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744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停顿了一下,刘皇帝又道:“你适才有一点说得不错,对于东北,朝廷的掌控还是有些薄弱了,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第22章 慈父的关怀

  殿内,魏王刘旻直愣愣地站在那儿,有些无所适从,这份局促感来源于他的皇帝老子,因为刘皇帝围着他绕了几圈,观察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的意味。

  “爹……”刘旻忍不住开口。

  这时,刘皇帝方才一副老怀宽慰,感慨着道:“六郎,你长进不少啊!不满双十,便已能对军政事务,侃侃而谈,看来,历练是有用的,年轻人,就得多加磨砺,璞玉方能成才啊!”

  再度面对刘皇帝的夸奖,哪怕以刘旻的腼腆,也不免心中欣喜,只是面上仍旧保持着谦逊的姿态。

  “不过!”刘皇帝来了个转折,以一种谆谆教诲的语气道:“仅嘴上说,可不行,说得再是天花烂坠,那也是纸上谈兵。辽东的情况,也不是仅凭你我父子在这里高谈阔论就能说得清楚的。”

  “爹教训得是,儿明白!”刘旻表情一肃,郑重一礼:“比起嘴上侃侃而谈,儿也确实更愿意做些实事!”

  说这话时,刘旻充满朝气的眉宇间显露出一种跃跃欲试之态,见状,刘皇帝不由笑了:“怎么,静极思动,也想出来为朝廷做些事了?”

  闻言,刘旻当即请命道:“爹,大汉如今四海升平,诸夷臣服,有事者唯东北一隅。趁着此番室韦女真之争,儿想去辽东,就近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希望能为朝廷彻底东北!”

  “哈哈!你小子,口气倒挺大!”刘皇帝笑骂道:“辽东五万多将士,马仁瑀更是能征惯战的骁将,他都没敢向我保证什么彻底平定东北,你何来的自信,敢出此狂言啊!”

  刘旻讪讪一笑:“总该有个目标,为爹与朝廷分忧!”

  观其表现,刘皇帝心知,这个六儿子,恐怕是动了心思。想了想,又摇头道:“不过,就是我同意,皇后与大嫂她们,恐怕都不允许。再让你去领兵作战,亲身涉险,还不得让她们忧心成疾啊!”

  自从前次参与北伐,身陷漠北,九死一生方才平安归来,皇后与魏王妃可把刘旻看得紧。尤其是魏王太妃,当初几乎病倒,在刘旻杳无音信时,更是日日以泪洗面。

  听刘皇帝提及此,刘旻也不由露出点苦色,他还是个孝顺的孩子,尤其面对把一腔心血都寄托在自己身上的魏王太妃,大多数时候是不敢也不愿忤逆的。

  不过,刘旻可是有雄鹰之姿,当振翼扬威于天地之间,困居京邑,默默无闻,混沌度日,这也非其所愿。

  想了想,把希望寄托在刘皇帝身上,说:“只要爹你同意,娘亲那边,儿自去说道!”

  “你这是要拿我做挡箭牌啊!”闻言,刘皇帝赶忙摆手拒绝:“这事我不干!也不妨和你直说,我这个皇帝,虽然一言九鼎,但有的事情,还得让着皇后,魏王太妃是大嫂,更要给几分尊重,所以,这事我说了不算!”

  刘皇帝这话,显然是托词拒绝了,他若真有意决定放刘旻去东北带兵,换谁都阻止不了,关键在于,他有没有这个想法,即便有了,又有多坚决。而从他目前的态度来看,显然对于此事是没有打算的。

  “好了,先不提此事了!”刘皇帝主动揭过此话题,招呼着刘旻一起到旁边的茶案坐下,说:“陪我品品茶,聊聊天,这可是福建的贡茶,每年也才出产那么少许,大部分都上贡宫里。

  虽然你爹我也品不出来好在哪里,但别人都说好,说它珍贵,那便是了。不过,味也就那样,品不出什么境界来,不过,你尝尝!”

  听刘皇帝在那里唠叨着,面对喦脱倒上冒着些热气的茶水,刘旻小声道:“爹,我也不好茶,有酒吗?”

  “酒?宫里管够!”闻言,刘皇帝顿时眉毛一挑,没好气地道:“不过,小小年纪,什么时候染上酒瘾了?不许!我不喝,你也不准喝!不只在宫里不准喝,回府后,平时也不准喝!知道你在军中见识了不少东西,但也学了些坏毛病,得改!”

  面对刘皇帝这番教训,刘旻也只能受着,随即,苦笑道:“在王府中,娘也管着,不让喝酒。”

  “看吧,还是嫂嫂深明大义,管教得好!”刘皇帝顿时赞道。

  刘旻只得陪笑。看着对面这张年轻的面庞,刘皇帝以一种调侃的语气道:“你也到双十的年龄了,你皇兄们可都成亲了,也给我添了不少孙儿,你呢,也考虑考虑此事了,有没有意中人啊,是否有看上哪家的小娘子啊?有的话直说,爹一定给你娶回来!”

  “这……没有!”短暂的错愕后,刘旻回到得很果断。

  “怎么,还害羞了?”刘皇帝玩味地笑道。

  刘旻摇头:“真没有!”

  “既然没有,那我就让皇后和嫂嫂给你安排了!”刘皇帝一摆手,一副家长的作风,将此事定下。

  “是!”刘旻也干脆,应道。

  刘旻可不是个雏儿,早就体验过那滋味了,归来之后,在魏王府中也积累了些经验,因而显得心如止水,并不是特别在意。

  当然,也更不需真的要找个意中人,没有那个条件,也没有那个必要。相反,皇后与魏王太妃帮他挑的话,定然不会是俗品。

  而对于刘旻的这种态度,刘皇帝显然很满意。

  “对了,听说你前两天,到你五哥府上玩了一天,怎么样,感觉如何,他那里好玩吧,有趣吧,他又搞了什么新花样啊?”刘皇帝以一种闲谈的方式同刘旻展开交流。

  最近一段时间,刘皇帝除了过问起朝政,处置具体事务之外,最大的变化,便是更加关心起皇子们了,包括那些过去不在重点关注范围的年轻的皇子们。召刘旻进宫谈话,也只是具体表现之一。

  而各皇子中,到目前为止,最为潇洒的还得属五皇子、齐国公刘昀,而从小到大,性格、表现保持一致的,也只有他。

  刘昀在京内,尤其是大汉上层中,名气还是不小的,不在于才干,而在于其性格。刘昀爱好广泛,人也足够聪明,习文练武,从来点到即止,明明有足够的天分,但却不求上进。

  相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事物上,并且,总能玩出些花样来,论情趣,刘昀可比他皇帝老子丰富多了。皇室之中,也有不少皇子公主喜欢到齐国公府上去游玩,因为总有惊喜与新奇等着他们。

  此时听刘皇帝问起,刘旻也露出了点笑容:“五哥府上,确实有趣!”

  “哦?”刘皇帝问:“有趣在何处?”

  “不知道五哥从哪里找来了两只獒犬,为一盆生肉,两犬相争,生死相搏……”刘旻道。

  “怎么,你们兄弟俩,就玩这些走狗斗鸡之事了?”刘皇帝眉毛微挑,道。

  “倒也不是,我与五哥比武、比箭、谈论兵法,可惜,五哥对此不感兴趣!”刘旻道。

  刘皇帝也笑了:“他那哪里是不感兴趣,你和他比这些,可是不厚道,这不是欺负你五哥吗?”

  刘旻嘿嘿一笑。

  “最近刘昀都在忙什么呢,不会都搞这些玩物丧志的东西吧!”笑容一敛,刘皇帝语气变得有些严厉。

  刘旻迟疑了下,道:“五哥从江南请了个陶艺大师,正在学做茶壶,我也跟着玩了玩泥巴,五哥说,贤妃娘娘生辰快到了,准备亲手做一个茶壶,用作寿礼!”

  听他这么说,刘皇帝表情稍微缓和了下,嘴角勾了勾,然后道:“倒还有几分孝心!”

  顿了顿,刘皇帝又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你们都说刘昀有趣,齐公府上好玩,我都好奇了,看来,抽个时间,我也得上门去看看,见识一番……”

  听此言,刘旻也只能陪着笑容,心中也只能暗暗念道:五哥,我可没说你坏话,你自求多福吧。

  显然,在刘旻看来,刘皇帝登齐国公府们,大概率是要教训教训那个不上进的五哥的……

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

  在东北黄龙府外,那片过去不为朝中大多数人所知的铁骊地区,室韦人与完颜女真之间的“冲突”,最终以一个并不怎么令人惊艳的结果告一段落。

  消息是在六月下旬,在东京步入最为炎热季节时传来的,事实证明,刘皇帝父子之间的推演,推了个寂寞。

  战局基本没有根据他们的推演来,没有什么奇谋妙策,没有什么战略考量,过程也没有那么地惊心动魄,甚至显得朴实无华。

  久战不利,对室韦、女真双方来说是同样的,哪怕只是一场在大汉将士们眼中的部族冲突,对于在东北苦苦生计的部族们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游牧生产的影响。

  室韦人没有头脑发热地强攻铁离城,而是加大了对游弋在外的女真骑兵的搜索围剿,给完颜跋海带去了庞大的压力。

  当半数的室韦兵马被从铁离城调动开后,完颜跋海终于进行了一场战术转进,留三千余人做疑兵继续吸引室韦军队的注意,并做出往西部室韦部族腹袭击的态势,而完颜跋海则将剩下的全部骑兵集中隐蔽起来。

  不到四千人,却是完颜女真最为精悍、武装基本齐全的军队了,也是完颜部的家底。由完颜跋海亲自率领,急速转进,再次奔袭铁离城,并发起破釜沉舟般的一击。

  只不过,这一次,铁离城是控制在女真人手中,室韦人则再一次失算,防备固然是有的,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进攻,面对女真人内外夹击的窘境,留驻铁离城外围的室韦人还是陷入了混乱。

  不过,这一役,女真人打得并不容易,哪怕兵力减半,仍旧优于夹攻的女真人,但是,真正激战起来之时,兵力上的优势被削弱到了十分微弱的地步,女真人也把战役的主动从头掌控到尾。

  铁离城之战,大概是汉军平黄龙府后发生在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了,以女真人的胜利告终。

  铁离城外的室韦人在抵抗未果后,向西溃散,女真人趁机追歼,扩大战果,取得了超过七千的斩获,并且缴获了数千马匹、以及上万的牛羊牲畜。

  但同样的,女真人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一场血战,伤亡近两千,同时,那支留疑兵,也在西面突吕布室韦与涅刺拏古部两部室韦的合击之下,陷入重围,落得个覆灭的下场。

  不过,随着铁离城一战的落幕,这场室韦与女真之间的战争,算是暂时结束。双方鏖战已久,都是兵疲力竭,无力再战,亟需休养。

  这可以看作是完颜女真对突吕布室韦与涅刺拏古部的挑战,从结果来看,完颜女真是胜利的,至少成功地从室韦人口中抢下了铁骊这块肉,战争的基本目标是达成了。

  但同样的,一场仗并不代表结束,反而是双方进入更激励对抗与仇视的开端。室韦人是不会甘心的,损失惨重,被激怒的他们,接下来会采取怎样的报复行动,谁也无法预料。

  而对完颜女真来说,如何应对室韦人下一轮的反扑,也更为关键。室韦人不好打,这是显然了,完颜部准备了那么久,又绞尽脑汁方才取得一场沉重的胜利。在铁离之战中,完颜跋海死了两个儿子,连他自己都差点身陨。

  也正因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到的东西,就更不能放弃了。至于如何面对实力犹强的室韦人,其他事情暂且不提,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还得靠朝廷。

  因此,在取得铁离城战役胜利后的第一时间,一面忙着稳固得之不易的局面之时,完颜跋海已然从缴获中精挑细选出一批良马,派遣使者南下,一面向辽东官府汇报求援,一面打算进京,希望请得朝廷的继续支持。

  不得不说,如今这个时期的完颜女真,实在卑微地可以。

  相比之下,刘皇帝对于铁离之战的态度,则要淡漠地多,反应很平淡,只是传了一道诏令,让马仁瑀提高警惕,保证辽东的安宁即可。

  当然,在刘皇帝的心里,对于完颜女真北上的结果,还算可以接受,室韦人显然是受到重创了,女真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论过程如何,结果还是很符合他心意的,至少不他的初衷。

  不过,大汉臣僚们的建议,他还是听进去了的,对于东北将来的走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搞平衡什么的,似乎确实不适合大汉,也没有那个必要。

  当然,在朝廷明确下一步政策方向之前,继续挑动部族纷争,让其内耗,仍旧该继续进行。各族越是虚弱,对朝廷则越有利,这是显然的。

  ……

  “臣参见陛下!”徐王刘承赟入殿参拜。

  刘皇帝正聚精会神地练着字,闻声抬眼,见着徐王,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朝他招手:“赟哥快免礼,来,看看朕这副字写得如何?”

  刘承赟近前,装模作样地鉴赏一番,然后很是自然地吐出一串恭维之词,对此,刘皇帝自然开怀不已。

  让人家鉴赏,不就是听好话的嘛,哪怕是赤裸裸的恭维。当然,刘皇帝的字,还是有点水平的,但水平究竟如何,就难说道了,至少,师承已故书法大家杨凝式。

  放下笔,招呼着刘承赟到一边坐下,内侍奉茶,刘皇帝看着他问道:“赟哥,朕这里,你可是稀客啊!有空,该多来的,陪朕说说话也好!”

  “是!”刘承赟陪着笑,异常恭顺小心,心里却没当真。连雍王刘承勋这个亲兄弟,都不敢跑得太勤快,何况他这个事实上的堂兄弟呢。

  “臣此来,有一事相禀!”刘承赟很快谈及正事。

  “说吧!”刘皇帝态度温和。

  刘承赟陪着点小心,低声说道:“钧哥来信,说他身体有亏,难堪政务,希望能够回京休养一阵。”

  闻言,刘皇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下,方才明白他指的是刘承钧。近些年,刘皇帝提拔了不少宗亲到地方任职,刘承钧这个堂兄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些年,一直在岭南任职。

  听其来意,眉头下意识地蹙起,道:“若是如此,直接向吏部陈情,朝廷岂能不体恤,怎么找过你,通过你来禀报?”

  刘皇帝话说得平淡,但言语中透露出的少许怀疑态度,让刘承赟也不由心头微惊,踟蹰几许,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这话。

  刘承赟也没想到,刘皇帝的关注点,竟然在这上边,同时,心中默默叹息,刘皇帝对他们这些宗室,严厉依旧啊。

  比起刘承赟心情的沉重与复杂,刘皇帝想得则更多了,他觉得,刘承钧有这样的举动,还是自持宗亲的身份,是一种渴望特权的表现。甚至怀疑刘承钧是否真的身体有毛病,只是托辞想要离开岭南,回到京城。

  心里这么想,面上则恢复了云淡风轻,看着微微垂首的徐王,微笑道:“不过,既然赟哥都出面了,朕总要给面子,让他写份奏章,递交吏部吧!既然身体不爽,那就好生养着吧,什么时候养好了,再行安排!”

  “是!”刘承赟头埋得更低了,他隐约领会到了刘皇帝的意思。

  显然,对于刘承钧直接找到自己,刘皇帝是有所不满的,而结果则是,同意抱病休养,但是,什么时候休养好,却不是刘承钧所能决定的了,那得看刘皇帝的意思了。

  也许,就要养到死!而一想到这些,刘承赟的心情顿时沉重了,也不由得懊悔,自己还是失之轻率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7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4/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