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319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

  “动作都给我麻利些,汉军已至,攻城在即,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汉军的动向,纵观眼底,使得城中气氛日益紧迫,李廷珪亲自到城上视察,布置调整,语速极快,态度严厉。

  一副煎熬少眠的模样,眼窝深陷,瞳白中带着血丝。夕阳低垂,照射在身上的些许阳光,让人感受不到些许暖意。

  李廷珪看了看城上城下的蜀军士卒,在他亲身带动下,士气有所回复,却远谈不上高昂,更多的是一种麻木。尤其是从成、凤退下来的士卒,早就败习惯了,至多再败,再退罢了。

  李廷珪当然不愿意用这种丧了志气的兵士,然而,现实条件如此,他不可能将新征召的丁壮摆在最前面,那些人更不靠谱。

  事实上,论志气,李廷珪自己还剩多少,也值得商榷。汉军搭设浮梁之时,有将校请示,是否派兵前往袭扰,坏其进展。

  被李廷珪拒绝了,哪怕绕滩涉渡至东岸的刘光义军不多,仍旧不愿轻动。或许在李廷珪的潜意识里,根本不敢同汉军冒险野战了。没有城池依托,他并不觉得能够击败那支汉军。

  成都的消息已然传来了,对他的处置结果与对北边的安排也出来了,降职留用倒也颇让李廷珪感动,也甚合他意。

  事实上,李廷珪当真没有守住西县的信心,只欲迟滞、阻碍汉军进展,为南郑乃至利州、剑门等地,争取时间。然而,在具体的落实中,行动总是有种力不从心,能力不及的感觉……

  甚至于,此时的李廷珪对蜀军能够守住汉中,都已不抱希望。根据成都的军力布置,是打算巩固了剑阁至成都的守备之后,再图汉中。

  他守西县为南郑争取时间,蜀廷却是打算以汉中,为蜀中争取时间。然而,失了汉中,蜀中又能保几时?这些事情,李廷珪也只是想想罢了,他现在,只存一心,与汉军战这最后一场,以死报国。

  “使君,你许久没有休息了,下城小憩片刻吧!”见李廷珪在西关城,一待就是小半个时辰,身边的亲校不由出声劝道。

  劝告声让李廷珪回过了神,城垣的冰凉,几乎已使得他手脚麻木。

  见李廷珪一时没有作话,亲校又道:“使君若累坏了身体,汉军来攻,何人率领我等抵抗?”

  或许是这句话触动了李廷珪,终于轻叹着吩咐道:“就不回衙了,取我绵被来,就在城厢中歇一阵吧!”

  “是!”

  “汉骑来了!”正欲动身,关楼上的哨卒忽然大喝一声,紧张的声音引得守卒皆惊。

  李廷珪也打起了精神,三步并两步,快速登上关楼,扶拦而眺。只见西面,夕阳之下,一队汉骑由远及近,轻驰而来,隔得甚远,看不清晰,但护卫居中者,显然是汉军大将。

  “都慌什么,不过汉军哨骑!”感受到城上守卒的紧张,李廷珪顿时喝骂一声,气氛这才有所缓解。

  “都帅,就带一队马军护卫,至城下勘探,是否太过托大冒险了,若蜀军出城来袭……”与向训同来的,乃是将军王仁赡。

  向训答道:“当你你攻黄牛寨时,不是也亲自潜至于寨外观察?”

  “都帅当三军之众,不当立危城之下,岂是末将所能比的!”王仁赡摇摇头。

  向训则笑了:“提前来看看,早定破城之策。蜀军已成丧胆之师,且不说其是否敢出城,就是出来了,我们还不能走吗?”

  就这般,铁骑踏着自信而从容的步伐,靠近城关,于两箭之地外勒马,有点猖獗地,在城上蜀军的注视下,观察城防。

  看着城关各处明显的修缮痕迹,向训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眉宇间露出一抹深沉。

  两道新砌筑的羊角城;扩宽约三丈的壕沟,以水灌之,不知其深浅;加厚加高的城墙,岗哨严密;还有高堆可见的箭、枪、弩、石……

  城上,见汉骑像巡查自家城池那般写意无畏,李廷珪眉头高高锁起。南郑来的一名将领,忍不住道:“使君,汉军太过猖狂,视我等如无物。他们不过数十骑,末将愿率马军出击,执汉将来献。西城内,还剩下一支五百卒的骑兵。

  迟疑了许久,李廷珪也是难忍受如此羞辱,紧握拳头,咬牙切齿道:“开门出击!记住,能击灭之最好,逐之亦可,不可深追,小心汉军诡计埋伏!”

  李廷珪的布置,就透着个谨慎。

  “是!”

  城下的向训一行,绕看了两圈,终于见得蜀军的反应。吊桥落下,城门大开,蜀骑突出。

  “走!”向训很干脆,调转马头便带人朝大营而返,还注意蜀骑追击的情况,不忘朝着王仁赡吩咐着:“吊着点蜀军,派人疾驰回去通知马仁瑀,若蜀军深追,就把这支蜀骑歼灭!”

第271章 青年骁将

  蜀军追得甚急,一副誓不甘休的样子,然而其马力不及汉骑,始终坠在后边,追杀无效,反而被汉军“风筝”数里,射杀了二十余骑,撩拨得怒火高涨。

  南郑来的将领,没有与汉军交战过,优点是尚存胆气,敢与之一战,坏处是不知深浅,追得莽撞,将李廷珪的叮嘱忘却了个干净。

  直到迫近汉营,眼瞧着在丘陵掩护下,两面来袭,欲行包抄的汉骑,清醒地也快。望着那倍于己方的汉骑,再是无知,蜀将也没有以寡敌众的信心。回想起李廷珪的交待,大叫一声:“汉军狡猾,果有埋伏,撤!”

  而后麻利地带着麾下,勒马转向,沿原路而返。追讨过深,享受了追击的痛快,又将亡命的苦楚经历了一遍。追时越急,逃时愈切。

  “给我分抄上去,不得放过蜀骑!”马仁瑀策马在前,身先士卒,扯着嗓子高喊,满脸的激昂雀跃。

  身边汉骑,都是精锐,对于分进抄袭作战十分熟练,军令既下,皆有素变阵而击。马仁瑀冲在前头,更是战意蓬勃,杀气腾腾。

  从关中整兵,西南大营成立后,马仁瑀便被刘承祐从奉宸营中调出,支援向训。作为奉宸营中走出的骁将,青年俊秀,以其用勇悍,再加天子钟意之人,向训自然格外重视培养。

  不过,此番蜀汉大战,马仁瑀是作为骑将参战。但是,开战以来,双方鏖战对峙于山岭之间,又基本是城防寨战,虽然率麾下骑卒在作战序列,但实无多少用武之地。最多,在梁泉、固镇、顺政等城寨攻防之时,带人压阵掩护,观战。

  作为一个血气方刚、意气高昂的青年战将,这种临阵而不能战,只能坐观成败的感觉,着实难受,马仁瑀也憋坏了,难得地,有这等用命杀敌的机会,即便目标比较小,仍旧让他兴奋难已。

  长时间积压的战意,一朝爆发出来,所呈现的便是一干如饥似渴、如狼似虎汉骑,铁蹄纵横,紧追不舍,不死不休,骑弩连发,标枪投掷,熟练的冲杀技术,几乎让蜀骑崩溃。

  一路纠缠绞杀,及至西城关前,在李廷珪见势不妙,命人率兵出城立阵接应,配合着剩余的蜀骑抵抗反击。马仁瑀也是胆大,见城门洞开,而接应的蜀军军阵与吊桥有些空隙,直接绕过,做出一副要冲入城中的样子。

  直接引得蜀军阵势动摇,而李廷珪再是没有底气,也不至于任汉军如此张狂,凭着千骑就破关。直接把他的督战队给用上了,在城下树盾立枪,城上箭矢雨下,硬生生挡住汉骑。

  城下可利用的空间并不大,在损失了数十骑之后,马仁瑀果断下令转战,朝着蜀军阵势薄弱处,猛凿破之,杀伤数百人之后,脱离战圈,扬长而去。

  留给蜀军的,是一片狼藉,支离破碎,伤兵满地。对撤去的汉军,也是惧大于怒,虽然击退了骄狂的汉骑,缴获了十几匹马,但本就不高的士气,又遭打击。

  而李廷珪,也只能压抑着那廉价的屈辱感,咬着牙,憋着气,收容败兵,救治伤员,安抚军心,重新调整城防。

  西县厚实的城门,缓缓合上,吃了这次亏,李廷珪是彻底不打算再开城门了。

  相较于在西县蜀军中开始蔓延的低落、失败情绪,汉骑这边,在马仁瑀的率领下,逐渐整队还营,顺便清查着战损、战果,收容着遗留、走失的马。

  “蜀军还是这般不堪一击啊!”回营途中,下属一名营将大笑着,脸上横肉抖动:“若不是准备不及,方才攻进城内,这破城之功就被我们拿下了,倒不需大军按部就班地攻城了。”

  “区区小胜,尔等便如此骄狂,难怪都帅近来要严厉打击军中骄兵!”马仁瑀虽然训斥着,但年轻英伟的面庞上,同样洋溢着笑容:“骄兵必败的道理,尔等不明白吗?”

  “不是我等骄慢轻敌,只是蜀军的战力如此,再加伐蜀以来,我等将士,一直当着陪衬,高头大马,却坐看别军杀敌立功。将士们心里,可憋着股气,这一仗也算释怀了!”营将感慨着。

  说着,注意着马仁瑀的表情,嘀咕道:“再者,方才攻城,是将军你带头往上冲的……”

  听他这么说,马仁瑀也咧开嘴笑了笑,不过很快敛起,有点认真地说道:“不过我看,蜀军的士气倒有所恢复,抵抗比起成州、兴州之时,要激烈得多!”

  “短短时间内,竟然损了我六十三骑!”马仁瑀一脸的肉疼之色,扭头看着营将:“回营之后,将阵亡的弟兄全部记好,有机会,还当收容其尸体……”

  “是!”在这等事上,没什么好多说的。

  扫了眼四周,马仁瑀叹息道:“此间地理形势,实不利我大汉铁骑纵横,还是得等进入蜀中平原,方是我等驰骋用武之地啊!”

  “将军说得是!依我看,照目前的速度打下去,明年我军可以在成都过年了!”营将道。

  马仁瑀却摇了摇头,他虽然剽悍自信,却也没自负到那种程度,不提蜀岭奇峻,险关恶道,就这个冬季,便没那么容易度过。另外,朝廷虽然持续伐蜀,但对前线的支持力度,可不似要一口鲸吞蜀国的样子。

  早年给潘美当小弟时,马仁瑀基本醉心于磨炼武艺,精习骑射,凡事多问多听潘美。不过在进入奉宸营后,除了锻炼体魄,习练作战技巧外,也少不了文化、兵法、战例的教育,经过如此熏陶之后,到西南大营后则算是实现了彻底的个人独立。

  不知觉间,在不断的观察之中,小马将军对战争的形势与发展,已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

  天色逐渐黯淡,一日的进军、扎营、厮杀,人与马皆已疲惫。冬风冷冷地吹,呼呼作响,道途之间,不时能看到方才追逐作战之时阵亡蜀卒的尸体,如同路标一般,指引着将士还营。遇到少量汉军的尸体,则带回营火葬。

  回归之时,沮水东岸的汉军大营,已经彻底建造好,精锐军队的效率,往往令人咋舌。营壁布局合理,守备森严,人声畜鸣可闻。

  帅帐之中,向训正与汉将们研究敌情,将傍晚所察西城布防口述,有随军记室写画标记。顾不得疲惫,晚食都是随便对付几口。

  出击的骑兵还营,引起了一些欢呼,待通报后入帐,向训抬眼问道:“马将军斩获如何?”

  “末将一路追杀至西城下,斩蜀骑近三百,缴获战马一百六十八匹。城中蜀军出城接应,末将瞧得空隙,带人冲击,本想一举破城,被蜀军拼死挡住。无奈只能转袭接应的蜀军,破其军阵,杀伤数百而归……”马仁瑀汇报道。

  “好!”

  “战果颇丰啊!”

  “小马将军当真悍勇啊!”

  帐中汉将,多笑呵呵地,朝马仁瑀表示赞扬与贺喜。马仁瑀固然年轻,到如今也不满二十二岁,但以其河北河北豪杰之慷慨豁达,在军中名声不小,诸多将校与之关系都还不错。

  “胆气倒是十足!凭你千骑,竟敢冲其关城!”向训也笑了笑,问:“蜀军抵抗如何?”

  马仁瑀应道:“其士气有所回复,若据城死守,破之也不易!”

  听其回答,向训脸上更加满意了,客观评述,没有轻敌。

  “本帅亲自查探蜀军城防,西县确实被李廷珪打造地坚实,池宽墙固,准备充足,布置几乎看不到什么漏洞,想似梁泉、顺政那边一战而下,几不可能!”向训起身,环视一圈,冷静地说道:“然城池再坚固,也要靠人来守,本帅不信,凭着城中那些败兵、新军,乌合之众,能挡我大军!”

  “愿听都帅调配!”立刻有人率先高声表态。

  “李廷珪不是想与西县共存亡吗?本帅成全他!”向训一握拳,冷冷地道:“传令,十日为期,让凤、成、阶、兴三四州,征调民夫一万,前来军前助战!

  明日拔营起寨,前移至关前下寨,诸将各整军砺士,打造攻城器械,准备破城!”

  “是!”

第272章 征发之苦

  成州,同谷县。

  以青泥、下辨两水汇合,注入飞龙峡谷,因而得名。虽处西南边陲,但一直以来,较于中原、河北的兵祸横行,这些陇南的州县,整体而言还算安定。

  中原风云变幻再是剧烈,对西南的影响终究有限,西面吐蕃早已分崩离析,些许杂胡也难翻大浪。近三十年来,于陇南诸州而言,只有在后唐灭前蜀、后蜀攻关中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动乱。

  当然,自汉蜀两国交恶,连连用兵之后,州内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以地理地势之故,不管是蜀国,还是大汉,据之用兵,总免不了就地因粮,用其民力。

  成州四季分明,冷暖适宜,是故,初冬的成州,并不算冷冽。青泥河水,不舍昼夜地穿过境内的高山丘陵,淌过同谷城,与往年的没有什么不同。最大的变化,要数城头变幻的汉王旗与凤凰山脚下的那支汉军。

  稍微值得庆幸的是,梁泉之战后,蜀军败得太快,撤得太急,而成阶的官员职吏投降地也快,因此,成阶而州不像凤州那般,遭受到过重的兵灾祸害。

  投降之后,汉军只是调整布防,派兵接收城池、衙署、仓库,又以军纪之故,未多扰民。即便如此,成州境内的百姓也难免心怀忐忑,而同谷城内的士民,则更加不安了,毕竟登上城头就能看到凤凰山下的汉军军营。

  不过,虽则汉、蜀之间的战事仍旧没有停罢,州县的秩序,在职掌官吏的努力与驻军的兵威下,还是有所恢复,即便人心未定。

  几匹驿马,在主人的鞭策之下,飞驰而来,嘚嘚的踢踏声中,似乎能感受到飞溅的霜尘。靠近城池之时,兵分两路,一路转道西南,往渡口方向而去,顺着驿道,直奔同谷。

  城门这边,守备的队长望见来骑,百无聊赖的精神有所振奋,虽然注意到了其服色,还是尽着职责,上前盘问:“哪里来的?”

  驿骑身上背着封囊,满头大汗,形容疲惫,闻问,直接答道:“固镇急令,发往州衙,快快放行!”

  确认驿传之后,也就放行了,两名驿卒,很快在指引下,策马沿着同谷坑洼不平的街道,往州衙而去。固镇距离同谷并不算远,七十里左右的脚程,驿卒是一路驰奔而来的。

  州衙内,主事者为原雄武军判官的赵玭,收到急报,安排好驿卒后,立刻下令召集僚属。

  赵玭此人,三十来岁,白白胖胖的。早年饶财以助边用,得以入仕,后为成州从事,汉初之时随何重建一道降蜀,后被委为判官。

  秦凤四州之中,类似赵玭这样的官员实则不少,蜀据四州后,也未对上下职吏进行清洗,留用了一大批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3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9/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