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316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又不是头一次了,也有经验,再休养一段时间,也就好了!”大符摇摇头,感受到刘承祐手上略凉,不由掀开锦被,放入胸口,给他暖手。

  那暖暖的,软软的触感,顿时让刘承祐心生异样,虽然怕凉了贤妻胸脯,手又很诚实地留恋在上边,还捏了捏,惹得大符嗔了个白眼……

  “我这边有人伺候,二妹也不时来看望!”大符看着刘承祐,轻声道:“时下,既然国家多事,二郎的关心,我也心领,感激不已,却也不需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后宫。”

  “我常与人言,家有良妻,国有贤后……”看着符后,刘承祐感慨道:“我这是怎么夸你,都不嫌够啊!”

  这话说得大符却是不好意思了,按住越发磅礴的胸脯上那只作怪的的手,娇笑道:“二郎这么说,我可承受不起。”

  “在我看来,你能承受得起天下最美好的赞誉!异日,我若是千古一帝,你就是千古一后,要同我一并受百世称颂,千代赞扬!”刘承祐说道,竟难得地露出了一点“舔狗”习性。

  显然,符后很不适应,美眸带着点意外兼好奇:“二郎,你今日可有些奇怪,怎地一味地吹捧过誉我这后宫妇人?”

  “我只有感而发罢了!”刘承祐应了句。

  注意着其表情,大符温婉如水的目光,落在刘承祐脸上,说:“黄河水情,仍旧未缓解吗?”

  摆了摆手,刘承祐说:“已然好多了!”

  不过,提及此事,刘承祐却是忍不住一通感慨:“朕一直以来,便重视水患河工,朝政稍有宽裕,便拨款疏浚筑堤固塞,这几年,中枢、地方更是屡次拨钱粮、调民力以视堤塞。

  朕也调查过,诸职吏河工,倒也没有怠慢,多尽心出力。然而,每岁总有水情,呈于案头。尤其是杨刘渡至博州那百里长堤,更是连连东溃,如今已弥漫数百里,汇成大泽。

  东北古堤,更是缮而无用,齐、淄诸州大灌,延及海涯,漂没黎民庐舍田林不可胜计。根据州府、御史、武德司上报,大量百姓,只能采菰稗、捕鱼以给食……”

  关于黄河决口的问题,近年来实则令刘承祐头疼不已。碍于决口不断,刘承祐已经有遣人,根据河道情况,进行分流处置。不奢望一劳永逸,只求能够暂缓,哪怕得数十年太平也足够。

  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比刘承祐继位以来任何一次大工,规模都要大。处理黄河问题,想想都让刘承祐头皮发麻,却又不得不做。

  “黄河屡有决口,塞堤无用,照那些谶言邪说,我这个皇帝,失德失政了!”刘承祐感慨着。

  “二郎,你这话就严重了!你乃当世明君,国中官民,谁人不知?”见刘承祐心情有些不好,大符立刻出言开解道:“黄河之患,乃自然之伟力,历朝历代,皆受其害,岂是你的缘故?”

  “呵呵!听你这番言讲,我这心情倒也好了不少!”刘承祐脸色变得很快,迅速恢复了从容,并还冲符后轻松言道:“对那天人感应之说,我实则是不以为然,但总有人笃信,还欲以此解文释典……”

  “二郎,你此番来坤明殿,究竟有何事?”听刘承祐掰东扯西的,大符忍不住问道。

  “我来看看你,再看看我们的小皇子!”刘承祐应道,说着,还将新生的皇子抱起,襁褓中的婴儿正在熟睡,差点被刘承祐弄醒。

  “你看,这鼻眼,倒十分像朕!”看向大符,刘承祐有点不走心地说道。

  迎着大符的目光,刘承祐沉吟几许,终于不再闲扯,再度坐到榻侧,严肃道:“太后向我提过一事,想要从诸子中,择一过继与大哥,承袭他那一脉。”

  刘承祐提起此事,大符秀眉顿时一凝,表情严肃,定定地望着他。

  下意识地摸了下短须,刘承祐继续道:“大哥为人仁善,在世时对我也颇为照顾,只可惜体弱多病,英年早逝,膝下也无子。大嫂孀居在府多年,也颇为孤苦,思之十分不忍……”

  “二郎这是秉持孝悌之义,应该的!”听刘承祐这么说,大符却是坐了起来,从其手里接过小皇子,抱在怀中,轻声道:“陛下欲以子过继大哥,刘煦是个不错的人选,他赤子无母,大嫂那边,定然会善待他的……”

  见其反应,刘承祐仍旧陪着笑,说:“我本有此意,只是刘煦寄养慈明殿已久,怕太后那边割舍不下。所以……”

  看刘承祐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大符不由叹了口气,幽幽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是想要从我二子中,择一继之?”

  此时的大符,表情冷淡,目光锐利,刘承祐竟有些不好意思与之对视。但还是,点了点头:“你是皇后,今产二子,朕思来想去,只有你膝下所出,最为合适!”

  眼眶竟不禁有些泛红,大符说:“我才产儿,陛下就欲将他从我身边夺走吗?”

  “言重了!言重了!”刘承祐讪讪一笑:“只是取个名分,养在魏王府,你们母子随时可见,我还为封他为亲王,继大哥之爵。”

  任刘承祐怎么说,大符就是默不作声,沉默了许久,在刘承祐表情都有些泛冷的时候,符后方才说道:“小儿脆弱,不宜折腾,在他会说话前,不能送出宫!”

  “听你的!只要你不反对此事,有什么要求,我都允了!”刘承祐直接道,尔后,又温言宽慰一番。

  当日,刘承祐便下诏,以皇六子继嗣故魏王,赐名旻。

第265章 秦凤既定

  “西京留守,臣景范,参见陛下!”殿内,一名气度厚重,面相刚正的老者,一板一眼地朝刘承祐行觐见之礼。

  此人乃是西京留守景范,此番奉诏还京谒君述职。

  “景卿快快平身免礼,坐!”刘承祐对景范的态度很好,言辞面态亲切,顺手将案后一方软垫交给张德钧:“将此坐垫给景卿换了!”

  “谢陛下!”这大抵是景范头一次感受到当今天子如此体贴,意外之余,神情都和缓许多。

  目光落在景范身上,观察着此公,容颜衰老,鬓带华发,面上挂着的皱纹几乎要坠落的样子。刘承祐叹道:“景卿啊,不过数年,你已操劳至此,令人唏嘘啊!”

  “岁月流逝,老之将至,乃自然之理!”景范一副豁然的表情。

  “卿治洛阳近四载,民生泰平,百业兴旺,饷赋充盈,功能卓著啊!”刘承祐向景范夸奖道。

  景范答:“臣奉命治洛,只是尽本职,不敢怠慢,略有成绩,更不足矜功!”

  景范此公,为人刚正,识大体,顾大局,勤奋廉洁,处事极守原则,是个不折不扣的强项令。乾祐元年,受刘审交举荐,治郑州,当时接见一番交谈,刘承祐便十分欣赏他。当时国家初构,刘承祐也刚继位不久,内外皆不安宁,正需景范这样的强干之吏用以治安。

  在任郑州三年,民政肃然。乾祐四年,史弘肇移镇灵州,刘承祐第一时间便想到以景范继之。彼时,在史弘肇的治理下,洛阳是官不聊生,民也难安,景范到任后,力行拨乱反治,发展生产之事。

  当然,有一点没有不变就是,明令强律,执法如山。对于洛阳的勋贵们,也是一点也不客气,只是比起史弘肇,景范一切按规制来。即便如此,洛阳勋贵及上下职吏,对他也多有怨愤。

  此时看着景范,刘承祐是多有感慨,语气中带着点玩笑之意,说:“卿素以刚正闻名,在洛阳,执法如山,毫不阿贵,以至有些不近人情。民间多有怨愤非议者,朕即便在东京,都有所耳闻啊……”

  面对此言,景范却是没有一点动容,而是很淡定地说:“朝廷修《刑统》以颁制天下,不论上下贵贱皆当遵从,以全公平,否则立法何用?臣在洛阳,每判一案,断一事,皆是依照汉律。

  洛阳乃大汉西京,勋贵颇多,而这些人则更需以严法约束。彼辈若因臣用法严正,对他们不加宽纵,而诋毁于臣,择更证明臣所作所为的价值。臣所求者,上不负于朝廷,下无愧于本心,如是而已!”

  “景公这番话,发人深省,足显品性之高洁,内外臣僚,都需效仿啊!”刘承祐感慨着。

  景范:“陛下如此盛誉,臣实在愧不敢当。”

  “卿谦虚了!”摆了摆手,刘承祐表情逐渐收敛起来,说:“朕此番召卿回公,是有要务相委!”

  停顿了一下,刘承祐道:“而今,开封府有缺,朕欲以卿为开封府尹!昌黎郡王在任三载,虽有兴盛举措,但其长于狱讼,对民生民情略有不足,这两年,开封府下百姓,多有民忧难解者。朕属意景卿,是欲发扬其贤能!”

  对于此番来京,奉调进入中枢任职,景范是有所估计的,但刘承祐直接以开封府付之,仍旧不免惊诧。难得地,景范露出一抹迟疑,拱手道:“陛下,如此重任,臣只怕担待不起啊!”

  “怎么,以景卿之能,难道没有信心,治理好开封府?”刘承祐看着他,笑问道。

  景范沉吟了下,说:“臣年事已高,老迈不堪,身体日渐不适,多感力不从心,恐难当大任!”

  听其言,刘承祐只当他谦逊,摆手道:“卿可知鲁国公侯益,当年他年过花甲,犹能坐堂开封府,并且做得不错。卿如今才方知天命,何谈老迈。偌大的洛阳,能被你治理得井井有条,开封虽为首都,也当不在话下。至于其他,卿不当有顾忌,只需如前事,秉公执法即可!”

  见皇帝态度坚决,景范也不再固辞,起身长拜道:“陛下如此信重,臣唯有悉心尽瘁,哪怕肝脑涂地,呕心沥血,也在所不辞!”

  “好!”刘承祐开怀一笑,吩咐着:“去,准备些膳食,今日稍微丰盛些,朕要与景卿共餐!”

  “谢陛下!”景范再拜,不管是不是作秀,皇帝对他这个外臣能够如此亲厚,做到这等程度,已属难得了。

  “来!”坐案甚久,刘承祐招呼着景范:“陪朕出去走走,顺便讲讲洛阳治政!”

  “是!”

  ……

  “启禀陛下,西南捷报,蜀军再败,秦凤四州已定!”在刘承祐与景范用食间,枢密院遣人来报。

  比起前番的大捷,这一回,刘承祐的表现自然是更加从容了,当即吩咐着:“通知下去,朕稍后幸枢密院,把魏相公叫上!”

  又看向景范,指着吃了一半的餐食,笑道:“景卿,西南军报,这顿餐食,朕只怕不能陪你用完了!”

  “陛下日理万机,废寝忘食,令臣敬佩。此番来京,受陛下如此盛情款待,实感激涕零。臣,恭祝陛下西南再胜,就先行告退了!”景范起身,拜道。

  “也好!”刘承祐点头:“卿一路赶来,也辛苦了,先回宾馆歇息吧。嗯,卿在东京无舍处,朕稍后命人在内城选一新宅,供卿下榻!”

  “陛下关怀,臣……”景范显然是感激得不行,竟至讷言。

  微微一笑,刘承祐迈步朝枢密院而去,留下景范在后,老脸上,有着无尽的感慨。

  枢密院堂内,几名机要臣僚在座,听着李处耘汇报前线战况:“梁泉之战后,消息扩散,各州人心动荡。大军休整五日,向都帅亲自率领大军出固镇,西进成州。蜀军集残兵丁夫万余守同谷,一战再败,在蜀将韩保贞的接应下,沿嘉陵江南下退往兴州。

  蜀军既败退,成阶二州,在蜀建雄军观察判官赵玭的带领下,向大汉投降。目前,向都帅已分遣士卒,接收州县,张榜安民。”

  “秦州蜀军,闻南边败事,军心大丧。蜀建雄军节度赵季札,以后路无援,竟弃师而逃,成纪上万蜀军,群龙无首,悉数投降,成纪全城而下,秦州其余各县,争相上表臣服……”

  提到秦州的情况,刘承祐不由兴致盎然地说道:“你们说,自汉蜀开战以来,这赵季札在秦州,都做了些什么?”

  感受到皇帝语气中的戏谑,郭荣则故作严肃说道:“陇城一战,损兵数千,困守成纪,丢师弃城而逃……于我朝而言,却是颇有建树!”

  “哈哈……”此言落,君臣几人,不由畅快地笑了几声。

  魏仁溥则摇头感慨着:“秦州蜀军,总计有近一万五千卒,兵力不寡,然赵季札统率之,却没有发挥一点功用!蜀主以此等人为帅,焉能不败!”

  “确实!朕还得感谢孟昶啊!异日将之执于东京,朕或当以此功谢之!”刘承祐心情愉悦。

  “魏卿以为,是否继续南下追击蜀军,继续扩大战果?”看向魏仁溥,刘承祐目光灼灼。

  前番,魏仁溥可是持保守意见的。但此次,似乎也猜到了刘承祐的想法,魏仁溥略作考虑,应道:“可令西南将帅,酌情而断,顺势用兵!”

  “拟制吧!”露出一丝浅笑,刘承祐看向郭荣:“让向训,进军汉中!”

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

  宫苑之中,一整排的杏树飘零,枯黄的叶片潇潇洒洒而落。天地间一片惨淡之景,凉风席卷,气氛萧索而凄凉。初冬的成都并不算冷,至少与蜀主孟昶的心情相比,要暖得多。

  政殿之中已然架起了暖炉,以供驱寒,蜀主孟昶素来是忌热畏寒。殿内气氛一片紧张,压抑,几名军政大臣都埋着头,缄默不语。包括平日里,总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滔滔不绝的枢密使王昭远。

  “怎么都不说话了?”孟昶坐在御案上边,扫视着群臣,一副愤慨的样子:“如何应对汉军之寇?国难之至,就没有人为朕分忧吗?就拿不出一个御敌的章程吗?”

  面对皇帝的诘问,一直主理军政的王昭远终于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勿忧,臣已调动兵马,戍守剑门、葭萌,以其险要,足可将汉军挡在关外!”

  “勿忧?战事糜烂至此,朕岂能不忧?”孟昶满脸愠怒:“凤州战败之前,你不是也说关强道阻吗?结果如何,六七万兵马,竟为汉军全歼!剑阁虽险,你能向朕保证,挡住汉军吗?兴元府难道就不管了吗?”

  见孟昶情绪激动,面对其责难,王昭远既是羞臊,又是不忿。觉得孟昶是完全慌了手脚,不由道:“陛下,凤州之败,实乃汉军狡猾恶毒,再兼长时间鏖战,将帅们失了警惕。眼下,李廷珪、赵崇韬、韩保贞等将,已退防兴元府,前方败军兼兴元守军再加北援的五千禁军,已于西城缮城构垒,以阻汉军!

  汉军虽则在秦凤取得大胜,但其同样鏖战数月,兵疲马乏民困,需要休整。而今冬季已降,汉军再行南进,道阻且长,粮械补给只会更加艰难。而此番南下进攻兴元府的汉军,兵力也不多。是故,当我军收缩回兴元府,在防御上形势上,比起凤州要良好!”

  王昭远这番话,实则也就是用来安孟昶心的,仍逃不脱一个纸上谈兵。而孟昶需要的,也只是颗定心丸。

  “能够顶住汉军的进攻?”沉吟良久,孟昶盯着王昭远问。

  迎着皇帝的眼神,分明带有几分希切,王昭远却沉默了,素来自信多谋的王枢密,此时也难以给孟昶一个肯定的回答。

  踟蹰几许,王昭远脑中似乎恍过“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脸上浮现一抹郑重,一抹坚定,咬牙向孟昶道:“向使汉军大举入侵,臣定亲提兵马北上,御敌于关外!”

  王昭远可谓掷地有声,孟昶却是下意识地松了口气,自梁泉之战后,败报频来,北方局势日益恶化,丢城失地,蜀军一退再退。

  成都朝廷这边,气氛也是一日紧张过一日,于孟昶而言,则更不好过。满朝诸公,惶惶无状,却没有能够站出来,有所担当者。如今,总算还有个王昭远……

  叹了口气,孟昶环视一圈,严肃道:“诸卿,而今北汉入侵,强兵寇关,国难当头,实社稷存亡之秋。我父子入川三十载,恩养士民,外侮之至,切望朝廷上下,能够同心同德,一致对外,共度难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3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6/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