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353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不过,说起大汉的天下战略,若依照开国之初所拟,尽取江北之后,是该挥师北伐契丹的。

  但是几年下来,刘承祐还是选择了,先平定南方,无他,风险低,收益高。向北攻打辽国,不是不可以,以如今大汉的国力,能够支撑一场大战,但是,不确定性太大,皇帝当久了,他也不愿意再去赌了,尤其是赌国运。

  正史上,周世宗会忍不住北伐,问题还在于河北时受契丹的侵犯,意图消除后背之患。但如今的大汉,相较于后周,国力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外部环境也要好得多。

  一无“北汉”之患,二则幽州从属,周世宗北伐的成果,早为大汉所属。自河东至河北,朝廷构建了一道还算稳固的防线,河北有幽州这颗钉子在,腹地受到契丹的威胁也相对没有那么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承祐是不会冒着与契丹进行全面战争的风险进行北伐的。当然,若是契丹一直在北边搞事,似当初的耶律阮那般攻击性强,一直寻图南下,那么刘承祐也有那个胆略与决心先与其决战一场。

  然而现实是,而今当权的契丹皇帝,乃是耶律璟。这三、四年间,汉辽两国之间,边境上虽然仍旧免不了摩擦,但整体而言,民间的交流还算平稳,甚至一年比一年频繁。

  耶律璟虽然喜欢喝酒,喜欢睡觉,喜欢打猎,但在稳固皇权上,实则还是有些手腕的。火神淀之乱后登上帝位,虽则人畜无害,但几年下来,也平息了几次内部叛乱,排除打击了不少异己,尤其是“世宗”一系的贵族、大臣。

  大汉征南唐,耶律璟忙着四件事:巩固帝位,饮酒,睡觉,打猎。大汉攻后蜀,耶律璟忙着三件事:饮酒,睡觉,打猎。如今大汉平荆湖,耶律璟还算老三样……

  念及这些,刘承祐又岂能忍心去打扰耶律璟?算下来,待削平诸国,消除割据,一统天下,整合诸方实力,再行北上,与辽国相争,还复旧河山,这是最稳妥、合适的选择。

  抛却脑海中的些许杂念,目光西移,刘承祐问:“方才没有提到水师?”

  闻问,郭荣说:“枢密院初拟,以荆南水师为基,糅合投降之湖南水兵,再征兵卒,于打造、训练江南水师,为伐蜀、平唐做准备。军员12000,常备兵额5000!”

  稍作迟疑,郭荣继续道:“目前,唯一可虑者,乃是江陵水师主将人选。大汉步战、马战,从不乏人才,唯独水战,可用之将帅稀缺!”

  “荆南水师之中没有可用之人?”刘承祐眉头微凝。

  郭荣道:“其水师指挥魏璘,可以之为副,不便为主。至于其他人,或有人才,但尚未发觉,也不好贸然提拔!”

  “枢密院这边有何考虑?”刘承祐看着郭荣。

  “或自密州水师中调任,或以楚州知州张彦卿!”郭荣说。

  刘承祐:“张彦卿?”

  “此人原为南唐海州防御使,两国和议之后臣服。臣当年经略淮东之时,见识过此人的才干,虽声名不显,但不下于郭廷渭。出任楚州,也是受王朴所荐!”郭荣解释道。

  “朕有印象,在楚州这几年,政绩卓然啊,据王朴报,洪泽工程,他有力焉!”刘承祐恍然,看向郭荣:“郭卿如此举荐,只怕心里更属意这张彦卿吧!”

  “不敢有瞒陛下!臣确实倾向此人!”郭荣直接承认。

  张彦卿原属唐臣,让他去建立、统领、训练江陵水师,再以荆湖之将辅之,应当没有问题。至于其个人才,能同时得郭荣与王朴的看重,也不会差。

  是故,未再作迟疑,刘承祐当场给下意见:“下调令吧,就以张彦卿为荆湖水师都指挥使,加轻车都尉衔。以魏璘副之,加上骑都尉衔!”

  “是!”

  “关于荆湖都指挥司怎么安排的?何人主之?”刘承祐又问。

  对此,郭荣似乎也不愿多发表意见,毕竟他总不能提前把所有事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考虑了下,郭荣说:“小底军都指挥使似乎有意出任。”

  闻言,刘承祐顿时就皱起了眉头,直接说:“不必考虑他了!我知其能,不足以担当荆湖都司!”

  郭荣不说话了,大概是察觉到了郭荣避嫌的心思,刘承祐自己考虑了会儿,说:“那就以护圣军都指挥使杜汉徽出掌荆湖都司吧!”

  郭荣颔首:“是!”

  论资历,论功劳,论能力,杜汉徽倒也确实有资格。

  “整编之后,如何布防?”

  “李筠镇抚湘西五州,潘美驻全、永,曹彬镇道、郴!有此三将,今后再辅以秦再雄,可保无虞!”郭荣想了想,说。

  刘承祐考虑了下,却瞟着郭荣笑道:“你这是将未来攻伐岭南的将校,都给考虑好了啊!”

  刘承祐带着调笑,似乎是无心之语,但入郭荣之耳,却让他微微警醒,轻声应和着:“陛下心中,莫非已有属意人选?”

  “郭卿莫非猜不出来?”刘承祐笑吟吟地看着他。

  “恕臣愚钝!”郭荣拱手一拜。

  与其对视了一眼,刘承祐又笑了。

第48章 瑶蛮的格局

  烈日高照,从容地烘烤着大地,汗水是开封士民给其最直观的回应。城南驿道边,是一整排的茶寮、客馆、驿站,当通往开封城的大道,流量很高,人来车往,一片忙碌景象。

  外支的幌子在夏风的吹拂下不断晃动,斗大的墨字有些晃眼,干整的茶寮内,坐满了歇脚的行人,喝着凉茶,天南地北地聊着天。

  近来,东京内外,宣传得最频繁的,还得属荆湖攻略的成功,将士英勇作战,王师大获全胜,逆贼望风伏首。

  道口,是一队车马,秦再雄一身武服,端坐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几名瑶将,再兼几架满载的马车,上边装着皇帝赏赐的财物以及他们在东京采买的物资土产。

  “秦族长,就这么离开了吗?”一名身材矮壮的蛮将,脸上带着些不乐意,问秦再雄道。

  “怎么,舍不得离开了?”秦再雄瞥了其人一眼。

  连连点头,感慨着应道:“这样如同仙境的城池,哪里能舍得!”

  “我看你们,是舍不得这二十余日的奢靡享受吧!”秦再雄斥了句。

  “左右也不用我们花钱!这开封的房舍、美食、女人、衣物,实在让人迷恋啊!”另一名蛮人嘀咕道。

  “你们以为,天子为什么这般厚待我们,这般繁华,能让我们白白地享受?”闻之,秦再雄哼唧着说道:“这些,都需要我们效力、立功来换的!”

  说着,指着几人,教训着:“你看看你们,北来才多久,都胖一圈!我告诉你们,开封的繁华确实令人着迷,但是我们还不足以在此立功的机会。

  湖南的大城,才当是我们的目标。这一次回辰州,天子给了我们立功的机会,务必要抓住了,配合官员治理,约束好部民,不要给官府添乱。

  到时候,不只是你们自己,你们子孙后代,都将享受朝廷的福荫!”

  听其言,其中一人,面带疑虑地说道:“我们真的要将手下部民都交出吗?”

  “我知道你们在顾虑什么!”秦再雄假模假样地捋了捋胡子,道:“此事我反复思量,已经想得很明白了。虽然是交出去,但朝廷还是要我们来帮忙维护统治的,我们也能为将为官,只是改成朝廷的制度,向官府纳税罢了!

  部民虽然交出去了,他们还能不认我们吗?你们难道不想进城池,居大宅,穿丝绸,饮美酒吗?还想继续住在洞溪之间吗?”

  “另外,眼下苻彦通那些人,还不识天威,不知天子究竟有多英明,朝廷究竟有多强大,还想和以前一样不作更改,维持对诸族的统治。

  但我们不同,我是经过天子接见,得到了天子承诺的人。只要回到辰州,将此类消息散播出去,我们就是朝廷的使者,声势必然大振。

  再立些功劳,背靠朝廷,我们的家族就能十代百代地传下去。以前我们只在辰州有些影响,以后,整个五州部族,乃至湖南,都未尝没有我们一席之地。

  现在我们距离朝廷最近,若是不抓住机会,积极投效做事,难道还要把机会让给别人吗?”

  秦再雄这一番话,说得几名蛮酋一愣一愣的,虽然一时难以完全理解其中的弯弯绕绕,但有一点都听明白了,跟着朝廷走,好处大大的有……

  都给勾起了一些莫名的向往,其中一人爽快,看着秦再雄嘿嘿道:“秦族长,你脑子一向好使,见识不凡,我们都听你的!”

  这些蛮将,并不都是秦再雄的部族与属下,就他部族的实力,可武装不出三千战士。这些人,周行逢从五州的苗、瑶诸蛮中着急的,秦再雄只是以其勇谋服人,所以为其统领。

  不过到东京之后,秦再雄却凭着这些人,成为他被天子与朝廷看重的资本。

  此时听其表态,秦再雄露出了满意的表情,说道:“我如今挂着辰、溆招抚使的职位,你们今后需要称呼我为使君了!等平堑军成立,就得改口叫我军使!”

  “见过秦使君!”立刻有人机灵地唤道,还像模像样地行了个礼。

  “你们也是朝廷的将吏了!”秦再雄又提醒道:“今后,需要学习汉字,多练汉话!”

  此言落,矮壮的蛮将连连摇头:“汉字难学,我是不抱希望了,等回族,让我家小子去学!”

  听其言,秦再雄则道:“天子也说了,我瑶人一样可以读书考科举,让你子好好学,将来也考个进士!”

  “哈哈!好!”其人黑溜溜的眼睛一亮,一副当真的样子。

  “都看够了吧!”环视一圈,说了那么多,见一干人等仍望着后方的开封雄城,秦再雄不由道:“看够了,我们该出发了!”

  说完不待其答应,秦再雄轻踹马腹,当先而动。几名蛮将,再留恋地望了望开封,依依不舍地动身南下。

  艳阳之下,一干楚蛮,在经过大汉京师的洗礼之后,满怀着对未来的期望,踏上还乡的旅途。东京一行,确实大开彼辈眼界,至少不愿意再过从前苦哈哈,钻山林的生活。人有求变之心,动力也就足了,而刘承祐与朝廷需要做的便是,利用其心并与其机会,同时达到对湖南五州诸蛮的治安效果。

  ……

  崇政偏殿,赵普缓缓步入,走到自己书案落座,一旁的张洎见了,赶忙准备好一杯茶水,亲自奉承给他。

  “学士辛苦了!”张洎陪着笑,对赵普道。

  接过茶杯,痛饮一口解渴,抬眼看着这探花郎:“奉王命,忠君事,何以言苦?”

  赵普的觉悟,就是这般高,人前人后,从来都是此般表现。

  “学士忠君体国,下官敬佩!”张洎道。

  闻其恭维,赵普瞥了眼张洎,这个探花郎,确实长得一副好皮囊。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打心里来说,赵普并不怎么喜欢此人,性格上的厌恶。

  不过,皇帝喜欢并看重,赵普也从来没有表现出来,并且因为带着他,公务上也是尽心提点,并未徇情。

  “淮南可有什么急务?”赵普问道。

  “淮东按察使上报,郑仁诲病重,几不能理事,请朝廷早作安排!”

  “淮东布政司奏,洪泽湖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今冬,可完成!王朴另请,正式开辟龟山运河,以避百里淮险!”

  想了想,赵普问:“是否报与陛下?”

  “陛下尚未回殿!”张洎摇摇头。

  “政事堂那边初拟如何?”赵普又问。

  张洎将两道奏章拿出,递给赵普:“淮东按察司,李相拟以翰林院学士承旨徐台符出任淮东按察司。至于龟山运河,待洪泽竣工,再作审议!”

  “放着吧!等陛下归来,我亲自呈报!”赵普淡淡道。

  “是!”

第49章 医政

  刘承祐嘴角带着点笑意,回到崇政殿,脚步轻快,面容间的严肃都释去几分,让殿中伺候的内侍们都轻松许多。

  “参见陛下!”闻皇帝回殿,赵普前来陛见。

  “免礼!”手虚抬,刘承祐一脸的温和。

  感之,赵普陪着笑容,问道:“陛下遇到什么喜事了?”

  刘承祐也直接答之:“太后病情已然康愈,朕的贤妃也查出有孕了,可称喜事?”

  “大喜!此为双喜临门啊!”赵普也眉开眼笑,向刘承祐道:“臣恭喜陛下!”

  刘承祐心情着实不错,差点脱口而出,道出一句“同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3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3/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