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831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被忽悠过头了,却只学得一个表。也许是刘皇帝身上笼罩的光芒太强烈,无法直视,也让刘旸却始终难以看清刘皇帝的独夫本质。

  刘皇帝爱民吗?自然是爱的,甚至贯穿统治前后,到如今态度也未动摇过,只不过,刘皇帝的爱民,其目的不在爱民,而在维系统治,做个样子而已。

  善待百姓的事情刘皇帝做的很多,各种惠民宽民政策,也出台不少,但是,刑杀处罚,也从来没手软过,只是,很多情况,被掩盖罢了。

  “我也不为难你,给你两个月时间,两个月后,我还会出游,届时,我希望看到一个新的气象!”沉吟几许,刘旸平静地说道,但语气不容置疑。

  刘继昌虽感为难,但太子都发话了,也不敢不应,心中无奈一叹,拜道:“是!”

  “还有一事,今日我游南市之时,听到一事,有些人,在替官府收取那些商摊小贩的税收,这是怎么回事?”刘旸又提起一事。

  闻言,刘继昌脸皮不由得有些发热了,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应答。

  这样的反应,自然让刘旸更加在意,语气也严厉了几分:“怎么,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还是其中有什么不可明言之隐情?”

  见状,刘继昌连连摇头:“殿下当前,臣岂敢有所隐瞒。此事,臣也知晓。起因还在于商税收取不易,自市坊分治制度废弃之后,东京城内,涌现出了诸多经商者,成千上万,分布在各坊里街巷,甚至在家门口,都能支一摊位行买卖之事。

  这些小摊小贩,行经营之事,却最不便管理,税钱也难收取。官府的税吏严重不足,只能放在集市码头货场,以及那些大商户作坊上,余者,实难兼顾完全。

  然那些商贩,既行经营之事,官府自当收取商税,因此,开封府当年籍此制定政策,让一些民间组织,负责对那些小商贩,收取税收,并缴纳官府……”

  说到这儿,刘继昌的声音不自觉地小了很多,明显有些尴尬。还有一点他没提,那就是这一部分进项,可都是开封府的小金库。

  “好啊,连税收之权,都能下放!好个民间组织,分明是一帮鱼肉百姓、欺行霸市的地痞无赖!”刘旸有些忍不住怒火:“行此政,开封府可有监督?税收细节,可有厘定?这其中之弊,尔等可有预防?”

  “今日,我是亲眼目睹,其行其举,无法无天!”刘旸愤怒的情绪喷薄而出:“你们为图省便,每年每月能坐着收钱,东京的那些小商民百姓,受了多少欺压,你这个知府,清楚吗?”

  面对愤怒的太子,刘继昌,有些坐立难安了。

第205章 一级压一级

  “这杯酒,就当是我祝贺新喜了!”终于结束了谈话,刘旸拿起一只酒杯,冲刘继昌示意道。

  “臣实在汗颜无地!”见状,刘继昌赶忙起身,接过王约递过的酒杯,双手持之相对。

  饮罢,放下酒杯,刘继昌郑重地向刘旸保证道:“殿下放心,臣定会协同僚属,就税收乱象,加以整顿,并制定出严格详细条文,加强监督执行,解民之忧,还市面太平!”

  显然,关于“税收外包”之事,刘继昌或者说开封府,是仍不打算放弃的,那毕竟是一笔财源,且数额巨大,即便是开封府这样的富庶署衙,也难以割舍。

  最关键的是,省事便利,就像刘旸说的,坐着就能收钱,至于此政带来的弊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往往容易忽视。

  如今,既然为太子殿下所觉,又提出了整改要求,那端正态度,听从即可,整顿势在必行,但具体有多大效果,且看执行。

  对于这里边的门道,刘旸当然不可能一点都察觉不到,只是,他当政这么多年了,也知道,有些事不是他在驱策要求就行了的,尤其是涉及到那么一笔巨大利益的时候。

  深深地看了刘继昌一眼,刘旸淡淡地说道:“话已入耳,不必多说,我只看你如何办事,只看效果!”

  “是!臣明白!”刘继昌再拜。

  聊了这么久,泰和楼内的气氛似乎也彻底变了,喧嚣不再,安静地有些尴尬,毕竟刘继昌这个主人家突然离席了。

  手往外一指,刘旸冲刘继昌道:“我今日,可当了一回恶客,耽误你喜宴了!继续吧,宴你的客,筹你的款,别让那些东京贤达久等了!”

  “殿下言重了!”

  “我回宫了!”

  “臣送殿下!”

  “不必!”刘旸摆摆手,悄悄然而来,又飘飘然而去。

  一直到刘旸的身影消失,刘继昌紧绷的神经方才松懈下来,两腿有些发软,不由自主地后退两步瘫坐在椅子上,从袖中取出一方丝帕,颤着手擦拭额间汗渍。

  片刻的工夫,刘继昌连淌了几次汗,即便肾虚,也没有这么盗汗的,还是太子的威势太强大了。虽然太子殿下向来以宽厚仁善著称,但真发起怒来,还真非常人所能承受,即便刘继昌不是一般人。

  过来一会儿,两道人影小步走了进来,一胖一瘦,衣着华丽,陪着点小心,拜道:“府君!”

  这二人,乃是开封府主簿及财判,都是府衙要员,手中权柄甚重,也是刘继昌新提拔安插的心腹。

  刘继昌还沉浸在适才与太子的问对中,一时没有理会二人,待他们又唤了声,方才回过神,摆手道:“坐!”

  “谢府君!”

  落座,财判张通小心问道:“敢问府君,匆匆离席,竟为何事?适才下官见一道人影离去,不知是……”

  “一尊大神啊!”闻问,刘继昌叹了口气,苦笑道:“麻烦呐!尤其是你!”

  闻言,张通顿时大惊,坐不住了,起身询问道:“下官是否有甚不妥之处,还请府君明示!”

  “不妥?是不是罪过,都难说!”刘继昌顿时道:“那些游走于市面,代官府向小商贩收税的人,都是什么身份?”

  听刘继昌突然过问此事,张通有些纳闷,但心中也是警觉大起,小心道:“回府君,这些都是市井民间,具备人望,也颇有手段,办事利落……”

  “人望?”刘继昌顿时有些恼怒道:“你所言人望,莫不是欺行霸市,鱼肉百姓,让人不得不畏的‘人望’?”

  “府君何出此言呐!”张通有些紧张了。

  “你是怎么管的?”刘继昌斥道:“都不用亲眼去看,我便知道,这些人等,是怎样的行事作风,那些小民小贩,又是如何避之不及!

  你们放任,如今事发了,反倒让我来受责!直接告诉你,此事事发了,那些人事,被太子殿下瞧了个正着,适才以此责问于我,你们觉得,我该如何应付,方才平息殿下之愤?”

  “太……太子殿下!”张通面露惶恐之色:“殿下怎会!”

  “你先别提殿下,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善后此事!我已经允诺殿下了,对于那些代收税利,以及由此引发的乱象,严肃整顿!”刘继昌冷冷道:“这差事若办得不好,会有什么后果,就不用我说了吧!”

  “下官明白!”张通赶忙表态道。

  “明白?”看他说得轻易,刘继昌追问道:“你打算怎么做?”

  张通答:“下官今日即把那些主事者召来,训斥一顿,加以约束,让他们小心行事,杜绝扰民滋事……”

  “这就是你的打算?”不待其说完,刘继昌按捺不住了,怒声道:“你这是敷衍我,还是以为殿下可欺?”

  “下官万万不敢啊!”见刘继昌说得严厉,张通连忙道。

  “就如此敷衍塞责、蒙混过关的做法,岂不是自取其罪?”刘继昌道:“我告诉你,听殿下的口风,这代收税利的做法,能否继续施行,都成问题,你还敢懈怠!”

  一听这话,张通有些发懵,下意识地道:“府君,这可是一大笔钱税,每年足有上百万贯啊!”

  “若非如此,我岂会在殿下面前解释圆说,争取回旋余地,早就下令禁止此政了!”刘继昌双目喷火。

  “府君息怒,还请下达钧令,下官依令而行!”张通立刻表态道。

  见状,刘继昌这才稍稍息怒,收起恼火的表情,考虑几许,抬眼指示道:“必须大刀阔斧,手段要严厉些,动静要大些!从那些人中,找几个行事不知收敛、张扬跋扈者查办,该抓就抓,当罚则罚,最好,杀几个人,以儆效尤!也给太子殿下一个交代!”

  “府君,需要如此严厉?”张通略显犹豫。

  “你不办他们,那太子就办我,我就办你!你是想要丢官,还是丢脑袋啊?”刘继昌冷冷道。

  “是!”张通这下没有异议了,态度立时坚决起来:“下官必然严厉整顿!”

  “不只要治人,还要就此,拿出一套应时应景的管理办法来,形成条制!”刘继昌又道:“不论是陛下还是殿下,都是好规矩条例的,只要形成完善制度,此政才有继续的可能!”

  “是!府君英明!”

  “看着吧,此事没这么容易交代过去!”刘继昌发泄一通,精神又弱了下来,感慨道:“即便保住了,关于这些利税,府衙也难以完全掌控了。此事一揭露,你们觉得,财政司会作何反应?过去相安无事,如今,财政司还能默认不问,不插上一手?”

  说到这儿,就是刘继昌,也不免露出点肉痛之色,就像要被割肉一般。

  “府君,事已至此,只能见机行事,尽量挽回了。也许,结果并没有您设想这般严重呢?”一直没有作话的主簿,此时开口了。

  “你倒也会安慰人!”刘继昌嗤笑道。

  起身,理了理身上那喜庆的袍服,刘继昌满脸阴霾地道:“走吧!”

  “府君要回府?”

  “事情还没办完了!宴会继续!”刘继昌没好气地道。

  “关于新政筹款之事,我已向殿下禀明!”刘继昌冲张通道:“为了此事,搞出如此阵仗,筹款必须到位,你可给我记录清楚了!”

  “是!”

第206章 一缕惆怅

  刘旸是满面疑思地回到东宫,熟悉的人都知晓,殿下的心情很不好。一路沉默着回宫,入弘德殿,刘旸仍旧没有从今日的见闻中摆脱出来,显然,今日出游,让他大受震动。

  内侍王约一直侍立在侧,见太子殿下忧怀深思,虽然担心他身体,却也不敢贸然打扰。良久,就在王约鼓起勇气,打算劝慰一二时,刘旸已然恢复了平和。

  看着王约,刘旸道:“今日之事,你也是耳闻目睹,对其细情,也都看清了吧!”

  见太子终于出声了,王约只感大松一口气,上前一步,恭敬道:“回殿下,小的记下了!”

  “记下了便好!”刘旸直接吩咐道:“刘继昌今日所说政事,你去查验一番,是否属实!还有,派人盯着开封府,看接下来有什么动静!”

  “是!”

  可以想见,接下来刘继昌以及开封府的日子,不会如以前那般好过了。做官的人,被上面记挂着,是荣幸,简在上心,但要是一直被关注着,那可就只剩下压力了。

  刘旸不是不信刘继昌的那番说辞,或许有那么几分怀疑,但这也是常年的太子生涯,让他养成了谨慎的习惯,尤其在施政上,从来以一种严谨的态度。

  今日所察之弊,就像一团块垒堵在心头,自然要多加几分关注,以观后续,此事若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处置,他实难畅快。

  “文济呢?”吁了一口气,刘旸问起二子。

  王约道:“在太子妃那里,据说已然睡下了!”

  “哈哈!”刘旸不由笑了:“看来,此子今日也累了。原本,是要带他出去游玩一番,没游玩成,腿却吃足了苦头。不过也好,多看看民间疾苦,对他也有好处,皇子皇孙,终究不能长处深宫,养于妇人之手啊……”

  傍晚时分,刘旸驾临岳桦院,已然等候多时。廊道间,就着宫灯微光,在两名侍女的陪同下,萧绰匆匆归来。入内,见着安然在座的刘旸,立刻盈盈下拜行礼。

  “免了!”刘旸摆手,嘴角洋溢着点笑容:“看完文济了?你这个儿子,安然无恙吧!”

  “殿下说笑了!”萧绰近前坐下。

  “关于文济,我有些想法!”刘旸拉着萧绰的手,说道。

  “殿下请讲!”萧绰闻言,玉面上闪过一丝讶异。

  “我观此子,乖巧懂事,性情温和,极其类我,但若过于温良,则成软弱。我有意,让他多加一些锻炼,视野也当开拓一些。直白点讲,今后,要让他多吃些苦头,宫廷是个安乐窝,不利其成长!”

  闻言,萧绰想了想,而后面露微笑,点头道:“殿下考虑得是,应当如此!”

  这下轮到刘旸意外了:“他可还不满十岁,你这当娘的,就不心疼?我与太子妃提起此事之时,她可是忧心关切得很。”

  “殿下这个年纪,已然跟着陛下出入军旅,脚踏尸山血海,与之相比,文济岂不要舒服得多?”萧绰道。

  “哈哈!”刘旸不由开怀:“我倒忘记了,你这个娘的性子,可刚强得很,只可惜,其儿不类母啊,否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8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1/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