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390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然后向各省布政使下令,要求他们比照去年的秋冬二税数额上缴本年的赋税!”

  高拱这边处理完了,隆庆身边的亲信太监冯保又找上了他。

  “陛下召我进宫?”

  高拱这边焦头烂额,可是皇帝召见他只能放下手里的事情,跟着冯保进了宫。

  隆庆自然不会住玉熙宫了,他将自己办公的地点换到了文华殿。

  文华殿是皇帝摆经筵的地方,也就是皇帝上课学习的地方,隆庆选择在这里办公,自然是为了体现自己勤政和好学。

  文华殿对面就是武英殿,北面是皇室藏书的文渊阁,不远处就是群臣拜见皇帝的文华门,隆庆这个举动确实要比身居深宫的嘉靖皇帝强多了。

  高拱一进文华殿,就看到内阁首辅杨博也在,皇帝召集内阁,那肯定是遇到大麻烦了。

第361章 谣言,民心

  隆庆皇帝朱载坖坐在龙椅上,看着高拱这名心腹重臣进来,立刻说道:

  “爱卿快快免礼。”

  紧接着皇帝说道:“昨日内侍宦官回报,皇宫中的《永乐大典》和历代帝王起居注都被苏贼带走了!”

  高拱一直忙着外朝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就是一惊。

  他连忙问道:“历代帝王起居注都被苏贼带走了?已经编成的实录呢?”

  皇帝连忙说道:“也被带走了!”

  高拱一阵恍惚,起居注和实录记录的都是历代帝王的所做作为,其中不乏一些不能公之于众的宫廷秘密,还有不少阴谋算计记在其中。

  当然起居注不会说皇帝的坏话,后代编纂的实录也不会直接说先皇的过失。

  但是文人这个物种,总喜欢暗搓搓的在史书中藏一些东西,皇帝也不可能逐条去看实录,更不要说天天查看起居注了。

  高拱已经想到了苏泽拿到这些资料,又要怎么在报纸上编排明廷了。

  高拱又问道:“陛下,还有什么其他损失吗?宫中的珍器是否被盗?内廷府库呢?”

  皇帝说道:“宫中的珍器都还在,府库中的白银没了,朕已经将看守府库的太监捉拿来问,也不知是不是苏贼搜刮走的。”

  皇帝面色古怪的说道:“皇宫被洗劫这件事朕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可有件事是朕万万没想到的,苏贼竟然如此的狠辣!”

  皇帝说道:“苏贼将宫中内侍宦官和宫女的名册全部都带走了,如今留守在宫中的太监宫女,根本没办法勘明身份!”

  皇帝这么一说,高拱终于反应过来。

  和吏部的情况一样,司礼监中也有所有宫女太监的详细名册。

  宫禁森严,只有宦官和宫女都有各自出入的区域,配合棨(木质通行证)和碟录(各宫门核验的人员通行名单),严格控制太监和宫女的活动范围。

  这套制度在差点勒死嘉靖皇帝的壬寅宫变后,更是被大大的强化,即使是司礼监的大太监,无事也不能随意进出宫门。

  这套制度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内外勾结,害怕宫内联络宫外造反。

  另一方面也为了隔绝宫女太监之间的联系,防止他们串通组织起来造反。

  可如今这些东西全都没有了,留守在皇宫中的太监到底可信不可信,这成了一个不能深思的猜疑链,昨天夜里新登基的隆庆皇帝都没睡好,大早上就匆忙招来了自己的内阁辅臣们。

  高拱更是头大,皇帝的安全是头等大事,在上皇在位的时候,尚且能发生壬寅宫变这种事情,如今隆庆刚登基不久,外还有苏泽这样的大敌,自然是更没有安全感。

  能够理解皇帝,但不代表高拱能有办法,高拱硬着头皮问道:“陛下,宫中缺员众多,若是再不允许这些宦官和宫女服侍,那宫里?”

  “不如让这些宫人们互相指认担保,只要能确定是宫里的老人就留用宫中,可疑的再让锦衣卫和东厂审问。”

  “若是陛下还不放心,可以多增宫卫,如何?”

  这一次这位耳根子很软的皇帝,在自身安全上表示出颇为强硬的立场说道:

  “别的事情朕可以迁就,可是宫禁大事不容拖延!”

  “宫卫不是宦官,朕后宫中虽然妃嫔不多,但也是要避嫌的!宫卫只能看守宫门,若是真的发生壬寅宫变那样的事情?朕要依靠何人?”

  话说到这个份量上,高拱也不好再说了。

  皇帝对内阁首辅杨博问道:“朕准备增加宦官和宫女的数量,要身世清白的!”

  高拱立刻说道:“不可!”

  “陛下,京师刚定,就要广招宦官宫女,这样怕是人心不稳啊!”

  皇帝已经有些不悦了,不过他也知道高拱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他忍住说道:“宦官就不增补了,多增补些健壮宫女如何?”

  高拱还是说道:“陛下,如今三大殿停工,宫中多有宫殿空置,不妨将这些这些宫宇都封锁了,以现在宫中的人手也足以护卫陛下安全了。”

  这下子就连一贯好脾气的隆庆皇帝也有些怒了,他说道:“朕只不过要增加一些宫女,让宫里多一些能听用的人,怎就如此之难?”

  不过隆庆的性子还是软,他又说道:“高师傅,朕睡不安啊!”

  皇帝都这么说了,高拱终于无话可说,只能垂头称是,筹备给皇帝招一批身世清白的宫女入宫。

  等说完了这件大事,隆庆皇帝又问道:

  “杨首辅,大沽那边情况如何了?”

  东南新军撤走了,但是大沽依然留着一座棱堡。

  大沽棱堡也就成了大明君臣心中的一根刺。

  杨博立刻说道:“臣已经让天津密切监视大沽那边了,东南贼留在大沽棱堡中的人数不多,也极少离开大沽港口附近活动,应该无法威胁京师。”

  可是东南新军在大沽驻军,这无疑是在明廷家门口撒尿,还是随时随地可以过来大小便的那种。

  皇帝问道:“可否拿下这座棱堡?”

  杨博立刻摇头说道:“李成梁李总督曾经与东南贼在棱堡附近作战,东南贼在棱堡中安放了大量的火炮,棱堡还有港口补给支援,怕是十倍之兵也很难拿下。”

  “臣以为京师稍安,不易动兵,棱堡中士卒不多,也无法威胁京师,沿途布下监视岗哨,就且让它去吧。”

  杨博都这么说了,隆庆皇帝也只能作罢,他对手下两名重臣说道:“国事维艰,两位还是要多担待啊!”

  杨博和高拱连忙跪下说道:“臣当鞠躬尽瘁!”

  皇帝要招募更多宫女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师传开了。

  大明朝初立的那些年,普通人家的子弟还是愿意去宫里做宫女的。

  这倒不是指望着皇帝宠幸诞下皇子这种妄想,大部分宫女健妇在宫里都是干活的,皇帝根本不把他们当女人看,更别谈宠幸了。

  宫里能吃饱饭,宫中还有各种部门可以学习女工刺绣等手艺,而且明初的皇宫都会定期发还宫女,那时候出来反而更好嫁人。

  但是就和戍卒和徭役的时间越来越长,宫女在宫中当差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到了嘉靖年间,很多宫女一辈子都在宫里当差,没办法婚配生子,入宫就等于和家人生离死别。

  而随着宫廷斗争的加剧,无论是皇帝、皇后、嫔妃甚至是管事的大太监,都会经常责罚打骂宫女,宫女入宫就和坐牢差不多了。

  因此京师百姓都会想尽办法不让女儿进宫当宫女,甚至为此将身体弄残疾的都有。

  京师情报站的陆添寿接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召集了《京师新报》的编辑开会。

  御史王用汲已经成为《京师新报》的编辑,在东南那边派遣的总编抵达之前,他暂代编辑工作。

  王用汲是海瑞在京师做官时候唯一的好友,其为人也以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而著称。

  海瑞上《治安疏》之后,王用汲也知道自己和海瑞的关系,再也无法在大明朝廷立足。

  陆添寿找到他,让他在《京师新报》做编辑,王用汲并不知道《京师新报》的背景,只当做是一家民办的报纸。

  陆添寿将皇帝登基后就要招募宫女的消息告诉王用汲,接着说道:

  “王编辑,京师稍定,陛下刚登基就广招宫女,这可不是什么明君该做的事情啊!”

  王用汲以前是做言官的,若是以前他肯定就冒死上书劝谏了。

  不过现在他是报社的编辑了,却不知道文章怎么写了。

  陆添寿说道:“王编辑,你只要在报纸上呼吁一下,讲一讲招募宫女的危害,在报纸上劝一劝陛下,以前你的奏章怎么写,现在就怎么写,只不过现在的读者是整个京师的百姓罢了。”

  王用汲想了想,立刻点头说道:“总编,我这就回去写文!”

  王用汲的速度很快,一篇白话的文章很快就写好了。

  其实大明很多公文也都要求简洁,一些知名奏疏也算是半白话,这种文章王用汲也算是信手拈来。

  文章也没有夸大宣传,只说了明廷在宫里做宫女的现状,又请求皇帝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要加重百姓的负担。

  陆添寿看完拍手叫好,接着就让印刷坊加紧印刷。

  当第二天清晨过后,报童将报纸送上街头,整个京师都知道皇帝要招募新宫女的消息了。

  京师百姓纷纷恐惧,生怕家中女儿被抢进宫里,而隆庆招宫女的消息,很快就变成了多个版本的谣言,迅速在京师传开了。

  有说根本不是招募宫女,而是皇帝要选妃,这一次皇帝要充实后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要将京师适龄的漂亮女孩都抢进宫。

  还有说当今皇帝好人妻,要健壮的已婚妇人进宫伺候。

  也有说皇帝不是招宫女,而是要将这些女子都赏赐给勤王的边军。

  还有说皇帝和上皇一样,需要用女子的经血炼制丹药,这些宫女都是“药渣”。

  消息是越传越离谱,但是无论是哪个版本,百姓都不想将自家的女儿送入宫中。

  而负责招募宫女的就是隆庆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冯保。

  冯保本来只是裕王府伺候裕王的太监,随着裕王登基后,而宫里的大太监又都随着嘉靖“西狩”去了,于是冯保一跃而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冯保自然知道,普通人家根本不愿意让女人入宫,于是冯保干脆直接明码标价,只要交钱就可以免于入宫。

  但是皇帝的命令要完成,冯保又让太监在京师搜捕,不管未婚已婚,是否生育的,只要是健壮妇人就全部抓入宫中。

  京师更是人人自危,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大家再次感念起苏泽在京师的好了。

  九月十五日,京师百姓敬爱的大都督苏泽乘坐快船返回了上海。

  东南新军在北方的战事,都通过飞剪船迅速传回上海,《警世报》上北方战事的报道,要比西狩的嘉靖得到的消息还快。

  大沽决战,重创辽阳精骑的消息,也随着苏泽一起带回上海,得到消息的南直隶百姓欢腾!

  这场战斗粉碎了明廷认为骑兵能战胜鸟铳手的妄想,也让东南军民更加坚信东南新军是不可战胜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3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0/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