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汉世祖_分节阅读_第948节
小说作者:芈黍离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84 MB   上传时间:2024-03-17 08:35:40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倘若能够加强对安西的统治,即便进行一定的妥协,也是可以尝试的。然而,同msl和解,能达成这个目的吗,恰恰相反!

  随着对ysl教的了解越深,刘旻的忌惮心理就越强。这个教派,对于世俗权力的侵蚀太厉害,对愚民的掌控力太强,而在大汉,是没有神权凌驾王权的传统的,在刘旻的认知中也只有刘皇帝镇压天下教派、清洗邪神淫祠的强势。

  对刘旻来说,ysl最为人厌恶的,不是那些教义与禁忌,不是那种极端的扩张性,也不是那些狂热分子的极端理解,就与世俗王权对抗这一点,便永远不可接受。

  妥协是不可能妥协的,至少在当下是这样,那么,以安西如今面临的情况,该如何去解决?大抵,只有从这个极端,走向那个极端了。

  事实上,刘旻脑子里早就有所筹谋了,对安西治下,必需进行一次更为彻底的改造,而以ysld教派的改造,翻译一下,也可以叫做“清理”。

  当年刘旻实行的“灭教”行动,只限于碎叶,即便后来有所扩散,仍然只局限在有数的城镇之中。对于郊外、农村,则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在民间,在那些遗民中,大量的人依旧在诵念经文,礼拜他们的安拉。

  甚至于,刘旻已经进行了一些动作了,比如从于阗引入佛教,从国内引入三教,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少投效大汉的那些仆从,已经改了信仰。

  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至少黑汗国的全面ysl化,到刘旻西征之前,也就那么二十来前,更早之前,并非其一家独大,摩尼、拜火、佛教都有生存土壤。

  如今,刘旻要做的,只是让那些需要信仰的愚民朝相反的路再走一遍罢了。

  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用钢刀开道的,刘旻与安西可没有那个耐心花费二三十年的时间去慢慢改造。解决的是燃眉之急,那么手段上激烈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此时此刻,刘旻的脑海中,就在重复着两个字:灭教!灭教!灭教!

  可以想见的是,采取激烈的手段,也必然引起强烈的反抗,不过,安西又何尝畏惧ysl世界的仇视与报复?梁子早就结下了,并且越来越深重。

  过去,一直都计划通过移民,通过增加外来人口,从而平衡人口结构,以逐渐取代黑汗、萨曼人对这片土地的统治,并消弭ysl教的影响。

  但如今,再寻求国内大规模的人口支援,已不大可能了,那也只能采取另一个办法了。

  从数学关系来说,要改变人口结果,调整各族的人口比例,除了增加己方的人口,还可以减少对方人口嘛,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嘛……

  看看朝廷是如何解决榆林党项问题了!

  大汉中枢对西征的政策调整,影响力是层层递进的,从洛阳到河陇,再到高昌,最后反应到安西。由此,也可以看出,过去的安西,在政治、军事、经济、民生上,是何等的畸形,要想长久地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经营下去,一场改革也是在所难免的。

  同时,这个时候启动变革,外部环境,对安西来说,也是相对“友好”的。如今安西,最大的威胁,便西面的ysl世界,而直面的萨曼王朝,正处在内乱之中,地方势力亮明旗号割据分裂的,已经有好几个,萨曼王朝根本顾不上复仇安西,反倒忌惮安西军继续西进。

  而其他几个ysl王国,也是各有问题,内耗不断,唯一一个像样的,就是伽色尼王朝的。然而,此国有实力,会不忙着从萨曼王朝身上汲取养分,扩充国力,而再急匆匆地跑到东方来与强悍的安西军搞“圣战”?但凡脑子正常点,都会取更有利于自身的选择。

  整体而言,如今的ysl世界,正处在一个相对纷乱的“弱势期”,有前次联军圣战的失败教训,在一个新蛊王出现之前,不论安西这边如何迫害他们的教友,直接引发一大批圣战者东来,是不可能的事。

  对于这些,刘旻多少是有些学习了解的,否则也无法下定决心,搞一些更激烈的政策。

  当天夜里,刘旻便派人通知碎叶城内安西军的高层,明日上午齐聚勤政殿议事。刘旻虽然有了想法,但还需要安西军上下的支持与背书。

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

  杨福一行抵达碎叶城时,已经是五月十八日,毕竟是当前安西唯二的大型汉民聚居地,又是安西的军政中心,碎叶这边,人烟还是比较充足的。只不过,在杨福看来,比起郭城那边,碎叶要少些活力。

  日光略淡,但照在身上依旧有几分酷烈,城市就像一个火炉子,闷得人喘息困难。城上的守备是森严的,街道的巡逻是严密的,感受着城中压抑的氛围,杨福也不紧汗水涔涔。

  都督府派出了一名军官接待,负责引导、安排这批来自甘州援应物资的验看与接受。具体的交接事务自有手下人去办,让杨福略感失望又或者说好奇的是,都督府竟然没有其他表示。

  要知道,前两次来碎叶,都有都督府要员接待,至少也是长史、参军级别的官员,上一次,还受到温国公向德明接见,向德明亲自对杨福表示慰问。

  而经过一番旁敲侧击方知,都督府正在举行一场会议,碎叶城内的主要权贵们正齐聚一堂。试探着问是何缘由,据说与集勒镇事件有关,杨福更感兴趣了,几日前他才亲身经历了那场乱事……

  勤政殿内,都督府主要僚属及安西主要将领齐聚于此,当然,核心人员,还是刘旻、刘昉、刘晔、向德明这三王公以及老帅康再遇,高级将帅中,只有杨延朗因坐镇怛罗斯不在。

  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在安西自然也是不多见的,也唯有面临着生死攸关的问题,才能如此重视。主座是空在那里的,大概是为了表示对兄长的尊重,刘旻并未像过去的高级会议那般,堂而皇之居主位,不过,会议的主持还是由其把控着。

  而会议从一开始,便是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中进行,没有先提出会议主题,而是由记室参军向在座通报了一系列的数据。

  从集勒镇教匪作乱的损失,到这些年境内匪乱的数量与破坏;从安西各地的生产、税收困境,到黑汗、萨曼遗民的管理、镇压问题;从安西诸军的日常消耗,再到安西各城如今的辎需储备……

  基本上,把安西如今面临的困境,详详细细地摆在了大伙面前。刘旻居左首,表情沉凝,抬眼扫了眼脸色都不大好看的众人,缓缓开口:“情况已然很清楚了,安西过去,一直面临着两大问题。

  西部外患,随着我们击败ysl联军,接壤的萨曼国又陷入内乱,外部威胁,可暂时不作讨论;

  其二,便是层出不穷、屡剿不尽的‘教匪’、‘民贼’叛乱,此事从收复碎叶之后,便始终盘亘于境内,夺取怛罗斯等地后,情况就更加严重。因为匪乱、骚乱,我安西军民的损失,诸位也听到了,可谓惨重!此情,已成痼疾,是安西归治的最大阻碍。”

  顿了下,刘旻又道:“洛阳的消息,在座诸位恐怕都知晓了,朝廷已然改变西征支援政策,过去十年那般,大量援自国内的军需辎重,将会逐步减少,直至停止。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安西不能仅指望朝廷的支援与扶持,必须得想办法自力更生了。而安西治下粮食生产,各地钱粮税收,完全无法供应大军辎需消耗,从今夏开始,安西军民一应消耗,已经开始动用这些年积攒的家底。

  便是安西当前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并且更加严重,乱匪还可以努力去剿,若军民吃不饱肚子,那才是大问题,将直接动摇我们在安西的立身之基!

  今日召集诸位,就是要议一议,针对眼前这两大问题,当如何解决,安西之后,又将何去何从!”

  刘旻言罢,殿中进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默默思考一阵后,率先站出来的,便是碎叶兵马指挥使,常古真。

  常古真如今堪称安西都督府下第一悍将,作战异常勇猛。他最初的前程还是太子刘旸赏的,然真正扬名,是在当初的龟兹血战。

  自那以后,便受到刘旻的赏识与提拔,西征以来的大杖、硬仗都有他活跃的身影,十多年后今日,也从一个普通的低级军官,升迁为碎叶兵马指挥使,手下统率着三千步骑,是碎叶城两支防军之一。

  而集勒镇,也在常古真负责的防区之内,集勒遭袭,损失惨重,他多少得有些连带责任。因此,常古真的态度也是格外坚决,粗粝的面庞上透着狠意,只见他杀气腾腾地道:“大王,‘教匪’作乱,侵害军民,断难容之,末将请求率军进剿,将那些臭虫斩尽杀绝!”

  若是平时,对于爱将的请求,纵然刘旻不认可其想法,多少也要勉励一番。但这一次,刘旻只是点点头,然后反问道:“贼匪不是木桩,大举进剿,必然隐遁山林,躲避兵锋,届时当如何应对?也跟着进山与之纠缠?能够将之斩尽杀绝吗?

  这两年,都督府组织的清剿行动还少吗?府库调拨钱粮可有不足?将士剿贼岂有不尽力?然而,匪患依旧不止,为何?不搞清楚症结所在,而后对症下药,岂能达成目标?”

  “这……”见刘旻这么说,常古真讪讪一笑,然后果断把皮球踢了回去:“末将愚钝,还是听从大王军令吧!”

  左右,常古真之目的,也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吧!当然,他态度,也基本能代表大部分安西将领对“教匪”的态度,坚决而强硬!

  另外一边,温国公向德明适时地开口了:“魏王殿下所言,可谓一言中的,深切綮肯!依老夫看来,那些啸聚山林、活跃于山岭村野的贼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始终能获得当地教民、信徒的支持,并从他们手中得到粮食、被服、牲畜乃至武器、兵源!

  若没有这个基础,仅那些‘教匪’,纵然无法全部饿死于山林,也断不能猖獗至今,仍有袭击我市镇的实力!这也是‘教匪’始终剿之不绝的原因,这才是我安西想要根治此疾的方向!”

  “何为‘教匪’?”停顿了下,向德明语气逐渐严厉:“乃是那些信仰ysl教义,不敬我汉家圣人,不臣我安西管治,以教法为组织,结聚对抗都督府的贼匪!

  容老夫说句实话,过去这两年,都督府的剿贼策略,是有疏漏的,消灭目标多放在那些活跃的大股‘教匪’身上,成效虽有,但只是扬汤止沸。

  同时,对于治下那些ysl教民与信徒,监管并不严格,甚至有所放松!

  依老夫看来,所谓教民、教匪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而无本质区别,进山则为匪,在村则为民。同样是受那ysld邪教的蛊惑与诱导,不安分劳作纳税,一心与我安西军民作对!”

  “因此!”说到这儿的时候,向德明腰杆子都挺直了,环视一圈,语气冷冽地道:“要解决‘教匪’,必先解决‘教民’,要解决‘教民’,则必须解决“教廷”!

  对于ysl教的难缠,在座诸位想来都是有所体会的,这些年,都督府虽有打压限制,但做得并不到位,态度不够坚决,手段不够彻底。

  时至如今,此教的存在,已然严重影响我安西军民正常生活生产,已然危及我汉家军民对安西的统治,断不能再有丝毫的妥协与容忍!

  依老夫看来,魏王殿下所提当前安西面临两大难题,归结来看,实则是一个问题。

  ‘教匪’的问题不解决,治安不稳定,百姓是生计劳作不得安心,何来的粮食产出,都督府又何来的钱粮税收?

  老夫提议,对于安西境内之ysl教,必须要有一个明确态度了!”

  向德明这一番话后,殿中的气氛逐渐火热了,显然说到了很多人心坎儿里,几名将领,甚至一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模样。

  见气氛被拱起来了,观察着众人反应的刘旻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只要他们这些人意志统一,在安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不过,目光游动,逐渐落在对面而座的赵王刘昉身上,轻咳一声打断掀起的讨论,然后向刘昉问询道:“四哥,小弟以为,今日安西之状况,与当年榆林之乱,极为相似,榆林平叛的经验,也可作借鉴!

  当年,正是在四哥的统率下,榆林乱事,方才取得最终的平定。

  对安西‘教匪’问题,不知四哥有何策略,还请不吝指教!”

  刘昉本已有些出神,此时听到刘旻发问,又提起榆林之乱,思吟几许,方才静静地看向刘旻:“榆林之乱的最终平定,是有朝廷的全力支持,有十数万大军的围困,安西这边,有重演榆林平叛的实力吗?”

  闻问,刘旻轻轻一笑,道:“安西不比国内,但安西的情况也有其特殊之处!”

  至于有何特殊之处,稍加思考,也能明白。榆林那边,朝廷动用那么庞大的实力,根本原因在于想要将之限制于榆林境内,党项人汉化程度较高,一旦扩散,影响的都是大汉内地州县,难以估量后果如何。

  而安西这边,只是安西,就算将之闹个天翻地覆,也就尔尔。那些教匪、教徒,怎么都不可能往大汉那边逃跑吧……

  “连黑汗都为我们灭亡了,ysl联军也被我们击败,对付区残匪余孽,又何必有过多顾忌?”

  再说直白点,中亚地区的这些遗民,暂时还不被当人看,在安西治下,只是三等甚至四等人,整治他们,无需任何顾忌,也无吝任何手段!

  “六弟既然有所决议,众将也不反对,为了安西的长治久安,为了汉家军民永久立足此地,为兄自当全力支持!”刘昉平静地说道。

  听刘昉表态,刘旻面露喜色,用力地抱拳道:“多谢四哥!”

  “说了这么多!不知六哥,打算如何行事?”这个时候,一直没作话的凉公刘晔,开口了,语气略显平淡。

  闻问,刘旻目光坚定,握拳道:“毁寺,灭教,杀贼,易服!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

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

  所谓毁寺,就是将安西军控制区域内一切礼拜寺及ysl教建筑,悉数隳毁,所有寺内教职人员包括信徒,一律格杀,一刀切,根本不需甄别,那定然是无法改造的死硬分子,死亡便是其唯一归宿。

  灭教,则是将所有ysl经文及相关教典著作悉数收缴焚毁,不许任何诵念学习,举报有奖,违者处死。

  易服,更准确得来讲,应该叫移风易俗,移入汉风,改易方俗,语言、服饰、饮食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向汉风靠拢,要严格遵守都督府制定的《移风易俗律》,就从相对简单且直观的服饰开始做起。如有违背,如何处置,还是那个字,杀!

  至于杀贼,就更好理解了,教匪教民,教执教徒,凡是跟“ysl教”沾边的,一概诛杀。不只安西军队的任务,还要让那些投诚的仆从军协助“剿匪”,杀贼可得奖励,杀得越多,奖励越多,这也对普通人管用。

  这一条,也是根据当初榆林道“平叛经验”总结得来,只是稍加改变罢了。

  接下来,所有安西治下的“非国民”,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如何证明自己不是教徒信众,不只是要打破各种禁忌、改变各种旧俗,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教匪”的脑袋来证明。如果没法证明,那么不好意思,那么你的脑袋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身份证明”。

  这四条,对于那些遗民来说,就是一个绝户计,所有人都要面临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动辄性命不保。残酷固然是残酷了些,但绝对行之有效,倘若按照刘旻的设想去做,或许用不了一年,整个安西的“教匪”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至于后果与影响,还有什么比现在的形势更为恶劣,更令人难以忍受的吗?至于非议,安西这边,怕什么非议,又有谁敢非议,非议了又有何用?不怕被人指责,是在含沙射影“榆林之乱”?

  而最为关键的则是,已经有榆林这个前车之鉴,现成的经验提供,为什么不尝试学习。战后榆林诸州固然荒凉、残破,但至少安定祥和,不再有那么多矛盾是非,就是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另一方面,安西军也具备来一次“大扫除”的实力,从西征伊始,一直到如今,安西都督府依靠的都是大汉将士官民,十多年,这一点从未改变过,今后也同样是如此,只要自身不出毛病,那就是难以战胜的。

  再从人口的角度来说,当年黑汗国的百万丁口,经过长期的战争、治安消耗后,死的死,逃的逃,至今余者已不足二十万口,还得包含东北部的突骑施诸部,以及大量老弱妇孺。当然,这是刨除疏勒地区人口,还在黑汗治下时,疏勒可是重要的政治、经济、人口中心。

  即便加上怛罗斯战后从萨曼王朝夺取的那几百里土地城池人口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部族、势力,所有非国民丁口加起来,有没有五十万,都还是个未知数。

  这样的实力对比之下,安西都督府下辖三十万汉军民,是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去进行一场“奠基运动”的,只看掌舵的刘旻等人安西军上层有无这个决心。

  这个问题,看看勤政殿内众人的反应就知道了,尤其是那些将领,听完刘旻对自己提出四大政策的解释之后,眼神中就只剩个“杀”字了。

  “具体的令条,都督府在这两日内,便要制定出台!”刘旻以一副拍板的态度,沉声道:“诸位要做的事,便是将都督府的决定通传军民,然后听令,贯彻执行!”

  “是!”一干安西将校,起身拜道,声音整齐而高昂,极具气势。就是刘昉,也轻轻地点了点头。

  “就从毁寺、灭教开始行动!”紧接着,刘旻又瞧向刘晔,道:“十三弟,你所统管的仆从军,先进行一轮甄别,彻底清除ysl教化,有斩杀过敌卒、‘教匪’者,且先行筛出,余者让他们协助两项行动,每个人,都需要拿一个‘教匪’人头表忠!”

  见刘旻给自己派了这么个任务,一直绷着脸的刘晔有些动容,两眼中闪过一道神采,拱手沉声道:“是!”

  在安西军内,主要负责掌管由都督府编练的仆从军,经过数次整编,共计有一万两千余人。人数是不少,但战力嘛,可想而知,至于忠诚,恐怕连及格线都达不到,混口饭吃而已。

  寻常时候也就协助汉军维持秩序、弹压乱民、兼扫荡收税,就这,干得还十分勉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0页  当前第9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8/9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汉世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