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460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山东卫所兵和乡团,这种部队用来防御还凑合,用来进攻就不行了。”

  “先攻其弱点,这个在战略上没问题,就先主动出击,攻打进攻沛县的明军!”

  陈璘作战的风格就是稳,不过他也知道这一次明廷三万五千人进攻徐州,一味的求稳反而是不行了。

  他对着宋潜说道:“就按照你们的方案,在沛县外集合,打退了这支明军后再回援徐州。”

  “遵命!”

  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所有人都做好了盘算。

  陈璘带领第五旅的主力,埋伏到了沛县附近,准备伏击进攻沛县的山东杂牌军。

  明廷三镇新军拖延进军,等到山东杂牌军战败,就立刻停止进军返回山东。

  大家都计划的很好,可偏偏没人想到过山东杂牌军的想法!

  这支由明廷山东卫所军和地方乡团组成的杂牌军,从山东慢吞吞的出发,走了足足十天还没走出山东境内!

  徐文壁多次派人去催促,可是这些杂牌军依然不为所动,他们还是慢慢的进军。

  李如松这才发现,算计来算计去,山东地方军只是战斗力弱,并不是傻子啊!

  人家也看出来了,自己去攻打沛县就是送菜的,他们也等着三镇新军战败后立刻跑回山东呢。

  而陈璘这边也看到了战争中少见的奇景。

  两路并进的两路明军,一路要比一路慢。

  杂牌军这边可以说是龟速挪动,一天都走不到十里路。

  而三镇新军那边还在泗水上游造船呢,一会儿枯水难行,一会儿运输船搁浅,同样用乌龟爬的速度前进。

  而原本躲在济州城内遥控指挥的徐文壁终于坐不住了。

  大军一旦开拔,所需要的粮草都是惊人的,这仗还没打就变成这样,徐文壁也没办法向朝廷交代。

  徐文壁咬咬牙,只能亲自赶往沛县前线,敦促山东杂牌军加快速度进军。

  徐文壁又派遣亲信去三镇新军那边督战。

  有了徐文壁督战,这支部队总算是走的快了一些。

  等十一月初的时候,山东杂牌军终于进入徐州地界。

  早就已经等得不耐烦的陈璘,立刻带领第五旅的精锐伏击了刚刚进入沛县附近的山东杂牌军。

  这场战斗没有任何悬念,山东这支杂牌军组成复杂,各自为战。

  无论是卫所军还是乡团,军头都将自己的部队视作私人财产,冲锋都想着让别人先冲,逃跑都比别人跑的快。

  这支部队用来防御自己的家乡,或者用来剿匪还能打打。

  但是用来进攻就不行了,当第五旅火炮齐射,火枪方阵刺穿了敌阵之后,这支两万人大军迅速崩溃。

  在后方指挥的徐文壁看到大军崩溃,也立刻穿着他那件标志性的银甲向后方跑。

  他那件银甲太显眼,众人看到主将都跑了,也立刻跟着逃跑。

  两万大军加上一万民夫,放下装备补给就发疯一样往后方跑。

  陈璘担心进攻徐州的三镇新军,只是将他们赶出了沛县附近,就立刻带领军队返回。

  那边进攻徐州的明廷三镇新军,总算是等来了沛县那一路战败的消息。

  孙亭芝等三镇统制官立刻联合向明廷上书,弹劾徐文壁到任之后的种种荒诞行为。

  三镇明廷新军立刻停止进军,也不顾明廷有没有回复,直接撤回了山东。

  这场荒唐的秋季山东战役,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战败的消息火速传往了京师,不过此时京师正在经历一场风暴。

  起因还是东南的改制。

  东南政改的消息,被全文刊登在了东南在京师的地下报纸上,《京师新报》连续五期都介绍了东南的政改,这引起了北方明廷读书人的震动。

  恢复相权,廷推大臣,京师的不少高级官员都蠢蠢欲动。

  无论是这些年来的力量对比,还是东南优秀的宣传能力,更重要的是高拱发起的新务运动,都给明廷上下植入了一个潜意识,那就是东南是先进的。

  就算高拱自己不愿意承认,所谓新务运动只学习东南的技术,这是不现实的。

  在引入东南技术的同时,必然也引进了东南的管理方式,东南的新思想,也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来配合。

  甚至高拱本人,也是靠着隆庆帝的信任,破例让高拱兼掌吏部和户部,又让高拱执掌京察,这才将新务推行下去。

  而从去年鳌山灯会以来,到向各地派遣矿监,这都极大的影响了朝臣对隆庆帝的态度。

  鳌山灯会还好,地方上的矿监是深深触动了士大夫的利益。

  特别是隆庆开始重用太监,这是这些文臣士大夫绝对不能忍受的。

  原本地方上的利益,都是地方官和士绅在分享。

  皇帝派出矿监搜刮地方,也等于从这些官员和士绅嘴里夺食。

  而这些地方官和士绅的背后,就是朝廷中一个个大臣。

  自从焦太监出任山东矿监之后,隆庆食髓知味,陆续向湖广、山西、山西、蜀中分别派去矿监。

  文人们控制的报纸上,也开始连篇累牍的讲述太监干政的祸患,从东汉党锢之乱讲到了唐代神策军废立皇帝。

  这些报纸上又报道了不少矿监盘剥百姓,让普通百姓家破人亡的故事,这也引起了不少年轻读书人的同情。

  张居正在湖广斗税监的故事,也被改编成话本和故事,在京师广为传播。

  此时的明廷,就像是一口快要煮沸的大锅,还在不断的加着柴火,就等着沸腾的那一刻。

  东南政改,就是这最大的一根柴火。

  以东南的制度之先进,也提出要恢复完整的相权,而苏泽更是到现在都不称帝。

  在明廷的大臣看来,这是苏泽对东南强大的士绅势力的妥协。

  以东南都要向士绅妥协,恢复相权,那你明廷呢?

  皇帝还在派遣太监在地方上搜刮呢!

  而等到山东战败的消息传到了京师,大锅中的水终于到了沸腾的那一刻。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这是明廷官员月末休沐的时候。

  天蒙蒙亮,沈一贯从自家宅子出来,拉绿包车的祥子连忙拉着车上前。

  “少爷。”

  “去书店。”

  祥子立刻备好车的,等沈一贯上车后就按着熟悉的道路,想着书店而去。

  等到了书店,沈一贯打开书店的大门,发现每天来的比他还要早的伙计佟安没有来。

  沈一贯皱起眉头,佟安原本是山东秀才,在沈家书铺找到工作之后非常珍惜,每天都会提前半个时辰来书店开门整理书架。

  今天怎么还没到?

  又过了半个时辰,沈明臣这才姗姗来迟,他也发现佟安不在,询问沈一贯道:

  “一贯啊,佟安呢?”

  沈一贯回道:“也许是家里有事。”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客人。

  这个客人没有挑选书,而是直接向沈明臣问道:

  “掌柜的,这里卖《远山航录》吗?”

  沈明臣心中一咯噔,这是陆二约定的接头暗号,他立刻说道:“有,不知道先生要精装版,还是刺绣版?”

  “我要宋版的。”

  “后面请。”

  沈明臣和沈一贯看了看外面没有其他客人,干脆锁上了书铺的门,和这个客人进入书铺后厢房。

  “沈主编,沈编辑。”

  “陆站长让我通知你们,最近停止和《京师新报》有关的一切行动,停刊三天。”

  沈一贯皱眉问道:“为什么?明廷出事了吗?”

  陆二派来的情报人员立刻说道:“国子监五百监生和在京师三百有功名的读书人联名在左顺门上书。”

  “什么!”

  就连一贯冷静的沈一贯都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领头的是一名山东秀才,名叫佟安,他们要求明廷效法我东南,进行政改。”

  “召回矿监,恢复宰相制度,廷推大臣。”

  沈明臣看着侄子,沈一贯看着叔叔。

  沈一贯叹气说道:“我们要撤离了。”

  京师情报站的人疑惑看着叔侄二人,沈一贯淡淡的说道:“你们情报工作还不到位啊,那佟安就是我们家的伙计。”

  “啊?”

第418章 高拱倒台

  公车,汉代负责接待臣民上书和征召的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这一次上书的国子监监生,以及三百在京的秀才,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五百国子监监生,三百有功名的读书人,黑压压的跪在左顺门前,通政司的官员吓的两腿颤颤。

  这里任何一个生员秀才站在他的面前,他都可以随意呵斥乃至于打骂,但是八百人就不同了!

  以往就是言官伏阙,人数也不过十几二十人,几十人就是大规模的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4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0/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