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24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这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啊!

  景王有些后悔了。

  他露出不悦的表情说道:“武昌还在孤王的手里,苏大都督是不是太看不起人了?!”

  “孤也不是非东南不可投,只要打开武昌城,大明军队就驻扎在汉阳,孤可以向皇兄请罪,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朱华烨听到了景王的话,表情更加冷淡:“请降是你们提出来的,我们东南只不过提出接受投降的条件,降与不降,二位自便。”

  景王更是生出火气来,大家都是宗室,你不就是投靠东南早了一些吗?

  孤王是皇室近亲,是上皇的儿子,当今皇帝的弟弟!

  “来人啊!将此人押下去!”

  景王喊来护卫,赵贞吉立刻拦着景王说道:

  “殿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不如先让使者先去别院休息,献城的事情还可以想继续谈。”

  赵贞吉又低声在景王身边耳语道:

  “留着此人,还可以用他和朝廷谈判,让朝廷知道殿下依然有选择的余地。”

  景王想了想,赵贞吉说的也有道理。

  如果真的杀了朱华烨,那就彻底和东南决裂,再也没有退路了。

  景王挥挥手说道:“押下去!”

  朱华烨并没有任何慌张的表情,任由王府亲兵将他押送到别院关押。

  虽然景王很生气,但是王府亲兵对于朱华烨非常尊重,不仅仅安排了非常舒服的房间,还自掏腰包买来丰盛的酒菜,送到朱华烨的房间中。

  等到太阳落山,朱华烨听到了门外的动静,只看到房间被推开,一个人影站在门外。

  “赵大人,我还以为你会晚点才会来的。”

  朱华烨头也没有抬,对着门后的黑影说道。

  黑影走进屋内,果然是一身黑衣的赵贞吉,他惊讶的看着朱华烨问道:

  “朱营长,你知道我今晚会来?”

  朱华烨微微一笑说道:“赵大人,我能单独前往武昌,自然不是景王那等蠢物。”

  他抬起头看着赵贞吉说道:“赵大人,你就是我来武昌的保障。”

  赵贞吉一惊,本来他以为朱华烨是年轻气盛的军官,还在埋怨为什么东南新军派了这么一个愣头青过来谈判。

  现在看根本不是这样,朱华烨是故意激怒景王的。

  果然,朱华烨说道:

  “投降明廷,景王尚且有活路,赵大人是必死无疑了。”

  “这座武昌城内,景王有退路,武昌的大小官员有退路,武昌的军头士兵有退路,唯独赵大人你没有退路。”

  “向我们东南无条件投降,是你唯一的活路。”

  赵贞吉露出阴冷的表情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就不怕我鱼死网破吗?”

  朱华烨却说道:“赵大人你不会的。”

  赵贞吉收起恐吓的表情,再次换上哀愁的表情问道:

  “请问朱营长,大都督要赵某去南京,会如何处置我?”

  朱华烨正色说道:“那就要看赵大人做过什么了,如果赵大人做过害民之事,那我东南法度森严,恐怕要去庭上走一遭。”

  “若是没有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按照旧明降官的待遇,会先在福州南禅寺改造,等改造完毕再由大都督府处断。”

  赵贞吉咬牙切齿的说道:“献武昌这么大的功劳,大都督竟然如此吝啬?那日后不是要寒了投诚志士的心?”

  朱华烨说道:

  “我在南京陆军学堂的时候,大都督曾经和我们讲过一堂课。”

  “大都督曾说,自古得天下者,切不可贪图捷径。”

  “无论是隋代北周,还是宋代后周,都是因为得国太易,没能清扫前朝余孽,导致国祚不昌。”

  “所以武昌若是无条件投降,我东南自然乐意接收,可若是有人想要挟城邀功,还想要通过投机混入我东南,那大都督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自武昌起,我东南只接受无条件投降!”

  听到朱华烨这么说,赵贞吉满脸绝望。

  他心机算尽,却没想到苏泽根本不吃他这一套。

  可正如朱华烨所说的,别人也许还有退路,献城是他唯一的活路。

  第二天,四月十七日,武昌城内的军队包围了景王府,控制了武昌各个官府衙门和城门武库。

  赵贞吉又下令打开东城的水闸,第三旅的先头部队驾驶快船进入武昌城。

  等到四月十九日,汉阳的张居正才得到消息。

  他急匆匆的集结军队,却看到武昌城上升起了第三旅的军旗。

  明晃晃的炮口对准城外,林德阳命令鸣炮示威。

  张居正只能继续退守汉阳。

  武昌易帜。

  明天后天请个假,不是断更,是明天后天一更,早上九点更。

  这本书写了半年,这里也不是肥鸟自夸,除了糖尿病住院那天一更,一直都是一天8000。

  出院后血糖也不是很稳定,这次中秋两天还是陪陪家人,休息下,整理下剧情。

  省流版:29,30号,每天一更4000字,上午九点更,国庆1号恢复两更。

  感谢大家支持,就不求票了。

第389章 天授乎?民予也

  对于张居正来说,好消息是东南新军进入武昌,他可以得偿所愿,继续留在湖广了。

  坏消息是,局势更加糜烂了。

  张居正不愿意离开湖广,就是不想和高拱冲突。

  不过高张二人的关系,倒不是徐学谟猜测的那样,是仅仅为了权力而争斗。

  两人都是要做事的人,高拱要搞新政,张居正也想要搞新政。

  可就算都是新政,两人的想法也是不同的。

  这段时间高拱和张居正的私人通信中,这种分歧是越来越大。

  说白了,两人不仅仅是权力之争,更是“道统”之争。

  高拱提出的口号,“师贼长技以制贼”,在明廷进行新务改革,从而图强对抗东南。

  大办工坊,建立新军,这些都是高拱的改革措施。

  但是张居正并不认同高拱的做法,他认为光靠学习技术,是无法让明廷追上东南的。

  张居正在给高拱的私人信件中指出,“东南本就有工商货殖之优势,朝廷效法东南兴办新务,能赶得上东南吗?”

  所以张居正认为,朝廷要进行新务运动,首先要做的不是学习新务,开办工坊,而是应该改革明廷的制度。

  张居正认为明廷全面落后,最重要的还是制度上的落后。

  这种分歧让张居正不愿意现在就返回京师,他知道自己一定会和高拱冲突,而如今京师的局势,吃亏的肯定是他。

  可没想到拖到现在,景王竟然献城投东南了!

  武昌落入敌手,湖广的局势立刻溃烂,现在自己是留在湖广走不了了。

  张居正一边向朝廷上书请罪,一边继续加强汉阳的防守。

  武昌陷落,对湖广的明军士气打击非常大。

  更生气的是荆州知府徐学谟,他继续上书弹劾张居正,说正是因为张居正“养寇自重”,“贻误战机”,这才导致景王投降的。

  而张居正也不客气,也罗列了徐学谟十二条罪行,上书弹劾他,请求朝廷罢免他荆州知府的职位。

  汉阳的两支明军闹的不可开交,徐学谟干脆不听张居正的命令,直接带领荆州乡兵返回了荆州。

  张居正因为丢了武昌颜面大失,而徐学谟毕竟也是朝廷委任的知府,他拿徐学谟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坐看着他离开汉阳。

  不过好在武昌和汉阳之间还有长江天险,而且东南新军也没有贸然进攻汉阳的意图。

  张居正只能继续征发民夫,在汉阳边上修建炮楼,又在汉阳设立炮厂,打造火炮,准备依托长江防御。

  张居正却没有任何的安全感,他和苏泽交手多次,知道东南的用兵风格。

  苏泽用兵,从来都是稳扎稳打,占领一个地方就会全力消化,而不是盲目扩大地盘。

  只要等到东南消化了武昌,接下来就是雷霆一样的攻势了。

  越是堂堂正正,越是无懈可击。

  张居正也内心苦涩,东南是造反,一切都是另起炉灶,完全可以推倒重来,没有任何利益纠葛。

  而自己这边则是束手束脚,各方势力都要平衡,遇到徐学谟这样的也不能掀桌子。

  莫名的,张居正对高拱新政的未来更悲观了。

  和张居正预料的一样,第三旅进了武昌城,立刻接管了城内的官署衙门,维持武昌城内的秩序。

  至于景王,他被士卒看押下,狼狈的登船前往南京。

  和景王同行的,是献城的赵贞吉,不过他没有被看押,但也和景王同乘一船前往南京。

  景王看到赵贞吉,不顾体面的破口大骂,甚至还向赵贞吉吐了口水。

  “狗贼!背信弃义的狗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4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4/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