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687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张德钧道:“此事还源于洛阳府新颁布条令,由赵府君亲自主持,自七月起,凡进出西京货物,规定进出地点,接受盘查清点。

  洛阳府于洛阳周边,设立了五处检查场,专供货物进出,官府派专吏进行检查,确定关税,当场收取,入城之后,城内市内货物交易,不再加收。

  除五处检查场外,其余进出城门通道,只允许行人进出。这支商队,显然是第一次来京,尚未了解情况,想如从前那般,自定鼎门进城,城卫自然阻止。

  他们想要带货物进城,最近的通道,该去西南厚载门,而非走定鼎门!”

  果然,张德钧讲解间,城门前的形势已有所变化,在城卫的指点下,商队已然调转方向,朝原路返回,转道向西而去……

  见此景,再听张德钧讲述,刘皇帝表情似乎柔和下来,他当然在第一时间便察觉到赵匡义出此令的便利之处。大汉商品经济发展至今,商税收取,始终是一个难题,市坊界限被打破后,过去的市税制度也更难满足当下的发展。

  如赵匡义这般,把货物进出的关口给把好关,不说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解决大部分的货物税收问题,对城市商业秩序也是一种提升。

  “这个赵匡义,果然能搞出一些花样!”刘皇帝轻笑道:“这个办法不错,能解决不少货物税收问题!不过,想要做好,避免混乱,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京城货物进出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为这几处检查场,可要配备不少的人手吧!”

  张德钧道:“赵府君将洛阳府下原本的市税吏卒,重新整合,分派诸关,又从巡检司借调官兵,人手应当是不缺的!”

  “也是,这样的职位,位卑而权重,且利益牵扯极大,怎么会缺了?”刘皇帝玩味一笑:“只怕,想要进入这新关税监的人,是挤破了脑袋吧!”

  “官家英明!”张德钧道:“确是如此,不过,赵府君的关系,可不容易走通。就小的所知,对于所有税吏,赵府君都亲自考察,通过之后,方才任用,另外也时常亲自走访各关,因而,目前为止,一切运转还算良好!”

  “还真是赵匡义的做事风格!”刘皇帝淡淡一笑。

  “另外,赵府君还对城内税收进行整饬,按照街坊市进行划分,各置税吏,负责辖内各经营场所税收收取!可以说,如今西京商税情况,焕然一新!”张德钧又道。

  “赵府君真干吏啊!”一旁,张雍终是忍不住赞叹道:“若此制最终成行,运转无碍,再作后续补充完善,那可以极大改善西京商税收取问题!可以想见,今岁西京商税,当有极大的增长!”

  刘皇帝两眼中也不禁流露出欣赏的目光,道:“办成一件差事或许不难,但订立一套行之有效、可以流传的规矩与制度,那可就不容易了,赵匡义在此事上,办得不错,看得出来,他也费心了!”

  “子雍!”

  “在!”张雍应道。

  “回头把赵匡义出台的这份货物检查与税收新制取来给朕看看!”刘皇帝吩咐道。

  “是!”

  “此制新定,具体施行也还未久,还看不出什么问题!是否真的切实可行,还需待时间检验,就在西京试行吧,关注关注效果再说,若是确实可行,不失为一套办法,今后也好推广往全国道州城镇!”刘皇帝指示道。

  “陛下见微知著,高瞻远瞩,臣钦佩万分!”张雍当即开吹。

  刘皇帝笑了笑,不再作话。

  “官家,是否回宫?”刚才的话题,喦脱插不上嘴,见讨论结束,便适时地表现自己的存在感。

  “时间还早,何需急着回宫!”刘皇帝摇摇头,吩咐道。

  “官家欲游何处?”

  “去泰和楼看看!”刘皇帝道:“恩科试举快开考,八方学子会京师,想来为京城增色不少,我们也去见识见识,长长见识,添添文气!”

  “是!”

  泰和楼乃是东平王赵匡赞的产业,这么多年下来,在京城内名气极大,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每到朝廷科考,更主动给进京会考士林学子提供便利,让他们备考,交流讨论,今岁亦然。

  这段时间,随着恩科之期临近,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学吏,陆续抵京,温习备考,交流往来,也为西京再添一份盛世光景。

  而此番恩科,在科目上也比较有针对性,除进士科外,加大了医科、算科、农科、史科的比重,并且录取人员,也有所放宽。再加上开国以来第一次武举,可以说,这将是大汉专业性最强的一次科举了。

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

  “恭迎陛下返京!”

  垂拱殿前,太子刘旸、宰相赵普以及几名主要军政重臣,恭立于御道之侧,行礼参拜!

  “免礼!都免礼!”秋风轻拂的面上洋溢着笑容,刘皇帝心情看起来十分不错,态度很是亲切。

  “陛下休养如何,可曾顺心如意?”刘旸含笑,温声关心道。

  “很好,这一览我大汉风光景物,身心俱畅啊!”刘皇帝看着几人,说道:“不过,朕在外边游山玩水,闲情逸致,累诸位在京操持国务,辛勤敬业,朕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其位,谋其政,蒙陛下信重,托臣等以腹心,臣只当尽职尽责,不复所期。若是尸位素餐,不仅辜负陛下信任,臣等心也难安!”赵普说道。

  “哈哈!这满朝公卿之中,赵卿为国为民的觉悟是值得所有臣公学习的,将朝政交给你处理,朕是分外放心啊!”刘皇帝笑吟吟地看着赵普。

  赵普闻言,顿时做出一副荣幸的表情,微躬身,揖手道:“陛下谬赞,臣惭愧,实不敢当!”

  “赵卿就不必谦虚了!”刘皇帝道:“回宫前,朕在京内转了转,都邑繁华,人声鼎沸,颇有河清海晏、万物祥和之感,这些都是众卿勤劳务政之功啊!”

  “都别站着了,回殿再说!”寒暄几句,刘皇帝招呼着几人往垂拱殿内而去,说道:“也不需你们给朕接风了,天色已晚,朕命人备一席酒菜,我们边吃边聊!”

  “是!”

  众星捧月,入殿落座,内侍奉茶,浓郁的茶香逐渐弥漫在殿内空旷的殿内,很快就演变成一场高级茶话会。

  放下茶盏,刘皇帝抬首,看向眼下事实上主管军机事务的枢密副使曹彬,道:“还未抵京,便已收到辽东打了胜仗的消息!捷报朕已然看过了,曹卿再给朕讲讲目前东北的局势吧!”

  “是!”曹彬起身,条件反射般,肃容正声。

  “坐下讲!”对曹彬这改不了的习惯,刘皇帝又是欣慰,又是无奈,轻笑道。

  闻言,曹彬这才回座,从容禀道:“根据后续军报,黄龙府已然彻底收复,盘踞其间的辽军,被马仁瑀一举扫除,得俘3299人。辽军主帅耶律斜轸,终被军骑搜捕所获,不过,最终自刎而亡,未得生擒。

  另有辽将耶律休哥、萧挞凛率领残部千余人逃脱,遁隐山林,追剿不及,马仁瑀判断,这股残敌将返辽京!

  目前,马仁瑀正亲自坐镇黄龙府,休整兵马,待下一步动作!”

  刘皇帝不由颔首,嘴角泛起少许笑容,道:“马仁瑀越发有大将之姿了,这一仗几获全功,地契丹尽失东北啊,朝廷该当嘉奖!”

  “是!”曹彬应道。

  “马仁瑀另有三事请示!”停顿了下,曹彬又继续道:“其一,顽敌耶律斜轸首级是否送达西京,抑或传示诸边,以彰军威,以慑群狄?”

  闻言,刘皇帝顿感唏嘘,语气中尽是可惜:“耶律斜轸也算是一代名将忠臣了,虽然是敌将,前番也给我军造成了莫大的损失,但战场之上,各为其主,对其才情与智略,朕还是很欣赏的。

  如今,他也算是为契丹殉国了,死者已矣,就不必再折辱其尸身,大汉的军威也无需通过此法来彰显,就留其全尸,与其一个体面吧!

  答复马仁瑀,将耶律斜轸入殓归葬,树碑铭文,就让他长眠东北土地吧!”

  “是!”

  “陛下此举甚善!”听到刘皇帝的处置,赵普在旁,率先开舔,道:“这不仅予耶律斜轸一个体面,也彰显吾皇宽宏仁厚,对我大汉将士浴血奋战之功也是一种纪念。对仇敌尚且如此,传将开来,陛下威德定可远及四海八方,何愁诸部族不远来投汉,以表臣服?”

  听赵普之言,刘皇帝直觉甜丝丝的,也不由发笑,这个赵普,简单的一个施恩举措,从他口中就变成了一举数得的好事。

  赵普呢,则面色如常,贵为宰相,一点也没有恭维谄媚的羞臊感,就这份面皮与涵养,也算是修炼到家了,朝中少有人及。

  曹彬则继续道:“其二,黄龙府收复后,那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跋海请命,希望朝廷能兑现诺言,使其接受黄龙府。马仁瑀不敢自专,请示朝廷,如何决议?”

  “这等事情,还需上奏朝廷决议?”石守信当场表明态度,道:“我大汉将士效死奋战所得城土,岂能拱手让与这些野人蛮族,这区区完颜跋海,也未免异想天开了吧!”

  “话不能这么说!”王溥摇摇头,道:“去岁,北伐战酣,局势未明,陛下曾允诺以黄龙府为其属地,又赐都督之职,完颜部乃敢背反契丹,举兵于北,牵扯了不少辽军精力,于对辽事务,其所部终究是对大汉有功的。今其恭请前诺,朝廷若是直接拒绝,恐有伤国仪,背信之举,非大国所为!”

  “话的确不能这么说!”听王溥之言,石守信斜视他一眼,反驳道:“完颜部确实有功,但他举族南下,打一个空虚的黄龙府,却落得一个丢兵弃甲,大败亏输的结果。

  他若自取黄龙府也就罢了,然如今黄龙府是被我王师攻取,劳师耗时弥众,若是拱手与人,只怕军心不服。王相公中枢理政,不知将士辛苦,欲让国家之土,说得如此轻松,冠冕堂皇,我实不敢苟同!”

  石守信的话里,难免讥讽,他王溥也是个要面子的人,哪里能忍,当即愠怒道:“石枢密言过了吧!老夫何曾说过要让地,只不过担忧国家体面罢了,难道你欲使陛下背弃诺言,颜面扫地?”

  “我只知道,出卖国家领地,玷污将士之功,这才有伤国仪君威!”石守信当即驳斥道。

  “石枢密此言是断章取义!”

  “王相公此言不觉有辱国体?”

  这两人,一个计相,一个枢相,就这么在刘皇帝面前吵起来了,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倒令众人惊讶。刘皇帝也一样,略带好奇地看着二者,暗自思量,这两人何时结怨了,竟在他面前如此争锋相对。

  还是太子刘旸出声,稍加劝阻,这才有所平息。并且,两人俱是恍然所觉,转向刘皇帝,只见他表情玩味地审视着自己,顿时神色敛起,恢复重臣的仪态。

  “二卿吵完了?”刘皇帝轻笑道。

  闻言,都是一惊,王溥当即道:“臣失态了!”

  “臣失仪!”石守信也做类似的反应。

  目光在二人身上转悠了两圈,刘皇帝道:“二位都是国家柱国重臣,都是为大汉考虑,各执己见,本无不妥,不过,都是同僚,这火气还需收敛一些!”

  “是!”刘皇帝一发话,二人彻底蛰伏下来,态度恢复如初。

  收回目光,刘皇帝指示道:“王卿所言有理,朕去岁的许诺,可不是空话,天子金口玉言,朕可不想言而无信,令蛮类耻笑。石卿说得也不错,朕若是朕将黄龙府送给完颜部了,至少东北将士,就不会答应。”

  “如今看来,当初一时大方,倒落得当下这尴尬的局面,如此两难局面,该如何解决?”

  面对刘皇帝此问,殿中一时沉默,大汉的重臣们,似乎同时陷入为难之中。既有顾及刘皇帝颜面,又不能让土失国,似乎确实难以处理。

  空气中安静了许久,还是赵普开口了,拱手向刘皇帝:“陛下口含天宪,既出其言,断没有毁约的道理。臣以为,完颜部索取土地,不妨答应之!”

  骤听其言,石守信顿时蠢蠢欲动,不过见刘皇帝没有反驳,也就按捺着没有像刚才那般发作。

  刘皇帝呢,多少也了解赵普这个人,知道他还有话说,也没表态,只是继续听他说。果然,赵普没有故弄玄虚,继续道:“不过,黄龙府之地,乃东北要冲,不可许人,又为将士力战所得,更不能伤及军心。因此,臣建议,不若在黄龙府外,另择一地封赏之!”

  听其言,刘皇帝稍加思索,老脸上绽开笑容,问道:“依赵卿之见,改赐何地合适?”

  赵普显然是早有计议,也不掖着,当即答来:“臣以为,不若将混同江以北的铁骊地区赐与完颜部,虽不如黄龙府繁荣,但胜在广阔。一如前例,令其自取,他若能取而收之,朝廷也承认,若是其实力不足,也怪不得朝廷。

  臣忖之,那完颜跋海也不是失智之人,恐怕也明白像朝廷讨要黄龙府不是件易事,只欲要个说法罢了,朝廷这边与他一个说法。

  另外,再支持其所部一些钱粮兵器,以安其心。如此,既不伤及陛下颜面,也实惠完颜所部,勉得两全。

  臣虑如此,还请陛下审定!”

  赵普言罢,所有人都若有所思,不由得对赵普侧目,在场的公卿,见识可都不浅,都隐隐感觉到此议可行。包括石守信,也没再坚持不能让土之说,默默地坐在那儿。

  刘皇帝则看着赵普,微微一笑:“赵卿果有急智,解朕一困啊!”

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

  “些许小智,不足为道!”赵普谦虚道。

  “能为朕分忧,就是大智!”刘皇帝轻笑着说道,砖头看向殿中常年挂着的那幅汉舆全图,目光直接落在东北一隅。

  “去,把东北详细图册找出来,朕要看看!”刘皇帝朝着喦脱吩咐着。

  “是!”

  喦脱应命而去,垂拱殿内,书多、图多、奏章多,也算是一个小型的资料库,随时供刘皇帝查阅。喦脱的效率很高,很快便找了出来,恭敬地帮助刘皇帝铺开在御案上。

  当然,所谓的东北细图,仍旧比较粗糙,不在于制图水准,而是大量信息的缺失,由于现实因素的限制,根本不能同大汉核心属地那般,能够有实地的考查测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6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7/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