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376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守信,你安排一下人马!”刘承祐又对石守信、李浣吩咐着:“李卿,你一并前往,接手定州民政,该关的关,该办得办,将那些乌烟瘴气,尽数清除,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一个安宁的定州!”

  “是!”二者应命。

  “陛下,孙行友毕竟握有兵权,如其以驻军相抗……”白重赞略表迟疑。

  “怎么,白卿怕拿不下孙行友?”刘承祐问道。

  “敢请陛下明确谕旨!”白重赞一脸严肃。

  “如其聚兵婴城顽抗,即为叛逆,对叛逆,即行诛除即可!”刘承祐冷厉地给了白重赞一个明确的指示。

  又瞧向那名武德司探事官,吩咐道:“你随白将军一并前往,将唐县的军政情况,再详述与之!”

  “是!”

  ……

  翌日,晨曦尚未显露,行营之中,已然动了起来,天方蒙蒙亮,白重赞便率着石守信调拨的一千龙栖军西向,轻装简行,火速进军。

  定州的州城为安喜县,处在唐河与长星川汇流口,有两水为险,不过当年契丹北撤前,曾焚堕其城,孙方简收复后,只是一座废墟,舍不得大价钱重建,于是奏朝廷,改迁州治于唐县。等朝廷改废定州节度后,州治复迁安喜,不过唐县仍旧为永宁军的驻所。

  如此,倒也方便了此番白重赞的行动,顺着唐河,一路西北向疾行,突至唐县城,以巡检的名义,直接叫开城门,进入城中。

  而此时的孙行友,正在府中打点着行囊,一片忙碌的景象,袒胸露乳,手里拿着把蒲扇,一面闪着,一面喘气,不知是热的,还是紧张的。

  孙行友已经五十多岁的,然而从其不时发出的斥骂声可知,身体不错,中气十足。

  “你们这些蠢材,就这点家资,收拾了两天,还没收拾妥当!”看着一干仆人,正在挖掘花苑的绿植,孙行友顿时忍不住了,上前就踹了一脚:“还管这些花花草草做甚?”

  “夫人说,这些花草,都是她精心培育的,需要一起带上……”仆人畏惧地应道。

  孙行友的女人不少,其中有一个他最疼爱的,识文达礼,颇有逸趣。然而此时,闻之孙行友就气不打一处来:“无知妇人,懂什么?听我的,还是听她的?狼山有的是花草树木,别管了,去,把我的被服用品准备好……”

  随着日头西移,孙府中的忙碌,仍在持续,随着下属军官匆匆来禀,有禁军入城,孙行友脸色顿时就白了,脑子一片空白,只剩下两个字:“完了!”

第94章 宽仁的处置

  “叔父,禁军已然被药继能放入城中,其势危矣,如何应对啊!”部下军官乃孙氏族人,表情凝重,言语催促。

  只可惜,孙行友的表现还要不堪,身体僵硬,双手微抖,嘴皮打颤,喃喃道:“果然,朝廷不会放过我,天子派禁军前来,是拿我问罪的……”

  “叔父,该怎么办,你快拿个主意啊?”见孙行友真空的表现,族侄不由大声喝道。

  闻声,似回了神一般,孙行友看着他:“我现在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你,你有什么建议?”

  见状,军官一愣,有些无语,但在这个节骨眼,也顾不得多想了,当即道:“我们快逃吧!禁军人数并不多,想要控制全城,还需要一定时间。当集结家扈从,再召集军中部曲,退往狼山,只要回到狼山营堡,朝廷追之不及,就还有活命的机会……”

  显然,这孙家族侄,也不是什么有眼光见识的人,给的主意,不只馊,还专门把孙行友往死路上引。

  而闻其言,孙行友却是连连摇头:“不,不,这样不就真成叛逆了?还有,我们逃了,家小怎么办,族人怎么办,这偌大的家业怎么办?”

  军官浓眉一挑,语气激烈:“叔父,局势紧迫,哪里还顾得了这么多!不然,我们在此,只有坐以待毙了!”

  “这,这……”孙行友也不由陷入了纠结,支吾个不停,说道:“让我再想想!”

  然而,族侄给他考虑的时间,进城的禁军却不多给他机会,没一会儿,府门外便传来了一阵手忙脚乱的声音,门卫慌张来报警情。

  孙府外,在探事官的带领下,白重赞率领两百禁军直扑孙府,随行的还有一名身形孔壮的将领,其人名为药继能,乃是定州兵马都监。至于,李浣则带着人,前去控制衙署仓场。

  “包围孙府,不许走脱了一人!”看着大门敞开,守卫退避的府宅,过程轻松地有些让白重赞意外,但还是干练地吩咐着。

  禁军士卒,迅速分开,围逼前后府门,占据道口。白重赞又瞧向药继能,说:“药都监,你立刻前往各城厢营房,弹压安抚驻军,勿致生乱!”

  “是!”药继能一副很有干劲的样子,就是他毫不犹豫地放禁军进城。

  白重赞朝着身边一名年轻的军官吩咐着:“白丁,你陪药将军一并前往,要好生配合辅助,要是出了什么状况,我拿你是问!”

  “遵令!”

  吩咐完毕,白重赞再度看着已经空荡荡的府门,闻得其间热闹的动静,能够感受到惊慌与混乱。嘴角泛起些笑意,白重赞带人朝里走去。

  进入中庭,见到的景象,倒令白重赞有些意外。包括行友一家在内,仆役、护卫,老老实实地候在那儿,武器兵甲,也整整齐齐地摆在一旁,以示无害。

  孙行友当先,脸上仍带着几许仓皇,见到白重赞,上前应道:“老夫永宁军使孙行友,不知将军何来,如此大动干戈,甲兵随行?”

  打量了孙行友几眼,白重赞神情放松了几分,应道:“在下白重赞,奉陛下之命前来,延请孙将军,唐突之处,还望海涵,至于这些军卒,是来保护孙将军一家的!”

  说着,白重赞取出诏书,交给孙行友。接过一览,是刘承祐拿没什么文采的手诏,不过诏意很清晰,孙行友读书不多,却也能看懂,就是让他卸任,前往行营谒君,永宁军务,移交与白重赞,诏至即行。

  孙行友面皮抽搐了一下,表情之间明显闪过几许挣扎,最终化作一缕颓然,低头说道:“白将军,孙某自知罪过深重,愿意奉诏,往谒天子,听候处置。只是我的这些家人,还望勿作戕害,府中有些家资,将军可自取……”

  孙行友一副认命的表情,态度也很好,白重赞当即笑了:“孙将军多虑了,白某奉诏而来,只遵诏意而行,做职分之内的事,至于其他,大汉军纪严明,可不敢有所触犯,以身试法!”

  听白重赞这么说,孙行友下意识地松了口气,拱手表示感谢。

  白重赞即挥手传令:“听着,所有军士,退出孙府,不得有任何侵扰!”

  “是!”

  扫了眼孙府内的情形,看着其中一部分打点好的行囊、包裹、箱箧,甚至还有一张拆开的床榻,置于中庭,白重赞不由讶异道:“孙将军,这是欲迁居?看着架势,是要把整座府邸搬空啊!”

  迎着白重赞玩味的眼神,孙行友只是平静地说道:“让白将军见笑了!”

  或许是见事已至此,尽去心中顾虑,放开了,孙行友也恢复了几分从容,不管怎么说,当初也是随其兄抗击契丹的悍士,手上人命也不少,不至于太过不堪。

  ……

  行营这边,在翌日清晨,刘承祐收到了唐县那边的汇报。夏日的清晨,令人感到干爽,洗了把脸,人都精神许多。

  慢条斯理地洗漱着,扈载在旁,向刘承祐禀报着:“白将军与李知州,率军急行,历四个半时辰,而至唐县。执诏书,定州都监药继能下令开门放入,其后迅速控制城门、官署、营房、仓场。”

  “这般顺利?就没有遭到抵抗?孙行友呢,他什么反应?”刘承祐似乎也有些意外。

  扈载禀道:“进城之后,白将军亲自前往孙府宣诏,其时,孙府正在收拾家资,准备迁徙。闻陛下诏至,孙行友自解武备,恭顺奉诏。前后,未动一刀一剑。

  控制唐县驻军后,白将军已于昨夜,亲自率人,前往狼山,并使人北上接手飞狐寨防御,以免不测。李知州,召集定州僚属,放榜安民,以定人心。”

  “听起来,两个新官上任,事情办得不错嘛!”刘承祐笑了笑。

  “陛下,孙行友与唐县来报齐至,正跪伏营门,乞见!”扈载禀道。

  “宣!”手一挥,即吩咐道。

  很快,一道紧张的身影,蹑步入内,扑通一下拜倒:“罪臣孙行友,拜见陛下!”

  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孙行友,脸色泛黄,须发张扬,皮肤很粗糙,样貌与其兄孙方简有些相像,应该是连夜赶路的原因,神情异常疲惫。

  注意到其畏缩不安的表现,刘承祐悠悠道:“你就是孙行友,难得呀,这还是朕第一次见你吧!”

  “罪臣惭愧,此前未能觐拜,请陛下治罪,绝无怨言!”

  “你兄弟二人,镇守定州多年,抵御契丹,卫护一方百姓,对朝廷是有功劳的,朕岂会以此问罪?”刘承祐微微一笑。

  “知道朕为何召你前来吗?”刘承祐淡淡问道。

  “知道!”孙行友说。

  “那说说看!”刘承祐一挥手。

  然而,孙行友却讷口了,支吾几句,却又有些不知从何说起,一层细汗在额上滋生,猛地磕头:“臣口拙,自知罪犯规制,伏乞治罪,别无他言!”

  听他这么说,刘承祐却笑了:“无罪可言,朕若是办了你,岂不是无罪加诛?”

  “臣,臣万无此意啊!”孙行友有些慌了。

  观察着其神情,刘承祐问:“听说白重赞至唐县时,你正准备带领家人、军队及府库财货,退往狼山,可有此事?”

  “有!”孙行友埋头道:“臣自觉罪责重大,内心难安,只欲还狼山以自保,绝无悖逆朝廷之心啊!”

  “呵!”刘承祐笑了:“心无异状,何以行悖逆之举?自保?如何自保,婴狼山而守,对抗朝廷?”

  “臣,臣一时糊涂,心智被蒙,方有此昏昧失措之举!”孙行友再叩首,说:“事已至此,自知触犯国法,罪责难恕,臣别无他求,只求速死,以赎其罪。唯望看在臣兄弟对大汉略有功劳的份上,万般罪恶,加诸一身,活家人一命!”

  孙行友的态度,是比较诚恳了,两眼竟然泛起了泪花,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此情此景,倒也令人心生不忍。

  然而,刘承祐的心,素来坚如铁石。

  沉吟几许,刘承祐摆了摆手,问孙行友:“朝廷对释家的政策,你可知道?”

  “臣知晓!”孙行友说。

  “听说,那所谓的神尼,尸身不腐,肉身成佛,至今为人传扬,被你供奉在狼山,百姓争相往拜,瞻仰其容。妖言惑众,蛊惑人心,你知道是什么罪过吗?”刘承祐冷冷道。

  “其为臣兄弟族母,素来敬仰,早年我们虽据狼山,但势力孤危。唯假扬其名,聚拢人心,以抗契丹,以保乡梓。然至如今,虚言妄大,覆水难收,臣既知其弊,有心更易,却也无力,难阻人心向背。臣知道犯了朝廷政策忌讳……”孙行友一番实诚的言论。

  “够了!”刘承祐一挥手,打断他:“定州的事,朕心里有数!”

  “起来吧!”吩咐了句,刘承祐在孙行友面前徘徊了几步,悠然一叹:“你所犯的过错,若依国法,将你判死,也不为过!”

  “是!”孙行友直感脖子一凉。

  “不过!”刘承祐继续说:“朕念你一时昏昧,行差踏错,但终究没有造成大的祸患。定州的问题,也有朝廷监管不力,未加教训引导,以致旧弊,遗毒至今。

  你行事虽则荒唐,但在定州,未有害民之事,此番,也算态度诚恳,悬崖勒马。朕,就不加重责,留你一命!”

  “谢陛下!”孙行友闻则大喜,飞跪拜倒。

  “但是,此前的爵职,一概罢免,你的家产,献出一部分,用以修缮安喜城及飞狐塞!带着你的族人,离开定州,回莫州去吧!”刘承祐想了想,继续道:“你可服气?”

  “臣无怨言!”孙行友磕头道。

  “另外,你们那族母,朕也听说过,算得上是一代高尼,但被你们虚传神话,纵容徒附,妖言邪说以惑众,坏其清名不说,还遗害无穷!”刘承祐冷冷道:“你亲自去一趟狼山,将其尸身当众焚烧,让百姓们亲眼看看究竟是毁还是不毁!另外,再配合官府,将狼山之堡堕毁,遣散其众!”

  “是!”

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

  定州的事,算是有了个初步结果,后续的事情,也不需刘承祐过多关心了,自有李浣、白重赞等人去操办,新官到任,又是皇帝亲自交办,不怕他们不尽心,办不好。

  于孙行友而言,事情也算过去,度过鬼门关,虽然爵职全部被剥夺,家产也要献出一部分,但至少保住了一条命,还能带着家人、族人回乡,安享晚年。至于定州的基业,在当今大汉天下,在目前的形势下,也不敢再有不该有的想法。

  反思一下,此前的“自保”想法,无异于自戕,所幸天子仁慈,没有过于计较其事。孙行友浑身释然,千恩万谢地告退了,请得圣意,匆匆忙忙地回返定州,配合处置后续事宜,丝毫不在意满身的疲惫。

  刘承祐倒是让他不用着急,休息休息,恢复精力,但孙行友显然顾不得那许多了,又或者急于表现,以表其心。经那么一番来回奔波,就算其身强体壮,也要亏一阵子。

  御帐之中,刘承祐心情看起来不错,倒是扈载,面露思索,刘承祐见了,说道:“你大抵很疑惑,朕为何会对定州事,轻拿轻放,对孙行友小惩大诫吧。”

  闻言,扈载拱手,坦言说:“臣这点心思,瞒不过陛下慧眼。臣以为,孙行友所犯之罪,恶劣重大。尤其是假妖尼之名,虚夸神通,妖言惑众,说严重些,其心不轨,有犯上作乱之嫌。陛下当朝以来,素以严刑峻法以治国致安,对孙行友之事,纵不夷其族,也当枭其首,细列其状,颁告天下,以使诸方镇将,引以为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3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6/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