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可就算是七叔只干半天的农活,他家的田永远都是长的最好的,他家的收成也要比别家多上三四成。

  别小看这三四成的收成,靠着这多的三四成收成,林七叔养活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家族人丁兴旺,是长宁卫少有能吃得饱饭的军户。

  可是林七叔种地,那可是种了几十年了,这家伙才种了几天的地,干活都已经和林七叔一样利索了。

  难道读书人就这么厉害?

  林良珺突然想起了死去老爹说过的泉州卫的一位俞世伯。

  这位世伯本来也和自家老爹一样都是承袭的家里的百户。

  但是这位俞世伯从小就喜欢看兵书,后来又考中了武举,升为千户。

  紧接着又因为打仗会用脑子,被当时的兵部尚书看中,提拔为州守备,破了东南地区赫赫有名的海贼康老,再被升为都指挥佥事。

  如今这位俞世伯已经调任浙东担任宁波参军了,统领浙东平倭大军,就算是自己那位死鬼老爹还活着,也拍马赶不上这位俞世伯。

  难不成真的和姐姐说的那样,读书真的能让人变得更厉害?

  可是县里的那些读书人自己也见过,不过是一些夸夸其谈的废物点心,怎么这苏泽就这么厉害?

  小萝卜头满肚子的疑问,在他发呆的时候,苏泽已经将手上的农活干完了。

  这三亩荒田板结的土都翻松了,土地里碍事的石块全部都挑拣出去,苏泽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林良珺也看着整理完毕的三亩荒田,他说道:

  “昨天七叔来看过了,说你干活利索,半年后这田就可以种了。”

  林良珺又说道:“不过七叔也说了,你这块田肥力不足,又留不住水,只能算是薄田。”

  小萝卜头偷偷看了看苏泽的脸色,只看到苏泽脸上没有一丝沮丧,接着说道:

  “七叔建议你去收些粪汁,再用牛羊骨头锉出骨沫,萃出骨汁,混合以冬季雪化后的雪汁,三汁三沸三止,再撒入田中,等到今年秋季就能种麦了。”

  小萝卜头叉着腰,这几日开荒他也在帮忙,原本是少年心性图个热闹,但是看到苏泽每日里认真的种田,总是吃七姑婆饭的小家伙也有些不好意思,也逐渐投入了进来。

  如今看着平整的农田,小萝卜头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他好说歹说请来了林七叔,请七叔看了田的情况,又用着百户弟弟的名头,好不容易才从七叔那边得到了他家传的肥田秘方。

  本来以为苏泽会感恩涕零,却没想到苏泽淡淡的说道:

  “这是《齐民要术》上的肥田之术,不过这是用来种稻田的,我用不到。”

  “齐民什么术?这可是我求了七叔好久,他才告诉我的家传秘诀!七叔可是我们长宁卫最会种田的!”

  苏泽摇了摇头,《齐民要术》的肥田之术当然是有效的,不过苏泽要种的是红薯土豆,反倒是不需要那么肥沃的田。

  红薯和土豆之所以能在清代成为主粮,解决了清中期人口急剧膨胀而造成的粮食危机,最大的原因就是土豆和红薯好种。

  苏泽穿越带来的烟薯25号,最适合种植的就是疏松的沙化土地。

  而老话说“涝洼地种红薯,十茬九茬瞎”,种植红薯需要的就是不容易积水的地,这块田正好符合需求。

  苏泽如今的“种田”技能等级已经到了Lv4,他已经掌握了红薯种植的要点。

  不需要特意的肥田,只需要在地下铺上农家肥,红薯就能很生长。

  红薯在生长过程中也只需要追加钾肥,在大明虽然没有钾肥,用草木灰也可以代替。

  只需要熬过雨季排涝,等到七八月份就能收获了。

  苏泽放下锄头,带着小萝卜头返回家庙,一进门就听到林彩娘激动的叫声。

  “阿兄!红薯发芽了!”

  苏泽和小萝卜头快步走进院子,只看到后院一排凸起的田垄上,冒出嫩绿色的红薯苗。

  这可是苏泽用育苗法培育的红薯苗,看到这些红薯发了芽,苏泽总算是放下心来。

  穿越没有改变红薯的活性,看着这些红薯苗,苏泽嘴角露出笑容,总算是赶上了春种的末班车,这下子秋天就可以实现红薯自由了!

第015章 朝堂一纸风

  就在苏泽忙着在长宁卫开田的时候,京师,裕王府中。

  年轻的裕王开经筵,以徐阶为首的清流迅速在裕王身边形成了一个新的集团,对抗以内阁首辅严嵩为首脑的严党。

  徐阶作为太子太保,被裕王奉之为师,徐阶也将尊师重道,亲近清流的裕王看做未来的希望,竭尽全力教导他。

  不过徐阶是内阁次辅,是文官序列中第二号的人物,除了裕王府正式经筵的时候,他也是不能自由出入裕王府。

  相比之下,裕王对于高拱这位日讲官更加的器重。

  比起已经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徐阶,嘉靖二十四年才中进士的高拱,脾气更加的火爆。

  如今高拱的职位是翰林编修,左春坊左庶子,裕王府经筵官,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可以日常出入裕王府,比起徐阶这位名义上的太子太保,高拱和裕王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不过如今裕王的处境也十分的尴尬,原本嘉靖所立的太子是朱载壡,但是这位皇太子在嘉靖二十八年突然去世后,至今皇帝都没有重新立太子。

  裕王和弟弟景王都被嘉靖留在了京师,朝廷大臣都认为更亲近儒学,又更年长的裕王应该被立为太子。

  但是嘉靖皇帝似乎更加属意幼子景王。

  如今名义上是东宫署官的詹事府空置,詹事府下属的左春坊为裕王署官,右春坊为景王署官,二王并立的态势让群臣更加不安,裕王因此也寝食难安。

  也是高拱不断游走于裕王府和朝廷之间,一边宽慰裕王一边鼓励裕王振作,如今嘉靖皇帝的态度似乎有了一些变化,今日更充实了裕王府的署官队伍,清流上下纷纷松了一口气,如今朝堂上这位忠孝帝君是指望不上了,只希望未来的皇帝能是个听得进臣子话的明君就好了。

  今日是裕王府开经筵的日子,徐阶才能入裕王府讲课,等到徐阶讲完了之后,裕王憋了半天这才问道:

  “徐师父,前几日兵部要清查罪官子弟,为何您要上书反对?”

  兵部尚书聂豹所提出的军中弊端,认为如今各地军中大量军官都是因罪充军的罪人子弟,对朝廷有所怨怼,所以在和倭寇作战中不肯用心,请求朝廷派出巡军御史,革去这些罪人子孙的军职。

  这件事传到了朝堂上,再次引起了剧烈的风暴。

  按理说聂豹属于严嵩一党,也是清流口中的奸党,但是这一次他的进奏倒是名正言顺,所言的也是军中的实弊。

  可是以徐阶为首的朝中清流,却不断抨击聂豹的进奏,反对清查罪官子孙为官的事情。

  徐阶的态度让裕王非常的疑惑,这位徐师父向来秉持圣人教诲,教导自己清流并非同党,不行党同伐异的事情。

  这聂豹虽然是奸党一员,但是进奏的是兵部的军务,也是他的职责之内,所言的也是军中实弊,为什么清流就这样反对。

  如果只是因为聂豹的身份而反对,那清流和严党又有什么区别呢?

  今日经筵,裕王终于忍不住当面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徐阶叹气一声说道:“聂尚书所言,虽然是军中积弊,但是如今倭寇犯东南,正是用兵之时,派出巡军御史,怕是要乱了军心啊!”

  脾气急躁的高拱立刻说道:“次辅所言差矣!积弊就是积弊,怎么能因为朝廷要用兵,就不清理呢?那不就中了聂尚书所言的养寇自重了吗?”

  反对聂豹的进奏,清流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

  高拱这类年轻的激进派,倒是认为聂豹的进奏也是有道理的,这些军中的积弊也应该立刻清除。

  而徐阶这些身居高位的清流,却强烈反对聂豹的建议,认为不应该派出御史巡军。

  为此清流内部也有人不断抨击徐阶,认为他也只是沽名钓誉,和严嵩一样以青词媚上而得势,应该开除出清流的行列。

  徐阶叹息一声,如今朝中物议纷纷,清流嫌弃自己不够清,严党又觉得自己不够浊,夹在中间真是大户人家的媳妇,两头受气。

  和高拱一样的年轻清流很多,徐阶只能耐心的解释道:

  “殿下,敢问这巡军御史清查罪官子弟,要如何入手?”

  裕王立刻说道:“兵部自然有因罪充军的文书底册,对照清查自然就可以了。”

  徐阶摇头说道:“我大明朝立国这么久了,因罪充军之人不计其数,怎么可能都有记录。而且罪官子弟充军后立功为官的不知凡几,就连兵部也搞不清这些军官的渊源,要如何对照底册清退犯官子孙?”

  裕王愣了一下,他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徐阶又说道:“就算是有底册记录,如今天下有多少军职?每一个都要去兵部翻底册,追溯祖辈为何充军吗?那兵部能忙得过来吗?御史能忙得过来吗?”

  高拱听明白了徐阶的意思,立刻说道:“那就这些人自证!”

  徐阶再次叹息一声说道:“肃卿,有罪者怎么会自证有罪,清白者又要如何自证清白啊?”

  这下子高拱也沉默了,徐阶继续说道:“殿下,若真的如聂尚书所言,朝廷派出御史巡军,那这些军官进退都操之于御史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下子裕王沉默了,如今朝廷中的御史不少都依附严党,如果真的派御史下去,那这件事就会变成一次大勒索,祖辈有过错的军官,肯定要竭尽全力贿赂御史保住官职,甚至祖辈清白的军官,也可能会被御史勒索。

  也难怪徐阶如此激烈的反对,在这个用兵之际却派御史去勒索军官,这必然会导致更大的动乱。

  裕王立刻说道:“要不是徐师父指点,本王也差点被这奸党蒙蔽!本王这就要上书父皇,切莫在此时派御史巡军!”

  徐阶连忙说道:“万万不可!”

  裕王疑惑的看着徐阶,只听到徐阶说道:

  “这事情,殿下是劝不动陛下的,此时上书只是徒增陛下厌恶,上书反对自有臣等为之,殿下可不要涉险啊!”

  裕王还是一脸的懵懂,这下子就连年轻冲动的高拱都看不下去了。

  这位裕王往好处说是能兼听则明,听取周围人的意见。

  说的不好听就是没主见,也缺乏政治敏锐度。

  和嘉靖这样一位玩弄权术的高手相比,裕王实在是太缺乏天赋了。

  高拱经过徐阶的提醒,明白了聂豹的险恶用心,也明白了为何嘉靖要支持聂豹了。

  高拱立刻直白的说道:“殿下,东南军费消耗糜巨,奸党此举是为了堵上军费的缺口,再借机捞上一笔。”

  这下子裕王终于明白了,清理罪官子孙不是目的,捞钱才是最终目的。

  而自己的父皇为了捞钱,也定然会支持严党。

  一想到如此,裕王满脸的黯然,也对于讨论国事没了兴致。

  几天后...

  嘉靖三十三年,三月初九,朝廷终于对罪官子弟担任军职的事情讨论出了结果。

  经过徐阶为首的清流反对后,兵部也做出让步。

  兵部议定,凡军职犯罪典刑或监故充军者,系洪武、永乐间已经承袭的,俱照旧不动;凡洪熙以后犯罪者,始予查革。

  嘉靖皇帝许其奏,派御史巡军,查革各军罪臣子弟充任军职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