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姐夫是太子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7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9:46

  二人商议定了。

  便开始凑一起,琢磨着如何报功。

  旨意是皇帝下的,他们是出力的人。

  所以这个时候,但凡懂事的人都晓得,不能窃取皇帝的功劳。

  因而,要大大地渲染这一次若无旨意提前警戒,会造成如何可怕的后果。

  免不得,也要渲染一下这些海贼的实力。

  张辅虽然为人严肃,却不是死脑筋的人,况且他久在军中,当然也晓得里头的诀窍,比如明明是一千多人,你四舍五入一下,说贼势甚大,隐有巨大之势,这很合理吧。

  至于此番的人头,确实是不少,足足一千多个,已算是一场了不起的战役了。

  张宽则在旁添油加醋地道:“还得加上,咱们张将军指挥若定,亲斩贼酋!”

  张辅沉默了一会儿,却是摇头:“不必。”

  “啊……这……张将军……”

  张辅道:“我乃名门之后,就算没有功绩,这辈子也足以封侯拜相,下头的将士们杀贼实在辛苦,这敌酋的脑袋是谁砍下来的便算谁的,还有张指挥使亲临战阵,斩杀海贼无算,这一条也要算上,家父曾教导过我,冲阵时要勇悍一些,分功时需谦让一些。”

  张宽听罢,不禁大为佩服:“哎……恨不能亲见荣国公风采。”

  当下,又点检了缴获的舰船,以及一些海贼的俘虏,教人快马送捷报往京城。

  至于其他的……则慢慢送去。

  只是,在送捷报的快马要出发的时候,张辅却是突然对张宽道:“瓜,去采摘一些瓜来。”

  “啥?张将军想吃吗?”张宽不明就里。

  张辅摇头道:“此番报功,同时也送一些卫中的梨瓜一起去吧,这是告诉陛下,边山卫瓜种的好,杀贼也利索。陛下想念北地,让他尝一尝咱们山东大瓜,他定大悦。”

  张宽听罢,浑身飘飘然的,却心悦诚服地对着张辅翘起大拇指:“虎父无犬子啊。”

  虽然只短暂相处,张宽却发现,眼前这个少将军,无论是情商,还是智商,以及勇武,都是一等一的,自己他娘的混在这边山卫里做一个指挥,原本还以为屈才,现在才晓得,他是连给人提鞋都不配。

  于是当下立即让人采摘了几个大瓜,教人八百里加急,通过急递铺火速送京。

  ……

  这几日,杨士奇觉得自己有些魔怔了。

  自打恩公开始离经叛道,让杨士奇察觉到了危险。

  他觉得恩公不能继续再在这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了。

  那些话,和他说说倒也罢了。

  一旦和其他人说了去,谁晓得会惹来多大的麻烦?

  士林虽然只是一群儒生们组成。

  可他却是很清楚,这万万千千个儒生组成的士林,他们所隐藏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旦真把一个群体惹急了,不说其他,单单各种歪曲,都足以让恩公在千百年之后,成为人尽皆知的小丑。

  读书人,你也敢得罪的吗?

  正因为如此,杨士奇希望通过自己渊博的知识,将恩公引回到正道上来。

  什么知行合一……

  真是胡闹。

  于是他开始冥思苦想。

  每日瞎琢磨怎么针对这知行合一,进行批判。

  可越瞎琢磨,反而觉得有点怪怪的。

  因为……有些玩意,你不能深思。

  比如知行合一这东西,分明和理学的格物致知背道而驰。

  前者强调了动,后者强调了静。

  可杨士奇太聪明了,聪明到通过短短几个字,立即开始散发出了许多的东西。

  如此一来,这就变得可怕了,因为他自己开始分裂,仿佛脑子里有两个小人,不断地在进行搏斗。

  张安世很关心他,看他眼袋很深,脸色苍白,说话的时候,甚至经常失神,记忆力好像消退了的样子,明明刚才说的话,下一刻就忘了。

  张安世急了,拍他的肩道:“最近是不是肾不好?杨侍讲啊,我们要节制啊,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长寿,长寿方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要不,我想想办法,给你寻一个方子,滋补一下,你放心……我这方子可灵了,朱勇他们三个吃了都说好。”

  一旁的朱勇三人,正在寻找趁手的家伙,想好好地和正义堂里唯一的弟子讲道理。

  这时听了这话,朱勇脸都绿了,整个人都一下子激动了:“俺……俺没吃……大哥别乱说。”

  张安世瞪他一眼:“这叫名人效应,你知道不知道,谁管你吃不吃,说起吃,你这家伙平日里就知道吃,我要批判你。”

  朱勇听罢,悻悻然的跑一边去。

  杨士奇脸上还是呆滞,他好像想到了一点什么,可又好像啥都没想到。

  最终苦笑:“多谢恩公美意,恩公方才说我什么来着?”

  “没什么,没什么,你当我没说过。”

  杨士奇:“……”

  ……

  第一份张辅的奏报送到了五军都督府的时候。

  此时,三个都督正在办公。

  他们对于张辅还是很关心的,这是老兄弟张玉的儿子,而且是最有出息的那个,至于那个张軏……哎……一言难尽,听说现在又去做什么名儒了。

  淇国公丘福亲自拆了奏报,大抵看了看,皱眉。

  随即,拿给成国公朱能传阅。

  成国公朱能又拿给了武安侯郑亨。

  郑亨最近人缘不好,他自从大病初愈之后,大家也不爱搭理他。

  尤其是朱能,几乎将嫌弃写在了脸上。

  郑亨很小心翼翼,看过了奏报之后,也皱眉起来:“边山卫那儿,张辅是不是呆的时间太长了?区区一卫之地,让他在那呆得太久,只怕要耽误了巡边的事。”

  朱能叹气道:“这是陛下的意思,我估摸着张辅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又不敢直言。哎……张辅是俺看着长大的,真是个好孩子,很像他爹,讲义气,不像某些人。”

  郑亨:“……”

  其实很多时候,郑亨听到这些阴阳怪气的话,都想辩驳几句的,或者红着脸,干脆地捋起袖子来跟人干一架算了。

  可最终他忍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丘福皱着眉头良久,思量过后,才道:“要不,咱们拿着奏疏去见陛下,说一说此事?”

  “张辅在外不易,总是让他驻留边山卫也不好,他是有心想借助这一次巡边杀几个鞑子立一些功劳,好教人晓得虎父无犬子的,这小子心里憋着一口气呢,若是耽误了巡边,只怕这小子心里头不舒服。”

  事实上,丘福在数人之中,算是最为稳重的。

  他对张玉的儿子感情也最深,历史上,张辅因为在南京城没啥功劳,还是丘福和朱能领着一干军将们跑去跟皇帝说,他是功臣之后,皇帝不必害怕封赏的时候让人认为赏罚不明,应该多给张辅机会,赐予张辅更高的官爵。

  如今……丘福最知张辅的心思,相比于其他人的子弟,张辅也是最优秀的一个,他希望张辅能继承大家的衣钵。

  至于其他人,甚至包括了他自己的儿子,哼哼……

  “好。”朱能兴冲冲地道:“就这样干,皇帝若是不准,俺待会儿就故意生气,就说左也不听,右也不听,教他干脆将俺的脑袋砍了算了。可你们要记住啦,待会儿陛下真发怒了,你们要拦着啊。别给我又没义气!”

  郑亨此时讨好朱能:“嗯嗯,我一定拦。”

  朱能却眼一撇,看向别处,没理他。

  既然商量好了,到了次日,三人便火速地入宫觐见了。

  朱棣此时刚刚才见完了文渊阁大学士,一听三个都督来了,心情倒是不错。

  一见到他们,却是绷着脸,故意骂道:“你们这三个家伙,想来讨朕的酒吗?娘的,正经事不干,就晓得打秋风。”

第098章 大捷

  丘福三人行了礼,道:“陛下,臣等这里有一份奏报,想请陛下看看。”

  朱棣坐下,倒没想到居然此来是为了公务,便朝一旁的亦失哈使了个眼色。

  亦失哈会意,取了奏报送到朱棣的面前。

  朱棣看着皱眉。

  “张辅来书信啦。”朱棣道:“这个小子还是这样,心太浮躁了,朕让他在成山卫等一等,他就心急了。”

  丘福三人彼此交换了眼神,丘福道:“陛下,他乃忠臣之后,如今年长,却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劳,立功心切,这也情有可原。”

  朱棣似乎也大抵能明白张辅的心理,便道:“是啊,他想要光耀门楣,不使他的父亲蒙羞,这些年来,小功劳有不少,也肯苦干,平日里排兵布阵还有骑射的功夫,也都打熬了不少,朕敢断言,将来他一定和他的父亲一样,必为我大明柱石。”

  顿了顿,朱棣又道:“可他太急了,每日想着的,都是去边镇立功,这样也不好,他毕竟还年轻啊。”

  丘福笑着道:“陛下,臣倒以为这没什么,当初陛下和臣等这样年龄的时候,不也如此吗?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好事。”

  朱棣将奏疏搁下,抬头看着丘福三人,道:“那么你们的意思是?”

  如果只是为了拿奏报给他看,不必这样大张旗鼓,这三个都督一起来,肯定有其他的目的。

  丘福道:“臣听说,为人尊长的,自当爱护自己的子弟,张辅想要立功,也是情有可原。臣以为……这也是理所应当。”

  朱棣听罢,颔首道:“是啊,将来能统兵的,只怕只有这张辅了。朕对他有极大的期许。”

  这也是实话,朱棣这方面的眼光还是有的。

  这么多的子弟,他们的父辈一个个都是大功臣。

  可说实话,如今他们的父辈们都已位极人臣,只是这些子弟呢,不成器者居多,就算偶有成器的,也没有将心思放在带兵上头,毕竟……带兵辛苦,兵法操略,也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说到这里,君臣们的心思不由得黯然。

  他们想起了当初自己冲锋陷阵的往事,想到了当初自己如何披挂,率领军马,如何横扫自己的敌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7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9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姐夫是太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