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351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既然如此,谭公以为我军应该去哪里?”

  谭纶立刻说道:“广东!”

  “这又是为何?”

  谭纶说道:“谭某南下的时候,时常在想,火炮和鸟铳的到来,时代不同!”

  “往日作战,需要攻城拔寨,保障兵粮要道通畅,需要攻占关隘和战略重镇。”

  “可如今不同了,大都督在九江所用的武器,瞬间就可破九江城墙,再坚硬的防御也挡不住进攻了。”

  “此时作战,不在于兵多,而在于兵精,在于兵贵神速。”

  “除了长江水道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海了。”

  “广东有良港,能产粮,特别是广州府,是海上贸易重镇,商贸繁荣,大都督为何还要犹豫。”

  苏泽连忙说道:“谭公所言,让苏某茅塞顿开!”

  谭纶又说道:

  “大都督,广东巡案潘季驯,是我同科同榜的好友。听说广州白知府也是大都督的故交。”

  “我当时在南直隶的时候,潘巡案是浙江出身的官员,如今在官场上颇被排挤,白知府也因为是大都督的故交,被六科十三道弹劾。”

  “大都督若是信我,谭某愿意去广东,劝降此二人。”

  苏泽说道:“白知府曾任南平知县,我县试案首就是他点的,对我也算是有师生之谊。没想到谭公和潘巡案也有这样的交情,如此甚好,我写一封给白知府的信。”

  “另外我还有一句话,等谭公见潘巡案的时候可以带给他。”

  谭纶听完这句话后,疑惑的看着苏泽,他立刻点头说道:“那就请大都督准备一艘快船,我现在就南下广州城。”

  苏泽欣赏谭纶雷厉风行的作风,次日就安排谭纶南下。

  十月五日,围攻潮州府的俞咨皋传来消息,他带领戚家军从海上登陆,借助炮舰攻入潮州城,攻克广东潮州府。

  自此,苏泽的南下战略再也没有任何动摇,苏泽给俞咨皋下令,让他在潮州整编扩兵,等待机会南下。

  广东省的求援信不断的发往朝廷,但是此刻整个朝堂已经无暇顾及广东,整个朝堂都在筹备九边南下的事情。

  九边之中,以辽阳镇最积极,总兵官李成梁上书朝廷,自请南下平叛。

  李成梁还向朝廷建议,可以从女真三部中募骑兵三千,只需要朝廷提供他们军马粮饷冬衣,这些女真就愿意给朝廷卖命。

  对于这个请求,兵部表示强烈反对。

  兵部的反对意见是三千女真骑兵的沿途耗费太大,如今朝廷根本负担不起。

  更大的问题是若是战事平定,朝廷又要如何安置这些女真士兵,若是放归女真部落,这些弓马骑射娴熟,又上过战场的女真人恐怕要成大患。

  不过皇帝依然对这三千女真骑兵念念不忘,因为李成梁提出,虽然鸟铳杀伤力,但是只要能用骑兵冲进作战,鸟铳阵型一溃,敌军自然就能破了。

  这是明代将领中明确提出能够破敌的办法,很是戳到了皇帝的心上。

  十月十日,兵部奏议被驳回,皇帝命令内阁再议辽阳铁骑南下的事情。

  内阁如议,同意辽阳募女真骑兵南下。

  压力又来到了筹备运输冬衣的兵部这边了。

第329章 大都督让我给您带句话

  和兵部官员的焦虑相比,李国丈最近的日子有些悠闲。

  将冬衣的采买分包出去之后,李国丈每天都是提笼斗鸟好不快活。

  侯平就是围着李国丈溜须拍马的一个小生意人,靠着和李伟的关系,侯平也拿下了两千件冬衣的采买权。

  这一批的冬衣总共是三万件,朝廷定下来的采买价格是一两银子一件。

  李伟从中吃了二钱银子的利,他给侯平的采购价格是八钱银子。

  如今京师市面上的冬衣,最便宜最薄的款式差不多是六钱银子,原本大家盘算着只要在京师市场上收购,就能一件冬衣白赚两钱银子。

  可是侯平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

  随着所有人都在市场上收购冬衣,搞得京师的冬衣成衣价格暴涨,三天不到就足足涨了三成,搞得整个京师百姓怨声载道,侯平根本收不到便宜的冬衣了。

  侯平不得不和另外几个承包的同伴,一起前往登州。

  登州港。

  登州是大明朝北方水师重镇,是朝鲜和早期倭国入贡的港口,也是大明北方水师的驻地。

  侯平等人到了登州之后,就看到了一派热闹的景象。

  沿着码头,打着“南北货”标志的商铺平铺在道路两边,各式各样的货物就直接摆在货箱上,以供来往的商人们挑拣。

  侯平一路看着,当真是看的眼花缭乱。

  从叫卖声中,侯平也搞清楚了什么叫做南北货。

  “南货”就是从闽越苏松运过来的货物,这里包含了目前京师最受欢迎的时新货物,品类众多。

  “北货”则是北方,也就是辽东那边运来的货物,包含了北地的特产狐裘、人参、冬珠等商品。

  侯平看了一路,终于找到了一家批发出售冬衣的商铺,他连忙走进去,只看到一个八字胡的掌柜的正在柜台后打算盘。

  “掌柜的!”

  随着侯平一声招呼,掌柜的连忙从后台后出来,他拱手说道:“几位贵客是要买什么货啊?”

  侯平指着挂在墙上的冬衣说道:“掌柜的,冬衣怎么卖啊?”

  这掌柜的眼珠一转说道:“几位贵客实在抱歉,店里的冬衣都被订了。”

  侯平的脸色有些难看,没想到来了登州还是晚了一步。

  但是掌柜的继续说道:“不过小店在松江府有分店,可以给下单,直接从松江府采买,大概一个月就可以送到登州了。”

  一个月时间?侯平的脸色有些难看,现在都已经十月份了,再等一个月北方早就已经进入寒冬,那也就晚了兵部交办的期限了。

  晚了就晚了吧,李国丈自然会拖上一拖!

  侯平说道:“一个月就一个月,店家报价如何?”

  店家笑着说道:“这冬衣虽然看起来都一样,但是价格上差的可多了。”

  店家拿出一件厚实的冬衣说道:“这是本店最好的冬衣,两层棉布都是上好的精棉,您再看这棉布之间填充的棉花多厚,这样的冬衣出关了都能抗冻,一件只要八钱银子。”

  接着店家又拿出一件单薄的冬衣说道:“这是京师最近畅销的冬衣,填充虽然不如上一件,但是在屋子内也能抗冻了,价格却要比刚刚那件便宜更多,一件就要五钱银子。”

  侯平和同伴对视一眼,五钱银子从单价上已经可以挣钱了,可是自己一行人从京师风尘仆仆的赶来,还要将冬衣运回京师,这一件冬衣只赚三钱银子,两千件也就是六百两银子,算上运费和装卸费用,似乎也赚不了多少。

  侯平连忙问道:“店家,可有更便宜的冬衣?”

  店家这才说道:“当然,这最便宜的冬衣,一般都是咱们山东靠海和江淮的百姓用,这些地方冬天不冷,所以只要少量棉花填充就可以了。”

  店家拿来一件薄薄的冬衣,这衣服连立领都没有。

  侯平连忙问道:“这衣服多少钱?”

  “这样的冬衣一件只要三钱银子。”

  侯平眼睛一亮,但是很快就有人说道:“这衣服看起来太薄了吧,这怕是难交差啊!”

  店家又说道:“本店和松江徐家工坊有长期业务,可以合作定制。”

  “定制?”

  店家又拿来一件冬衣,只看到这件冬衣鼓鼓囊囊的,倒是和第一件八钱银子的冬衣差不多。

  “这是定制款,内里掺的不是棉花,而是切碎的麦秆芦苇,咋一看是和最贵的冬衣没什么区别,但是不怎么保暖。”

  “诸位可以订这一款,也只要三钱银子。”

  侯平众人立刻说道:“就这一款!”

  松江府,徐家的工坊。

  徐家二少爷徐琨正在巡视自家的制衣工坊。

  父亲又来信催促他从松江府搬走,但是徐琨根本不想要搬。

  这么多的设备还能勉强搬走,这些工人又要怎么搬走?

  如今松江府的工坊兴盛,一个熟练的制衣工可是香饽饽,徐琨可是花了不少力气笼络这些工人的。

  除此之外,松江府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也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的。

  制作完成冬衣,只需要直接拉到上海港的码头,就是行销大江南北,换到别的地方,光是将货物拉到码头就要不少银子。

  “少爷,知府衙门的人又来了。”

  徐琨挥挥手说道:“带他们去仓库,我稍后就到。”

  这是松江知府申时行派来的抽检吏员,他们是来检查供给闽浙联军冬衣质量的。

  闽浙联军向徐家订购了一万件的冬衣,一件一两二钱银子的造价,本来徐琨觉得利润丰厚。

  可是签订了契书之后,徐琨才发现松江府的规定是多么的变态。

  每一件冬衣的充棉量都有要钱,填充的棉花一两都不能少。

  冬衣必须要有立领,还要有超过膝盖的下摆,袖口还要收紧,才能保证保暖性。

  除此之外,缝制的开口,袖口针线都有要求,松江府还会不定期的派人来工坊抽检,不合格的会立刻要求返工。

  这么算下来,一两二钱银子的价格虽然不亏,但是也赚不了多少了。

  好歹不亏了。

  徐琨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他快步走向库房,见到了前来抽检的松江府吏员。

  “徐公子,例行公事,抱歉打扰了。”

  负责抽检的顾书吏徐琨也认识,以前就在松江府中当差,徐琨将他拉到一边说道:“这批货没问题,顾书吏要不让大伙儿喝喝茶?”

  说完徐琨从袖子里掏出几枚银币。

  顾书吏脸色一变说道:“徐公子,可千万别这样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3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