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343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领军的楚将也是个知道危险的人,趁着夜深,直接领军,想要在夜色的掩护下,向澧阳逃窜。然而,李筠又有所预料,提前准备好了一千五百名做过休整的士卒,察觉其异动,即劈头盖脸一波打击,将之堵了回去。

  这波楚军的战斗力,与李筠所率汉军,有着巨大的差距,若非估计夜战不便,当夜他就打入村寨,灭了他。

  当然,拖了一个晚上,有了更多的休息,更充分的准备,天亮之后,也就宣告了涔河这支楚军的覆灭。

  待到朝阳爬升,战鼓擂动,杀声震撼村野,在李筠的指挥下,不过一个时辰,涔河村即被拿下,包括肃清残敌。

  虽然,这是一场烈度极低的攻防战役,在汉军经过微弱的抵抗,冲入简陋的土石寨防之后,就是接收楚军成建制的投降。因为村民基本被屠杀干净,这些楚军,连浑水摸鱼的机会都没有,躲都没得躲,被一一清除。

  当在军卒的护卫中,走在破烂的村间土路上时,气温才刚刚炎热起来。虽然实质战果,并不算辉煌,但于李筠而言,仍足喜。至少军报上,可以底气十足写上,歼敌三千。此番南下,他李将军有份保底的功劳了。

  “将军,昨夜就看出来,这些贼军,根本不堪一击!初步清点,我军阵亡了32人,伤97人,全歼其军于此!”一名军校走在李筠身边,向他汇报着,一副不尽兴的样子:“要是贼军都如此不堪,依末将看,仅靠我们,就能扫灭湖南了!”

  “区区小胜,仅打败了这等衰兵弱卒,就让尔等如此骄狂?”李筠却板着一张脸,训斥了一句,不是他谦虚,只是他心里也不满足。

  “将军教训得是!”被斥,军官也不在意,光棍地认错,笑眯眯的表情间带上了点蔑视:“只是这些贼军,太过穷潦,几乎没有什么财物,甲械也破烂不堪,粮食也只找到不到百石……”

  对于军官们而言,战功与斩获是他们想要兼得的,但是显然,涔河村的收获,寒酸得令人不忍直视。

  “照此情况!这批俘虏,恐怕还得耗费我们的粮食去养!”军官嘀咕着。

  李筠闻之,却是上了心,不由道:“这么说来,用不了多久,这里的贼军,就会断粮了!”

  “那是当然!”军官肯定地点了点头,说:“不到百石的米粮,纵然省着吃,三千多人也坚持不了几日!我军到来之前,他们已派出了几支百人队,到周遭村里、山林觅食了,不过,估计也不敢回来了,要么溃散逃亡,要么流落为盗!”

  听其言,李筠却是露出了笑容,道:“这可是个好消息,此地的贼军缺粮,澧阳的敌军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慕容都帅还是厉害了,一眼便看到贼军要害所在,也难怪他会提出那等用兵方略。缺少粮秣,这些贼军拿什么打仗?还敢主动北上出击,真是穷途亡命,不知死活!”

  “将军,还是赶紧南下吧!这一仗太容易了,弟兄们都还没活动开手脚。”见状,军官当即面浮踊跃。

  “传令,让俘虏在村外挖个坑!”李筠吩咐着。

  “将军想将这些碍事的俘虏坑杀?”军官机灵地问道。

  “老夫还想要这颗脑袋了!”见其自作聪明,李筠瞪了一眼,说:“把村中的尸体都掩埋了,给此间土地加加肥,夏季已至,这些尸体若是不料理,生出疫病,就不妙了!”

  “还有,投降的贼军,百将以上,全部杀了!然后驱使降军南下!”想了想,李筠又补充道:“算了,留两百卒及一批俘虏,在此料理,其余人马,稍作休整,即刻南进!”

  “我看,史彦超兵至,澧阳的贼军形势必然不妙,那一锅羹,老夫可得去分一杯!”李筠意态振奋。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

  二人的交谈,始终都没提到涔河被屠的村民,也没去在意那几只分散找粮的楚军小部队,战争期间,对于这些丘八们而言,百姓的命,根本不算人命,尤其还是“楚民”。

  一番忙碌的准备之后,汉军在李筠的率领下整兵,驱使着两千多降卒,大张旗鼓地向澧阳城南进。不过三十来里的脚程,也未急赶,花费了三个时辰,在晡时左右,赶到澧阳。

  随着李筠军至,三路汉军加起来,在军力上,与杨师璠军已没有那么大悬殊,至于军心、士气、战力,两者之间则更难以斗量。有鉴于此,杨师璠不得已之下,只能将全军紧缩在营内,加固寨垒,做出一副死守的模样。

  至于李筠、史彦超、潘美三人,则在澧阳城外会面,交通信息,知晓杨师璠军已是穷途末路,其全军崩溃,就在三两日内。

  三者合谋,潘美建议,当威慑在外,困而不攻,坐视其自溃而降,可以最小的代价,解决这股敌军。取得共识之后,李史二军合兵扎营于外,休整待机,史彦超继续派遣骑卒沿澧水监视,以防其凫水南逃。潘美则还城,在城中做好出击准备。

  不过,在潘美离开之后,李筠却起了小心思,找到史彦超直接道:“我二人为沙场宿将,岂能听潘美那小辈的!”

  注意着李筠老脸上的异色,史彦超眉头微凝,说;“将军什么意思,莫非想要自行其是?方才,我们三者可已约好!”

  李筠摇摇头,颇为自信地道:“我非此意!潘美的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只是这一万四千多敌军,若直接降了,不经厮杀,这战功可不实在啊!”

  “老夫在涔河村,已有破军之功劳,史将军此番南来,似乎还未有厮杀建树吧……”李筠一副为史彦超考虑的样子。

  事实上,到了李筠、史彦超的军阶,朝廷议功,从来都是综合考量其作用功能,岂独以厮杀论。只是,李史二人,有些按捺不住杀心罢了。

  而史彦超稍作考虑,即问道:“你准备如何做?”

  “一但贼军支撑不住,在其崩溃投降之前,我们立刻发起进攻,厮杀一通,再收俘虏。若得快速击败之,同样一份功劳,我们两人取之,总比三个人分要好吧!”李筠含笑道。

  两个人迅速地达成共识。

  潘美的预料,是楚军还能支撑三到五日,但其情势的恶化,远远超出其想象,并且还有内乱之忧。在汉军南来之后,瑶人首领秦再雄就有些不听令了。

  当夜,楚营之中,便有士卒,翻寨而出,想要投降,杨师璠下令杀之,但是,杀之不绝,一夜便有三百余卒逃到汉营,使得汉军更知其虚实。

  翌日,逃卒翻倍。

  次日,李筠与史彦超合力向楚营发起突袭,一战而破之,取得澧阳之战的胜利。

第29章 太后的病

  在南征战事平稳进展的同时,远在东京的汉帝刘承祐,近段时间心情却格外糟糕,常有怒容,令人生畏。原因却是太后李氏染病,久药难医,未能根治,这使得刘承祐心忧不已,脾气渐躁。

  “你们这干人,各个号称杏林圣手,太后病了这么些时日了,为何不见好转,还生反复!”踏入慈明殿内,横眉冷对几名太医,怒斥道:“还是你们诊断有误,胡乱施药!”

  “陛下,娘娘万金之体,臣等岂敢不慎,用药更加当心,只是……”盛怒的皇帝总是吓人的,领头的太医署令吓得跪倒在地,颤声解释道。

  “你们能不能治?不能治,就给我换人!我告诉你们,治不好太后,我砍了你们!”十分少见地,刘承祐这般直接威胁臣下。

  “陛下放心,臣等再作研讨!”太医令更加惊慌,赶忙道。

  “官家,娘娘唤你!”殿内的女官,自内殿出来,小心地禀报道。

  闻问,扫了这干太医一眼,刘承祐拂袖而去。皇帝的凶威散去,几名太医松了口气,但紧接着忧虑色再度浮现,其中一人,不由惴惴地看向胡子花白的老太医:“张师,怎么办?”

  老太医叹了口气,一副头疼的表现:“太后娘娘的病情我们都诊断过了,当不会出错才是,为何用药不见好转。回署之后,再查查医书,一起商讨一番吧!”

  留下一名博士驻殿,一干人离殿之时,其中一名稍微年轻点的太医,忍不住说道:“是不是我们过于小心了,太后娘娘只是一般的风痉之症?”

  此言一落,顿时引起了注意,然后就是一番争执。

  刘承祐这边,进入内殿之时,已然换了一副面孔,怒气、暴躁全部收敛于内。榻前,符后以及皇长子刘煦皆在,面露忧虑,太后李氏躺在榻上,气色确实不佳。

  看到刘承祐,朝他招了招手,李氏对他说道:“太医们岂敢不尽力?病治不好,你也不必苛责他们,这有伤你的名声!”

  即便病体违和,太后的目光与神态仍旧那般温和慈祥,令人心安。刘承祐摇了摇头,说:“顾不得那么多!他们治不好娘,若再不施以压力,岂能尽心!娘还是好好养病,其他就不要管了!”

  见状,李氏叹了口气。这个时候,女侍端着一碗药汤入内,李氏说道:“既然药石无用,便不喝了,也别浪费那些珍稀药材了!”

  “药,还是要吃的!”刘承祐看了眼那碗药,说:“不过,那干太医,人多口杂的,病情尚且诊断有误,倒也不好乱吃!”

  “二郎!”看刘承祐始终保持在一种危险的情绪中,李氏不由费力撑起身体,语气都急了几分。

  刘承祐赶紧亲自扶着她躺下,安慰道:“娘你身体不爽,就不要多操心说话了,还是好好休养,病一定会治好的!”

  “哎!如今南征事急,你需要料理军政,后宫这边,就不要多费心了。慈明殿这边,有大符她们照料,你可放心!”李氏说道。

  看她的眼神,一副赶自己走的样子,刘承祐也平息了几下情绪,点了点头。

  “二郎,娘娘这些年身体一直康健,只是突然染病,定无大碍!”符后亲自送刘承祐出殿,见他阴沉着一张脸,温声劝慰道。

  刘承祐回过神,扭头看着她,大符雅态雍容之间多了几分疲惫,自太后病倒之后,她便一直待在慈明殿,亲自侍候,几乎衣不解带,完全一副孝媳的典范。

  “你辛苦了!”刘承祐抬手,轻抚了下符后的脸蛋。

  “这是为儿媳者,该做的!”符后平和地应道,从其神态之间,刘承祐倒也看不出什么“功利”之色。

  “这边,就交给你了!我先回崇政殿了!”重重地深吸了一口气,刘承祐转身而去。

  “慢走!”

  站在后边,注意着背手缓步而去的刘承祐,大符的神情也严肃了些。以往太后健康的时候,没有太深的感触,如今突然病倒了,有些考虑与想法,就不可遏止地产生了。

  虽然李氏少理宫务,但只要她在,就永远是后宫第一人,皇帝都得好生伺候着的。而太后,又是皇长子刘煦最大的靠山。

  太后若是没了……

  当然,这只是一些杂念罢了。该伺候的,还是得伺候,还得诚心祈望,太后的病能够尽快康复。不说其他,李氏对大符也向来恩厚,对于她的皇后之位,也是个有力的支持。

  刘承祐这边,心思则逐渐深沉,原因自然还在李氏患病。从来是病来如山倒,正因为她多年以来,康健少病,这甫来重症,便卧榻不起,实在令人心生忧虑。

  一方面,刘承祐是真切地关心李氏的身体,但另一方面,作为皇帝,他又不得不去做些深入的、理性的乃至无情的考量。倘若太后突然崩殂,对于大汉朝会有什么影响。

  不提其他,仅宫内,只怕就免不了一场风波、动荡,后妃们的争斗,只会更加激烈。如今的汉宫后宫,除了有战利品属性的淑妃周氏外,剩下的没有一个不是军功贵族出身,家族势力庞大。

  而太后李氏对于刘承祐的作用,除了在后宫调合争端之外,李氏戚族势力,也是对后妃外戚势力的一种平衡。

  如今,南边还在打仗,一统天下的脚步正在加速,按照刘承祐与朝廷重新构造的经纶礼制,太后若有事,必将影响到他的军国大事。虽则刘承祐从来都不是个拘泥礼制的人,但毕竟是他所重构的,需要维护,需要注意形象。

  对刘承祐而言,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是希望太后李氏能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

  瑶华殿。

  宽大的铜镜之中,映出一张成熟娇艳的面孔,高贵妃挺拔着饱满的胸脯坐着,一名侍婢小心翼翼地替她妆扮着。

  “用淡妆,去金银,着素服!”面容虽则明媚无双,但说起话来,高贵妃却是冷淡严肃。

  听到吩咐,侍婢赶紧放下手中艳丽的脂粉。

  “官家又去慈明殿了?”瞥了眼侍候在旁的一名女官,贵妃悠悠道,语气中带上了几分娇媚。

  “是!刚刚离开不久!”女官禀道。

  “看来,太后娘娘的病,牵动着上下人心啊!”贵妃也叹了口气:“太后的病如何了?仍未有好转?”

  “没有,官家才对太医们大发怒火,并扬言,若不能治好娘娘,就杀了治病的太医!”

  闻之,贵妃眉头也不禁小皱了下,道:“伺候官家这么多年,可从来没有见闻他有这样的表现!”

  顿了下,又问:“皇后还在那边?”

  “是的!仍旧如此前,一直亲自侍候着!”女官说。

  闻言,高氏脸上露出少许的笑容,优雅地一抬手,吩咐着:“去把刘晞叫回来,我们也需多去慈明殿探望,同样是娘娘的媳孙,以免被别人说不孝啊!”

  “是!”

  花费了一些时间,终于妆扮好,望着铜镜之中,那张娇颜玉面,贵妃不由伸手轻轻地抚摸着,双眸之中,流露出少许郁闷。

  后宫的后妃中,就属她年纪最大了,她可比刘承祐大三岁,再过两三年,就满三十了。自感韶华远逝,娇颜不在,难免有种紧迫感。当然,她却是不知,她这个年纪,正当吸引刘承祐的时候……

  而自高行周卒后,在宫内,同符后抗衡了,都缺少些底气,很难受。

第30章 可以准备善后了

  崇政殿内,比起往日要更加安静些,整座偏殿,除了郎官们翻阅、书写的声音之外,再无其他动静,需要行动、走路都是轻悄悄的,约束着动作。

  刚回殿的赵普脚步稍快,走到赵曮案前,轻笑着唤了声:“赵承旨!”

  赵曮正提袖书写着一封册章,闻声停笔抬首,看着笑眯眯的赵普,注意到他手中军报,问道:“湖南战事有进展了?”

  赵普颔首,夸道:“承旨果然聪敏,一言中的。枢密院刚收到的捷报,慕容都帅遣军南下,在澧阳打了一场胜仗,北上的杨师璠贼军几乎被全歼,走脱者寥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3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