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20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因为“二龙不相见”的谶言,加上嘉靖对待亲情的凉薄态度,让隆庆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感受到父皇的关爱。

  而嘉靖不立太子,又给景王同样的待遇,同样也让隆庆帝在做裕王的时候战战兢兢。

  权臣严嵩对清流的打压,也经常会波及到支持清流的隆庆帝头上。

  对于曾经乾坤独断,操持朝政几十年,将权臣当做提线木偶,对朝廷生杀予夺的嘉靖,隆庆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这也是他无论如何都要迎回上皇的原因!

  必须要将父皇看在眼皮子底下!

  不一会儿,就有礼部官员前来通传,上皇的御驾已经快要抵达了。

  众大臣纷纷抬眼看去,只看到一身红色盔甲,身披红色大氅的定国公徐文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众大臣纷纷打起精神来,在红盔禁军的包围之下,一辆铺满了明黄色丝绸的马车出现在众人面前。

  隆庆皇帝立刻上前,他直接在道路前跪道:

  “恭迎父皇回銮!”

  隆庆身后的臣子大声喊道:“恭迎上皇回銮!”

  这时候帘幕挑开,在黄锦的搀扶下,身穿龙袍的嘉靖皇帝走下马车。

  他看着山呼万岁的大臣们,心中却没有任何喜悦。

  虽然这些大臣跪着,但是跪拜的对象早就不是他了。

  但是这时候还是要演戏的,嘉靖快步上前,搀扶起好大儿朱载坖,挤出泪水说道:

  “朕已经退位,如今坖儿已经是皇帝,不可再跪拜了。”

  隆庆也要继续演戏,他哭泣着说道:“儿臣登基也是形势所迫,父皇既然回銮,还请父皇重登皇位!”

  嘉靖当然不可能答应,他虽然想要权利,但是操持权术这么多年,他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复位。

  他复位,那些拥立儿子的文臣武将要如何?

  这一路上他被徐文壁带领的禁军“护送”赶路,连马车都不能下,自己身边的禁军效忠谁?

  嘉靖连忙哭道:

  “朕已经下了罪己诏,坖儿克复京师,自然该做这个皇帝,切不可再说复位的事情。”

  “如今朕只想要安心修道,颐养天年。”

  父子两个做了一番戏,最后隆庆皇帝只能“勉为其难”的继续做皇帝。

  他下诏令尊嘉靖为上皇,还让他继续住在玉熙宫内,一应伺候的太监宫女都按照皇帝的规格来。

  接着隆庆又请嘉靖这位上皇听政,上皇再次以自己老迈昏聩拒绝,只求在后宫颐养天年。

  戏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那自然是“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隆庆皇帝恭敬的请父皇上了皇帝车架,接着他又亲自手执缰绳,准备驾车入城。

  嘉靖连忙下车,群臣也立刻跪拜劝谏,皇帝这才收回“尽孝”的心思,和嘉靖并做在御驾上,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跪拜在道路两旁的百姓们,“激动”的山呼万岁,但是这呼喊中多少都有些不情愿。

  这些百姓都是被官吏们从家中驱赶出来的,不少人低着头冷冷的看着御驾上的父子,心中发出咒骂。

  鳌山灯会之后,京师百姓对皇帝和朝廷更为怨恨。

  而接下来高拱筹办新务,再次让百姓离心离德。

  高拱的性格爱憎分明,说得好听就是办事雷厉风行,说的不好听就是操之过急,为政过于急躁。

  为了推行新政,高拱先向朝廷上书,请求在今年举办京察。

  京察,是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

  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

  其实在嘉靖朝,对四品以上官员的京察已经逐渐沦为形式。

  四品以上的官员京察,大臣主要通过“自陈疏”的形式,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六年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希望皇帝能够罢黔罢黜自己。

  皇帝在看完自陈疏后,通常对臣子多加鼓励,然后将其留任。

  而对四品以下官员的京察,则沦为党争的工具。

  执掌吏部和都察院的权臣,可以通过京察来清洗罢黜敌方阵营的官员。

  按理说隆庆二年并不是京察年,但是高拱如今执掌吏部,他正是希望通过京察来推行新政。

  皇帝自然同意,高拱获准开始京察之后,立刻对京师官场制定了新的考核标准。

  具体来说,就是对所有官员都定下推行新政的目标,如果不能完成就会在京察中黜落,完成了则会被嘉奖升迁。

  为此,高拱给各部衙门和京师各部门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要求。

  比如户部要铸新钱多少枚,设立钞关多少座,这些要求具体到每一个官员的身上,甚至连普通吏部的清吏司主事,都要保证自己主管的省份设立钞关数量到位。

  工部的任务最重,高拱一下子提出了要在京师建造十二座大型的新式工坊,包含了铸炮、造枪、织布、染布、丝织等各类工坊,同时还要配套筹建各种中小工坊,每一个工部官员都领到了筹办工坊的任务。

  就连钦天监这种部门,都领到了重修校准历法的任务!

  层层包干,自然是层层加码,一座座“特殊”的工坊建造起来。

第386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

  京师,城北。

  一座新式医院已经建造完毕。

  高拱对工部进行了改组,如今大明工部已经是六部中规模最大的部门,下辖多个司,主管这座医院的就是卫生司的主事赵惠贞。

  赵惠贞不过是卫生司的一名小小六品主事,竟然领到了筹办这座新式医院的任务。

  至于为什么让他负责这个,原因就是他的运气不好!

  赵惠贞是在卫生司的抽签中不幸中签,领到了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

  就在别人都在等着赵惠贞办不成工坊被撤职的时候,他却将这家医院真的办起来了,还办的有声有色!

  此时赵惠贞正在陪同新任都察院御史里行贾正因,视察这座新式医院。

  贾正因是刚提拔的,他原本是南京国子监的一名博士,逃难到京师后找到了老上级高拱,就被安排进了都察院担任御史。

  贾正因虽然也是进士,但是因为名次靠后被派往南京担任学官,他的资历正常是当不上御史的。

  高拱担任的朝廷要职实在是太少了,他除了在翰林院供职,担任裕王府讲学之外,也就在南京国子监主持过工作,没有其他主政经验。

  贾正因这种人都能被破格提拔,足以可见高拱手上能用的人手捉襟见肘。

  京察正是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考核的,贾正因来医院就是为了考核赵惠贞的政绩。

  “贾御史,这边请!”

  赵惠贞热情的喊着,将贾正因请到了宽敞的院长室。

  贾正因是从南京逃过来的,他在南京的时候,李时珍就已经在苏州开办医院了。

  他知道东南的新式医院是什么样子,这座京师医院的样子和东南的新式医院差不多,看来这位赵大人是真的费了心思。

  关上门,赵惠贞对着贾御史说道:

  “贾御史,向您汇报一下,京师城北医院已经建造完毕了,现在已经招募了五十多名人员了。”

  贾御史满意的点头,在他视察的这么多新务工程中,赵惠贞的医院绝对是进展比较快的了。

  “城北医院什么时候能开张?招募到多少医生了?”

  赵惠贞立刻说道:“下个月就能开张了!”

  贾御史更加满意了。

  为了这座新式医院,工部不仅仅下拨了大量的营造经费,还给了足足五十人的员额。

  高拱对于新务的改革中,学习东南提高吏员待遇,给重要的基层岗位发薪水,也是改革的一个环节。

  这座新式医院有五十人的员额,可以用来招募医者和管理人员。

  赵惠贞立刻说道:“贾御史,目前城北医院只招募到了一名大夫。”

  贾御史愣了一下问道:“赵大人,你刚才不是说医院的员额已经招满了吗?怎么现在又只有一名大夫了?”

  赵惠贞说道:“员额确实招满了,确实也只有一名大夫。”

  贾御史还是不理解,赵惠贞从袖子中掏出一份名单递给他说道:

  “本院新招募的五十二人,其中负责管理的吏员五十一人,大夫一人。”

  贾御史听到这里,恨不得将这份名单甩到赵惠贞的脸上。

  开什么玩笑!一座医院招了五十一个吏员,却只有一个大夫!

  这医院还怎么开门?还怎么给京师百姓看病?

  这一个大夫,连给这五十一个人看病都看不过来吧!

  赵惠贞却带着笑意说道:“贾御史,您看一看这份名单。”

  贾御史接过名单,看到名单他的怒火立刻就消了。

  这份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后面,都写了一些的名字。

  名单中包含了京师的权贵,从当朝的部堂级别的官员,到最近被提拔起来的勋贵武将,还有几个宫里大太监的名字,就连贾御史的顶头上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的名字都赫然在列。

  有的人后面还写了好几个名字,这些都是贾御史惹不起的人物。

  赵惠贞苦笑着说道:“贾御史,我这医院还没动工,就有这么多人过来打招呼了,实在是安排不过来。”

  “为了这份名单,已经排除掉了很多人了,为此下官还得罪了很多人,为朝廷为百姓办一点新务难啊!”

  贾御史心中暗骂,这份名单大概率是真的,可是自己难道真的要拿着这份名单去弹劾上面的人?

  那自己才是真的疯了!

  “那名大夫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4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0/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