营,问:“唐军步卒已败,此战我军功成大半,唯余其寨!党兄,可敢与我一道,直接冲击唐营,配合水军袭其水营?唐军陆师于我,不足为虑,若能重创其水军,则淮水下游,短时间内我军当不惧其威胁。”

  “如何不敢!赵兄有此壮心,末将岂敢言否?再者,此番厮杀,我等还未尽兴。”党进跃马而出,鼓舞着士气:“弟兄们,敢随我冲击唐营否?”

  他这一番激励,士卒踊跃呼“战”,连道三声,声震于野。见党进振臂一呼,即调动士气,对此等战将,赵匡胤是愈见欣喜。

  不多话,同党进一起,集整军兵,经过一路的追击,时下只聚起兵卒千余人。但汉军士气正盛,不带一点怕的,稍作整顿之后,便跟着赵匡胤与党进,朝唐营攻去。

  将校奋武,士卒用命,即便唐营中有郭廷渭留守的千余生力军,也挡不住汉军的猛攻。

  而在涂山伏击胜利之后,赵匡胤便早早地派人通知水寨的汉军,尽出战船,顺流南下,直袭唐师。

  在赵匡胤击破唐营之时,汉军水军已然和濠州水军开始交锋。若仅论实力,是汉军那几十条轻舟小舰,是完全不够濠州水军塞牙缝的。但是,失败,是会传染的……

  陆上的失败,直接影响到了濠州水军,将无战心,兵无战意,以顺流撤退告终。

  唐营,伪濠州团练使郭廷渭是有心杀贼,而无力回天,最终带着不足五百人的残部,逃归濠州去。而何延锡,在涂山战场带人脱离大队,绕道亡命回营,还没喝口热水,郭廷渭还营,汉军踵其后攻营,大难时分,还是跟着郭廷渭逃亡。

  濠州水军近两百艘舰船,只有一百多艘见势不妙撤退成功,剩下的,全被汉军堵截,缴获。五千水军,没怎么交战,便折损近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2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9/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