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627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刘皇帝接见这几名官兵,甚至亲自宴请他们,固然存在一定作秀的考虑,但是,竖耳倾听他们的诉说,听取他们出塞的经历,也难免生出些感动。刘皇帝,终究是屡经战争的帝王,天然地了解军队,理解将士。

  尤其是三名河西军属下官兵,他们是跟随王彦升远涉大漠的,亲身经历了那一系列的艰险。虽然没有遭遇恐怖的沙暴,但也吹够了风沙,受足了暴晒,遭遇过断粮、断水的危机,以及危险的迷失道途。每一项,都是死伤,都造成减员,都有全军覆没的风险,听得刘皇帝心情都紧张了。

  而有了这样的经历,挺过了生死危机,遭遇了地狱般的磨炼之后,在此后的作战中,有连败胡人,痛击辽军,收获那些大大小小的胜利果实,就显得不那么惊人了。

  听完土兀剌河之战后,刘煦终是忍不住了,满脸动情,感慨道:“出塞将士不易啊!经历了如此艰苦与凶险,还要在漠北与辽军作战,还能战而胜之,这是何等的意志,何等的精神!”

  刘皇帝也拿起了酒杯,端在半空,看着五名的又黑又糙的官兵,沉声道:“你们带回的奏报,朕已经阅过,对于河西、榆林两路大军的经历,也有所了解,但终究不如你们这些亲历者亲身讲述,这般直观,这般触动。朕要向你们致敬,你们辛苦了,来,与朕同饮!”

  “谢陛下!”百将两眼通红,语带哽咽,牵头起身,双手举杯。

  “都坐下!”见齐刷刷站起来的几名壮士,刘皇帝说道。

  君臣官兵,举杯同饮,一饮而尽。侍候着的喦脱,顿时要上来给刘皇帝斟酒,被刘煦止住了,他亲自拿起酒壶,给刘皇帝添杯。

  刘皇帝阻止他,指着五名官兵,道:“先给归来的勇士们斟酒!”

  “是!”

  刘煦应道,另外一边,李少游也主动起身拿起一壶酒,做同样的事情。又是皇子,又是国公,这样的贵人,平日里想都不敢想,如今却满脸和善,亲自给他们斟酒,这让几名官兵既感动,又无措,两手无处安放。当然,他们窘迫乃至失礼的表现,也值得包涵。

  待酒杯斟满,刘皇帝再度举杯,道:“这一杯,敬你们历尽艰辛,归来向报信!”

  “这一杯,敬出塞作战,死难的将士,他们都是英雄!”

  “这一杯,敬所有北伐为国捐躯的将士,他们英灵永存,永垂不朽!”

  “这一杯,敬所有仍在各条战线,同辽人作战的官兵,预祝他们得胜而还,载誉而归!”

  一连五杯,杯杯满溢,杯杯饮尽,这样的喝法,刘皇帝许久没有尝试过了,喉中那少许火辣感觉,都微不足道了。显然,他是真的有些动情了。

  刘煦、李少游陪饮,都心有所感,而五名官兵,则面色通红,神情激动。

  “你叫周泰是吧!”刘皇帝看着那名百将。

  “回陛下,正是!”

  “这个名字好啊!”刘皇帝语气中带着鼓励道:“三国东吴就有一员猛将,名叫周泰,朕希望你,今后也能成为大汉的战将,将这个名字发扬光大!”

  “是!”面对刘皇帝的激励,周泰立刻起身,应道:“末将的志向,就是如此!”

  “这样,朕直接给你升职,升到营将,其他几人,也各升两级,赏钱百贯,都调入禁军中来!”刘皇帝看着他们。

  “叩谢陛下!”闻言,几个人连忙起身,跪倒拜谢。虽然吃尽苦头归来是为报信,为完成任务,并没有过多的诉求,但能够升职受赏,也足够惊喜。

  “再给朕讲讲,土兀剌河之战后的事情!”将几个人叫起入席,刘皇帝对周泰道。

  “是!”

  大概是几杯酒下肚,没那么紧张了,下意识地捧着酒壶痛饮一口,周泰继续给刘皇帝讲述着。

  土兀剌河之战,算是汉辽双方在漠西北的一次小决战,刘昉与杨延昭二人,率千骑绕行数百里,趁两军正面对决激烈时,突袭辽军背后,彻底搅乱其阵脚,由此奠定胜局。

  或许是有人叮嘱的缘故,周泰还特地描绘了一番,刘昉在战阵上,身先士卒,指挥若定,斩将拔旗。或许是周泰绘声绘色,又或者是心中期待,刘昉那白马银甲,纵横沙场的风采,就是跃然于脑海。

  土兀剌河一战,汉军大胜,杀俘辽军七千余人,余者不是投降,就是溃散,辽军主帅平王耶律隆先在几千皮室军的拼死护卫下,方才摆脱追击,全身而退,最终只收容了不到六千骑,向东部撤去,不敢逗留。

  而这一战,也将辽国在漠西北的统治彻底摧毁,局势被彻底搅乱,阻卜、达旦以及达密里等部,不是逃散,就是干脆向汉军投降,而在当地的几座草原城镇,都落入汉军手中。

  杨业、王彦升两军,也由此解决了最大的危机,收获了大量战利品,弥补了后勤补给,获得了一个难得的休整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才有空暇,书写战报军情,遣人不远数千里返回汉境,禀报战情。

  而他们出塞,可不是为了去夺占那些城镇、土地的,杨业与王彦升的联名汇报中,也有提到,在休整之后,他们将整兵东进,将战火烧到整个漠北,将辽国那自以为安全稳固的后方搅个天翻地覆……

  听完汇报,见着局促地坐在席间的几名官兵,刘皇帝回了神,轻笑道:“光听你们汇报了,饭菜都凉了!来,这桌酒菜是特地为你们准备的,端起杯子,拿起筷子,开动,不必拘束!”

  “你叫什么名字?”刘皇帝看着那名最年轻的士兵。

  面对慈眉善目的刘皇帝,士兵很是紧张,吞吐地应道:“我,我叫白羊!”

  “哪里人?”

  “邠州人!”

  “多少岁了?”刘皇帝问。

  “十九!”士兵白羊答道。

  闻之,刘皇帝夸奖道:“了不起啊!小小年纪,已然远赴绝域,参与大战,还被付以重任。”

  对于年轻人,刘皇帝总是不吝惜赞赏与鼓励的,温言细语地说道:“多吃菜,多喝点酒,务必尽兴!”

  面对刘皇帝这和蔼的关怀,年轻的士兵绷不住了,突然嚎啕大哭,让刘皇帝有些纳闷。问他,说是太感动了……

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

  傍晚时分,秋霞铺展,头顶整片天空都是橙红色的,绚丽无比,本就十分精致的州衙后园,也笼罩在一层迷人的光芒之中。

  “官……官家……”两名宫娥矮身行礼,声音直颤,娇嫩的面容间带着明显的惊诧。

  此时的刘皇帝,看起来有些狼狈,醉醺醺的,面红耳赤,身上带着明显的酒气,头发也有些凌乱,更重要的,龙袍有些脏。

  脚步蹒跚,身形有些摇晃,喦脱在旁边紧紧地跟着,伸手做着虚扶的动作,十分想要搀扶住刘皇帝,但明显刘皇帝不乐意,无奈之下,只能保持着辛苦的姿势,亦步亦趋,紧张地看着刘皇帝,以免他再摔倒。

  “皇后呢?她在做什么?我来看她了!”刘皇帝虽然一副醉态,但是双目还是十分清明的,笑吟吟地朝着迎出来的皇后贴身女官道。

  面对酒醉的刘皇帝,女官更不敢怠慢的,赶忙道:“回官家,娘娘在房内呢!”

  而听到外边的动静,符皇后也不由放下正在书写的笔,迈着贵妇的步伐出来。见着刘皇帝那狼狈的姿态,凤眉顿时一个蹙,快步上前扶住他。面对大符,刘皇帝没有任何推拒,老实地与她依偎在一起。

  扶着刘皇帝坐到椅子上,大符打量了他一下,注意到他袍服上的脏污,凝声问:“怎么回事?为何弄得如此狼狈?”

  刘皇帝嘿嘿一笑:“来的路上,在廊间摔了一跤!”

  一闻此言,大符顿时微惊,关切道:“喦脱他们是怎么伺候的?严不严重?有无伤到?要不要叫太医来看看?”

  “不妨事!”刘皇帝拜拜手,道:“只是走路有些飘了!我还没有这么脆弱,小小地摔一跤算什么!”

  “还皇帝呢!”大符松了一口气,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许久没见你如此失态了!这是饮了多少酒?”

  “不多!”被扶着往榻上去,刘皇帝话还是说得很清楚道,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大符!今日我是既高兴,又有颇多感触啊!”

  “那几名官兵有何特殊之处,让你如此动情?”大符也来了点兴趣,附和着他。

  刘皇帝道:“就是一般的低层官兵,很是普通,没有多少奇异之处!不过,他们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为国征战的将士,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大汉将士的忠诚与英勇,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很让人感动!”

  大符拿着一张湿毛巾,亲自给他擦拭着,刘皇帝则化身话唠,嘴里叨叨个不停:“有个年轻人,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参与北伐,远涉不毛,遭遇恶战,经历无数凶险,方才得生而还。”

  “很不容易啊!因此,我对刘昉、刘旻二子,更加满意了,他们有远征漠北的勇气,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同样难得!

  刘昉经我多年调教,能有建树,确感欣慰,不过刘旻这小子,初出茅庐,就能长驱塞北,跃马疆场,则令我惊喜了!

  你给我生的好儿子啊,刘旸稳妥,可承继大统,日后把江山交给他,我也放心,此番北伐之后,他的太子之位会更加稳固,你心中也不用再担心了。

  刘旻,小小年纪,就有兵事奇才,可以作为朝廷的栋梁,皇室的砥柱……”

  听刘皇帝这般说,大符神情之间闪过少许的诧异,注意着刘皇帝那似醉非醉的眼神,嗔怪道:“我看你啊,是真的醉了!”

  话是这般说,大符嘴角还是忍不住扬起少许的弧度。当然,以大符的聪明才智,当然知道,刘皇帝这是再度给自己吃定心丸,显然,自己近些年有意无意表现出的一些情绪,刘皇帝是看透了,摸清了的。

  “如今得报,刘旻不仅无事,反而表现突出,杨业都夸他果毅,可成大器!”刘皇帝拿过湿巾,压在额头,嘴里还是不停。

  提及此,大符少有地,露出明媚的笑容,具体的情况,早早地就通报给皇后过了。大符问:“他们既然在漠北已有所建树,取得战果,何日能够回师?”

  对此,刘皇帝顿了一下,似乎不知道如何回应,将毛巾下拉,遮住眼睛,嘴里随口道:“那要看杨业、王彦升二将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也没法传令,不过最危险的情况已经度过了,以他们的沙场经验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不会有大问题的……”

  刘皇帝话说得比较笼统,动作也比较刻意,大符见状,叹道:“但愿如此吧!”

  但见刘皇帝还在那里装躺尸,大符忍不住笑了:“行了,军机大事,我不会插手的,也不会让你为难!起来,喝点醒酒汤!”

  一听这话,刘皇帝扯下罩住双眼的毛巾,看着大符,慢悠悠地坐了起来,埋头喝了几口皇后递来的醒酒汤后,抹了一把嘴,笑道:“其实我没醉!”

  “醉与不醉,又有多大区别呢?”大符悠悠然地说了句。

  将靴子脱了,盘腿坐在榻上,刘皇帝顺便把袍服给解开了,神情突然变得很认真,拉着大符坐下,道:“今日一宴,我的确感触颇深。我算是个马上皇帝,南征北战,御驾亲征的次数也不少,一向也自诩爱兵如子,厚待将士。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似乎产生了一些错觉,自认为了解将士,能够体会他们的辛苦,但实际上,只是自认为罢了。

  我早已脱离了基层的将士,太高高在上了,离他们也太遥远了。适才宴上,我只是稍加勉励、装模作样地抚慰了一番,就引得他们的难以自持,激动不已,仿佛让他们直接赴死,都心甘情愿,慷慨无畏……

  与他们这番赤诚之心相比,我是不是显得有些虚伪了?”

  听刘皇帝这么说,大符眼神中露出少许的古怪之色,怎么会不了解刘皇帝,以他的心性与面皮,哪里会自惭自愧,如何会产生什么汗颜之情。或许心里,还正因官兵对他的这种忠诚与敬畏,而感到喜悦了。

  不过,他既然这样表态了,大符还是顺着毛捋,道:“你终究是皇帝,皇帝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哪里能如早年那般与官兵们亲近,同衣同食,同甘共苦。不过,你能有此反思,足见你心中是有将士的,也无愧将士对你的忠诚与敬畏……”

  刘皇帝又躺了下来,右脚搭在左脚上,眼神中闪烁着一种意动,道:“听官兵所述他们在战场上的作战经历,我也不禁心潮起伏,恨不能与他们并肩作战,共逐契丹啊!大符,我真是有些遗憾,此番没有选择亲征……”

  原本打算做个倾听着大符,一闻此言,玉容微微变色,语气当即严肃了起来,看着刘皇帝:“莫非你又动了上前线的消息?”

  迎着她的眼神,刘皇帝尴尬一笑,别开,说道:“随口一言罢了!御驾亲征,哪里能任性自为。现如今,北伐战事正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前线也不需要我,贸贸然过去,不是给将帅们添乱嘛。这一点,我还是清楚的!”

  “你清楚就好!”大符表情不改,语气仍旧那般认真。

  显然,她还是比较担心,刘皇帝会突然来个想法,就向去年北巡时,突然转道西巡一般。如今的刘皇帝,虽然正当盛年,但身子骨,毕竟不如当初了。

  看着刘皇帝,大符又像哄他一般,说道:“你此番北巡,亲临河北,径往燕山,离大军也近了,将士们能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的。”

第255章 “社会实践”

  由于刘皇帝醉了一宿,于是御营在德州又多待了一日,当然,对于皇帝的行程而言,并不算太耽搁。毕竟,此番出巡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伐战事,但刘皇帝的心思却是放在河北的民生民情上的,并不求快。

  过去,刘皇帝还真没有在前方战事激烈进展的情况下,真实关注过战时背景下大汉的百姓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因此,在此次出巡的过程中,每到一州,都要逗留一两日,并亲自到乡野走走看看,不像以往的走马观花。

  景州,南皮县,大淀乡。

  秋风卷起层层麦浪,金色麦田边的土道上,停着几辆轻便的马车,另有上百名孔武剽悍的大内卫士,身着常服,侍卫在周边。

  其中,多了一张新面孔,那名叫作白羊在宴上嚎啕大哭的青年官兵,得到了刘皇帝的照顾,一句话,就改变了其命运,将之留在身边当侍卫。

  虽然只是一个最低级的侍卫,但对于一个出身最下层,只能靠沙场搏命求名利、求出路的关中青年而言,却是此生唯一的机遇。

  那是大内侍卫啊!还是皇帝钦点的侍卫,可以说,这白羊的前途,一下子就光明了起来,让另外四人都忍不住羡慕嫉妒,终究还是年轻人的优势。

  田埂边上,刘皇帝却是一副老农打扮,袖管撸起得高高的,头上还顶着个篾帽,装扮虽然接地气,但从那露出的白净手臂来看,他显然不是做这事的人。

  白羊得幸侯在一旁,身躯挺拔,表情严肃,一双眼睛格外锐利,四下打量着,手搭在腰间刀柄上,一副随时消灭可能发生威胁的样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6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7/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